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必败清单:海宁“大事件”:光伏跃进后遗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19:41

 9月18日,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一家名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晶科”)”的厂区门口,贴上了一张红底《公告》:本公司决定于9月17日9时起,电池片生产线全部停止生产,实施整改。特此公告!

上周,这里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浙江晶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不力,引发了一起长达三天、数千人次参与的群体性事件。

从事后的反馈来看,骚乱原本可以避免。根据当地官方证实,浙江晶科的环保问题并不严重,且当地环保部门已在5个月前就向晶科提出过整改要求。

但让人疑惑的是,作为纽交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浙江晶科缘何会把环保部门的红头文件当作一张白纸,迟迟不予执行?如果没有此次事件,浙江晶科的环保问题是否仍将是悬在周边居民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面对疑问,政府和企业却均闪烁其词或避而不谈。

浙北第一强市的“大事件”

9月18日,浙江晶科门前的马路上,数十名当地群众和外地民工站在路边,议论着前一晚发生的“大事件”。几名头戴橙色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正忙着给厂区安装新的伸缩门,给门卫室装上新的玻璃窗。空气中依旧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袁花镇是著名作家金庸的故里,山清水秀。袁花镇所在的海宁市,向来以经济发达著称,号称“浙北第一强市”,仅在国内A股上市的海宁公司即有6家。

浙江晶科就坐落在离袁花镇政府所在的镇中心几百米处,工厂周围散居着袁花镇红晓村数百户人家。

与浙江晶科的厂区一路之隔,有一条小河。晶科事件的导火索就源于此。8月26日,连下了两天大雨之后,当地村民发现,这条小河中的鱼群几乎一夜之间全部死光。部分村民认为,此系浙江晶科排放污染物所致,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出面调查。

9月7日,在相关部门的介入下,浙江晶科能源公司董事长李仙华在袁花镇综合治理工作中心与村民组长见面,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但村民对企业的答复不满。9月8日,红晓村村民孙海飞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称,“8月底围绕该公司(晶科能源)落户的红晓村今年的体检报告出来了,竟然有6个白血病,31个癌症患者,而红晓村总共只有人口3300多人”。

在与企业交涉未果及“严重病患”信息刺激下,9月15日晚7时30分,500余名群众聚集在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门前,就环境污染问题讨要说法。期间,部分人员冲入浙江晶科能源公司,将8辆汽车掀翻,造成部分办公用品及财物受损。经公安等部门处置,现场秩序得到控制,晚11时30分,围观群众被劝散。

16日晚8时30分,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门口再次聚集数百人围观,在此过程中,4辆警车被损坏,其中2辆警车被掀翻。截至晚上10时,聚集人员散去,事态得到控制。17日晚,又有数百人再次聚集在浙江晶科门口。

据海宁市公安局通报,截至9月19日20时30分,共刑事拘留14人,行政拘留17人。涉及罪名为扰乱公共秩序、故意毁坏财物、涉嫌盗窃等。海宁警方还对其余100名“情节轻微人员”进行了法制教育。

连续三天的群体事件发生后,浙江晶科被要求对产生废水、废气的生产工艺实施停产整治,对受污染的河段进行疏浚,将受污染的河水抽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并被罚款47万元。

根据海宁市环保部门的监测,发现浙江晶科附件水体中氟化物超标10倍。对此,晶科能源董秘景朝晖表示,这的确是晶科固体废料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是因为8月20日回收废料的合作伙伴终止合作,固体废料没有新的合作伙伴回收,没有进入仓库,导致废料无处堆放,被雨水渗透进入河流,使氟超标。

晶科方面认为,此次事件是一个“意外”,是公司对恶劣天气准备不够充分所致。

支柱产业

浙江晶科是事发地袁花镇最大的一家企业,也是海宁第一纳税大户。其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的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6月被美国上市公司晶科能源收购,迅速完成厂房扩建和产业链垂直化整合,主要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及少量组件。浙江晶科的母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也不过五年时间,于2010年5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晶科能源的迅速崛起,缘于2004年后,全球太阳能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短短三四年时间,多晶硅价格即翻了十几倍。

4年时间里,晶科能源从零开始,快速增长。此间,晶科能源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亦越走越近。

2010年11月17日下午,晶科能源新投130亿扩建3000兆瓦光伏一体化项目在江西上饶开工,江西省省、市领导在当天的致辞中称,2011年,晶科能源主营业务收入在上饶范围内将突破100亿元,成为上饶第一大企业。晶科能源的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到2014年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

海宁市环保局副局长陈洪明表示,相对而言,浙江晶科的环保工作,做得还算可以。

或许是稳坐当地纳税第一大户的傲慢态度,激化了其与当地民众的矛盾,加之别的一些因素,最终引发此次事件。

实际上,提起海宁太阳能产业,在业内几乎无人不知。海宁太阳能产业发展近20年,1992年海宁地区从北京清华阳光买进镀膜技术,成为全国太阳能热利用起步最早地区之一。1996年美大从收录机组装转产,开始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由于投资少、设备简单,吸引了大批跃跃欲试者。2001年创办大市场开设窗口,带动几百家企业的成长,迅速的形成了产业集群,目前企业数量达到650家左右,2007年产值达到45亿元。已经成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版图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

据不完全统计,海宁地区大约有650家太阳能企业,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个体工商户。海宁市经贸局副局长张国强介绍,目前海宁规模以上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就有11家,2010年总产值达到73亿元,占海宁GDP的7.3%。今年1至8月,在全球光伏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海宁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做到55亿元产值,为GDP贡献了8.1个百分点。

“大跃进”之忧

近年来,由于全球市场对光伏电池需求的不断提升,各地光伏企业也遍地开花。

今年年初,浙江省经信委发布的该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指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浙江省光伏制造业的优势较为明显,总量规模大。2009年浙江省太阳能电池产量约达到1200MWp,成为国内第二大太阳能电池省份。目前江苏占全国产能的50%,浙江占25%,其余剩余的市场份额由江西、河北、山东等省瓜分。

2010年,浙江光伏行业呈现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左右,其中近一半成立于去年9月以后。这意味着,短短一年间,浙江光伏企业的数量翻了一番。

尽管企业的销售收入在不断上升,且解决了当地的就业,也为政府增加了税收,但企业环境治理的情况并不令人欣慰。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大跃进”式发展相对的,是行业内环保事件频频发生。

例如,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曾在2008年4月被投诉。随后,东莞市环保局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调试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简单处理后就排放,责令其立即停产调试。

设立在张家港的苏州阿波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也曾被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拆除其私设的排污口。此外,安徽晶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也与当地部分企业一起登上了环保黑名单。这些公司存在的问题与污水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有关。

2009年3月,海门瑞高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同样在未经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擅自组织生产,违反了中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此外,扬州麦拓卡夫特光伏浆料回收有限公司的总排口也曾被发现有废水外排,一些指标都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显然已成为考验各地政府执政能力的一大难题。

晶科事件之后,很多人开始对光伏行业大跃进式的发展产生担忧。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只是个别现象”,该事件不会影响浙江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

凌云强调,浙江鼓励发展光伏产业,但并不包括该省资源环境不允许的多晶硅提纯项目。

事实上,浙江省早先已明确提出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据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分析,多晶硅提纯属于高能耗产业,浙江不是能源大省,没有发展的优势。

对于晶科能源污染事件,也有一些专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此前对媒体说:“这是一个契机,让政府好好思考,企业在发展中如何保护周边居民健康的问题”,也可以借此对所有光伏企业做一次大的整改,提升整个行业的环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