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单车瘦腿:多解决“小问题”,社会才能更美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5:48

  国庆长假,你来京旅游,在北京站前的广场上正犹豫该找谁打听道路,或许会看见正在执勤的女特警孟雨;到前门站坐公交,你想咨询到目的地怎么坐车最方便,或许会看见微笑着的站务员李芳芳;看见突发情况想报警,拨通110,你听见的声音或许来自高艳艳……

  对公众来说,这些人名无疑都是陌生的,但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她们”。

  《新京报》“走基层”系列报道,近期在持续关注假期还坚持在岗位上的“一线人物”。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这些应是属于新闻里的“小人物”,解决的一般也是民众日常碰到的“小问题”,但为了把民众的“小问题”解决好,她们却都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辛苦。

  一说起特警,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巡逻、防暴、防恐这样听起来更刺激的工作内容,但对女特警孟雨的采访让我们知道,原来她们很多的精力都用在应对“分外的事”。她们背公交和地铁线路站名、掌握市内重要景点的乘车方式、弄清楚车站附近旅馆的住宿价格、记住附近药店、银行的具体位置……做这些看起来和本职工作无关的努力,只“因为旅客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和女特警孟雨一样,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高艳艳很多的精力,也用于解决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她经常下夜班坐着公交逛北京城,一站一站地记地名。她还记住了300多个常用的电话(如供电、供暖热线),以及数百个常用地名、出行路线、急救常识,只为了给报警的市民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和防暴、防恐比起来,一个旅客问路这样的事似乎太小了,但是,女特警们日复一日地化解旅客碰到的“小问题”,谁能说其价值逊于化解一次突发事件?

  事实上,人们对一个城市、对一个政府部门、对一个社会的感知,往往是通过一个个“小问题”。一个特警,防暴、防恐能力固然重要,但若总是面若寒霜,对民众的“小问题”视若无睹,恐怕也难以赢得民众的好感。

  而且,很多看起来很大的问题,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往往也是小问题。比如,近日《人民日报》“走基层”的记者,走进北京低保户李大雨的家里,听他算“生活账”,为了省钱,他“每天都等到下午5点快收摊时去菜场,像青菜一块五一斤,我去的时候就能一块钱一斤……”宏观调控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对个体来说,不就是如何解决怎么能便宜买到菜的“小问题”吗?

  新闻媒体近期“走基层”的报道,发掘了很多“小人物”的闪光点,最值得敬佩的,其实就是他们对待民众“小问题”的态度。无论是官员还是政府部门,如果都能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态度,把民众的“小问题”当成大事来解决,整个社会一定会更美好。(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