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实录文字:为什么“阑珊lanshan”居然表示“暗淡、衰退、将近”之类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0:19
李煜《浪淘沙》开头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阑珊”二字值得专门研究。“阑珊”在唐诗里就多次出现。如李贺 《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珰,歌台小妓遥相望。”  白居易 《咏怀》:“白髪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曹唐 《小游仙诗》:“南斗阑珊北斗稀, 茅君 夜著紫霞衣。”“阑珊”表示“暗淡、衰退、将近”之类意义。后唐或五代的李煜,其“春意阑珊”也表示同样意义。以后,宋代诗人也沿用这个书面语词。如柳永《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苏轼 《减字木兰花》:“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贺铸 《小重山》:“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再往后,明清时代的诗人也这样使用“阑珊”二字。如明王錂 《春芜记·讯病》:“情思转阑珊,更粉消珠泪,翠锁眉山。” 明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云锁 巫 阳,霜凋 楚 关,堪悲乡梦阑珊。” 清洪升 《长生殿·仙忆》:“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 清龚自珍《浣溪沙》:“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 清纳兰性德 《一丛花·咏并蒂莲》:“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阑珊”多见于诗词,但也见于其他文体。如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罗邺 〕既而俯就督邮,因兹举事阑珊,无成而卒。”清 李斗《杨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周维伯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说白而已。”甚至现代作家在白话小说里也使用“阑珊”表示“暗淡”或“衰退” 。如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  叶圣陶 《倪焕之》:“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
    正因为“阑珊”表示“暗淡、衰退、将近”之类意义,导致“阑”字也能单独表示此意义,如“夜阑人静”。来源于苏轼《临江仙》:“夜阑风静豰hu纹平”。但“阑”字单独表示“阑珊”的例子很少,几乎绝无仅有。我查了唐宋词一百五十首,也只找到苏轼的这一个。“阑”表示“栏杆”的例子就很多。如唐朝李璟《浣溪沙》:“多少泪珠何限限,倚栏杆。”南唐李煜《玉楼春》:“醉拍阑干情味切。”宋代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凭阑干处,正恁nen凝愁!”宋欧阳修《临江仙》:“阑干私倚处,遥见月华升。”宋万俟qi咏《昭君怨》:“小雨一番寒,倚阑杆。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阑”字单独表示“阑干”的例子有两个:宋柳永《凤栖梧》:“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唐婉《钗头凤》:“独语斜阑。难,难,难!”宋史达祖《双双燕》《日日画阑独凭》。这个“阑”显然跟“栏”同音又同义。如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为进一步研究此问题,我又普查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只找到一个“阑干”(未见“阑珊”与同义词“阑”)。抄录如下: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有专家解释为“斜”的同音词。但我觉得:“阑干”在这里似表示“阑珊”而不表示“栏杆”。我不由得联想起宋王安石著名的《夜值》: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