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六十岁后几年审验:屠呦呦贡献40年未获公认 鞭子一样的拷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50:53
在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2011年度颁奖典礼上,中国81岁的科学家屠呦呦走上领奖台。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科学遇到屠呦呦,屠呦呦遇到科学,称得上互为幸事。然而,这一惊世成果,未获公认的时间却长达40年。从现实回报来看,40年未获公认,显然超出了一般人的忍耐限度,也是对科学的巨大损害,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极易让人心性失衡甚至崩溃。幸亏,自主行路的屠呦呦,有着强大的行为逻辑与情感系统支撑,其定力令人叹服。无论尘世多么喧嚣,心灵宁静如水都是极为失缺的品格资源。

让公众震惊的,并非单纯的时间考量。除了非人性、非理性的特殊时代,从科学的历史来看,一项成果长期得不到公认,原因复杂,但大多缘于成果本身不够完善,没有为更多实践所验证,或是其价值和效益难以在短期内显现,等等。但屠呦呦的成果不同,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无数生命,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被大量应用、推广,却仍难获公认。

未获公认的主因,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属,因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原因简单,却耐人寻味,其中折射出的不少问题值得深思。早在1971年10月,屠呦呦就在实验室里“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据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介绍,青蒿素虽是几百位科学家集体劳动的结果,而屠呦呦的发现却起了关键作用;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也表示,经查证原始资料,尤其是军事科学院此前保密的材料,最后确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无可争议。

成果如此巨大的屠呦呦,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名气实在算不上响亮。这既有旧有观念在作祟,也有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上的缺陷,特别是在人才评价和激励上存在严重不足。例如,评价方式僵化,指标单一,一些所谓权威长期把持学界,搞小圈子,或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说,或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致使价值有限甚至虚假的成果每每过关,而新成果的认定和推广却频遭人为障碍。

不仅如此,很长一个时期内,对于学术领域获得的成果,许多行政管理者习惯于对个体贡献刻意矮化,主张荣誉归集体所有,喜欢荣誉的均贫富。具体操作手段是,抹煞科研团队中领军、灵魂人物的突出地位,抹煞方阵前列主打角色在排难除险中的不可替代性。在荣誉的蛋糕面前,总有大群的人喜欢一拥而上打“歼灭战”,总有人膨胀不合理的占有想像,直至形成重集体不重个人、重领导不重普通攻关者的潜规则,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庸碌无为的,都有着攫取与共享荣誉的惯性思维,任何好事都不能漏掉,为在荣誉中占据关键位置,不惜掠夺与侵吞,而才智非凡,付出卓绝劳动的真正创造者,竟至于难以识别和判断,甚至处于被“架空”或除名的境地。

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不善交际,几乎从不曝光于聚光灯和公众视野,更不会成为电视访谈中的星角;不像有些科学家什么时髦就搞什么,总是持之以恒地坚守自己的目标,对青蒿素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6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81岁了还是坚持工作,至今仍承担了很多课题,带研究生;不怕失败,当年历经190多次失败才提取了青蒿素;发现青蒿素40年,尽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但仍是默默工作;坚持真理,有什么想法敢于直言。“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同意的意见,马上肯定;不同的话,就直言相见,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是一个科学家的美德,而在当下,被利益牢牢攫住、被势力和物质绑架、将科学的理性与天性强行扭曲的专家、学人并不少见,公然替权贵帮腔帮调的嗓门非常刺耳。

屠呦呦领“准诺奖”举世震惊,却让公众在兴奋之余心生郁闷:屠呦呦以耄耋之年获得生物医学界世界级最高大奖固然值得庆幸,却不能不让人想到,还有屠呦呦式的科技英才,在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压抑和埋没。这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