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大学:水陸《第三 請上堂》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6:39:12
請上堂法事(p.81~121)

 

至心歸命禮。十方法界。諸佛法僧。常住三寶。

【譯】:謹以至誠懇切之心,歸命禮敬十方法界一切諸佛、法、僧常住三寶。

 

-【◎然香】-

○諦此妙香緣起法。本來無物即真空。  太虛周遍盡香雲。即此難思為妙假。

○非有非空皆絕待。雙遮雙照必亡中。  仰憑中觀妙心香。是日慇勤修法供。

【譯】:諦觀此一妙香,乃是「因緣所生」之法,其實並沒有所謂「實在不變」的自體,這就是「性本真空」。  然而,此空性之香,卻能周布遍滿太虛空際而盡成妙香雲海,浩浩然不可思議,這就是「妙有假相」。

就整體圓融而言,既不執取「妙有假相」,也不執取「性本真空」,離開「有」、「空」的兩邊對待,而顯非有非空的「絕待中道」。更進一步,遮止「有」、「空」兩邊而不執取,同時照用「有」、「空」兩邊而不捨,(※非有非空,此即「雙遮」; 即有即空,此即「雙照」),將所有「空」、「有」、「取」、「捨」通通放下,就連對於「中道」的微細執著,也要完全泯除,(※此即「亡中」。當體圓融)  恭敬依憑此圓融中觀的絕妙心香,謹於今日殷誠懇切地修平等法供。

【註:亡中】①《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故知亡中,方是中觀也。」(T39n1784_p0037c17) ②《華嚴經疏注》:「幻法非有,體不實故。非無,相非無故。非一,性相異故。非異,無二體故。空有相即,一異兩亡,既離二邊,亦亡中道。由斯交徹故,能一中現多,多皆即一,重重無礙,為不思議。」(X07n0234_p0928c

【註:中觀妙心香】《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圓照者,照之一字即三觀也。空觀破一切法,假觀立一切法,中觀妙一切法。此三觀名三而體一也,故雲圓照。圓融圓妙,三隻是一,一即是三。」(X10n0253_p0249b12

 

我佛如來,有然香真言。謹當宣誦。

【譯】:仰遵我佛如來有燃香真言,於茲恭謹宣誦:

唵什伐栗多。末你。阿缽羅句吒。蘇破囉尼。毗迦知。虎<合牛>

 

-【◎灑淨】-

○性水真空周法界。湛然一器假難思。  若於空假二俱亡。畢竟全彰中道義。

○以此觀心融法水。以茲法水淨諸塵。  若依若正盡光嚴。洞徹十方無障礙。

【譯】:真如性中本具之「真水」,全體即是「真空」,清淨周遍於法界,這就是「性本真空」。然深湛澄澈之水盈滿於淨器,其相莊嚴宛然,雖性空而「妙有假相」不可思議,這就是「難思議假」。若對於「真空」、「妙假」兩邊的執取都能泯除,「中道」的真義,自然就完全究竟地彰顯出來。

以此圓觀之心融真性法水,復以此圓融法水潔淨所有塵垢,則正報身心與所依器界,無不光明莊嚴,洞然通徹十方而無所障礙。

【註:性水真空】①《楞嚴經》:「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②《楞嚴經講義 新表解》釋云:如來藏中,無法不備,無法不融,性具之水,即是真體之空,不待析「水」以歸「空」。性具之空,即是真體之水,當體即是,不必待和合而後成水。原自清淨本然,周遍法界。http://www.geocities.com/suramgama/9B-3.htm ) ③《性善惡論》:「三、明真如性具之理雲。… 如來藏即真如不變之體也。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此指真如不變體中,所具一分水大,所對一分空大者為言。文言性者,亦對相而說。蓋有性水相水、性空相空、相水相空,乃十法界隨染淨緣,造成空之與水;即修善修惡也。今指性善性惡空水,此水乃真水此空乃真空。是則性水即真空,性空即真水。故往復言之,而曰性水真空,性空真水。而此空水,在一性中,體恆不二,亦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故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即水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諦。本然即水大中解脫德,亦名俗諦。周遍法界即水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諦。」(X57n0970_p0392c17

 

我佛如來,有灑淨真言。謹當宣誦。

【譯】:仰遵我佛如來有灑淨真言,於茲恭謹宣誦:

唵伐什囉。賒咩耶。吽癹。悉哩摩呬娑訶

 

-【◎奉請諸聖臨壇】-

○稽首十方無上覺。圓詮教行理三經。  大心菩薩大乘僧。緣覺聲聞三寶眾。

○傳教四依稱列祖。天仙八部眾神王。  我今普度建壇場。願展慈光垂密證。

【譯】:(稽首禮敬佛、法、僧三寶眾) 禮敬十方一切無上諸佛;禮敬諸佛所圓滿詮釋之「經卷教法」、「解脫行門」、「實相理體」三經一切諸法;禮敬悲願大心之一切菩薩大乘僧及緣覺、聲聞。

復次,禮敬流傳佛陀教法之「四依」聖者禪宗列祖;禮敬諸天神仙、天龍八部、與眾神王等。我等大眾謹於今時,為施平等普度而啟建水陸壇場,祈願諸聖賢眾,弘展慈悲光臨壇場而垂示秘密印證。

【註:教行理三經】依《會本》p.91~92說明:十方諸佛所說大千經卷、無邊教道,能開妙解,是為教經。教即般若,以般若之智在於說故。復能照了諸經所詮一切行門,依而行之,必能趣果,是為行經。行即解脫,以解脫之用從於緣故。復知無邊教道,一切行門,法法常體,即是實相,是為理經。理即法身,以法身之理是所顯故。然此教行理者,雖有三名,不出一體。修圓觀者,一心中得。

【註:四依】《佛祖統紀》:「西土二十四祖紀第二。始祖摩訶迦葉尊者,二祖阿難陀尊者,…二十三祖師子尊者。……諸師皆金口所記(事出輔行),並是聖人,能多利益(按法藏經:我滅度後,有二十四尊者,出現於世,流傳我法)。輔行云:像末四依弘宣佛化傳中既雲並是聖人,故多是四依。亦可通於三二。以初依屬凡,不得名聖也(妙玄云: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為二依,十行十向為三依,十地等覺為四依。此約大乘論四依。……是知金口諸師皆破無明位在四依,內弘大法而外示小像。」 (T49n2035_p0169a12

 

伏以  非如非異,是為以佛眼觀。何聖何凡,此則於法界一。

境俱智寂,體兼用冥。函與蓋以相應,水共波而不別。

【譯】:敬思我佛教化,既非偏執於「真如空性」(一如),也非取著於「異相假有」(相異),如此才是以佛眼圓觀而見中道實相。何者為「聖」?何者為「凡」?於理體法界,唯是平等一性。(處聖不增,在凡不減)

所觀之「境界外相」與能觀之「本性真智」,兩俱寂然;「真性本體」與「假有妙用」,雙兼冥合而不二;就像盒子與盒蓋彼此相應而吻合,也正如波浪當下就是水而一體無別。

【註:非如非異】①《妙法蓮華經玄義》:「故〈壽量品〉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非如非異。若三界人見三界為異,二乘人見三界為如,菩薩人見三界亦如亦異,佛見三界非如非異,雙照如異,今取佛所見為實相正體也。」(T33n1716_p0682b29) ②《妙法蓮華經文句》:「非於世間之隔異,非於出世之真如,故雲非如非異。」(T34n1718_p0132a28

【註:佛眼】指諸佛照破諸法實相,而慈心觀眾生之眼。系五眼之一。謂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無量壽經卷下:「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佛光大辭典)

【註:函】盛物的匣、箱盒。

 

至若隨時起教。為實施權。雖分別於多門,終指歸於一道。

然則理由事顯,化以機興。亡絕待中,固不涉離微之論。顯正因性,必須憑緣了之修。

是以明燈獻華,低頭合掌。要莊嚴於萬行,俾圓妙以三身。故知寓跡於有為,畢竟歸元於無作。

【譯】:至於所以會隨順時機(五時)而興起種種教化(八教),其實是為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的「真實之教」,而方便施設的善巧「權宜之法」;因此雖然分別有多種不同的法門,但最終畢竟還是歸趣於唯一佛乘之道。

與性本體性真智然而「真空理體」必須藉由「妙假事相」以彰顯,而「教化」也須等待合適的「機緣」方能興起。要泯除一切極微細的偏執,雖然不能執取於「體、用」或「空、有」之論;但要證顯本具的「正因佛性」理體,仍須依憑「了因佛性」的照了覺智,與「緣因佛性」的功德善根,相輔相成而修行。

因此之故,點燃明燈、獻供香花,恭敬俯首、肅誠合掌,務必要莊嚴身心儀式種種萬行,以圓滿法、報、化三身的殊勝絕妙。所以可知,雖然示跡於種種有為假相,畢竟終究回歸於本元無作之真性。

【註:離微】①《寶藏論》:「又離者空也微者有也。空故無相,有故形量。是以非有非空,萬法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捨(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不為主。」(T45n1857_p0146c22 ②法性之體,離諸相而寂滅無餘,謂之「」;法性之用,微妙不可思議,謂之「」。《寶藏論?離微體淨品》云:「無眼無耳謂之離,有見有聞謂之微;無我無造謂之離,有智有用謂之微;無心無意謂之離,有通有達謂之微。又離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興大用,涅槃故寂滅無餘;無餘故煩惱永盡,大用故聖化無窮。」(佛光大辭典)

【註:圓妙】台家釋圓教之圓,有圓妙之一義。空假中三諦圓融而不可思議。謂為圓妙。妙者以不可思議而名。四教儀集注下曰:「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名圓妙。」(佛學大辭典)

【註:正因】系天台大師智顗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八之說所立者,謂一切眾生無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顯,即成三德妙果。(一)正因佛性,正即中正,中必雙照,離於邊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三諦具足,為正因佛性。亦即諸法實相之理體是成佛之正因。(二)了因佛性,了即照了,由前正因,發此照了之智,智與理相應,是為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緣即緣助,一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是為緣因佛性。(佛光大辭典)

 

爾乃、恪遵洪範。庸尚多儀。崇水陸之清齋,極地天而普濟。

妙供養海,納眾流而愈深。勝功德林,挺千枝而並秀。

今則特開嘉會。寅奉慈尊。延內懷四攝真人。集外現二乘高士。

召五通之仙黨。來八部之天倫。撫盛席以端居。即香餚而克享。

施心既啟。覺慧遍知。恭事請迎。願垂臨降。

【譯】:於是,除了謹遵佛陀的無上教法,同時恭行種種的事法儀式,崇敬修建「水陸」清淨大齋,極遍天地而普濟一切有情,無所遺漏。

勝妙的供養如浩瀚大海,普納「誠心供養」之眾流而更加深廣;殊勝的功德如郁茂森林,挺拔「慈心悲願」之千枝而並顯靈秀。

於今特別開建此難逢之嘉美盛會,恭敬奉請慈悲諸佛世尊,延請內修「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之菩薩真人,邀集外現「聲聞、緣覺」二乘相之菩薩高士。

又召請具五神通之眾仙,並請來天龍八部之天眾;祈請諸聖賢等眾,安處盛宴之席位而威然端坐,即臨奉供之香餚而納享。

如今,施主的虔敬供養之心既已開啟,而諸聖眾必也能覺察而遍知此心意;故我等虔誠恭敬以事迎請,祈願諸佛菩薩、聖賢等眾,垂慈而駕臨法會。

【註:爾乃】發語詞。「於是」之意。

【註:恪遵洪範】恪遵,「謹慎遵守」之意。洪範,《尚書》:「,大。,法也。言天地之大法。」

【註:四攝】一佈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佈施財,若樂法則佈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也。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經中曰:「行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佛學大辭典)

【註:真人】總稱阿羅漢,亦稱佛。以是為證真理之人故也。… 法華文句一曰:「瑞應雲真人。」同疏記曰:「真是所證,證真之人,故曰真人。」(佛學大辭典)

【註:高士】菩薩之舊譯。三教指歸二曰:「菩薩,古維摩經翻高士。」(佛學大辭典)

 

 

【◎首席】

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佛。並諸眷屬。

【譯】:至誠一心恭敬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佛,及諸眷屬。

 

一心奉請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捨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東方藥師琉璃光佛,善德佛等。十方法界,一切諸佛。

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兜率天宮,一生補處,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過去大通智勝佛等,一切過去諸佛。

現在淨華宿王智佛等,一切現在諸佛。

未來華光佛。華足安行佛等。一切未來諸佛。

過去莊嚴劫,始自華光佛等,千佛。

現在賢劫,始自拘留孫佛等,千佛。

未來星宿劫,始自日光佛等,千佛。

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全身舍利寶塔。

【譯】:至誠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捨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東方藥師琉璃光佛、善德佛等,十方法界一切諸佛。

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兜率天宮,一生補處,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過去大通智勝佛等,一切過去諸佛。

現在淨華宿王智佛等,一切現在諸佛。

未來華光佛、華足安行佛等,一切未來諸佛。

過去莊嚴劫,始自華光佛、以至毘捨浮佛等千佛。

現在賢劫,始自拘留孫佛、以至樓至佛等千佛。

未來星宿劫,始自日光佛、以至須彌相佛等千佛。

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全身舍利寶塔。

【註:一生補處】前佛既滅後,成佛而補其處是名補處。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也,隔一生而成佛,則謂之一生補處。 又此位名等覺,彌勒即為釋迦如來之補處菩薩也。 維摩經曰:「彌勒一生補處。」智度論七曰:「彌勒菩薩應稱補處。」 觀音玄義中曰:「補處者,前佛既滅,而此菩薩即補其處,故雲補處。」四教儀集注下曰:「一生補處者,猶有一品無明,故有一生。過其一生,即補妙覺之處。」 無量壽經上曰:「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佛學大辭典)

【註:過去大通智勝佛】《法華經?化城喻品》:「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

【註:現在淨華宿王智佛】《法華經?妙音菩薩品》:「過是數已,有世界名淨光莊嚴,其國有佛,號淨華宿王智如來。」

【註:未來華光佛。華足安行佛等】《法華經?譬喻品》:「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授堅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是堅滿菩薩次當作佛,號曰華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T09n0262_p0011b16

【註:過去莊嚴劫】三世之三大劫中,過去之大劫名莊嚴劫。大劫中總有成住壞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華光佛為首,毘捨浮佛為末。千佛出世莊嚴其劫,故名莊嚴劫。(佛學大辭典)

【註:現在賢劫】謂現在之二十增減住劫中,有千佛賢聖出世化導,故稱為賢劫,又稱善劫、現劫。…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彌勒以下,直至樓至千佛,次第於賢劫中興出。(佛光大辭典)

【註:未來星宿劫】(未來大劫名星宿劫)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於日光佛,終於須彌相佛。佛之出興,如天之星宿,故名星宿劫。佛祖統紀三十曰:「未來星宿劫,千佛出興如天星宿。」(佛學大辭典)

 

惟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譯】:恭敬祈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違大慈大悲之本誓願力,哀憫苦難眾生,於是日今時降臨法會道場。

 

【◎二席】

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並諸眷屬。

【譯】:至誠一心恭敬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及諸眷屬。

 

一心奉請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

鹿苑會中。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

方等諸會。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

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

大乘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譯】:至誠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

鹿苑會中,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

方等諸會中,淨名經(維摩詰經)、金光明經、地藏經、十輪經等,諸經法寶。

大品般若、仁王般若、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

大乘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注】:以上約略分示:「華嚴、鹿苑(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時之諸經法寶。

【註:佛集本行】題名與本行二字有關之典籍有:佛本行經、佛本行集經、菩薩本行經、佛本行贊經、佛本行略經、佛本行贊傳、佛本行集經要義等,尤以前二者最為重要。(佛光大辭典)

【註:淨名經】維摩詰經之通稱。維摩詰,… 意譯淨名。… 又玄奘將維摩詰經譯為無垢稱經,玄奘以後則皆以淨名經稱之。(佛光大辭典)

【註:地藏十輪】①《地藏本願經綸貫》:「共列五時。一、華嚴時(約經立名)。二、鹿苑時(約處立名)。三、方等時(約法立名)。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俱約經立名)。前後四時,判味有定。不屬前後所攝者,皆收歸方等。如光明、勝鬘、大集、楞嚴等,是其例也。今地藏本願經亦合第三方等時攝。」(X21n0383_p0644a08)②十輪經,《大方廣十輪經》之略名,《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之別譯也。

 

專談淨土,觀無量壽佛經等。諸經法寶。

五時所說,大小兩乘,諸部律論,一切法寶。

西天此土,三乘聖賢,說經造論,著述疏記。

龍宮所秘,竺土未來,諸經律論,一切法寶。

十方國土,水鳥樹林。塵說剎說,一切法音。

【譯】:專談淨土之觀無量壽佛經等諸經法寶。

五時所說,大小兩乘之諸部律論,一切法寶。

西天與此土,三乘聖賢之說經造論,著述疏記。

龍宮所秘藏,竺土(印度)未傳來之諸經律論,一切法寶。

十方國土,水、鳥、樹、林,乃至塵說、剎說,一切法音。

【註:塵說剎說】謂即使小如草木國土之一微塵,亦恆說無上妙法。據華嚴經旨歸所載,十方虛空界一一塵中,有剎有佛,常說華嚴經,謂之塵說剎說。 (佛光大辭典)

 

惟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譯】:恭敬祈願十方三世一切三藏法寶,無違諸佛慈悲說法以教化度眾之本誓願力,哀憫苦難眾生,於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三席】

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諸菩薩僧。並諸眷屬。

【譯】:至誠一心恭敬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菩薩僧,及諸眷屬。

 

一心奉請

文殊師利,八萬大士。普賢大師,無邊菩薩。

觀世音。大勢至。一生補處。清淨海眾,諸大菩薩。

藥王藥上。寶積導師。法華經中。諸大菩薩。

賢首智首等,七處九會,華嚴經中,諸大菩薩。

善財歷參,漸證升進,五十三位善知識,諸大菩薩。

信相金藏,常悲法上,金光明經中,諸大菩薩。

兜率內院,常隨補處。無著天親等,諸大菩薩。

日藏,月藏,虛空藏,金剛藏,地藏等,諸大菩薩。

五時法會,發起證信,助宣佛化,諸大菩薩。

藏通別圓,斷證差別。所歷地位,諸大菩薩。

【譯】:至誠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

文殊師利菩薩等八萬大士,以及普賢菩薩與無量無邊之菩薩。

觀世音、大勢至等極樂世界一生補處菩薩,及清淨海眾諸大菩薩。

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及《法華經》中諸大菩薩。

賢首菩薩、智首菩薩等,華嚴經中七處九會之諸大菩薩。

善財童子,進修漸證、次第升進階位,遍參之五十三位善知識,諸大菩薩。

信相菩薩、金藏菩薩、常悲菩薩、法上菩薩,及《金光明經》中諸大菩薩。

兜率內院,常隨彌勒補處大士,無著天親等諸大菩薩。

日藏菩薩、月藏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藏菩薩、地藏菩薩等諸大菩薩。

五時法會,發起及證信,輔助弘宣佛化之諸大菩薩。

「藏、通、別、圓」四教,斷、證差別,所歷各階地位之諸大菩薩。

【註:文殊師利,八萬大士】《法華經?序品》:「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 導師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註:普賢大師,無邊菩薩】《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

【註:觀世音。大勢至。一生補處】①依《悲華經》云:「無量壽佛般涅槃已,…其王太子名觀世音,…當得作佛,… 是佛涅槃後,…汝(※大勢至)於來世,當於如是最大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善住珍寶山王如來。…」(T03n0157_p0186a15) ②詳見《會本》【供上堂】單元(p.135)所云:「觀音勢至德難量。世仰樂邦稱補處。」

【註:善財歷參,漸證升進】①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系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階位進修漸證,次第升進,而至等覺、妙覺。 ②《華嚴經綱目貫攝》:「文殊師利菩薩表如來果德法門,命善財童子,…親近五十三大善知識。…亦令善財童子,一一證過五十三位等地,一生成佛,功行願力一一親證,以為後世大心眾生修行式樣。… 所以首親近文殊師利菩薩,主根本智,於十信心法門,皆從根本智,起四十種加行之位。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此四種位中,功行願力,一一履過,至十一地等覺位。以十大法門無功用力,功圓果滿,成等正覺。」(X09n0241_p0306b16) ③《華嚴經行願品疏》:「後名漸證法界會,善財歷位漸次證故。… 後彰五相者,謂末會五十五人。…初文殊一人寄十信位,攝第二會。…第二從吉祥雲比丘至慈行童女十人,寄十住位,攝第三會。第三從妙見比丘至遍行外道十人,寄十行位,攝第四會。第四從青蓮華長者至自性不動地神十人,寄十回向位,攝第五會。第五從春和主夜神至釋女瞿波十人,寄十地位,攝第六會。…以第七會因圓果滿,辯等妙覺,今會緣入實相。」(X05n0227_p0067b04

【註:兜率內院,常隨補處】①《楞嚴經疏解蒙鈔》:「有言欲界第四天(※兜率天)易得道,…此天上常有補處菩薩,居內院說法故。」(X13n0287_p0513a22)②《圓覺經心鏡》:「彌勒補處大士,今居兜率內院,常說妙法。」(X10n0254_p0399a04

【註:無著天親】①翻譯名義引三藏傳云:無著夜升睹史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等論,專弘一切法相,號法相宗。天親乃無著之弟,相繼其道,傳流於世,是為無著天親宗。(梵語睹史,又雲兜率,華言知足。梵語瑜伽,華言相應。) ②天親:梵名婆藪盤豆,又曰婆修盤陀,譯曰天親,新作伐蘇畔度,譯曰世親。… 西域記五曰:「伐蘇畔度菩薩,唐言世親;舊曰婆藪盤豆,譯曰天親,誤也。」(佛學大辭典) ③大正新修大藏經?圖像部第九卷(p.286)?《阿娑縛抄第百九?彌勒》:「眷屬等事     覺師云:彌勒脅士,左雲大妙嚴菩薩,右曰法音菩薩。   禾云:無著世親為脅士之本在之。」

 

惟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譯】:恭敬祈願十方三世一切諸菩薩僧,無違「上求下化」之本誓願力,哀憫苦難眾生,於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四席】

一心奉請。盡虛空,徧法界。十方常住,諸緣覺僧。並諸眷屬。

【譯】:至誠一心恭敬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緣覺僧,及諸眷屬。

 

一心奉請

仁王護國經中,八百萬億大仙緣覺。

佛出世時,從山中來,五百獨覺。

佛法滅后,一時出現,七百俱胝獨覺。

【譯】:至誠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

《仁王護國經》中,八百萬億大仙緣覺。

佛出世時,從山中而來之五百獨覺。

佛法滅后,一時出現之七百俱胝獨覺。

【注:八百萬億大仙緣覺】《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成就。」

【注:五百獨覺】《法華經玄贊》:「如有經言,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出,來至佛所。」

【注:七百俱胝獨覺】①《佛祖統紀》:「…(法滅盡經○法住記。人壽七萬歲時。…爾時釋迦正法永滅,從此世間有七百俱胝獨覺,一時出現。…」(T49n2035_p0300a08) ②《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爾時世尊釋迦牟尼無上正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永滅不現,從此無間,此佛土中有七萬俱胝獨覺一時出現。」(T49n2030_p0013c18

 

出有佛世,聞法得道,諸大緣覺。

出無佛世,自然悟道,諸大獨覺。

出無佛世,部行麟喩,諸緣覺獨覺。

【譯】:生于佛陀住世教化的時代,聞法而得道之諸大緣覺。

生于無佛之世,自然悟道之諸大獨覺。

生于無佛之世,聚合部眾而獨悟証果之「部行獨覺」,以及一人獨居而悟道得果之「麟角喻獨覺」等,諸緣覺、獨覺眾。

【注:佛世】指佛陀在世教化之時代。然欲值佛世甚難,此系眾生八難之一。 (佛光大辭典)

【注:部行】指聚合部眾而獨悟証果之緣覺人。為「麟角喻獨覺」之對稱。二種獨覺之一。獨覺,又譯作緣覺。据俱舍論卷十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二載,聲聞乘中之預流、一來、不還等三果之人,以及四善根之最利根,將証第四阿羅漢果時,暫離佛之教法而聚集若干之同修人,然仍獨觀獨思,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而証悟得果,稱為部行獨覺。以聚集眾多修行者于一處,組為部黨,故稱部行;又以無師離教而獨自悟果,故稱獨覺。 相對于此,一人獨處以証悟得果之緣覺人,則稱麟角喻獨覺。(佛光大辭典)

【注:麟喩】①又作麟角獨覺、麟喻獨覺。指獨居証悟之緣覺人。… 据俱舍論卷十二…記載,獨覺中麟角喻者,要修百大劫菩提之資糧,然后方成麟角喻獨覺。 以獨居悟道,猶如麟之僅具一角,故稱麟角喻獨覺。(佛光大辭典) ②如《會本》【供上堂】單元(p.138)云:「獨拔利根麟帶角」。

 

具相不具相,諸緣覺獨覺。

現通不現通,諸緣覺獨覺。

說法不說法,諸緣覺獨覺。

通教八地辟支佛。藏教辟支佛。

【譯】:具相或不具相之諸緣覺、獨覺眾。

現神通或不現神通之諸緣覺、獨覺眾。

說法或不說法之諸緣覺、獨覺眾。

「通教」八地辟支佛,以及「藏教」辟支佛等聖眾。

【注:具相、現通、說法】①《止觀輔行傳弘決》:「百劫種相名之為大。種相不同,或三十相、二十九八、乃至一相。此獨覺大小也。…又兩大中各有現通不現通,現通者大不現通者小。現通中說法者大不說者小。」(T46n1912_p0429c12)②《四教儀備釋》云:「又二辟支各有大小,准輔行(九下十五)有三義:一具相名大,不具名小;二兩大中現通者大,無通者小;三現通中說法大,不說者小。」(X57n0977_p0631b19) ③如《會本》【供上堂】單元(p.139)云:「具相不具相以論大小,說法不說法而別智愚」。

 

惟愿不違本誓。哀憫有情。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譯】:恭敬祈愿十方常住一切諸緣覺僧等,無違本誓愿力,哀憫苦難眾生,于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五席】

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諸聲聞僧。並諸眷屬。

【譯】:至誠一心恭敬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聲聞僧,及諸眷屬。

 

一心奉請

鹿苑先度五比丘,最後須跋陀羅,諸阿羅漢。

世尊高弟,大迦葉,阿難陀等,十大弟子。

靈山聞法,大比丘眾。萬二千大阿羅漢。

靈山得記,學地無學地,諸大聲聞眾。

五時聞法,學地無學地,諸大聲聞眾。

世尊滅後,結集三藏,阿難陀等,諸阿羅漢。

【譯】:至誠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

鹿苑最先受度之五比丘,以及最後受度之須跋陀羅等諸阿羅漢。

世尊之卓越弟子,大迦葉、阿難陀等十大弟子。

靈山聞法之大比丘眾,萬二千大阿羅漢。

靈山得佛授記之學地、無學地等諸大聲聞眾。

五時聞法,學地、無學地等諸大聲聞眾。

世尊滅後,結集三藏,阿難陀等諸阿羅漢。

【註:靈山聞法,大比丘眾。萬二千大阿羅漢】《法華經?序品》:「一時,佛住王捨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

【註:靈山得記,學地無學地,諸大聲聞眾】《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爾時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踴躍。」

【註:學地】指修學佛道時,尚殘留有餘地之修行境地。就小乘而言,由修戒、定、慧三學,而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前三果是為有學,第四果為無學;其中,有學之階段即為學地。(佛光大辭典)

 

住世十六大阿羅漢,萬六千九百弟子眾。

天台山方廣聖寺,住世五百大阿羅漢。

慧俱無疑三解脫,信行法行,六種阿羅漢。

通教體法已辦,藏教學無學。內外七賢眾。

【譯】:受佛付囑住世護法之十六大阿羅漢,及其一萬六千九百弟子眾。

天台山方廣聖寺,住世之五百大阿羅漢。

「慧、俱、無疑」三種解脫,及信行、法行,六種阿羅漢。

「通教」之體法入空、證已辦地,「藏教」之學、無學,內、外凡之七賢眾。

【註:住世十六大阿羅漢】《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佛薄伽梵般涅槃時,以無上法付囑十六大阿羅漢並眷屬等,令其護持使不滅沒,及敕其身與諸施主作真福田。……第一尊者名賓度羅跋囉惰闍。第二尊者名迦諾迦伐蹉。……第一尊者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與自眷屬五百阿羅漢,…第三尊者與自眷屬六百阿羅漢,…。」.(※註:共計一萬六千九百阿羅漢。)(T49n2030_p0013a03

【註:天台山方廣聖寺,住世五百大阿羅漢住世護法羅漢_故宮文物月刊〉略以:「與我國五百羅漢信仰發展關係最為密切的當是天台山的羅漢傳說。據慧皎撰著的〔高僧傳〕……竺曇猷,住天台山時,「每恨不得度石橋,後潔齋累日,復欲更往,見橫石洞開,度橋少許,睹精社神僧,果如前所說,因共燒香中食。食畢神僧謂猷曰:卻後十年自當來此,今未得住。於是而返,顧看橫石還合如初。」自此,神僧羅漢隱居於天台山的故事遂逐漸傳開。後世又根據這一故事,發展出天台山石樑橋的方廣寺即五百應真駐錫之地的說法。〔天台山志〕頻頻記述,這五百羅漢因為願力普攝無邊,散處山林,分形顯化,為人間作福田,為眾生除災難的事跡。顯然,天台山五百羅漢不僅是獨善其身的聖賢,也是受佛敕令,居住世間,於末法中弘揚佛法,救渡眾生,具備大乘菩薩性格的羅漢。……五代、兩宋時期,不少帝王信奉天台山的五百羅漢,……吳越王錢氏還在天台山方廣寺造五百銅羅漢。」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AN/12962.htm )

【註:慧俱無疑三解脫、信行法行】①藉智慧力以解脫煩惱之阿羅漢,稱為慧解脫阿羅漢。若得滅盡定,而於心、智慧兩方面悉皆解脫之阿羅漢,則稱俱解脫阿羅漢。此二者再加無疑解脫阿羅漢(在俱解脫中通達一切文義,而得四無礙解者),則成三種阿羅漢。(佛光大辭典) ②《妙法蓮華經玄義》:「六、明時解脫羅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羅漢。羅漢此無翻,名含三義,殺賊、不生、應供也,位居無學。羅漢有五種。…此五種阿羅漢,是信種性根鈍。…是五種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七、不時解脫羅漢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是不動羅漢亦有二種。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脫;二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聞佛說三藏教門,修緣念處即發四辯,名無疑解脫,是名波羅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羅漢功德也。」(T33n1716_p0729a06

【註:體法已辦】①通教之人,不如藏教人依析色之法,直體達諸法即空無生而入於真空,謂之體法。《法華文句》十曰:「有體法三乘人,同學無生斷煩惱盡。」②三乘之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發真無漏,智斷功畢,故名已辦地。

 

惟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是日今時,降臨法會。

【譯】:恭敬祈願十方常住一切諸聲聞僧等,無違本誓願力,哀憫苦難眾生,於是日今時降臨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