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摇头高手:(0628)富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43:43
富县
富县古称鄜洲,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美称。该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五位。
中文名称:富县
别名:鄜州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政府驻地:富城镇
电话区号:0911
邮政区码:727500
人口:14.7万
目录
富县概况历史沿革一、地理位置二、境域面积
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宝室寺铜钟柏山寺宝塔石泓寺石窟八卦寺塔群秦直道太和山
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水利电力文化科技
富县概况
富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富县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东靠黄龙山系以晋师庙梁为界与宜川相邻;东南和南部与洛川、黄陵相连;西隔子午岭、关山梁与甘肃省的合水、宁县毗邻;北缘丘陵沟壑与志丹、甘泉、延安接壤。县域总面积4182平方千米,居陕西省第五,延安市第一。全县辖8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41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富县,历史悠久,政区多变,故位置以现今为主。元代忽必烈中统四年(1263),裁撤洛交、直罗2县,属地归鄜州直辖,奠定今富县之疆域。现有汉族、回族、苗族、土族、黎族、白族、壮族、满族、朝鲜族、藏族、羌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蒙古族等民族分布。 一、地理位置
富县,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地区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东靠黄龙山系与宜川、洛川接壤,南与黄陵相连,西隔子午岭、关山梁与甘肃宁县、合水为邻,北缘丘陵沟壑与志丹、甘泉、延安接连。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8度29分30秒至109度42分54秒,北纬35度44分6秒至36度23分23秒之间。
县城古名五交城,以“三川交会,五路噤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今有西包、兰宜两条公路干线于城区十字相交过境,西延铁路沿洛河北上,穿越县城。东渡山西,南抵西安,西通兰州,北达内蒙,为延安地区南部重要交通枢纽。距首都北京1305公里,距省城西安290公里,距革命圣地延安90公里,与四邻县城距离分别为宜川100公里、洛川45公里、黄陵80公里、合水145公里、甘泉45公里。
富县沙梁看塔(1张)
二、境域面积
战国时期,秦、魏“雕阴之战”后,魏献黄河以西15座城池于秦,秦在境内设雕阴县。汉代在境内设雕阴、直路2县。隋开皇三年(583),分三川、洛川县地北部,于五交城(今富县城)设洛交县。唐设三川、直罗、洛交3县均为鄜州辖地。宋代裁减三川县,属地并入洛交县。元代撤销洛交、直罗2县,属地归鄜州直辖,开始奠定今富县之疆域。据清道光《鄜州志·域地志》记载:鄜州直辖地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77公里,东北至京师(北京)1250公里,南距省城(西安)275公里,北距延安府90公里。东接洛川县界15公里,至洛川县旧治(今旧县)30公里;南接中部(黄陵)县界43公里,至中部县治70公里;西接庆阳府合水县界90公里,至合水县治145公里;北接延安府甘泉县界22.5公里,至甘泉县治45公里;东南接洛川县界20公里,至洛川县治35公里;西南接中部县界45公里;东北接延安府宜川县界45公里,至宜川县治90公里;西北接延安府安塞县界150公里;又西北接延安府保安(志丹)县界100公里,至保安县治175公里。
陕甘宁边区时期,今黄陵县双龙等地归鄜县所辖,1940年鄜县设双龙区。
建国以后,1956年鄜县南道德乡划归黄陵县;洛川县吉子现乡划归鄜县。1958年末,小县并大县,鄜县与洛川县合并。1961年大县划小县,恢复鄜县建置,南道德公社(乡)归回鄜县。
现今富县四至:东,交道乡思宜村与洛川县菩提乡相接;南,南道德乡王家河村与黄陵县隆坊镇相接;西,张家湾乡雷家角村与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相邻;北,岔口乡榆树原村与甘泉县府村乡相接;东北晋师庙梁与宜川县英旺乡接连;西南子午岭兴隆关与黄陵县和甘肃宁县毗邻;西北张家湾乡八卦寺行政村的高腰子村与志丹县拓石川、甘肃合水县平定川相望。
县城东距宜川县界45公里,南距黄陵县界40公里,西距甘肃合水县界100公里,北至甘泉县界22.5公里,东南至洛川县界20公里,西南至甘肃宁县界102.5公里,西北至志丹县界100公里,东北至延安市界50公里。
富县东西之间横跨经度1度13分24秒,直线距离111公里。南北纵跨纬度79分17秒,直线距离73.7公里。总面裉4181.57平方公里,折合627.24万亩,占陕西省总面积2.2%,居全省第5位,占延安地区总面积的11.7%,为全区县市之首。
寺坡看沙梁(1张)
交通运输
210国道、 309国道、西延铁路、黄延高速公路、开工在即的西延铁路复线和青(岛)兰(州)高速公路经县城交叉过境,交通优势明显。
自然资源
境内有洛河、葫芦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4.76亿方,中小水库库容量1252万方,水能蕴藏量2.7 万千瓦,地下水总量5392万方。县境内已探明原煤储量24亿吨,原油储量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14.6亿方,紫砂陶土储量500万吨,石灰石储量140万吨,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1.8%。
旅游资源
县内有各种文物景点200余处(个),著名的有秦直道遗址、杜甫故居羌村遗址、宝室寺铜钟、石泓寺石窟、柏山寺塔、开元寺塔、八卦寺塔群等,著名的“直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县境内的东村会议旧址,直罗、茶坊烈士陵园、榆林桥战役旧址等已成为延安“红色革命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室寺铜钟
国家一级文物。原为古鄜州(现名富县)宝室寺梵钟,铸造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以诞生最早而享誉天下第一古钟的美称。铜钟高1.55米,腰围4.20米,重三千斤(折现在1800公斤)。大钟的肩部镂饰象征佛教清净界的展瓣莲花。几何纹和葵文组成的宽带条纹把钟体分为三部分。由上至下,上部三面各铸一飞天。中部每面铸一朱雀。底部三面,两面各铸一青龙,另一面铸有318字的阴刻正书铭文一方。 柏山寺宝塔
   柏山寺宝塔
柏山寺塔位予富县城西北50公里处的直罗镇柏山之上,属宋代建筑,塔为十一级八边八角形楼阁式砖塔,通离43.2米。每边长3.7米,直径9.1米,每层檐下部有砖雕繁密的斗拱。各层外壁从下至上逐层收敛,并在各层外壁敲窗龛,塔龛内均置雕工精细,造型优美的罗汉、天王圆雕造像。塔壁嵌有施主题刻二十其方,整个塔体造型别致,外视秀丽挺拔,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又称川子河石窟,位于延安市富县城西65公里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唐、宋、元、明历代断断续续建造了一千余年,最后建成石如刀切,分布于东西长约70米、一字排列的大小七个洞窟。主洞前有木结构三开间二层楼房。楼前接寺院,院门正上方雕刻有“石泓寺”匾额。
1号窟,窟平面呈长方形,近窟后壁及左右两壁处辟有坛基,去基正面为释迦、老子、孔子造像,窟壁有明嘉靖年间(1796年~1820年)题记,记载此窟为“三教洞”。2号窟,窟平面为长方形,坛基上为一佛二弟子像,窟东壁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旁有题记,“宋开宝二年,李庭宝造释迦牟尼佛、菩萨共三尊”。西壁有宋开宝二年的造像铭一处,窟口左右两侧各浮雕一尊护法天王像。3号窟,窟平面为长方形,内基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东侧菩萨背屏上刻有宋开宝元年(968年)敦士元等3人共造菩萨像题记。东壁有两龛相连,内有佛、菩萨五尊,旁有唐咸通五年(864年)郑君雅造像题记,并有唐咸通三年(862年)陈公造像题记一处。4号窟,平面呈方形,中央佛坛上有文殊骑狮圆雕造像一尊,狮道前有一驯狮昆仑奴。
石泓寺石窟前有三开间两层木构大殿一座,窟平面略呈方形,窟宽10.4米,进深10.65米,高5.35米。窟中央凿石成基,坛基四角各有1根连顶接地石柱,坛基正面造像为一佛二弟子,释迦佛结跏趺坐于束爷莲须弥座上。佛通高3.45米,其中座高1.59米。释迦佛上方窟顶藻井装饰华丽,刻有“释迦如来”、“秀花供养”8字。释迦佛左侧侍立弟子迦叶,右侧侍立弟子阿难。坛其东侧石柱间,为文殊菩萨,结跏跌坐于仰莲束腰须弥座上,须弥座中央刻狮首。石柱四壁均满刻佛、观音、罗汉及小千佛像,数目达3305尊,主要造像均妆彩。窟内所见题记有唐贞元年(785年)、二年(786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二年(1142年)造像题记。7号窟,平面呈梯形,内坛基上有佛像20尊,窟顶有八角藻井,浮雕有二龙戏珠纹图案,另有龙蛇凤麟及花草纹图案,此窟为明、清时开凿。石泓寺石窟年代之久、规模之大、造像之多、雕刻之细远近闻名。明嘉靖延安知府刘汝作诗赞曰:“飞阁撑云贱,清泉绕茂林”,“丹崖双绿水,梵室倚苍峰”。
窟两壁开二龛,共造像三尊,龛旁有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造像题记三处,窟口左右两侧各浮雕一尊金刚力士像。5号窟,平面呈长方形,窟内结构与2、3号窟基本相同,西边与第6号窟相通,内有隋大业二年(606年)、唐景龙年间(707年~709)、唐贞元二年(786年)造像题记。6号窟,规模最大,雕像最多,为主窟。 八卦寺塔群
八卦寺塔群位于富县张家湾乡八卦寺村北一里许的一平台地上,相传原有八塔,故称八卦寺。原寺院已毁,现存砖塔三座,从北向南为序,北塔现存九层,平面呈八边八角,残高9.7米。塔身每层以砖叠涩收檐,塔顶以砖叠涩收分,塔体实心。中塔为砖砌楼阁式,平面呈四边四角形,八层,高约9米,无塔刹,塔实心。南塔为砖砌八角八边形,现存八层,无塔刹,通高约9.8米,塔身各层以砖叠涩出檐,每层转角处和中   秦直道遗址
间均饰斗拱,塔体实心。 秦直道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太和山
富   石泓寺石窟
县太和山久负盛名,原名凤凰山,发源于白云山山脉,自北向南蜿蜒数仟里伸展到富县城北。太和山山势陡峭,气势雄伟。山之左右两侧,极对称的伸出两座侧峰,犹如两条苍龙,与挺拔浑圆的太和山山峰形成二龙戏珠之势,山下五条河流、五条道路在山前穿梭而过,形成五水、五路相交之势,富县古称“五交城”,即得名于此。更有趣的是,站在山顶俯瞰,周围东山、西山、柏山、骆驼山四座山的山峰不但低而且皆面朝太和山,形成四山朝拜的景象。山脚下缓缓流过的洛河,在沙粱和县城之间绘出一副逼真的太极八卦图。游人观此殊景,无不心旷神怡,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太和山道观是古老的道教文化活动场所,始建于何时至今已无考。据当地健在的年长者介绍,文革前山上共存有石碑三十通,他们曾见过隋朝立的石碑,可见最晚为隋朝,此后历经战乱,几兴几毁,目前可资佐证的仅有明之天启、清之康乾三次重脩之碑记。清光绪二十五年富县城内宋高娲(人称宋神仙,据传宋高娲在采铜川受“黄袍道人”点化,传其无字真言,预事如神,无不应验。)劝善化缘,重脩太和山,然时隔不久又逢战火。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太和山首当其冲,被彻底破坏,仅存玉皇楼残迹依稀可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宗教界人士王喜梅等不顾年老体弱,奔走呼号,四处乞缘,重开脩山之业。1995年后又信士杨宝儒、高生明、王延峰等相继加入,发宏愿,投巨资,工程进展神速,到1998年太和山已初具规糢,道士们每日诵经读课,昼夜不辍,远望香烟袅袅,近听锺鼓相闻,一派盛世祥和景象。同年经县政府同意,成立了太和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并批准其为宗教活动场所。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延安枣园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水利网络化、交通道路网络化、通信网络化、城乡一体化工程,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努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电力、通信及有线电视网络均已覆盖乡村。实施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劳动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顺心、舒适、和谐的人文环境正在形成。
2005年全县完成县区生产总值7.88亿元,较上年增长16. 1%;财政总收入完成815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74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6.9%和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亿元,较上年增长3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80元,较上年净增27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5亿元,较上年增长9.2%。在2005年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评选中入围。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善投资环境当作生命线工程来抓,加大开放开发步伐,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持不懈地开展投资环境综合整治,使投资环境建设得到全县各级组织及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关注和全方位支持,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浓厚,社会诚信意识日益强化。三年来,全县引进签订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50017万元,至200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6362万元。
2008年全县完成县区生产总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总收入7850万元,增长1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73万元,增长1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1亿元,增长5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亿元,增长24.1%。农民人均纯收入3859元,净增7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8元,增长29.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2‰以内。
【农村经济】 果园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苹果总产26万吨,实现产值4.99亿元。建成高标准苹果示范园1.6万亩,完成自来水龙头入园7000亩,搭建防雹网1520亩,建成冷库4座、果袋厂2个。川道产业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新建果园1.59万亩;新建蔬菜大中棚1026座,种植露地菜1.3万亩,蔬菜总产5.7万吨;栽植烤烟1.7万亩,实现产值2676万元;种植水稻1.2万亩,其中恢复稻田1536亩;全年粮油作物种植面积10.5万亩,总产4.8万吨。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5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大户91户、100头以上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4个、1000只以上规模的养鸡大户51户,累计养猪10万头、养鸡21万只。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编制完成了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和71个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启动建设20个新农村示范村,其中7个重点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工商经济】 原油产能不断提高,全年新打油井299口,生产原油8万吨,实现产值2.64亿元。牛武煤区煤矿整合技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矿区范围审批、工商执照申领和储量核实评审,其中5个煤矿的建矿设计已通过审核批复,4个煤矿已开工建设新井口;机械化试点矿安喆煤矿2008年10月份通过市级初步验收,正在试采运行,日产量达360吨。党家河75平方公里煤区的精查和《储量报告》编制工作已完成。芦村223平方公里煤区资源勘查工作进展顺利。完成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5.8亿元,实现增加值2.4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个体工商户320户,新增私营企业15户,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到5.8亿元,实现增加值2.41亿元,较上年增长10.8%。
【项目建设】 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4个,完成投资7.7亿元。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个,总投资3.25亿元,到位资金2.06亿元。项目争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华能延安电厂项目前期建设启动仪式如期举行,150万吨甲醇项目落户我县。紧抓中央新增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共申报了96个项目,其中7个项目被列入2008年中央新增1000亿元的投资计划。青兰高速、西延铁路复线项目土地征迁、补偿等工作基本完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管理不断加强,编制完成了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收回了原长庆石油大院等9宗闲置土地。乡镇机关办公条件明显改善,交道、羊泉的办公楼已投入使用,牛武、北道德办公楼已全面竣工,茶坊、吉子现完成办公楼主体工程。年初公开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承诺实施的“城区八项市政工程”和“农村十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开元路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贺家沟道路改造、茶坊街道改造、陵园路改造和沙梁茶坊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县城第二水源立项争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年内可开工建设;县气象观测站搬迁已完成房屋、观测场等基础工程,已于今年1月1日实现了新旧观测站的业务切换。完成了任张路北道德至张村驿段14.38公里的油路铺筑和富寺路富县至羊泉段25.55公里的油路改造工程,建成四级通村油路40条90.1公里,全县油路总里程达到655公里,通油路行政村达到201个,占全县240个行政村的83.8%;建成余渠河坝系3座骨干坝和4座中型坝,完成49个村的自来水龙头入户工程,解决了20324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县自来水入户的村组和户数累计达到218个和24962户,分别占全县行政村和农户数的90.8%和87%;完成了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和77户315人的移民搬迁任务;新建沼气池1752口,累计达到11793口,建成沼气后续服务点8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中低产田改造9000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6000亩;建成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1500亩,完成牛武、直罗1098亩的土地整理任务;建成农村信息服务站120个;新建直罗、茶坊2个计生服务站和53个村级计生室。争取国家农机具补贴资金135.8万元,购置各种农机具685台。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电力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发展】 “两免一补”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605万元,为637名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410万元。撤并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小28所。完成了牛武初中教学楼和张家湾初中、茶坊中心小学、吉子现中心小学学生公寓楼内部设施配备并投入使用;职中教学楼、牛武初中学生公寓楼、直罗初中学生公寓楼、南教场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成;县教育信息平台、远程教育项目通过省市验收投入使用。为县高级中学公开招聘教师19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从40元提高到80元,参合率达96.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启动实施,参保15783人。交道、茶坊、岔口卫生院职工宿舍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对洛阳卫生院职工宿舍进行了全面改造,寺仙、张村驿、直罗卫生院职工宿舍楼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打击“两非”和计划生育清理清查工作扎实开展,流动人口和干部职工计划生育管理得到加强,计划生育率达到96.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2。建成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富县支中心,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年度任务。县调频差转台建成投入使用。南道德、北道德、寺仙3乡镇有线电视网络通达15个行政村,入户844户。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和河滨路文化艺术长廊工程。
【社会稳定】 在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偿还了历年普九、乡镇政权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历史欠账3425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日益扩大。全县纳入农村低保3630户11919人、城镇低保2489户6962人,发放低保金355.5万元。城区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社会福利中心开工建设。农民安居工程完成205间房屋建设任务。建成96套4810平方米的廉租房主体工程,为633户保障户发放租金补贴74.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劳务输出16500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县级领导大接访活动扎实开展,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基本实现了“一控双降”目标。社会治安工作得到加强,全县共侦破刑事案件273起,查处治安案件286起,特别是成功侦破“3·17”涉重经济诈骗案和“6·3”跨省重大杀人案,社会反响良好,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案8件、建议案6件、政协委员提案16件,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
编辑本段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城区容貌综合整治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硬化县城主街道及巷道4157米,解决了县城供水问题,修筑了城区防洪堤,使城区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的设防标准。完成旧城改造3000平方米,新建城区23000平方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镇人均住房5平方米。
编辑本段水利电力
全县水资源丰富,有水库四座,境内东有洛河、西有葫芦河两大水系,总流长157.7公里,年均经流量4.7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59亿立方米,水资源比较充裕。有中型变电站一座,城乡电网密布,乡村通电率达到98%,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编辑本段文化科技
富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县有中小学303所,在校学生31087人,其中高中一所、骨干初中一所、职教中心1所、民办中学2所、小学285所。小学入学率达96%,“两基”巩固率达98%。2003年高考录取670人,录取率达80%,2002年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2003年实现了普九达标。
现拥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有县级电视台一座,县级广播电台一座。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20%。全县共有科技人员316人,其中高级职称85人,中级职称165人,实施科技项目5项,推广科技新产品4项。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富县沙梁看塔(1张)

寺坡看沙梁(1张)

词条图片(4张)

参考资料 1
富县经济发展概况  
http://www.fuxian.gov.cn/zjfx/List.asp?D_CataID=A0003
扩展阅读: 1http://www.fuxian.gov.cn/
2 陕北视窗http://www.newshanbei.cn
开放分类:地理,地名,农业,行政区划
我来完善 “富县”相关词条:
蒲城县黄陵子长县富平县洛川县安塞县志丹县延长县甘泉县宜川县黄龙县耀州区彬县旬邑县
蒲城县黄陵子长县富平县洛川县安塞县志丹县延长县甘泉县宜川县黄龙县耀州区彬县旬邑县宝塔区印台区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