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驶洗地机图片:管志伟:历史教学案一体化探索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40:02

历史学科教学案一体化的探索与反思

 

——以《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一课为例

 

 

河北卢龙县中学   管志伟

 

2009年五月份,学校组织了校级优质课评选,本次评比主要是为检验教学案一体化与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成果,所以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所规定——即必须充分体现学案教学的理念。在本次评比中,我所讲授的《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获得了一等奖。2008年以来,在贯彻学校教学案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乐趣,也有迷茫的苦恼,通过对每一节课的精心打磨,我对历史学科如何贯彻学案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结合这节课谈谈我对历史学科教学案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反思课堂:我的课堂谁做主?

 

历史组在平时的授课中注重教学案模式的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按照学校的安排,本次优质课评比,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教师自主选择课题,正好我们要讲述《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一课,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上好这节课呢?

本节课从教学内容上看,涉及到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清朝的建立,主要介绍满洲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第二部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涉及到政治方面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思想方面的文字狱。学习重点在于准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学习难点为如何理解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几项政治制度。授课班级高二(19)班为文科重点班,学生基础相对而言较好,通过古代史的学习,学生们对政治史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方法,鉴于此,结合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的“三维目标”,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使学生掌握清朝的建立与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的表现和影响;通过课前自学、课堂展示、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把握基础,并能够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通过对文字狱的讲述,引导学生痛恨专制制度的腐朽,领悟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按照我们教学的设想,在授课的前一天,我将预习学案下发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把握教材基础知识,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经过精心的准备,终于,上课铃声响了……

“历史的长河总是不乏英雄人物,在结识了朱元璋、李自成后,今天我们一块走进努尔哈赤,康熙等等大家在影视剧中非常熟悉的人物,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又演绎出怎样的精彩呢?”

导入部分,我始终非常重视,力求用精当而富于文采的语言引导学生“神入历史”。在简单的导入后,进入了这节课的预习效果检测环节,我找了两位同学,其中一位同学书在黑板上写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另外一位同学和坐在下面的同学默写我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注重基础,又切中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以填空题形式提供给学生。写往后,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所答题目的答案点拨教材基础知识,教材第一部分,主要是清朝的建立,我用“一些人,一些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本知识,其中尤其注意时间点,我将课本涉及到历史大事的年份让学生找到,板书到黑板上,在学生归纳知识的时候,我适当补充,并注意语言的幽默,借用网上流传的《中国简史》语言,如“崇祯说:袁崇焕,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皇太极说:三桂是个好同志。”等调动学生兴趣。基础总结完后,我让学生拿出课堂使用的学案,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逐一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所给材料既注重用以实证教材观点,又呈现同教材观点有冲突的史料,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但是最后时间关系,原定课堂检测部分被大大压缩,仅仅订正了三道选择题,下课时间就到了。

反思这节课,应该说是让我热汗淋漓带的一节课,自我感觉并不是特别好,当然原因很多。尽管操作了一年多,课堂中,习惯洋洋洒洒,习惯将课堂变成教师演绎的舞台,并不是特别好转变。我的课堂谁做主?毫无疑问,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做主的应该是我们的每一位可爱的学生!

仔细想来,这节课的优点在于教学流程清晰、合理,基本上体现了教学案一体化教改的理念,缺点是过渡生硬,教师对学生思维启发、引导不到位,课堂讨论环节设计问题设计过多,重难点设置、处理上用力过于均匀,反而淡化了真正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在课后评课过程中,我清晰的看到了自己课堂过于臃肿的问题,我知道在学案教学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仍将上下而求索!在于落实。落实的前提是领悟。

 

 

 理论探讨:历史学科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一、建言篇:

通过一年多的教改实验,结合自身的教学,我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关键是教师。任何改革,理念先行。“教学案一体化和自学辅导相结合”教改实验同样也是如此!我校通过分年级组召开全体教师会,布置编写学案的任务,强调实行改革的必要性,使教师对教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建议应编写教学案的有关学习材料,印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通过近一年对“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的学习、研究,我认为其都注重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点同我校所提出的教改模式是一致的,这也印证了教改方向的正确性。实际上教育界对“教学案一体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而“自学辅导实验”也曾经是我校开展过的课题,那么对已有成果的学习无疑非常必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教改会少走很多弯路。其次,应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与培训。“知”与“行”两者同样重要。总之,观念改变是基础,学习是前提,实践是关键,反思是重点,坚持是保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终极目标

 

二、建构篇: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一,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

价值观、人生观。通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历史学科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当然,提出这一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贯彻教改,目前这一模式尚不成熟,我们不会令其成为自身的束缚,相反会在课堂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扬弃,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认为,结合学校安排,历史学科贯彻教改理念,必须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放到同等地位,否则,教改极有可能流于形式,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难以在课堂中积极地思考,主动的提问,反而会不知所措。鉴于此,历史学科教学案一体化教改应分为同等重要的两部分展开:

【一】   学生篇: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反思

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停留在初中学习等、靠、要的阶

段,故在高一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课。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应将学法指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学法指导课应教会学生以下内容:如何自学历史教材;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如何整理知识结构;历史学科常用学习方法;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历史问题,历史作业考试要求,如何进行考后反思等。其中如何自学历史教材是重点,考后反思是难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论往往过于枯燥,学法点拨课可能效果会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点拨学法,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关注,勤于监督。另外,好其师则亲其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制约作用,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是否有效、到位。

【二】   教师篇:历史学科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

环节一、学生自学

本环节时间安排为提前一天的历史学科自习。教师提前下发学案。预习学案包括自学目标、知识梳理、问题思考、自学检测、知识网络等内容。预习程序如下:首先用3分钟左右速读教材,把握课本主要内容。其次,阅读自学目标,结合学习目标,重新精读教材,用时8分钟左右。默写完成知识梳理部分的填空题,用时5分钟。最后大致完成本节课知识结构,用时4分钟,预习总用时20分钟左右。

环节二、课堂导入【2分钟】

教师用简洁、简练语言、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本部分教师应注意,教学风格可以不同,但是服务于目的。

环节三、自学检测【10分钟】

本部分教师采用听写、提问、板演等方式全面检测学生基础知识,以督促学生记忆教材基础知识。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可采用小组互相检查、小组竞赛等方式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与反馈。教师需注意,本部分教师应注意充分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另外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这部分是需要调整的部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立调动学生,以及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用时研究的重点)

环节四、重难点突破【15分钟】

    教师利用幻灯片或者实现印制的材料,利用史料以及课本材料,精心设计问题,突破重难点。应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部分必须注重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层次性、深刻性,以及学生对问题研讨的主动、深入。

环节五、课堂总结【3分钟】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本部分在教师总结,点明重难点的前提下,应注重学生的收获情况。

环节六、课堂巩固【10分钟】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教师下发学案第二部分,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本部分为810道选择题,限定时间由学生完成,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技巧。教师及时予以订正,并回扣课本基础知识。

以上环节为新授课的基本模式,在实际授课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河北卢龙县中学   管志伟   13933676211)

 

【附录】《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学案【教师版】

班级              姓名               2009                               

第三节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设计者 管志伟

【学习目标】满洲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

【学习重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学习难点】理解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几项政治制度。

【预习要求】(完成并记忆学案知识梳理部分,构建知识体系,时间25分钟内)

1、  归纳本节课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命制六道填空题。

2、  如何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知识梳理】(精读教材,在课本上做批注,并标明不懂的问题)

一、叱咤风云 入主中原——满洲的兴起和清的建立

1兴起:明初,东北女真人的建州等部迁移到了辽东的长城外,归              管辖。

2统一: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           ,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统一各部。筑城池,

        ,定         ,理诉讼,建立      制度。

3建国:      年,努尔哈赤在           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4发展:

1)抗明:从1618年起,为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后金夺取辽东七十余城。

2)迁都: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      ,加强了对明朝的攻势。

3)改族名:皇太极继位,联合蒙古各部对明展开攻势,并改女真为         

4)改国号: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5统一

1)清军入关: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入关:攻占北京。顺治帝迁都:      年,迁都北京,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

2)统一中国: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攻灭南明小朝廷。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基本上统一中国。

三、乾纲独断 专制集权—清朝的制度、政策

1、措施

1)政治上:中央机构的调整——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①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受到限制。

②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         。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       ,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      手中。

③雍正时,设军机处。

A、目的:加强皇权。

B、构成: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C、职权:     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       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D、作用: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2)思想上:大兴文字狱

①目的: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         集权。

②危害: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预习检测】

1、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

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       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       D、兵农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2、清朝第一位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康熙帝

3、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是因为:(

A、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充任   B、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C、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D、解决了相权影响皇权的问题

【方法指津】

1、运用歌谣法等改编历史知识,如对清制的记忆: 清初官制仿朱明,内阁六部多决定。阁部之上议政处,限制皇权较典型。康熙设置南书房,三权制约权归君。雍正增设军机处,军机大臣为亲信。军用大事帝裁决,中央地方皆执行。中央集权新标志,专制主义达峰顶。

2、注意历史时间,编制大事年表掌握历史事件,并注意归纳。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土耳其凯末革命/朝鲜“三一”运动/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成立/巴黎和会;前二位数字与后二位数字相同,重复排列。

【知识体系】(用自己方式归纳知识结构如列表、大括号等。)

 

 

 

 

 

 

【课堂自主探究】注:学生版无答案。

1材料 

 

思考:图片中所涉及的制度的建立者是?结合课本知识回答该制度的内容、职能和性

质、影响。回顾我们所讲过的类似制度有哪些?

2、  材料一、(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枢桓记略》

材料二、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三、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思考:(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康熙帝为加强皇权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雍正帝增设军机处的目的、意义如何?材料三告诉我们军机处的职能是?思考军机处设置的影响?3金庸先生在小说《鹿鼎记》描绘的庄家明史案,的确发生于康熙年间,讲讲小说中的故事。想想金庸的先祖查嗣庭所出考题“维民所止”在雍正年间犯了什么错?《四库全书》对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全书》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政策?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是分析其影响。

4、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对此,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也有人认为“在专制主义恐怖统治和残酷压迫的一片黑暗中,也能聆听到历史前进的轻碎的步伐声,而人类所完成的灿烂伟大的功绩几乎都带有野蛮性的烙印。”试讨论如何认识这一历史现象

知识链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简史

1、秦朝:中央确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2、西汉: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3、隋唐: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4、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中央设三衙、枢密院,分化相权;地方设通判、转运使、文臣任知州。5、元朝:废三省,只保留中书省,实行一省制。6、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殿阁大学士,设立内阁。7、清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保留入关以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军机处。

【课堂总结】

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后改国号为“清”。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加强了皇权。大兴文字狱,在思想文化上对知识分子和人民进行迫害和压制。中国的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达标检测】

1.(01广东6)下列关于清朝取代明朝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清朝是新兴先进力量的代表 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 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 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D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3.下列历史小论文题日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D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4.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

5.(06年广东历史卷)反映我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6.关于八旗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努尔哈赤创建于清朝建立之初 ②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③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④推行于女真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07重庆综12)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

A.由粟末靺鞨发展而来               B.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八旗制度

C.建州等部明初归奴尔干都司管辖     D.在奴尔哈赤时将族名改为满洲

8.清政府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有 :①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 ②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 ③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④禁锢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9.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0.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夺激烈

C.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D.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