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625与麒麟955:当前中国吸引外资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04:57
二、我国的外资政策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虽然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屡次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但各国FDI政策竞争的加剧、中国低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跨国公司分散投资风险的选择,使得我国在吸引FDI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压力与挑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更好地吸引FDI和发挥FDI的积极效应,我国的外资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1、继续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资,但引资重点应从数量转移到质量。根据前文的分析,从国际范围来看,积极吸引FDI已成为世界潮流,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策略,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展开了FDI的激烈争夺。从我国来看,FDI的大量流入,不仅缓解了我国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且促进了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没有达到不需要外资或者外资已经饱和的程度”(胡景岩,2006)。因此,今后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不应改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大量外资进入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同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计成本、不辨良莠的引资策略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中国,如何把引进外资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是我们现在外资政策重点要考虑的。正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那样: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规划纲要还强调,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重点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因此,今后我国在吸引外资、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应注意通过相关的优惠措施来实现对外资流入的引导,将引资与我国的技术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2、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应进行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将引资政策调整到以目标定位为主的轨道上来。(1)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是这样。我们的周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现在我们的优惠政策与周边国家地区和其他不少国家相比,优势并不明显;我国市场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也受到印度等国家的挑战,仅靠这一优势已难以在吸收外资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因此,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我国的优惠政策还没到取消的时候。(2)应进行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虽然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没变,但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却从弥补建设资金缺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重转变为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这一个目标。因此,为了引进我国急需的技术,为了促使不同的跨国公司投资者采取对我国技术外溢作用更大的先进合意技术水平,为了保证我国得到的技术能够取得最大和最为有利的吸收效应,我国的外资政策应从以前的优惠政策调整到以目标定位为主的轨道上来。目标定位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大体上,目标定位是将促进投资的资源集中用于吸引特定的FDI流入,而不是用于吸引一般意义上的FDI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需要采取目标更确定的措施来吸引FDI。目标定位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有更多的机会来吸引有助于实现一个国家发展目标的那类投资。因此,目标定位非常适合我国今后以引进“高层次”外资为主要目标的外资战略。(3)有针对性地调整地区性税收优惠结构。多年来我国对外资实行的全面优惠政策导致了外资的鱼目混珠。外资并非铁板一块,也是良莠不齐的。我们引进的目标是具有高科技和先进技术的外资,但在全面优惠的政策下,不仅技术平平的外资大量涌入,而且“假外资”成为中国特有的现象,它们不但消耗了我国有限的资源,而且对内资产主“挤出效应”,加剧了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和下岗失业。因此,今后我国应逐步取消税收优惠的普遍性,废除对境外资金不分规模、不分技术档次、不分行业市场给予税收优惠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税收优惠结构。同时,地区性税收优惠应紧密结合产业政策发展的需要,加入产业性、技术性税收优惠的内容。(4)政府在制定外资政策时应该充分了解与之竞争的其他国家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激励措施及激励水平的动向,以便使本国设计的政策在静态和动态上与市场机会相一致。
3、利用外资政策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支持经济有效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使之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吻合。其基本思路是从宏观上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引导和规制,一是重点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提高这些领域利用外资的比重; 二是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三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继续发展符合产业政策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四是严格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项目、同时对于某些长线项目予以限制。
总之,我们应根据行业特点和我国产业发展的要求把好外资准入关,采取有所选择的外资导向政策,促使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和优化。(1)加大引导力度,促进外商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多年来我国的外资产业政策始终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制造业,而对服务业的关注不够。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需求结构中对服务业产品的需求会更快地增长,或者说,教育、医疗、休闲等服务业产品具有更高的收入需求弹性。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许多制造业部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但是某些服务产品(如高等教育)的供给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有购买力的社会需要,这从在宏观上反映了我国产业资源的配置不当,应当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而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4世界投资报告》也指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构成已从制造业外包为主转向服务业外包。这轮产业转移,对我国吸收外资投向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我国可以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通过金融、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外商企业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提高吸收外资的技术含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同时积极承接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以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增值率高的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2)正确认识高新技术的含义,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经济学意义来解释,高新技术是在增加值中取得较大份额的环节或程序。因此我们对于高新技术不能片面理解。正如我们在第六章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当中绝大部分的产值都产生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组装加工环节,那么这个产业中的技术进步效果显然是十分有限的。我国的部分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在这些成就的光环之下所掩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我国相关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例如目前我国的IT制造业所获得的增加值份额与利润率都较低,自主知识产权较少,所以笼统地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来加以扶持的投资效益与市场风险都很大。政府的外资产业政策要引导产业向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取得较大增加值份额的环节或程序发展,其中也包括鼓励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并能带来较好经济社会效益的技术改造,真正实现我国产业链的升级调整。
4、吸引外资的措施应该从政策优惠向完善软硬环境和确立管理体制优势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投资鼓励措施来吸引外资。虽然目前我国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但鉴存在的种种弊端,今后我国应该通过体制优势、环境优势、管理优势和服务优势来吸引外资,而不是单纯依靠政策优惠或竞相提供投资激励措施,以避免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吸引外资时的恶性竞争。
(《环球视野》摘自《经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