高新企业申报时间 山东:道氏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4:00
 道氏理论道氏理论是所有市场技术研究的鼻祖。尽管他经常因为“方应太迟”而受到批评,并且有时还受到那些拒不相信其判定的人士的讥讽(尤其是在熊市的早期),但只要对股市稍有经历的人都对它有所听闻,并受到大多数人的敬重。或多或少都在留意它,但是从未意识到那是完全简单的技术性的,那不是根据什么别的,而是股市本身的行为(通常用指数来表达),并不是根据基本分析人士所依靠的商业统计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理论的创始者——查理斯·道,声称其理论并不是用于预测股市,甚至不是用于指导投资者,而是一种反映市场总体趋势的晴雨表。道建立了道琼斯财经新闻服务社,并被认为他发明了股市平均指数。在理论是在其身后命名的。其基本原理主要罗列于他为《华尔街日报》撰写的文章中。1902年,在他去世以后,他的继承者《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威廉·P·哈密顿继承了道氏的理论,并在其27年有关股市的评论写作过程中,加以组织与归纳而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道氏理论。
  在详细介绍道氏理论之前,有必要对股票平均指数加以说明。在道氏所处的时代之前,许多银行家及商人都熟知,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都倾向于同时涨跌;而那些与总体经济趋势相反地特例很少,并且一般说来不会持续这种相反的走势到几天或几周的时间。每当一个涨势出现后,某些股票比另外一些涨得快一些,涨幅也大一些,而当这一趋势开始转向熊市时,一些股票要迅速地下跌,而另一些则可表现出一定的抗拒力量,以阻止这种下拉市场的作用力——但这一事实仍然保持着:大多数股票都倾向于同时波动,不用说,他们现在这样,并且将永远如此。
  上述事实已为人们所共知——但经常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以致于重要性经常被忽视,除了在本书所及的各个方面外,无论从许多角度看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市场技术分析的学生从道氏理论开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该理论强调总体市场趋势。
  查理斯·道被认为是第一个试图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股票的平均价格来反映着体证券市场趋势(或更确切地说,水平)而做了彻底努力的人,最终在了1897年1月,形成了道氏在其市场趋势研究中使用的办法、我们仍在按其形式所使用的两个到道琼斯指数。其中之一自由20家铁路公司股票组成的,因为在他那个时代铁路公司是主要的产业。另外一个是工业指数,代表所有行业,最初仅有有几只股票组成,其数量是在1916年增加到20,而在1928年10月1一增加到30个。

基本要点

回顾道氏理论,其基本要点如下:
  1.平均指数包容消化一切(除了上帝“上帝的行为”)——因为他们反映了无数投资者的综合市场行为,包括那些有远见力的以及消息最灵通的人士,平均指数在其每日的波动过程中包容消化了各种已知的可预见的事情,以及各种可能影响公司债券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情况。甚至于那些天灾人祸,但其发生以后就被迅速消化,并包容其可能的后果。
  2.三种趋势——“市场”一词意味着股票价格在总体上以趋势演进,而其最重要的是主要趋势,即基本趋势。它们是大规模地上下运动,通常持续几年或更多的时间,并导致股价增值或贬值20%以上,基本趋势在其演进过程中穿插着与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趋势——当基本趋势暂时推进过头时所发生的回撤或调整(次等趋势与被间断的基本趋势一同被划为中等趋势——这是接下来的讨论中用到的一个很有用的术语)。最后,次等趋势由小趋势或者每一的波动组成,而这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3.基本趋势——如前所述,基本趋势是大规模的、中级以上的上下运动,通常(但非必然)持续1年或有可能数年之久。只要每一个后续价位弹升比前一个弹升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个次等回撤的低点(即价格从上至下的趋势反转)均比上一个回撤高,这一基本趋势就是上升趋势,这就称为牛市。相反,每一中等下跌,都将价格压到逐渐低地水平,这一基本趋势则是下降趋势,并被称之为熊市(这些术语,牛市与熊市。经常在一些非严格场合分别用与各种上下运动,但在本书中,我们仅把它们用在冲道氏理论出发的主要或基本趋势的情形)。
  正常情况下——至少理论上是这样——基本趋势是三种趋势中真正长线投资者所关注的唯一趋势。他的目标是尽可能在一个牛市中买入——只要一旦他确定它已经启动——然后一直持有直到(且只有到)很明显它已经终止而一个熊市已经开始的时候。他认为,他可以很保险地忽视各种次等的回撤及小幅波动。对于交易人士来说,他完全有可能关注次等趋势,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将会发现可能因此而获利。
  4.次等趋势——这是价格在其沿着基本趋势方面演进中产生的重要回撤。它们可以是在一个牛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下跌或“回调”,也可以是在一个熊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上涨或“反弹”。正常情况下,它们持续3周时间到数月不等,但很少再长。在一般情况下,价格回撤到沿基本趋势方面推进幅度的1/3到2/3。即是说,在一个牛市中,在次等回调到来之前,工业指数可能稳步上涨30点,其间伴随着一些短暂的或很小的停顿,这样在一轮新的中等规模上涨开始之前,这一次等回调可望出现一个10~20的下跌。然而,我们必须注意,这个1/3~2/3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它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大多数次等趋势都在这里范围之间,许多在靠近半途就停止了,即回撤到前面基本趋势推进幅度的50%。很少有少于1/3的情况,但有些几乎完全看不出回调。
  从而,我们有两个标准用以识别次等趋势。任何与基本趋势方向相反、持续至少三个星期并且回撤上一个沿基本趋势方向上价格推进净距离(从上一个次等趋势的末端到本次开始,略去小幅波动部分)至少1/3幅度的价格运动,即可认为是中等规模的次等趋势。尽管这样,次等趋势经常令人捉摸不透。对其识别、确定其开始并进一步发展的时间等,对道氏理论的追随者来说都是最困难的事情。对此我们还将在以后加以讨论。
  5.小趋势——它们是非常简短的(很少持续三周——一般小于6天)价格波动,从道氏理论的角度来看,其本身并无多大的意义,但它们合起来构成中等趋势。一般的但并非全是如此,一个中等规模的价格运动,无论是次等趋势还是一个次等趋势之间的基本趋势,由一连串的三个或更多的明显地小波浪组成。从这些每日的波动中作出的一些推论经常很容易引起误导。小趋势是上述第三种趋势中唯一可被人为操纵的趋势(事实上,尽管这仍然值得怀疑,甚至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为有意操纵到很重要的程度)。基本趋势与次等趋势不能被操纵。如果这样做的话美国财政部的财源都会受到限制。
  在我们接下去讨论下一个要点之前,花一点时间进一步说明上述三种趋势,我们用大海的运动与股市的运动进行对比。主要是趋势就像浪潮。我们可以把一个牛市比为一个涌来的浪潮,它将水面一一步地向海岸推动,直到最后达一个水位高点并开始反转。接下来的则是落潮或退潮,可以比做熊市。但是,无论是涨潮还是退潮的时候,波浪都一直在涌动,不断冲击海岸并撤退。在涨潮过程中,每一个连续的波浪都较其前浪达到海岸更高的水平,而其回撤时,都不比其前次回撤低。在落潮过程中,每一个连续的波浪上涨时均比其前浪达到的水位低一点,而在其回撤均比其前浪离开海岸更远一点。这些波浪就是中等趋势——基本的或次要的则取决于其运动与海潮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于此同时,海面一直不断地被小波浪、涟漪及和风冲击着,它们有与波浪趋势相同,有的相反,有的则横向穿行——这好市场中的小趋势,每日都在进行着的无关重要着小趋势。

浪潮、波浪及涟漪

一位海滨的居住者在有海潮来临时,也须将采用让一个来临的波浪推动在海滨中一只木桩到其最高点的方法来确定海潮的方向。然后,如果下一个波浪推动海水高出其木桩时,他就可以知道潮水是在上涨。如果他把木桩改换为每一波浪的最高水位记号,最终将会出现一个波浪在其上一记号处停止并开始回撤到低于这一水平,然后他就可以知道潮水已经回转了,落潮开始了。这样,事实上就是道氏理论定义的股市趋势。
  浪潮、波浪及涟漪的比较在道氏理论最早的时期就已开始了。并且更有可能,大海的运动对道氏理论也有一定的启发。但是,这一比喻也不能走得太远,股市中的浪潮与波浪远不如大海的浪潮与波浪那样规则。用以预测每一次浪潮及海流的准确时间的时间表可以提前制作,但道氏理论却不能对股市给出一个时间表。以后我们还将回到这一比喻的某些地方,但现在我们将接着讨论道氏理论其余的要点与规则。

基本趋势的几个阶段

6.牛市——基本上升趋势,通常(并非必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仓(或积累),在这一阶段,有远见的投资者知道尽管现在市场萧条,但形势即将扭转,因而就在此时购入了那些勇气和运气都不够的卖方所抛出的股票,并逐渐抬高其出价以刺激抛售,财政报表情况仍然很糟——实际上在这一阶段总是处于最萧条的状态,公众为股市状况所迷惑而与之完全脱节,市场活动停滞,但也开始有少许回弹。第二阶段是一轮稳定的上涨,交易量随着公司业务的景气不断增加,同时公司的盈利开始受到关注。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技巧娴熟的交易者往往会得到最大收益。最后,随着公众蜂拥而上的市场高峰的出现,第三阶段来临,所有信息都令人乐观,价格惊人的上扬并不断创造“崭新的一页”,新股不断大量上市。此时,你们某个朋友可能会跃跃欲试,妄下断言“瞧瞧我知道行情要涨了,看看买哪种合适?”——当它忽略了一个事实,涨势可能持续了两年,已经够长了,现在到了该问卖掉哪种股票的时候了,在这一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交易量惊人地增长,而“卖空”也频繁地出现;垃圾股也卷入交易(即低价格且不据投资价值的股票),但越来越多的高质量股票此时拒绝追从。
  7.熊市——基本下跌趋势,通常(也非必定)也以三个阶段为特点,第一阶段是出仓或分散(实际开始远前一轮牛市后期),在这一阶段后期,有远见的投资者感到交易的利润已达至一个反常的高度,因而在涨势中抛出所持股票。尽管弹升逐渐减弱,交易量仍居高不下,公众仍很活跃。但由于预期利润的逐渐消失,行情开始显弱。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恐慌阶段。买方少起来而卖方就变得更为急躁,价格跌势徒然加速,当交易量达到最高值时,价格也几乎是直线落至最低点。恐慌阶段通常与当时的市场条件相差甚远。在这一阶段之后,可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次等回调或一个整理运动,然后开始第三阶段。那些在大恐慌阶段坚持过来的投资者此时或因信心不足而抛出所持股票,或由于目前价位比前几个月低而买入。商业信息开始恶化,随着第三阶段推进,跌势还不很快,但持续着,这是由于某些投资者因其他需要,不得不筹集现金而越来越多地抛出其所持股票。垃圾股可能在前两个阶段就失去了其在前一轮牛市的上涨幅度,稍好些的股票跌得稍慢些,这是因为其持股者一直坚持最后一刻,结果是在熊市最后一的阶段,这样的股票有往往成为主角。当坏消息被证实,而且预计行情还会继续看跌,这一轮熊市就结束了,而且常常是在所有的坏消息“出来”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上文中所描述的熊市三阶段与其他研究这一问题的人士的命名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这是对过去三十年中主要跌势运动更准确、更实际的划分。然而,应该提醒读者的是,没有任何两个熊市和牛市是制完全相同的。也有一些可能缺失三个典型阶段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一些主要的涨势由始至终只是极快的价格升值。一些短期熊市形成没有明显恐慌阶段,而另一些则以恐慌阶段结束,比如1939年4月。任何一个阶段,没有都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例如,牛市的第三阶段,就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投机机会,公众非常活跃,这一阶段可能持续至少一年也可能不过一二个月,熊市恐慌阶段通常不是几天就是几个星期之内就结束,但是从1929年至1932年间的萧条期,则至少有五个恐慌波浪点缀其间。无论如何,我们应时刻牢记基本趋势的典型特征。假如你知道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会出现哪些征兆,就不至为市场出现看涨的假象所迷惑。

相互验证的原则

8.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这是道氏原则中最有争议也是最难以统一的地方,然而他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任何仔细研究过市场记录的人士都不会忽视这一原则所起到的“作用”。而那些在实际操作中将这一原则弃之不顾的交易者总归是要后悔的。这就意味着,市场趋势中不是一种指数就可以单独产生有效信号。

以前面图示1(示图1 本图为假想日图,表明了一个指数如何与其他道氏信号相互引证失败,短水平线本出的收市价与垂直趋势线连接起来使每日趋势更清晰了。)中虚拟的情况为例,在图表上我们假定一轮熊市已持续数月,然后由a到b,是一个次等反弹,工业指数(伴随着铁路指数)上涨至b,然而在其下一个跌势中,工业指数只跌至c,高于c,随之弹升至d,高于b:从这一点看,工业指数已经显示出趋势由跌至涨的“信号”。但我们再看一下这一时期的铁路指数,首先由b至c,低于a,随后由c涨至b。至此,铁路指数与工业指数未能相互验证,因而主要的趋势就仍认为是下跌的。如果铁路指数涨至高于b点的位置的话,我们就得到一个趋势转升的明确信号了,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由于工业指数不会持续单独上扬,或迟或早总会为铁路指数再次阻碍,机会还是存在的,因而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充其量只能认为主要趋势的方向还未定型。
  上文阐述的不过是相互验证原则和应用的很多方式之一。同样我们看看C点,仓时间迟早考虑,也可以说工业指数并未与铁路指数的持续下跌形成相互验证:——但这种情况只有在一个现行趋势的持续或加强时才会出现。两种指数没有必要同一天确定。一般说来二者会常常一同达至一个新的高点(或低点),低在持续了几天、几周或一到两月的停滞状态之后会存在大量情况,一个交易者必须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保持耐心,以等待市场自己显示出明显趋势。

9.“交易量跟随趋势”——人们谈起这一点,总是以一种庄严肃穆的口气,但图上去又那么令人难以理解,其实这一口头表达形式的意思就是主要趋势中价格上涨,那么交易活动也就随之活跃。一轮牛市中,当价格上涨时交易量随之增长。而在一轮熊市中,价格跌落,当其反弹时,交易量也增长。仓小范围讲,这一原则也适合于次等趋势,尤其是一轮熊市中的次等趋势中,当交易行为可能在短暂弹升中显示上升趋势,或在短暂回撤中显示下降趋势。但对于这一原则也存在例外,而且仅根据几天内的交易情况,或者更不用说单一交易时间段都是不够的,只有一段时间内全面相关的交易情况才有助于我们作出有效的判断,进一步而言,在道氏理论中市场趋势的结论性标志着在对价格运动的最终分析中产生的。交易量只是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分析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场行情。(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详细论及交易量与其他技术因素之间的联系)

10.“直线”可以代替次等趋势——道氏理论术语中,一条直线就是两种指数或其中的一种作横向运动,像其在图表上显示出的那样,这一横向运动两到三周,有时甚至数月只久,在这一期间,价格波动幅度大约在5%H或更低一些。一条直线的形成表明了买卖双方的力量大体平衡,当然,最终,或者一个价格范围内已没有人售出,那些需要购入的买方只得提高出价以吸引卖方,或者那些急于脱手的卖方在一个价格范围内找不到买方,只得降低售价以吸引卖方。因而,价格涨过现存“直线”的上限就是涨势的标志,相反,跌破下限就是跌势标志。总的说来,在这一期间,直线越长,价格波动范围越小,则是最后突破时的重要性也越大。
  直线经常出现,以至于道氏理论的追随者们认为它们的出现是必须的,它们可能出现在一个重要的底部或顶部,以分别表示出货或建仓阶段,但作为现行主要趋势进程中的间歇,其出现较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直线取代了一般的次级波浪。当一指数要经历一个典型的次等回调时,在另一指数上形成的可能就是一条直线。值得一提的是一条直线以外的运动不论是涨还是跌,都会紧跟着同一方向上一个更为深入的运动,而不只是跟随因新的波浪冲破先前基本趋势运动形成的限制而产生的“信号”。在实际突破发生之前,并不能确定价格将向哪个方向突破。对于“直线”一般给定的5%限度完全是经验之谈;其中存在一些更大幅度的横向运动,这些横向运动由于其界限紧凑明确因而被看作十真正的直线。(在本书后面的进一步阐述中,我们会发现,道氏直线在很多方面与出现于个股图表中定义更严格的矩形形态极为相似。)

11.仅使用收市价——道氏理论并不注重任何一个交易日收市前出现的最高峰和最低点,而只考虑收市价,即一个交易日成交股票最后一段时间售出价格的平均值。我们已经在有关图表制作一章中讨论过收市价的心理重要性,在此不再赘述。这是又一条经历了时间考验的道氏原则。其作用如下:假设一轮基本上升趋势中的中等趋势在某日上午11点达到顶点,此时工业指数,比方说:是152.45;然后又回跌到150.70报收。那么前半日152.45这一高点就忽略不计。如果下一个交易日收市价高于150.70行情就仍看涨。相反,如果下一个上涨阶段使价格在某一天当中达到一个高点,比如152.60,但这一天收市时价格却低于150.70,那么牛市趋势是否持续就很难判定了。
  近年来,市场研究人士对于一个指数突破前一限度(顶点或底部数字)以标志(或确认或加强)一轮售出趋势的范围存在很多观点。道和哈密尔顿显然是把收市价上任何的突破,哪怕是0.01的突破都当作有效标志。而一些现代分析家已开始使用整点(1.00)。我们认为原有观点存在一个最大争议就是历史记录表明在实际结果中很少或几乎没有证据支持任何上述的修正。在下一章我们会谈到1946年6月的情况,其显示了这一传统规则的决定性优势。

12.只有当反转信号明确显示出来,才意味着一轮趋势的结束——这一原则可能比其他道氏原则更招致非议。但如果对其理解正确,正如我们已列举过的其他原则一样,这一原则同样也是建立在实际检验基础上的,也的确具有可行性。对于过去急噪的交易者,这无疑是一个警告,告诫交易者不要过快地改变立场而撞到枪口上。当然这并不是说当趋势改变的信号已出现时还要作不必要的拖延,而是说明了一种经验,那就是那些过早买入(或卖出)的交易者相比,机会总是站在更有耐心的交易者一边。他们只有等到自己有足够把握时才会采取行动。这些机会无法以数字表示,比如2比1或3比1;事实上它们总在不断变化。牛市不会永远上涨而熊市也迟早会跌至最低点,当一轮新的基本趋势首先被两种指数的变化表现出来时,不论近期有任何回调或间歇,其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都是最大的。但随着这一轮基本趋势的发展,其继续延伸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因而每次接续的牛市再度确认(一个指数新的中等高点为另一指数一个新的中等高点所确认),都相应地具有更少的分量。当一轮牛市延展数月之后,买入的欲望,买入新的股票而能保证卖获利的前景都比这一轮牛市的初期更低或更不乐观,低但道氏理论的第十二条要点告诉我们:“持有你的头寸,直到出现相反的指令”。
  这一要点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趋势中的一个反转在这一轮趋势被确认后随时可能发生。这并象开始看上去那么矛盾。这就告诫道氏理论的投资者,只要他有任何一点头寸,他就应该虽时时关注市场。
道氏理论的实际运用

在这一点上,读者如果事先对股票市场没有任何认识,可能就难以在实际中消化这些内容。道氏理论内容极多,在前一章中我们事先对道氏原则作了解释以易于读者进一步理解。实际上,我们所列举的十二个要点并不是同等重要,基本规则包括在2,3,4,5,8,10和11中。当然,第1条是基本的假设,是这些原则的理论上的判断,其它几点(6,7,9和12)则属于"背景素材",是作为新闻记者常使用的。
  但道氏理论毕竟是用于分析市场。你也许能一字不差地记住道氏原则,然而一旦你试图将其运用到实际市场操作中时就会不知所措。只有真正具有几年的市场经验而且弄清楚道氏理论家眼中的市场行为是什么,我们才有可能将这一理论融会贯通。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以1941年后半年到1947年前期这一时段为例,来做一说明。这一时期包括了一轮熊市的收尾,一轮完整的长期牛市以及另一轮熊市的一部分,囊括道氏理论所涉及的市场现象中绝大多典型范例。

道氏理论对市场5年历史的解释

示图2是一简图,表明了两个道·琼斯指数从1941年1月1日至1946年12月31日的变化情况,在这一图表上,只标明了所有认同的中等涨跌(基本的和次等的)趋势而忽略了绝大多数小趋势的发展。我们将使用完整的每日图表来详细分析这一过程的某些部分。

 1941年以一个小反弹开始。一轮基本熊市在1940年春季价格暴跌时就已表现出来,这一轮熊市现在仍作用于市场。5月恐慌之后,一个次等回弹出现,持续了五个多月,指数回升超过了前期跌落幅度的一半还多,工业指数收市价从6月10日的111.84回升至11月9日的138.12,铁路指数也由5月21日收市价22.14回升至11月14日的30.29(在这样一个长期熊市的次级阶段,偶尔交易量也会在反弹中趋向增长,这种暂时的反弹会使那些未能严守第1条准则的交易者认为这是一轮新的牛市的开始--我们在第三章"交易量"二节中作了说明)。然而,从11月高点起,这一涨势就再次回落。于是,如前所述,年末时又一轮小反弹形成,至1月10日达到顶点,工业指数收市为133.59,铁路指数为29.73,从这一顶点开始价格再次回落日2月14日两个指数分别跌至117.66和26.54。
  图2,显示了道·琼斯工业指数和铁路指数,由1941年1月至12月所有的中等趋势以及一些扩展型的小趋势,工业指数价位在上边,铁路指数在下边。

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随后的几个月值得我们特别加以注意,因为这一阶段中道氏理论得到真正的检验,图3显示了1947年2月1日至8月31日七个月间每日市场交易量以及两指数的波动幅度和收市价位,在我们详细研究之前,先回顾一下2月14日的市场行情。1940年5至6月一轮熊市低点已显示出来。之后,一个大幅度中期回弹出现,工业指数升26.28点,铁路指数升8.15点。三个月内又分别下跌
  20.46点和3.75点。这一轮下跌是由三个很明显的小波浪组成的,从前一轮趋势的时间和价格变化幅度来看--铁路指数46%,工业指数近78%--现在价格正在回升。道氏理论家对此保持警觉,如果两指数都持续上升直到高于其去年11月高点收市价(138.12和30.29),那么就会造成一种印象,新一轮基本牛市已开始,1940年5月由市场撤出的资金会马上再次投入。我们也有必要回顾一下作为一轮熊市尾声的1940年5至6月低点和作为一轮新牛市开始的11月的上涨行情,以及作为其第一个次级回调的2月份下跌。但留意一下我们前一章提到的第十二条原则,我们就应该假定这仍是一轮熊市,直到相反的信号确定无疑地出现时为止。
  回顾图3,我们来看一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工业指数回弹持续了六个星期,4月3日达至124.65。铁路指数在同一天涨至29.75,上涨百分比幅度达到工业指数涨幅的两倍。但两指数都低于其11月高点。然后工业指数滑落,两周之内就跌破其2月低点,接着跌至5月1日收市价115.30。工业指数此时仍处于中等下跌阶段,但铁路指数与此同时却有不同表现。由4月3日高点跌落两周后仍保持27.72,随后迅速回弹后,又再一次跌至5月31日的27.43。这一现象变得耐人寻味。两个指数之间产生背离,无法相互验证;铁路指数在两次转机之后仍与工业指数背道而驰。

无法相互验证

6月份价格开始上升,很多评论人士把这种"无法相互验证"作为一轮牛市的预兆。踌躇满志的投资者认为牛市已经来到,华尔街存在一种不容乐观的势头就是过于强调任何这种背离的作用,尤其是其出现一个有利的信号时。事实上,道氏理论认为,一个指数与另一指数无法相互验证就根本不会产生任何一种有效信号,而只意味着相互否定。背离有时产生在主要趋势的反转中,在市场的历史中已经出现好几个实例,而其中也许最明显的是在此之前1901年及19帕年发生的情况,而我们不久将检查另一个实例。但-如若没有主要反转形态形成;也至少会在有时以相等的频率出现,我们在这里论及的实例就属于后者。

因而就主要趋势以及2月14日市场情形来看,1941年5月末的行情与道氏理论家预言正好相同。6至7月的回弹使铁路指数在3月1日突破30.88,工业指数也于7月28日达到130.06(与其1940年11月高点数字做一比较)。在"珍珠港"恐慌时价格加速落至最后低点。这一事件使工业指数比前一轮熊市低点(1940年6月10日的111.84)还要低,尽管铁路指数并未再度滑落。在这一次,两个指数都大幅度跌破前一中等底部界限(2月14日)。

下一个重要阶段开始于1942年4月。由于12月至4月间的详细图表并未涉及道氏理论有关问题,我们略去不谈。1月的一轮小反弹后铁路指数一路下滑,但有明显迹象表明在这一下滑(小箱度下跌)中,交易虽并未扩展,市场疲软,显示出典型的熊市后期特征。
  图表4显示从1942年3月2日至10月31日每日指数变化。4月末,两个指数都出现1940年以来新的低点,铁路指数4月24日的23.72,工业指数4月明日的92.92。很快,一个值得注意的背离出现。仅七天反弹之后,铁路指数开始滑落,而同时工业指数却一路上升。交易活动仍不活跃(事实上直至9月末交易量都未见增长),6月1日,铁路指数跌至又一新低点,在2日以23.31报收,6月22日工业指数有再次下跌势头,但只是几天后,几个月内一轮最大的反弹开始了,工业指数达到一新高点;比铁路指数4至5月所有跌幅还要大。交易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一天内的交易量就大于1月早期以来任何一天交易。

图3,1941年2月1日至8月31日道·琼期工业指数和铁路指数的收市价以及每日市场总交易量情况。垂直线表示每日收市价位到另一价位之间的变化。

图4,1942年3月2日至10月31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和铁路指数的每日收市价以及每日市场总交易量。这一阶段极为一个为期四年主要牛市的开始阶段。 

主要反转信号

道氏理论家再次对此保持了警觉,一个中等趋势明显推进,但除非我们能够证明,否则这一趋势只能被当作一轮正在影响中的熊市的次级趋势。但是这一主要跌势已持续近三年--和以往的最长记录几乎一样长--而且其最后一次下跌时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抛压,只是单纯的无生气的漂移运动。这一假定的次等趋势也可能产生反转,而代之以一轮新的基本趋势。对此现象的预见早在前十二个月中其他一些类似的情况中就已被否定,但这一次价格更低一些,而且对于市场有不同的感应。一般信息并未显示出令人乐观的形势,但是,道氏理论并不关注其他任何消息,而只关注市场本身产生的信息(它消化了所有的其它各种信息)。在任何市场情形中,我们无法选择,都只能等待,让市场以自己的时间和方式显示自己的行情。
  七月早期,工业指数开始"标定时间",十一周的时间里,都在5个百分点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出现一条道氏直线。从这直线开始,工业指数在9月后期出现了涨势。铁路指数同时达到新的高
点。到11月2日商个指数超越了1月顶点。此时,一些道氏理论家就准备宣布一轮牛市已表现出来。他们的理由中,除去一些本质上非技术性的观点,以及一些与道氏理论无关的论点外,主要有如下几点:
  1.4至6月底部交易量明显的降低,这是一轮典型的熊市尾声(这是毫无疑问的)。
  2.当时铁路指数并来追从工业指数跌至一新的主要低点水平,而是保持在1940年5月的收市价位之上。(这也是事实,但不见得有什么意义,下文将进一步探讨。)  '  。  -,
  3.工业指数形成了一条直线,而且又突破了这一直线。(这也是事实,但这一直线持续的时间稍嫌短了一些,而不足以具有主要趋势反转的重要性。
  4.铁路指数持续了4个月,成功地产生了一系列较高的小顶部和底部。(这是事实,但这与一轮熊市次等趋势无明显差别。)更老练的道氏理论家坚持已见,他们坚信这一涨势必须经受考验,迟早会出现中等回调。他们承认,图表显示的情况无疑令人乐观,但引人注意的一个事实是,除第1点外,其它几点并没有好过1940年11月的行情。现在我们接着看看下五个月。图5是1942年11月至1943年6月30日的市场情况。

图5,1942年11月2日至1943年6月30日道·琼斯工业及铁路指数每日收市价以及每日市场总交易量,这一图表可与图4做一比较。贯穿11月和12月上旬的铁路指数的下跌产生了6月以来第一个主要趋势。当这一指数于1943年2月1日回升,以高于11月2日的高价报收,依据道氏理论,一轮基本的牛市就开始出现了。

牛市信号

11月2日以29.28报收后,铁路指数六周内几乎直线跌至12月14日的26.03。这一运动在时间上无疑是一个中等阶段,此轮跌势跌去了指数从6月2日低点以来全部涨幅的一半还多。然而工业指数仍稳定地保持贯穿11月、12和1月的另一窄幅直线。从12月14日铁路指数反转,最终在1943年2月1日以29.55报收,高于前一中等顶点(去年11月)29.28。但此时,工业指数已运行军一新高度。这一走势最终符合道氏理论每一个最严格的要求;一轮新的基本牛市开始产生影响,交易量也在秋冬两季的每一轮小涨势上不断增长。这一现象不必多言,只有价格运动才是决定性因素。铁路指数产生了一系列较高的中等顶部和底部。而工业指数中,道氏理论的中期回调也由直线表现出来。
  我们有必要重申,1942年4至6月直到11月的上升趋势就是一轮牛市的第二个阶段。铁路指数由11月2日至12月14日的跌落现在被看作是主要趋势中的第一个次等趋势。
  我们可以就此回顾一下对1942年6月铁路指数现象的评论。因为其保持在1940年5月低点之上,一些评论人士认为这一轮牛市真正开始是以上一年最后一个"确认"的低点为代表的,这使我们卷入了一些不现实的无益分析,如果不考虑1942年6月铁路指数高出的1.17,那么一轮真正的牛市直至那时也没有开始;我们猜想用不了几年,道氏理论家就会对1942年反应在铁路指数上的"无法相互验证"的重要性深表遗憾,记住,这一背离不会也不能产生任何有效信号:既使其产生时,也只是对另一指数的否定或质疑,只有随后一系列反方向上的运动才能表明趋势改变的存在。如果1942年5月铁路指数跌至低于22.14,但随后一系列运动却正如实际所发生的那样,一点一点地爬升,只不过在一个更低的水平上进行而已,那么一轮牛市信号仍会在同一天出现,一天也不早,一天也不迟。
  进一步说,一个背离并不意味着会随之出现反方向上的运动。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涉及了一个实例(1941年春季),这一实例已产生了结果。从逻辑上来讲,如果一个验证失败(如1942年所发生的)可以作为一轮趋势反转的信号,那么相对而言,比如两个指数的确认或再次确认,对于一轮趋势的反转是否具有同等效力就有待探讨。然而,当两个指数趋同时要比背离时出现更多的主要反转,这是事实,我们并不想浪费读者的时间对此做更多的解释,但我们认为有必要提醒读者注意,当市场处于一轮熊市影响下时,每一次"相互验证失败"看上去都会令人乐观,但这只是一个假象而已。
  回顾市场历史,1943年2月牛市信号明确出现时,两个指数收市价分别是125.88和29.51。理论上讲,严格遵循道氏理论的投资者此时应买进。(而那些看好1942年11月涨势的交易者则在指数大约114.60和29.20左右时就买进)。假定这一轮牛市是较为规范的,至今为止它并未显示任何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特征,那么这一轮牛市就会继续发展下去。下面4个月没有较为瞩目的市场行情,我们可以一笔带过,来看看7月的市场情况,图6表明1943年7月1日至1944年1月31日的情况。

第一次调整

1943年7月14日工业指数以145.82报收后,再次滑波。铁路指数10天后推进至一新高点(38.30),但工业指数却未加入这一轮上涨,接着面指数持续七个交易日持续暴跌,交易量增加,这一轮跌势是至当时为止牛市中最本的下滑。每个人都相信,市场在经历了数月的持续乎稳上涨后,已处于"调整"期了。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交易活动都不能把这一次下跌看成是一轮小趋势。接下来就是三个月内商指数小范围的零星波动。工业指数9月20日升至141.75,然后又再度滑落,此时铁路指数10月27日艰难回升至35.53。11月早期形成了又一轮快速突破,以一个高交易量的振荡告终。11月8日这一振荡使工业指数下跌3.56点,铁路指数下跌1.75。11月30日价格略有回弹后又再度跌落,达到一个新低点(从早春以来)--工业指数129.57,铁路指数31.50。
  毫无疑问,现在一个已成熟的次等回调形成了。道氏理论家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一回调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如果7月的首次滑坡被看作是一中等趋势,而8至10月的市场行为视为另一中等趋势,那么11月突破就是一轮熊市的标志。事实上,迄今为止,据我们所知还没有道氏理论家对这一看法认真考虑过。如前所述,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回撤的百分点上看,7月滑坡并未被看作一轮中等趋势;1943年7月至11月的整个市场运行只是被看作是零星状态,属一个次等回调。真正的主要趋势出现在下阶段的上涨,不论这上涨形成于何时。如果下一上涨未能达至7月顶点,而价位随后又跌至一新低点,那么就意味着一轮熊市的确在作用中了。
  这一决定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价格开始再次上升,但工业指hN发展是缓慢而艰难的。铁路指数1944年2月17日突然加速冲过其7月顶点,3月21日达到一轮小趋势顶点40.48。工业指数3月13日涨至141点,但仍在低于其"发出信号"水平的5个点内徘徊,然后再次跌落。这是又一个明显的验证失败情况。对于那些对此持悲观态度的人士,这也许只意味着一轮熊市行情。而事实上,其全部意义在于一轮主要牛市运动的持续续还未被确认,只有两指数此时都下跌以低于11月30日底部的水平报收,2月份铁路指数单独出现的高点才会被忽略,一轮主要熊市才宣告开始,简而言之,从至今为止的主要趋势来看,3月末的市场行馈与铁路指数上升前1月初的行情并无不同。

图6,道·琼斯工业及铁路指数1943年7月至1944年1月31日收市价以及市场总交易量。

牛市的重新确认

直至1944年6月15日,市场行情仍扑朔迷离,工业指数当日以145.86报收,差不多用了4个月的时间确认铁路指数,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主要趋势予以重新确认。对于交易者来说,这一"信号"的影响是巨大的。接着的一天由于价格上跃一整点,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了650,000股。
  接下来的12个月,由于其并未产生与道氏理论有关的市场行为,因而不必详加探讨,7月中旬后价位不规则地滑落了九个星期,但亏损额并不是很大,接着1945年5月29日工业指数又升至169.08,铁路指数也在1945年6月26日升至团63.06。我们简单地看一下下面一段时期,这并不是因为出现了什么新行情,而是因为这一时期发生了两件大事,日本投降以及二次大战结束。
  图7概括了1945年5月1日至11月30日的市场行为。工业指数保持稳定的同时铁路指数飚升至6月26日顶点。6月28日,价格暴跌,交易最猛增至三百万股,这是至当时为止牛市涨势中日交易量的最高点。但报纸的头条却对这一爆炸性转势毫无反应,工业指数6月26日达160.91,比顶点价格低了5%左右。然而铁路指数此时却暴跌。8月5日广岛原子弹爆炸,随后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此时工业指数由7月26日低点回升,而铁路指数由于难以持稳而再次猛跌。于8月20日跌至最终底部51.48(本次运动范围内),比6月顶点下降了近18%还多。

图7,1945年5月1日至11月30日道·琼斯工业及铁路指数收市价以及每日市场总交易量。这一时期,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由1942年4-6月开始的牛市持续了三年之久,现在仅产生一个中等规模的次级调整阶段。

铁路指数的徘徊

在继续市场行为的分析之前,我们注意到铁路指数成为了我们叙述中的"主角"。由1942年6月其拒绝下跌至一轮新熊市的低点开始,铁路指数就成了每一次重要上涨的矛头,产生了最引人注目的弹升,与工业指数的82%相比,其涨幅在170%,回顾这一过程,原因显而易见,铁路是战争的主要受益对象。它们以这一时期空前绝后的速度积累利润,偿清债务,削减固定支出。当"公众"的跟睛还注视着传统的更公开的"战时工业指数",远在珍珠港事件之时,市场就已开始估价和怀疑铁路指数这一空前赢利状况,但从这时起,形势变化了,铁路指数进入停滞状态。正如我们此时回顾的那样,同样显而易见,1945年7月市场开始出现一个转势。这恰恰证明了道氏理论的基本原理(要点1)。
  回到我们的图表上来,我们看到,8月20日后价格再次以新的面貌上扬。两个指数都已经历了一个次等回调,现在道氏理论家不得不仔细关注一下,两指数是否会达到新的高点以使这轮主要涨势重新确认,工业指数8月24日以169.89报收,"上了一个台阶",而铁路指数却有较大的空间待于回补,而且,由于它在6月-8月的下降趋势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局部底部,因此每次回到这些局部底部水平时都遇到大量的抛盘(这一现象我们将在"支撑与阻力"一章中加以讨论),直至1945年11月初,铁路指数收市于63.06以上才确认了工业指数给出的信号。从这一点看,指数再次宣告了这一轮主要牛市仍在作用中,至今已持续了三年半--比大多数的牛市要长,而其"第三阶段"的标志也很快出现了,公众踊跃购买,交易厅变得拥挤不堪,股市行情在每一个小城市报纸上都占据了头版头条,"垃圾股"也卷人其中,交易活动进入繁荣时期。
  随着两指数新高点的出现,牛市再次确认,以前所有的低点此时都可以略去不计,比如,工业指数7月26日的底部10.91,以及铁路指数8月20日的51.48,此时在道氏理论中都不再具有深远意义,这一点,在此以前我们未作强调,但却十分重要。事实上也是对我们前面章节所罗列的规则加以补充。一旦一个主要趋势被确认或重新确认,过去的一切就都被忽略了,有效的信号只存在将来的市场行为之中,1945年末,随着"第三阶段"征兆的出现,市场行为变得加倍敏感起来。第三阶段可能持续两年之久(像1927年到1929年),可能随时结束,下一张图表显示了1946年5月的情况。

1946年春季

12月末市场经历了一轮小挫之后,1946年1月再次暴涨。这一小挫在该月份来说,被认为是正常情形,它通常归于"征税抛售"。1月8日日交易量首次突破五年前的三百万股。二月的第一个星期内,价格陷入胶着状态,没有明显的变化。在这一阶段,铁路指数最高收市价为2月5日的68.23,而工业指数最高收市价出现在2月2日的206.97。2月9日,两指数开始滑落,13日至16日暴跌,2月26日在一轮抛售高潮中崩溃,分别以60.53和180.02收市。工业指数跌露了20.95点,这是在整个这轮牛市中遭受的最大创伤;铁路指数仅次于上一年7月-8月的跌幅。前者稍高于10%,而后者为11%,自1945年夏季低点以来的涨势只回落了近乎一半。这一跌势至2月26日持续了三个星期,可视为一个完整的中等趋势--道氏理论中一个次等回调可能出现在一个现行的主要上升趋势中。
  1946年1月初劳工纠纷就一直影响钢铁和汽车工业,而一场煤矿工人罢工也正在进行。2月的崩溃源于这些消息的进一步发展。但主要的原因似乎更像部分保证金交易的中止。联邦储备委员会(1935年改作联邦贸易委员会)1月宣布,2月1日后,股票只能以全额现金购买。因而1月末的上扬是由于"散户"把握了最后机会以部分保证金购人股票而产生的(在本次市场行为中跟风的交易者无疑在随之而采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追悔莫及)。专业人士此时抓住时机抛出手中持股,而"散户"却由于临时资金短缺,其经纪商帐户被很快冻结。在这种环境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轮更大的恐慌还未结束。但道氏理念家并末考虑这些。牛市早在2月初就已为两指数重新确认,因而在此以前所有的"信号"也宣告无效,由于2月26日低点持稳,价格开始回升,显然牛市影响还在作用中。工业指数很快回升,4月9日以一新高点208.03报收。铁路指数有所停滞。4月末市场开始出现疲软迹象时,铁路指数仍在2月初高点以下5个百分点内徘徊,这是否又是另一次"互相验证失败"呢?

图8,道·琼斯工业指数与铁路指数由1945年12月至1946年5月31日的每日收盘价以及每日市场交易量。这一阶段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与4月-5目低交易量相比,在1月至2月所出现的最高交易量,以及工业指数4月达到一新高点后,5月末再次上升,而此时铁路指数却徘徊不前。而在后一阶段,根据道氏理论,2月低点依然是一个关健的下跌"信号"。

最后一轮冲刺

2月末的底部此时成了跌势中有争议的一点。如果两指数跌至那时创下的中等收市低点之下,在铁路指数达至一新高点68.23点以上之前(这一情况下,中等牛市信号也被忽略),一轮熊市的信号将就此出现,但尽管煤矿工人罢工以及铁路工人罢工迫在眉睫,市场于5月中旬却再度转强,出现了一轮令人惊讶的反弹,这一反弹使工业指数1946年5月29日涨至212.50--将近6个点的一轮新牛市高点。铁路指数5月仅跌0.17,与其2月收市高点持平,稍有回落后又再度上升,最终6月13日以68.31报收,因而确认了工业指数所宣告的上升趋势。2月的低点(186.02和60.52)现已失去道氏理论中的标记作用,但由于其涉及了一些道氏理论追随者在此之后争论数月不休的问题,我们记住了这些数字。
  图9与前图重叠,显示1946年5月4日直至10月19日的市场行为。应该注意的是,5月末及6月初的交易量并未高于1月末2月初的顶点或低于2月末的低点。市场疲软,尽管不祥之兆此时并末明显产生;6月13日铁路指数确认后:价格开始迅速下跌。7月初工业指数回调持续了两周,但铁路指数下跌。7月15日工业指数也再度崩溃,两指数持续下滑直至7月23日分别以195.22和60.41报收。一系列市场行为的发展,中等趋势已近尾声--基于第12条规则,这一中等趋势只被认为是一轮牛市中的一个次级回调,除非被证实已经反转,市场此时再度向上波动,但涨势缓慢。交易量增长了一万股。三周之后,工业指数达204.52(8月13日),直到此时才升了其6月-7月跌幅的一半多一点,铁路指数达63.12(8月14日),略高于其跌幅的三分之一。这一轮上涨符合一个中等趋势的最小要求。如果价格持续上涨最终冲破5月-6月顶点,这一轮主要牛市趋势就再次重新确认。但如果此时行情转跌,跌至7月23日收市水平之下,这就标志着本轮主要趋势的反转。

图9,道·琼斯工业指数与铁路指数从1946年5月4日至10月19日的每日收盘价及每日市场总交易量,这一图表与图8部分重叠。可以将铁路指数6月13日的收盘价与2月5日的高收盘价做一比较。6月的市场运动使道氏理论上2月低点的重要性不再发挥效力。注意一下5月以后交易量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在8月出现的反弹期间。

熊市信号

交易量图表上此时的形势显然极有争议,自5月末以来,交易量不仅在跌势中呈增长趋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本次反弹中又出现萎缩。将图9与图7、8作一比较,可以看到这一点在8月中旬变得极为引入注目,价格转跌。而此时交易活动增加,8月27日收市时,工业指数191.04,铁路指数58.04,形势不容乐观。两指数表明,一轮持续了四年的牛市已经结束,而一轮熊市开始了。道氏投资者此时应该抛出所有持股(在两指数分别达到190和58左右时)。
  清理一下市场记录,对于道氏理论家来说,此时有必要回顾并分别标出5月29日工业指数高点以及6月13日铁路指数高点,以作为本轮牛市的收尾。6月-7月跌势则成为新一轮熊市的首次主要趋势。7月23日至8月14日的上涨则看作主要跌势中的第一次次等回调。一轮第二阶段的主要趋势运动正在发展过程中。
  上文中,你也许注意到一轮熊市已为两指数7月23日低点所标明出来,那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上文中所提到的争议。一些道氏理论的研究者不把铁路指数6月13日新的高点当作是本轮牛市趋势决定性的重新确认。许多人认为上一收市水平至少要高出一整点才可以确认工业指数先前给出的信号。而0.08的幅度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这一观点,如果被接受的话,有一些逻辑上以后被证明是自相矛盾的结论。因为如果在6月本轮牛市末被重新确认,那么跌势之中关键一点仍是2月26日底部工业指数186.02和铁路指数60.53,所以,直到这些价格水平被两指数进一步下跌穿透之前,我们都还不能认为熊市开始,这一观点得到大量认同,尤其是那些对"琐碎的分析"不感兴越,而希望"考虑到仍然比较乐观的基本面,给市场以充分的机会"的人士。
  当然,市场的确打破了2月低点,从那时起,恐慌阶段(第二阶段)就开始了。显然,正统的"任何穿透都有效"流派充分大显身手了,他们在工业指数上的抛售点至少高出了13点(铁路指数是6个点)。六周之后,1946年10月9日,这一第二轮及主要中等趋势以工业指数163.12,铁路指数44。69结束,而另一中等反弹运动开始。
  在结束对道氏理论六年的历史回顾之前。我们应注意一下6月13日铁路指数出现的高点,因为这一高点为一轮趋势在确认或重新确认后,有可能随时反转这一原则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实例,同时也表明,随着每一次基本趋势不断被再次确认,这一基本趋势继续持续的概率将会逐步减少。


---------------------
道氏理论的缺陷读者可能会认为前面章节所涉及的内容繁难冗长,在这一点上,有些读者会认为道氏理论不可思议。另一些人则会更注意其实际运用中的某些不足,同时,也提出许多异议。因而,在论及更多的图表之前,我们最好用一部分文字来对此做一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论及道氏理论时作者们常会使用的“第二猜测”,这是一种只要道氏理论家在关键时刻,他们所产生的意见发生分歧时,就会经常不断产生的指责(遗憾的是,经常如此)。即使是最富经验、最细心的道氏理论分析家已认为,在一系列市场行为无法支持其投机立场时就有必要改变其观点。他们并不否认这一点——但他们认为,在一个长期趋势中,这样暂时性的措施所导致的损失是极少的。许多道氏理论家将其观点定期发表出来,有助于交易者在交易前后和交易时作一参考,在前面章节中,如果读者留意这样的记录,就会发现当时所给出的阐述,就是事先由当时公认的道氏分析家做出的。
 

“信号太迟”的指责

这是更为明显的不足。有时会由这样十分不节制的评论,“道氏理论是一个极为可靠的系统,因为它在每一个主要趋势中使交易者错过前三分之一阶段和后三分之一阶段,有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中间的三分之一的阶段。”或者干脆就给出一个典型实例:1942年一轮主要牛市以工业指数92.92开始而以1946年212.5结束,总共涨了119.58点,但一个严格的道氏理论家不等到工业指数涨到125.88是不会买入的,也一定要等到价格跌至191.04时才会抛出,因而盈利最多也不过分65个点或者不超过总数的一半,这一典型事例无可辩驳。但通常对这一异议的回答就是:“去找出那么一个交易者,他在92.92(或距这一水平五个点以内)首次买进,然后在整轮牛市中一直数年持有100%的头寸,最终在212.50时卖出,或者距这一水平五个点以内”,读者可以试一试;实际上,他会发现,甚至很难找出一打人,他们干得像道氏理论那样出色。
  由于它包括了迄今为止过去60年每一轮牛市及熊市所有的灾难,一个较好的回答就是详细研究过去的六十年中的交易纪录。我们有幸征得查理·道尔顿先生的同意将其计算结果复制如下。从理论上讲,这一计算结果可以表明这样的情况。一笔仅100美元的投资于1897年7月12日投入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股票,此时正值道氏理论以一轮牛市出现,这些股票将在,并且只有在道氏理论证明确认的主要趋势中一个转势时,才会被售出或再次买入。

道氏理论的六十年交易的纪录

原投入资金$100.00 日 期 工业指数价格 百分比增长 收益 抛出 1910年5月3日 84.72 21.0 $312.6 收益再投入 1910年10月5日 81.91     抛出 1913年1月14日 84.96 3.7 $324.17 收益再投入 1915年4月9日 65.02     抛出 1917年8月28日 86.12 32.5 $429.53 收益再投入 1918年5月13日 82.16     抛出 1920年2月3日 99.96 21.7 $522.74 收益再投入 1922年2月6日 83.70     抛出 1923年6月20日 90.81 8.5 $567.17 收益再投入 1923年12月7日 93.80     抛出 1929年10月23日 305.85 226.1 $1,849.54 收益再投入 1933年5月24日 84.29     抛出 1937年9月7日 164.39 95.0 $3,606.61 收益再投入 1938年6月23 127.41     抛出 1939年3月31日 136.42 7.2 $3,866.29 收益再投入 1939年7月17日 142.58     抛出 1940年5月13日 137.50 -3.6 $3,727.10 收益再投入 1943年2月1日 125.83     抛出 1946年8月27日 191.04 51.9 $5,653.71 收益再投入 1954年1月19日 288.27     抛出 1956年1月10日 468.70 62.6 $11,236.65

简而言之,1897年投入资金100美元到了1956年就变成了11236.65美元。投资者只要在道氏理论宣告一轮牛市开始时买入工业指数股票,在熊市到来之时抛出就可以了。在这一期间,投资者要做15次买入,15次卖出,或者是根据指数变化每两年成交一次。
  这一纪录并非完美无缺。有一笔交易失误,还有三次再投入本应在比上述清算更高水平上进行。但是,在这里,我们几乎不需要任何防卫。同时,这一纪录并未考虑佣金以及税金,但是,也未包括一名投资者在这一期间持股所得的红利;不用说,后者将会对资金增加许多。
  对于那些信奉“只要买入好股票,然后睡大觉”这一原则的初学者来说,对照上述纪录,在这五十年当中,他只有一次机会购入,就是在工业指数至最低点时,同样也只有一次机会抛出持股,即指数最高点。就是说,1896年8月10日达最低点29.64时,100美元的投资到这一时段的最高点,即60年后1956年4月6日的521.05,只增值到1757.93元,这与遵循道氏规则操作所得结果11236.65元相去甚远。

道氏理论并非不出错

这是理所当然,其可靠程度取决于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解释。但是,再强调一下,上述纪录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道氏理论常令投资者的疑惑不定

有时这是可能的,但并不总是这样。道氏理论对主要趋势走向的问题总会给出一个预测,而这一预测在新的主要趋势开始的短期之内是未必清楚和正确的。有时,一个优秀的道氏分析家也会说:“主要趋势仍然看涨,但已处于危险阶段,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否建议你现在买进。现在也许太迟了。”
  然而,上述这一异议常常只是反映批评者本身难以接受“股价指数包容了一切信息和数据”这一基本概念。对于“做何种股票”这一问题,道氏理论的原则往往与其他途径所得的结果不相一致,因而他就对道氏理论产生了怀疑,而毫无疑问,道氏理论往往更接近于事实。
  这一评论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种急躁心理。道氏理论无法“说明”的阶段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之久(例如:直线形成阶段),活跃的交易者往往本能地做出有悖于道氏理论的决策,但在股票市场中与其他情况下一样,耐心同样是一种美德——实际上,如果要避免严重的错误,这是必须的。

道氏理论对中期帮助甚少

完全正确。道氏理论对于中期趋势的转变几乎不会给出任何信号。然而,如果选准了股票购买,那么交易者仅从主要趋势中就可获利颇丰了。一些交易者在道氏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额外的规则,运用于中期阶段,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本书余下的章节将致力于阐述一些较好的手段以解决这一问题。

指数无法买卖

这也完全正确,道氏理论只是以一种技术性的方式指示主要趋势的走向,这一点至关重要,正如我们在本章开始时所提到的,大多数的个股票走势都与主要趋势一致。道氏理论不会、也不能告诉你该买进何种股票。这也是我们后文所要阐述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