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倍显微镜四部曲-移: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10:49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6) 

为什么古人称新婚卧室为“洞房”?

 

“洞房”一词最初的含义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楚辞?招魂》有句云“姱容修态,洞房些”,意思是幽深的内室里,满是面容姣好、仪态优雅的女子。这里的洞房指的是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

从幽深的居室到新婚的卧房,洞房的词义转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两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洞房,沿用的仍是《招魂》中的本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据说是为失宠的陈皇后写的。武帝答应她傍晚会来,可是天色已晚,却仍不见踪影。她只得“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此外,洞房还常常与高堂连用,如“高堂邃宇,广厦洞房”(《盐铁论?取下》),“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下罗帷,来清风”(《新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洞房仅限于在宫廷闱苑中使用,所指大都是王宫贵族们富贵奢华的居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洞房仍旧高高在上,与普通人的婚姻无关。陆机《君子有所思行》中有“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阁”一句,仍然是极写奢华的。北周时,庾信《三和咏舞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此处的洞房首次与花烛“携手”,但却不是描写新婚之夜的。

从唐代开始,洞房频频被用来指代男女欢爱的处所,借以描叙“闺情”。此时的洞房终于走出了宫廷贵族的高墙,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了。“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佺期《古歌》),“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翦刀冷”(无名氏《墙头花》),“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但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投道一师兰若宿》)的诗句。

从盛唐到中唐,洞房渐渐由它的本义生发开来,引申为新婚卧房。比如“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刘禹锡《苦雨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顾况《宜城放琴客歌》),还有朱庆馀那脍炙人口的名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闺意》)。此后,洞房就慢慢变为新婚夫妇卧房的专称了,“洞房花烛夜”也成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了。

 

 

“洞房”以前的新婚卧室叫什么呢?

 

既然洞房一直到中唐时期才被用来指婚房,那么,在这以前古人怎么称呼结婚的房间呢?《世说新语》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年轻时候,曹操和袁绍要好,经常出去“侠游”,少不了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一次见人新婚,他俩便溜进人家院子。可能是看到了新娘的美貌(古人有成婚日看新妇的习俗,非亲非故皆可列坐目睹妇容),他俩止不住坏水乱冒。趁人不注意,便大喊“抓贼呀!”把“青庐”里的人都引了出来。他们摸进去,拿把刀劫持了人家新娘就走。

这“青庐”是什么呢?就是为举行婚礼而临时搭建的帐篷,也叫“百子帐”。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解释说:“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新婚夫妇一般在青庐交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句子说:“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如此看来,汉末以来,古人一般将青庐作为婚房的名称,因此后世也用青庐来指代结婚。直到唐代以后,洞房才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婚房代名词,青庐之称于是渐渐被人遗忘了。

 

 

旁门左道究竟指什么“门”,什么“道”呢?

 

常说的旁门左道究竟指什么“门”,什么“道”呢?旁门是指小门、侧门,“左”具有邪、偏的意思,左道就是偏斜之道,这与古代尚右的习俗有关。古人讲究奇正相辅,以右为正,以左为奇,旁门和左道的意思刚好相近,故而成为一个习语。旁门左道就是指非正统的学术流派或宗教流派,也泛指不正当的方法和途径。在封建社会里,多用以指斥未经官府认可的巫蛊、方术等。

关于旁门左道的分类,《汉书?郊祀志》的解释可供参考:“诸背仁义之正道,不遵之法言,而盛称奇怪鬼神,广崇祭祀之方,求报无福之祠,……皆奸人惑众,挟左道。”由此可以看出凡是正统思想不能容忍的东西,皆被视作旁门左道,如偏离传统仁义道德的思想,以及崇拜鬼神、相信巫术等行为都是旁门左道,包括巫蛊、俗禁、方术等等方面,可谓种类繁多。历代统治者对于旁门左道深恶痛绝,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巫蛊事件便是明证。汉武帝时,就曾因巫蛊屡兴大狱。弄臣攀诬逼供,造成了无数的冤案和假案,受牵连者达数万之众,甚至激起了卫太子的武装叛乱,遗患无穷。当然,有时统治者为了打压威胁其统治的新思想、新方法,也将其冠以“旁门左道”之名。

旁门左道用的“巫蛊”是什么?

金庸迷都熟悉《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光明顶上大展神威,力挫群雄的情节。其中华山派掌门鲜于通,在交战时于折扇中暗施“金蚕蛊毒”。这个“金蚕蛊毒”是什么呢?和旁门左道的“巫蛊”是否同类呢?

古代的旁门左道包括巫蛊、方术等。这里的巫蛊是指神巫用邪术害人的行为。巫,原义为祝,指向鬼神祝祷祈求。但是“巫蛊”的“巫”,是借祈求鬼神来加害于人。蛊有二义:一是人工培养的毒虫;一是使人受迷惑,昏狂失性。“巫蛊”的“蛊”,是取后一义。用蛊术害人的方法有许多种:有的用木头刻成仇人形象,然后刺心钉眼,认为这样就能够祸及仇人;有的假装鬼神依附,借以欺弄或恐吓他人等等。

小说中的“蛊”则是指人工培养的毒虫。解放前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旧广为流传。有毒的蛊种类很多,有蜣蜋蛊、马蝗蛊、金蚕蛊、草蛊和挑生蛊等等,一般就是在众多同类毒虫里筛选出来的毒性最厉害的一个。放蛊的人趁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把蛊放入食物,人吃了以后,就会染上蛊毒,患一种慢性的病痛。以现代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人为的,由许多原虫的毒引发出来的怪病。

在所有蛊中最有名的就是——金蚕蛊,即《倚天屠龙记》中“金蚕蛊毒”的原型。传说中的金蚕蛊形状像蚕,通体金色灿烂,“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如蚕之食叶”。也有人说它:“每至金日,则蛊神下粪如白鸟矢,刮取以毒人”,所以取名为“金蚕蛊”。

 

 

古人称妓院为“秦楼楚馆”,这跟秦国、楚国有什么关系吗?

 

妓院也被称作秦楼楚馆,这种说法的来历的确和秦楚两国有瓜葛。秦楼确实是秦国的楼台,而楚馆也真是楚国的馆舍。

《列仙传》中记载: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喜好吹箫。有一个叫做萧史的男子,也善吹箫,并能作鸾凤之鸣。秦穆公便将弄玉嫁给萧史为妻,并为他们建筑凤楼居住,凤楼也被称作秦楼。楚馆则是指楚国的章华宫,这是楚灵王专门为细腰美女修建的宫殿,被后世称为楚馆。

帝王的宫室富丽堂皇,内部设施华美精致;娼家为了招揽生意,也往往建筑得金碧辉煌。于是后世便将妓院和歌舞场所也称作秦楼楚馆。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宋代柳永词作《西平乐》中:“奈阻隔、寻芳伴侣。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此后,秦楼楚馆这个说法便广为流传。

 

 

“秦晋之好”也是一个与春秋国名有关的成语,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秦晋之好”是指两姓联姻婚配,也作“秦晋之盟”。这里的“秦”和“晋”分别指春秋时代的秦国和晋国。秦国相传是伯益的后代,嬴姓,居今陕西一带。秦国自秦襄公起立国,至秦孝公时日益富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后由秦始皇统一六国。晋国则最早是由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因为这块封地的南面有晋水,所以后来改名为晋,故址在今山西和河北南部、陕西中部和河南西北部,后被韩、赵、魏所分。秦国和晋国是春秋时期相邻的两个强国。两国统治集团为了生存和竞争而勾心斗角,争夺霸权,矛盾很尖锐,有时还会出兵对阵,兵戎相见。同时,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他们也需要互相联合,互相利用,以通婚的形式,结成关系密切的亲家同盟。秦晋两家世代婚姻的例子很多,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就是晋献公的女儿;而晋献公的儿子——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他的夫人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

秦、晋两国世代联姻的的特点,在春秋各国中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后人就称两家联姻为“互结秦晋”,或“秦晋之好”。

 

 

祸起萧墙里的“萧墙”是什么墙?

 

祸起萧墙里的“萧墙”是什么墙?“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时常被人引用,那么“萧墙”是什么墙呢?

萧墙是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或说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屏”。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论语集解》转引郑玄的解释说道:“萧之言肃也;墙犹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萧墙之内就是宫室,臣子进入宫室晋见君王首先要经过萧墙,在此需要整理仪范,换为严肃尊敬的态度。萧墙也因此借指内部。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季氏》。当时的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把持国政,专横一时。季孙氏想要攻打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听说后,认为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国内。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鲁哀公的宫内,孔子认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氏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的。

后世用祸起萧墙来比喻祸患起于内部。如《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祖舜宗尧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影壁和萧墙是否相同?

 

影壁,也称照壁、照墙,与萧墙一样有屏障的作用,不过它们的身份可大不相同。萧墙是专门用在皇宫内的,所以也常常用萧墙代指宫墙,萧墙内外就进一步引申为宫廷内外。影壁则分布较为广泛,不仅限于宫廷。影壁一般是一面独立的墙壁,建在宫殿、寺庙、园林、祠堂、住宅等各种类型建筑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它是古代建筑中一道富有文化气息的风景线,如孔府影壁、北海琉璃九龙影壁、北京白云观影壁、杭州凤凰寺影壁等,皆享有盛誉。

乾清门旁的照壁影壁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影壁遗迹存于陕西岐山县凤雏村西周宫殿,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雷台汉墓影壁已颇具规模,高达三米。唐代史料就曾提到影壁,宋代绘画中也有在大门内外建影壁的图像。明清时期影壁大量地出现于各种建筑,尤其是宫廷建筑中,艺术上也渐趋精美。如北京皇极宫门影壁、北海九龙影壁、宫廷门前花鸟影壁等,采用琉璃雕刻手法,壁面凹凸起伏,姿态各异,色彩纷呈,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

影壁有屏避视线的实用功能,可以在大门内或大门外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山西太原明代崇善寺大门外的影壁、明清北京宫殿皇极殿大门前用彩色琉璃饰面的九龙壁、山西五台山塔院寺东门外的影壁,都既美观又实用。

 

 

古人在夏天能吃到“冰镇”的食物吗?


盛夏酷暑,要想吃到冰镇食物就得有冰,可古人夏天哪儿来的冰呢?原来,古人会把冬天的冰保存下来,留在夏天用。这个方法有很长的历史了。《礼记?月令》记载了上古天子之礼:每年隆冬季节,江河之水冻结实了,天子命人凿冰窖藏;来年仲春,又命人开窖取冰,同羔羊一道,到宗庙祭祀。祭完了,余下的冰留给自己夏日享用。此后藏冰成为一种惯例,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设冰井台藏冰;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专门设置冰井务一职掌管此事。

北京夏日炎热,定都于此的明清两代,藏冰之风更盛。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说:“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平民)得买卖。”这说的是明代官府颁冰和民间卖冰的事。清代也是如此。北京北海琼华岛上原有一座“雪池冰窖”,是当年北京最大的冰窖,专供皇帝使用。此外,北京还有多处官府冰窖,都由工部掌管。每年伏日开始,到立秋日止,各衙门官员都能领到工部发放的“冰票”,凭票领冰。民间卖冰有两个来源:一是民间窖藏冰,二是官府冰窖藏冰。民间怎么会卖官府藏冰呢?原来,“颁冰”之制日久生弊,有些官员会将冰票折价卖给卖冰人,官方的冰就流入民间了。

有了冰,北京的夏天就不那么难熬了。清严缁生《忆京都词》自注说:“冰窖开后,儿童舁卖(抬着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戏呼为水晶山,南中无此物也。”旧北京的夏日,不但有卖冰的,还有卖冰镇食品的。常见的有冰镇杏干、柿饼、酸梅汤等等。严缁生是浙江人,他说南方夏日无冰,其实也不全对。据载,苏州葑门外也有二十四座冰窖,只是不遇上严寒的冬天,这些冰窖是没冰可藏的。不过,如果不是太挑剔,南方夏天也是有“冰镇”食物可吃的。晚清黄式权在《淞南梦影录》中说:“梅炎藻夏之时”,“我辈浮瓜雪藕,借涤烦襟”。这里所说的浮瓜雪藕,就是用冰凉的井水浸过的西瓜莲藕,那口味比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恐怕也不差吧。

 

 

中国古代有冰箱和冰激凌吗?

 

说来有趣,曾国藩喜欢给人看相,他不是用“麻衣相法”,而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相术,写成了一本叫《冰鉴》的书。为什么书名要叫“冰鉴”呢?原来“冰鉴”的意思是以冰为鉴(镜),比喻洞察事理。“冰鉴”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中国古代的冰箱了,而且时代还非常久远。周代有“凌人”一职,其职责是在隆冬时节组织凿冰、藏冰,来年开春时制作一种叫“鉴”的容器。鉴的样子就像现在的瓮。古人把冰块放入鉴内制成冰鉴;再把各种熟食或酒水放入其中冷藏。效果跟现在的冰箱差不多。周人常举行祭祀,祭祀完毕后,诸侯、大夫等按爵位高低领取祭品——牛羊猪肉之类。祭祀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要保证领回的祭肉不腐败,可就全靠这“冰箱”了。

要说冰激凌的发明跟中国人有点关系,应该不为过。宋代民间经济繁荣,冷食花样翻新,出现了往冰块里加水果或果汁的冷饮。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奶食,他们把果浆、牛奶加入冰里,这种冷饮就有点冰激凌雏形的意思了。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配方带到了欧洲。1560年,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为了给皇后换换口味,把奶油、牛奶和各种香料一股脑儿地倒进冰里,结成了一种半凝固状的冷食,和现在几乎一样的冰激凌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