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人的真实故事:《股民的自我修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8:36
        只有进入股市,你才会知道你自己是多么可笑。
在这个欲望横飞的场所,所有人性的弱点无情地被揭开、放大,并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打击。
在这里,每个人都要经历一场与自己的残酷战争。只有很少数真的勇士敢于直面这一切,并从那些惨痛的教训里吸取力量,坚持思考,坚持反省,坚持信念,不断修炼,努力超越自我。
  炒股,最终比的还是个人修为。
  
  炒股11年,看过经历过很多,一直不敢停止学习思考。但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我的学习重点不是技术分析,而是投资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乃至哲学,甚至,即使是日常的生活情境,也能带来些许朴素的感悟。
  从这里开始,是我一些思考的记录,与大家共勉。  《股民的自我修养》之一:炒股就像穿衣吃饭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股票投资根本上是一场顺应自然超越自我的心理历练过程。有为者不应只是希望从中获得财富,而更应在个人修为上得到提升。当你的心灵不再被蒙蔽扭曲,炒股如同穿衣吃饭一样自然而然,账户上的数字多少一定不会再是最重要的事情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开头这一句,描述的是历史中大乱大治的盛衰循环。
    
    再早一千多年,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则论述道:“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翻译到股市中就是这样一句大白话:话说股市大势,跌久必涨,涨久必跌。
    
    历史的发展,乃至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周期,四季更替、阴晴圆缺、潮涨潮落。现代经济的周期运行与股市的走势,只是万事万物的简单一种,其中诸多道理原本都一样,区别只是复杂性和周期长度的不同。潮涨潮落一昼夜,历史的进程以百年计算,而股市的一个牛熊转换通常不过三五年。
    
     但显然我们并不是说一直都在原地转圈画圆。“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历史会重复,但决不会简单地重复。
    
    四季年年更替,但地球整体在变暖。所谓螺旋式上升也只是个最最粗浅的归纳,事实却往往不尽然,螺旋中也可能会有下降,不过也许下降后会有更剧烈的上升。高山之中一天即有四季,大周期中有小周期,环环相扣,这取决于你从什么层面去观察,是宏观还是微观。
    
    一切都在流动之中,没有一个静止不变的方法能够完全掌握周期变换的规律。天气的预测做不到十分准确,而股市运行就像是往一个沙盘里不停顿地倒沙子,沙子越垒越高但终于崩塌,于是重新开始垒高,再崩塌再垒高周而复始。问题是,你不知道每次都是垒到多高开始崩塌,崩塌会留下多少,又会波及多远。
    
    理解股市,首先从体会周期变幻开始。
    
    
    基本上,我们已经懂得适应自然的周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什么季节做什么事,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一个具备一定行动能力的人都知道如何平和适应季节变换。并且,一部分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懂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道理,知道欣赏每个季节的美好之处,这样的生活状态更是心情舒畅心胸宽广。
    
     但是在股市中,大多数人不仅不知道欣赏股市“四季”的美好,反而是晨昏颠倒,涨了就热血上头、跌了就悲愤难平,在起伏涨跌中损失了财富、搞坏了身体、恶劣了心情。他们就像是在三伏天穿棉袄,三九天冲凉,不知道顺应天时,却永远在抱怨天气。
    
    (经典图片:牛熊周期的心态)
      
    显然,炒股和吃饭穿衣的道理是一样的,但也不是简单相同。区别在于,饿了就吃,冷了加衣服,求得温饱是生理本能,不需要思考。而炒股则是思维的游戏心理的迷局,并非每个人都与生俱来一套在市场上适应变化的系统。关键是,当人的思维中夹杂了贪婪、恐惧与从众,就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失去了最起码的感知,而陷入心理陷阱不能自拔。
    
    其实即使家常如吃饭穿衣睡觉,也不是人人都做得好的。“三高”了,忍不住大鱼大肉;知道熬夜伤身,还是喜欢夜生活。所以有道之人的修行都是从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要素开始。股市中最简单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低买高卖。如果说股市中只剩下一句真理,那就是这一句。但最简单的事情原来最难做到。
    
     一即一切,人们扭曲的心理最擅长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因为贪婪,高了还可以再高;因为恐惧,低了还可以更低;不想贪婪,结果一抛就涨;拒绝恐惧,结果陷入绵绵下跌。
    
    换个角度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了低买高卖,那交易也不可能持续。这是一个接近零和博弈的游戏,都在赚钱,赚谁的钱呢?
    
    事实就是股市中大多数人都在赔。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将会是那自豪的少数人。
    
    
    因为道理原本就像吃饭穿衣一样很简单,所以人人过度自信;因为心灵被蒙蔽扭曲,所以高抛低吸反而变成了高吸低抛。所谓知易行难,或者说行难者其实根本并不知。说起来头头是道的股民满大街都是,偶尔蒙对一两回沾沾自喜的也不在少数,问题是在真理与实际操作之间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指引。
    
    股市中最早听到的传说是关于在营业厅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或者是中午卖盒饭的大妈,当自行车稀少以及盒饭无人问津,老太太和大妈进去买股票;当自行车放不下以及盒饭不够卖了,那就进营业厅里卖股票,于是老太太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个传说是否确有来历难以考证,无所谓,但朴素的逆向思维投资理念没有错。太史公在《史记》中早就说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巴菲特巴老的一句话也耳熟能详:“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数自行车也最多只是一个感觉,况且现在网上交易越来越多,营业厅门口已经没什么自行车了。真理挂在嘴上,却最终被踩在脚下。我们需要拿来在真理和实际操作之间填充的,是正确的投资方法、独立思考、知识积累、必要的技术分析,以及最重要的——心态的磨练。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股票投资根本上是一场顺应自然超越自我的心理历练过程。有为者不应只是希望从中获得财富,而更应在个人修为上得到提升。当你的心灵不再被蒙蔽扭曲,炒股如同穿衣吃饭一样自然而然,账户上的数字多少一定不会再是最重要的事情。《股民的自我修养》之二:对牛谈熊
    
    
    
    
    
    
    
    在绝望中新生,在犹豫中上涨,在欢乐中死亡,在希望中下跌——这是一个完整牛熊周期最简练的概括
    
    
    
    
    
    在大牛市的顶峰对一个股民讲熊要来了,无异于对牛弹琴不说,更会招致对方“真诚”的讥笑。他们摆摆手说前一段时间总是听到熊来了的论调,跟“狼来了”差不多,结果却是一路牛气冲天,现在总算“整个世界清静了”,正是永不言顶的时候。然后,他会反过来劝你不要继续踏空了,快点买还来得及。当然也有些谦虚的人会表示理解你的忧虑,然后转身过去就忘记了你的话,继续“高烧不退”。
    
    但狼最终还是来了,熊也一样。股谚说“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每一场牛熊转换都会在沙滩上留下一大片手足无措的裸泳者,他们被波浪托到空中瞬间摔下,正在享受巅峰快感时他们猛然发现,财富和底裤一起都被冲走了。一些人在沉重打击下心灰意冷发誓再也不会来游泳了,大多数人则不甘心损失准备吸取教训重新来过。遗憾的是,其中只会有极少数人在下一次退潮时做到了全身而退。
    
     事实就是这样,牛熊周期生生不息,一代代股民“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所以三五年一次的牛熊周期转换是股市中最大的课题。一般心态下,只要大体搞清楚所处是牛市还是熊市,不需要多高深的分析技术,基本上都能不犯大错、或多或少有所收获并回避大的风险。尽量全面了解牛熊市的各阶段特征,以建立一个基本的市场大感觉顺势而为,是股民投资决策最先应该打下的基础。此后,才谈得上心态磨砺、逐渐精确的操作和利润最大化。否则一次熊市就可能让你很长很长时间陷入苦战翻不过身来。
    
    
    
    在绝望中新生,在犹豫中上涨,在欢乐中死亡,在希望中下跌——这是一个完整牛熊周期最简练的概括,稍作细分,可以分为牛市新生——牛市上半场——牛市下半场 ——盛极而衰——熊市上半场——熊市下半场6个阶段。因为牛市上涨阶段最能吸引一般股民注意,是新股民入市最多的阶段,我们的介绍就从第二阶段开始。
    
    
    
    第二阶段——牛市上半场
    
    市场在大多数人的将信将疑中,不知不觉稳步上涨了好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了,并且几乎没有大的调整。市场气氛逐渐热闹起来。
    
    指数每上一个台阶,都会引起争论,反转(涨势确立)与反弹(暂时上涨,还有新低)两种观点激烈交锋。一开始反弹论者占优势,随着股指的上涨,反转论者获得更多的认同,他们说涨幅说明一切,越来越理直气壮。
    
    这时指数相对于熊市最低点的确已有可观涨幅,热点此起彼伏,看起来机会很多。但股民们却无所适从了,早期买进的一些人大多因为担忧反弹的终结而早早获利卖出。
    
    股票重新开始进入人们聚会谈论的话题列表,这一阶段参与市场的股民或多或少都有点收获,大家情绪不错,自我感觉也良好起来。
    
    于是经济基本面的问题也不再是多大的问题了,一切都在改善不是吗?曾经在熊市中展现巨大杀伤力的负面因素逐渐被忽略,慢慢就没有人去理会这些并没有完全消失的利空了。
    
    出于稳妥起见,媒体此前一度是话说两头模棱两可,但已经倾向于乐观解读所有信息。投资机构则忙于小幅修正不断被悄然刷新的目标点位,以跟上大盘的步伐,同时又不显得过于冒进。
    
    这一阶段,在犹豫和争论中,市场和参与者逐渐从熊市的打击中回过神来。
    
    
    
    第三阶段——牛市下半场
    
    现在整个市场的调子逐渐同一。卖出的发现预期的下跌迟迟不到,忍不住要补回,空仓的看到身边越来越多挣钱的例子,满怀信心也参与进来。
    
    股价有扶摇直上的意思,但很少有人愿意深究其合理性,他们说为什么要跟钱过不去呢?
    
    长期的上扬毕竟需要调整,甚至剧烈深度的调整。一开始大家都被吓到了,都说泡沫要破碎了,不安、夺路而逃的不在少数。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不过是虚惊一场,大家开始反省自己的动摇,牛市不言顶,他们坚定起来。
    
    专家、媒体和机构发现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小心翼翼显得有点迟钝,决定改变风格跃跃欲试,唯恐错过这个“伟大时代”或者什么“黄金多少年”的历史性大机遇。他们大胆预测,无心求证。其中,声调最高、预测最大胆者获得了最多的欢迎,被视作股民的代言人享受无上荣耀。这时候卖出需要莫大的勇气。极少数人的空头言论被认为不怀好意。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满大街都是股神了,巴菲特成为很多人追赶的目标,巴老甚至因为某次没有卖在最高点,被媒体大肆炒作要赶下神坛。每个人都在跟你推荐股票,茶馆里每个杯子上空都飘荡着股票代码。
    
    基金发行加速,新股上市加速,金融机构的理财计划令人眼花缭乱。上市公司自然不能安分,抓紧圈钱乃是上策,合并兼并重组也日益频繁。
    
    有些人开上了炒股挣来的新车,住上了新房。更多的人则是放弃了暂时的享受,拿买车买房装修结婚甚至养老的钱杀入股市。
    
    每一次调整都成为买入良机。流动性泛滥,成交量越堆越高,市场的正反馈环显示了席卷一切的强大威力。
    
    
    
    第四阶段——盛极而衰
    
    市场的盛况令人目瞪口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一个一个整数关被轻松跨过。人们为自己能够经历如此盛宴而欢欣鼓舞,仅仅是翻倍的投资成绩已经不好意思提起,到处是十倍以上的神话。
    
    这时很难找到哪怕一丁点真正的投资机会——所有股票都被轮流炒作到高高在上,百元股俱乐部日益壮大。但投资机构仍然忙着继续修正个股的盈利预期和目标价格,他们费力寻找支撑股价的估值模型,并且调高一切可以调高的数据。
    
    并非没有人意识到潜藏的巨大风险,不过即使你明明知道这一点,也还是在短期的涨幅中忘记了过往牛市崩盘的诸多教训。所有的空头要么被消灭殆尽,要么只好默不做声。
    
    理财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媒体的标题愈加耸人听闻。
    
    下跌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开始了。被视作股民代言人的那些人说这是正常的调整,最后的买入机会。
    
    但还是继续下跌了一点,媒体和投资机构说要对经济发展有信心,牛市上半场也许要结束,但下半场很快来到,将更加波澜壮阔。
    
     买在顶峰的人有了亏损,持股者利润缩水,都不甘心。怎么会呢?他们信心不减,继续加码。
    
    
    
    第五阶段——熊市上半场
    
    果然有上涨,但已不能回到顶峰位置。当股民重燃信心,市场却急转直下。
    
    是趋势反转,大萧条?还是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持股者亏损很快扩大,止损?股民仍然抱有希望,但反弹渐次夭折,指数逐级而下。人群陷入迷茫,呼唤救市。
    
    监管部门指示要出台措施维护市场稳定。媒体和机构则教育股民要价值投资,不做短线投机。专家说已经跌无可跌了,不要盲目杀跌,长期铁底已经出现。
    
    股民在互联网论坛和股吧发泄不满,并相互慰藉。
    
    经济基本面的坏消息似乎印证了人们的担忧。负面消息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类似标题大量出现:数十亿市值顷刻蒸发,财富瞬间缩水。
    
    大家都在关心会到哪里止跌,但贸然抄底者却再受重创。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让人们更加不安,市场随处可见恐慌的抛售。悲观气氛笼罩。
    
    
    
    第六阶段——熊市下半场
    
    持续的下跌令人窒息。
    
    经济基本面数据难看。种种救市措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市场效果。所有的好消息都难以刺激股市有所表现。媒体说这种情况其实有某种必然性,并罗列股市所面临的巨大利空,看起来每单独一个利空都足以完全击垮脆弱的市场,何况问题这么多,因此大盘远远没有见底。机构还是忙着在研究报告中调低目标预期,一律使用最严格的估值方法,还是觉得风险巨大,各项数据能调多低就多低。空头专家以先知的姿态重出江湖,曾经牛市中股民的代言人们则人人喊打。
    
    多次的抄底失败将投资者的资金和信心消耗殆尽。持有股票成为煎熬,股民陆续减仓清仓,或者干脆自我安慰说把股票留给孙子算了。大家见面都心照不宣,不愿意再说起伤心的股票。因为投资不慎引发家庭危机甚至破碎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第一阶段——牛市新生
    
    市场一片沉寂。稍有反弹,就引发绝望的抛盘。
    
    救市措施连绵不绝。但专家、机构和媒体都说经济复苏尚需时日,寻底路漫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成交量日益稀少。逐渐地,所有的反弹都被看做陷阱,无人喝彩。但终于在几次伴随利好消息的反弹之后,指数没有创出新低。一些人的胆子稍微大了一些,小心翼翼地尝试买入。大多数人仍然在说,大盘至少还有一定下跌空间,不会如此轻易上涨的。
    
     但,新的周期毕竟再次开始了。《股民的自我修养》之三:
  
  当蝴蝶拍动翅膀
  
  ——股市运行的混沌本质
  
  
  
  
  
  
  
  未来是那么不可知。无论是天气、股市还是人生选择,我们注定只能生活在概率之中,甚至,我们常常连这概率该如何计算都一无所知
  
  
  
  
  
    “我猜到了开始,可是我没有猜到这个结局”——《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凄婉的这一句打动了无数影迷。如果这影迷同时还是股民,那么他一定会更加百感交集。因为股民们每天都在股市循环上演猜中开头却猜不出结局的故事。
  
   股民总是按照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行情的发展方向。每当看到一个技术形态,就会联想起过去曾经经历或者见到过的类似情况,他们盘算历次这种技术形态出现之后的走势,很自然就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并相当确信这种判断。
  
   这样,他们猜了开头,但结局往往难以预料,股民们判断正确的概率最多也就跟抛硬币差不多。
  
   不错,股市具有周期运行特征,过去出现的事情会重复出现,但不会是简单重复。在股市这样一个复杂系统中,宏观经济、政策风向、行业事件、企业发展阶段、机构行为甚至一篇不起眼的媒体报道等等太多的因素可以影响股价的运行。对任何一只股票而言,你不可能找到所有这些内外部因素完全相同的两个时间段,更何况看似相同的初始条件(“开头”)其实本有细微的差别,影响股价的种种因素也时刻处于变动之中,这些都无法精确衡量。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管是股市、人心,还是其他,结局都是只可体验不可猜测的。如果巴西一只蝴蝶的翅膀拍动会造成美国得州的飓风来袭(蝴蝶效应),那么你怎么知道谁的哪一笔不大不小的买卖操作会造成什么出乎意料的后果。
  
  
  
   以著名的“蝴蝶效应”为代表的混沌理论可以对股市这个复杂系统的运行提供部分解释。
  
   “ 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漫不经心地扇动了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一场灾难性的风暴。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科学家把这种现象戏称作“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来自互动百科“蝴蝶效应”词条,该现象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茨发现)
  
   在气象领域,由于蝴蝶效应,长期天气预报注定不可能具有绝对精度。因为人们永远不可能得到绝对精确的初始条件,计算过程中也永远不可能保留无限的精度,而所有这些误差都会在蝴蝶效应中以指数级扩大。
  
   蝴蝶效应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混沌理论是动态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在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描述的动态系统中,混沌理论对其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进行解释。除气象变化之外,人口移动、化学反应、社会行为等均适用于用混沌理论来解释。当然,混沌现象也是股市运行的本质特征之一。
  
   在混沌理论之前,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是将种种发现公式化、理论化,并进而形成一般性的规律。股市中人们也是一样,总是力求从不同层面找到某种规律以实现“早知三日,富贵十年”的预测梦想。
  
   但混沌理论告诉我们规律是用来打破的,确定性的原因不必定产生规则的结果,而可以产生易被误解为随机性的极不规则的结果;简单的原因也可以产生复杂的结果。我们发现某些规律不等于能够根据现在预言未来。
  
   混沌现象起因于物体不断以某种规则复制前一阶段的运动状态,而产生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混沌系统经常是自反馈系统,中间过程得出的东西会通过自我相似的秩序重新经过变换再得出新的结果,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任何初始值的微小差别都会按指数放大,因此导致系统内在地不可长期预测。
  
   打开股市走势各时间级别的k 线图,你会发现除了时间周期不同之外,走势的起伏结构看上去大同小异。这种被股市技术分析专家描述为“波浪”的形态,就是整个混沌走势系统中的自相似结 构。技术分析者们穷毕生之力希望完全掌握其中奥秘,他们找到了不同程度有效的一些规律。但问题在于,即使是确定的结构,由于初始条件和发展过程中的随机差 异,在多次的循环往复中还是会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术分析手段可以成立的原因。
  
  
  
   混沌理论中的另一种分叉现象,同样在股市中发挥神奇效应。事物在经历了一定的阶段之后,会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新旧阶段交替的时点上,事物将面临两种或者多种方向选择,这时只能在确定其中之一作为发展的道路。这种选择的过程称为倍周期分叉现象。
  
   显然,在股市中,在我们时常会遇到并感到无比困惑的股价运行新旧阶段交替点上,方向的选择是无法准确预计的。这种方向选择时刻之后,往往带来更加剧烈的波动,这是新的结构的开端。
  
   混沌一词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我国及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
  
  
  
  
  
   我们的生活同样是一个不可逆的混沌过程。在某些重要的人生选择当口,你的选择决定了此后的人生道路。人生没有回头路,但即使你再慎重,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你的选择也不可能是真正精确计算的结果。
  
   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普里高津认为:一个足够复杂的不稳定系统的确定性演化可等效于不可预测的概率过程。正如我们今天看到所有的天气预报都以降水概率代替了言之凿凿的预测。
  
   未来是那么不可知。无论是天气、股市还是人生选择,我们注定只能生活在概率之中,甚至,我们常常连这概率该如何计算都一无所知。《股民的自我修养》之四:
  炒股第一要则:拒绝预测
  
  
  
   “一个好的操盘手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操盘手。”也就是说,走势不能预测,而是要当下地判断和确认,做到顺势而为
  
  
   至尊宝说,“送你一个月光宝盒好不好。”
   股民兴奋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让时光倒流,我看看上个月的k线图,赚了钱分你一半。”
   这真是绝妙的白日好梦,不过预测未来就真有人当回事儿了。这是很自然的想法,都是相信股票会涨才买的,其中当然存在预测。预测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这个混沌、充满随机性的股票市场,绝对的上帝式预测是不存在的。那种把未来走势一笔一笔提前画出来的预测几乎相当于艺术创作了。
  
   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将一些随机的事件序列知觉为更加有结构的事件。这一点只要观察一下周围有多少人在费力钻研类似双色球之类的彩票就知道。如今彩票的花样很多,无论是数字、字母或什么图形,即使现场直播的开奖现场明确告诉你,中奖结果都是随机产生的,人们还是坚持认为其中有某种规律存在,而自己通过研究也许可以预测得到,于是彩票销量节节攀升。
   误会也因为这种对随机性的知觉而产生。下午张三家丢了件晾晒的衣服,张三想起李四好像神色慌张经过了,于是兴师问罪或者寻机报复。但下午经过张三家门口的有好几十人,李四做贼的概率不过几十分之一。纠纷于是开始了。
   有时候,人们很自然地把前后两件事情理解为原因和结果,或者类似的关系。这也将促使预测行为的产生。比如说,你的孩子上周考试只得了75分,你批评了他,这周孩子考了85分,你于是认为是自己及时的批评起到了效果;再比如,昨天,某公司发布业绩增长财报,今天股价上扬,你于是认为是优秀的业绩表现推动了股价。
   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往往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总结。此时你已经建立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当孩子成绩不佳,你要严厉批评,此后会有提高;当企业发布良好业绩,股价将会上涨。当某种信号出现,预测有时是不由自主的事情。至少,你根据已有的经验,对于特定结果有了特别期待。
   但事实可能未必如此,或至少不是完全如此。将孩子每周考试成绩的小幅变动理解为一个随机过程可能更加贴切,试卷难度或者晚上的动画片都可能影响一点成绩。股价走势更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过程,不存在时刻有效的简单因果关联。也许你已经忘记了一个月以前你的批评换来的是从80分降到了75,或者说即使你对上周的75分不做任何表示,这周还是可以得到85。而在股市上,也许下次业绩增长报告正是一波下跌的开端。
  
   通常,股民依靠一些技术分析理论和手段来做预测。但不管什么理论和手段,你都是在将市场纳入你的理论所定义的某种已经固定的模式之中。市场是如此混沌与桀骜不驯,希望它长期按照一个固定的条条框框运行,其难度相当于灰太狼抓到了喜羊羊。
   我们可以说股市是由无数个智慧的头脑组成的,这些头脑之间相互博弈,以价格走势的形式呈现动态博弈的结果。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技术指标,一旦被发明出来,就离失效不远了。或者说时而有效时而失效,关键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失效。
   行为经济学实验显示,在得到股价信息和趋势信息后,65%的人确信能够正确预测,但这样的预测只有49%的正确率,还是等于投硬币。
    视资金安全高于一切的巴菲特巴老在给股东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永远不理睬任何预测。他说,给你一个50%概率能打开的降落伞到2万英尺去跳伞,你敢吗?如果不敢,你为什么敢把自己的钱交给50%概率正确的预测?
   长期而言,持续战胜市场的概率也就跟连续抛出硬币正面一样,而这样的概率随着连续次数的增加而指数级减少。所以,股市中最终的赢家只能是极少数人,而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都是错的。类似地,这也是为什么球王贝利被成为“乌鸦嘴”的原因。一到世界杯足球赛,哪只球队也不愿意被贝利恭维。不过像贝利这样这么多年一次都预测不中也不容易。
   当然,用抛硬币来类比股票投资过于简单化了。股市毕竟不等于彩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率游戏。股市的参与者是有思想的人和发展中的企业。在股市中,随机性无处不在,但相对的确定性仍有迹可循。比如说,通过对某行业或企业的基本面扎实调研,发现未来业绩确定性增长从而具有长期价格潜力的股票,长线持有而不理会短期的波动,这种投资策略可以理解为规避随机性、做出具有大概率的决策而获得长期的相对确定性收益。显然,在今天,2009年7月17日,天气预报不能准确预测明天的最高气温,但不至于说连现在是夏季也不能确定。对大的轮廓和趋势的把握足够你获得相对确定性的安全利润。但可悲的是鼠目寸光人们恨不得每天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预测本身没什么,可怕的是相信预测心存期待。如果你为股价走势预设了方向,当实际走势与预设不符,在过度自信、侥幸心理等等复杂的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及时对走势的变化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
  所以华尔街有句名言说:“一个好的操盘手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操盘手。”也就是说,走势不能预测,而是要当下地判断和确认,做到顺势而为。很简单,在股市中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预测大师,而是资金的稳健增值。
《股民的自我修养》之五:
  酒后驾车与过度自信
  
  
  
  假如你在股市中有时候不由自主,想不起来那么多了,那么你至少要记住一条:当如敬畏自然一样对这个市场保持敬意,而不能有任何轻慢之意
  
  
   近来酒后驾车造成交通惨剧的事件不断见于媒体。其中,对成都一位车主的描述引起我的注意,这位车主被曝一直认为自己驾车很有天赋。
  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酒后驾车者的心理状态中可能都有这样的成分,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不错,酒后也没问题,甚至你不让他酒后开车他都觉得你瞧不起他于是丢了面子。
  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部分验证了这一点:80%以上的驾驶员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
   悲哀啊!很多人间惨剧就是这样因为过度自信而造成了。
  
   其实,股市中“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车”的亦不在少数。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知道股市上最终的结果是一赚二平七亏损,那为什么炒股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答案只能有一个: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绝不会是那亏钱的大多数。这样,推论很简单:大多数人过度自信了。
   尤其是在牛市的进行之中,人们往往把一时的盈利归功于自己的判断,而完全忘记了,“水一涨,所有的船都会跟着浮起来”。在市场的某些时候,用飞镖随便扔一只股票都能赚钱。于是,过度自信与一连串的成功相辅相成,并在牛市顶峰时达到最高点。
   但“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 在一时成功面前有点自我膨胀的人们很容易忽略风险的存在,即使交易成本已经很高,预期收益已经很小,他们仍然乐观,继续进行越来越危险的交易。
   而当股价开始下行,还在过度自信的人们不会首先怀疑自己的判断失误,而是将之归因于市场环境的客观原因以寻求心理安慰。直到股价的连续下挫,在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下,投资者脆弱的自信在熊市的底部落到最低点,过度自信走到了相反的极端。这时,另一个噩梦又开始了。
  
   过度自信是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许多不切实际幻想的根源。其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是自以为比平均值好。具体的表现包括不理会别人的失败教训,认为自己更高明肯定没问题;或者总希望能够抓住什么涨停,最好还是一字涨停;或者,在大盘的暴跌之中还指望自己的股票能够逆势上扬。
   二是狭窄的置信区间。投资者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比如说对自己的短线能力很自信,倾向于频繁交易和过度反应;或者,忽视风险盲目增加投资仓位甚至大胆借贷资金用于投资。
   调查表明,自信水平与成功投资并无正比关系。那些最有信心的投资者的业绩其实更差:某交易经纪公司在几年里平均账户年回报率是17.7%,但交易最频繁的20%账户的年回报率只有10%。
   过度自信者通常都有维护这种自信的潜意识。他们倾向于赞同甚至主动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增强他们自信的信息,而对于那些观点不同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往往因为其可能伤害这种虚幻的自信而选择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将会造成无法纠错,错上加错,后果不堪设想。
  
   显然,初期的成功最容易滋生过度自信情绪。初入股市的新手一旦赚钱,不免有点洋洋得意,心想炒股也不难嘛,看来我有天赋。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种感觉确实不错。之后回报原则开始起作用——那些经常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行为会不断被重复,过度自信于是随之增长。而如果预期的回报没有到来,甚至投资者因此还遭受了亏损,一部分人(只是一部分)可能会被激怒,反而更加坚定立场或加码以期补偿损失,此为强化原则。
   此外还有诸多因素促进过度自信。
   比如说当你在一只股票上下了很大的研究功夫,你就会更自信。问题是,你的研究成果未必符合实际。
   如果你希望表现出色的动机越强烈,就越可能过度自信。
   面对失败,如果选择回避以保护你脆弱的心灵,而一点点小成功都恨不能广而告之,这样的人容易形成虚幻的过度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判断正确的概率越高,过度自信却随之减小。也就是说,在没有多大把握的事情上,更容易过度自信。俗话说,“一瓶不响,半瓶晃荡”,当我们对事物认识更多,越知深浅越不会过度自信,而外行却常常可笑地自以为是。显然,在股市中,这非常危险。
   如前所述,随着股市从牛转熊,过度自信会向完全不自信转化,这是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正如心理学所说,自负是对自卑的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两者不可分割,并且非常容易因外界因素刺激相互转化,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我和所处的情势有客观的了解确实很不容易。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做不到正确看待自己,自以为怀才不遇长吁短叹无奈蹉跎。
   改善自我归因倾向,诚实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是减少过度自信的第一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普通投资者在股市上大部分的成功操作,通常跟所谓水平没有关系,只不过是大势使然,猜硬币还有一半对呢。过不了多久,吃了的还要吐出来。
  而在失败面前的自省能力则更为重要。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会公开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你又怎么能以利空突袭、主力机构又如何如何之类的借口将自己决策的愚蠢匆忙掩盖呢?在错误中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非心浮气躁之人所能做到。那么像巴老那样,该承认失误就承认,该坚持的投资方法就坚持,可谓真正的自知之明——既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也了解弱点不足,这样真正客观的自我认知才能形成稳定和恰当的自信。
   每一次操作决策都是调整心理的一次机会。当你形成一种决策的意向,一定要想你的判断很有可能是错误的,要努力去寻找相反的证据来考验你的判断,而不是听不得逆耳之言。
  
   我们认为过度自信不可取,但问题在于,你怎么知道怎样的自信是恰如其分的?这无法绝对精确衡量。我们也不需要这样的精确衡量。毕竟,在生活中,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不仅受到肯定,而且对于心理和生理健康也颇有益。
  有意思并值得深思的一个视角是,正是由于对未来的过度自信,使得股民可以无视亏损继续交易,股市才能始终存在。否则,真的理性对待“一赚二平七亏损”的话,当坚决退出股市去储蓄买债券了——股市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场所。
   好的,最后,我们说,假如你在股市中有时候不由自主,想不起来那么多了,那么你至少要记住一条:当如敬畏自然一样对这个市场保持敬意,而不能有任何轻慢之意。
《股民的自我修养》之六:
  所谓“炒股观”
  
  
  
  你要明确无误地知道,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而不是你获取暴利发横财的捷径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以一个相关的根本看法为基础的,这就是“观”,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观”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基本方向问题。人生观比性格更能决定人的命运。
  炒股也需要一种“观”,“炒股观”应该是人生观的一部分,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所谓“炒股观”,应该就是对这样一个基本命题的观点:炒股是为了什么?
  
  炒股票不都是为了赚钱,这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是不假思索的回答,但深入一点想,虽然炒股本身就是在玩钱,但炒股观就只能这么简单直接吗?
  股神巴菲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投资就像是玩游戏,同时保留得分。”
  不仅是巴老,另外一些著名的投资者同样将投资当作一个有趣的游戏,他们着迷于此,以发现股市运行的各种规律为乐。相反,他们将赚钱放在次要位置,金钱仅仅是投资快乐的附属品而已。关键在于,这些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投资生涯非常成功。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孜孜以求,越求之不得。越是享受其过程,越会得到成功的结果。
  投资股票就像在高空的钢丝绳上小心行走,而且没有威亚的保护,容不得你有太多杂念。越是满脑子想着要赚大钱不能亏本,越是容易被市场的波动左右,在焦虑和压力之下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贪婪与恐惧正来自于此,当你被这两种情绪占据了思维,一切就全完了。
  
  投资者在进入股市之前首先应该清楚,炒股票并不是一件像它看起来那样轻松的事情,它对于人的智慧和心性的考验超过了其他大多数职业。如果你不是真的对投资这件事本身而只是对赚钱感兴趣的话,你很难忍受投资过程中的种种“煎熬”,忍受不了的后果只有一个:亏损。
  所以说“端正”你的炒股动机是第一位的。并不是说不追求利润,而是必须有其他东西可以带给你快乐。成功的投资者真正追求的是对市场规律更深入的认识,他们对市场所带来的挑战甘之如饴,在市场中磨练自己提升了个人修为。操作中,他们关心的更多是决策的原则和对错,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判断方法,而不是仅以一时得失为依据。只有这样进入到一件事情的本质之中,体会其发展过程,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论你是职业还是业余,只要你投身于这个市场,就必须对市场心存敬意。你要明确无误地知道,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而不是你获取暴利发横财的捷径。《股民的自我修养》之七:
  炒股与打猎
  
  
  
  总结历来投资大师们丰富的经历,不难发现一些明显的共同点,可以作为成功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要求恰恰就是多少年来优秀的猎人们赖以生存的本能
  
  
   Long long ago,我们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两件:男的打猎,女的采摘。那时候最高明的猎人通常会成为部落首领。打猎就是这最原始和本能的生产方式,后来才逐渐有了耕种、畜牧等等。
   不幸的是,随着狩猎武器的威力剧增以及人口的增长,当然更多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终于,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猎物存在了。于是,在倡导环境保护的今天,打猎不仅不必要,而且已经成为一项被禁止的娱乐活动。并且,作为猎人的后代的后代的后代,此时我们已完全不会使用弓箭猎枪了。
   取代森林草原的是那些新的狩猎场,其中残酷与弱肉强食的自然界并无二致。股市就是其中之一。在充满了诱惑和致命风险的股市,只有成功激活了“猎人本能”的人才能生存。
   总结历来投资大师们丰富的经历,不难发现一些明显的共同点,可以作为成功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要求恰恰就是多少年来优秀的猎人们赖以生存的本能。
  
   好猎手对山林熟悉到一草一木,对猎物的习性了若指掌,要不然连猎物的影子都见不到。
   投资者当然要了解从宏观经济、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证券市场运行规律到特定企业发展状况等各方面的基本信息,所有这些就是山川河流和风雨雷电,是你必须了解的天时地利。而当你介入一只股票,必须熟悉其波动特点,就像猎人熟悉猛兽的习性一样。一无所知却莽莽撞撞,就不是打猎而是被打猎了。
  
   好猎手必技艺出众,且善用正确的方法捕获不同猎物。
   一般来说你必须先练一练箭法枪法有两下子才会进山,但炒股却有的是那种无畏的无知者。从实践中学习是最直接的办法,尤其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打猎可以先打打兔子山鸡,炒股也可以先投入较少资金提高水平。炒股就得首先像练习枪法一样磨练自己的技艺,没有捷径可走。
  
   老猎人常有那种近乎神奇的风险嗅觉,这可能是常识判断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也可能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某种直觉。
   风险无处不在,而且常常在乐观的情绪中在你兴高采烈毫无防备时来临。只有那些具备风险嗅觉的股票投资者能够逃脱突然降临的风险。这种嗅觉可能是常识、知识、理性的判断、经验的混合体,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在股市中摒除杂念的敏锐感知。只有当你不再沉浸于极端的自我情绪之中,才能够听到那些其实并不微弱的警示信号。
  
   为了捕捉生性警惕的猎物,猎人常常要在山林中进行艰苦难熬的隐蔽守候。必须有十足的耐心、意志力和高度的注意力,才可以在猎物出现时一击而中。
   其实一年中大的投资机会并没有几次,而一旦抓住这样的机会,就不要浅尝辄止。无论是空仓等待还是满仓持有,你都必须像猎人一样克制自己的情绪,耐心等待真正的时机到来,而不能被短期的波动所干扰。浮躁是投资的大敌,能忍受长期艰苦的守候是投资家必备的素质。
  
   猎人们如果要捕捉猛虎,就必须无视草丛中的野兔,贪小必失大。猎人们世代居于山林,滥捕滥猎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追逐于短线的波动,将很可能错失长线的投资机会,而收益往往只是长线投资的一个零头,甚至会亏损。总是热衷于搂草打兔子,怎么可能成为优秀的猎手?
   股市涨跌应有度,暴涨之后必暴跌。涸泽而渔,明年无鱼,过度的透支损害的是长远利益。
   无论在股市还是生活,都要懂得取舍和节制。《股民的自我修养》之八:
  后悔之痛
  
  
  
  股市就是一个充满了后悔和遗憾的场所。要么你逐渐心如止水,终于悟出点什么,要么你陷入挣扎难以自拔
  
  
   这可能是过去二十年最为经典的电影台词,70后、80后的中青年们几乎人人可以背诵。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有时候遗憾才是美。至尊宝剑架在脖子上的这一番话成就了《大话西游》的悲情基调,以及其在电影界的江湖地位。
   这段话的力量在于直指人心的敏锐。让每个观者不禁联想起自己曾经错过不可回追的美好,然后深深入戏。
  
   后悔就是这样一种让人痛苦唏嘘的情绪。无处不在,随时向你袭来。国足的队员说,“要是那个点球罚进……,现在就……”;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每天唠叨,“我真傻,真的,……”;去年网络上则流行一句:当时“很傻很天真”。
   他们都不好受。心理学将后悔定义为,将事件的真实结果和可能发生的一个比真实结果更好的假设结果相比较并伴随痛苦情绪的过程,是一种反事实思维。
   人们难免有时会做错事或者说错话,于是严厉自责,心里自恨真的不该这样。影视剧乃至生活中常见,当两个人谈崩了,一方最后狠狠地威胁说,你会后悔的。很显然,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常常落入“后悔”的陷阱,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糟糕的是,对后悔情绪一味的回避,常常使我们忽略了其它,从而不能理性行事。在股市中就是这样。炒股很难不犯点错,操作难以非常完美,这就会或多或少产生后悔情绪。而股市中风险又无处不在。于是问题出现:在后悔回避和风险回避之间,人们往往屈从于情绪的需要,而压制了理性,选择后悔回避,而忽略风险——这正是很多投资者的悲剧所在。
  
   不能及时止损,而股票刚一上涨就忍不住抛掉,都是投资者常见的毛病,其中就有后悔心理的影响。行为经济学家分析认为,投资者不愿止损是为了不想看到已经亏损这一事实,从而不感到难堪和后悔,而持有股票还可以幻想股价回升从而验证自己投资的正确。同样的,投资者轻易卖出盈利的股票也是为了避免随后股价可能下跌而带来的后悔感,而不管股价此后会不会持续上涨。
   这种现象的唯一结果就是小赚大赔,资金持续缩水。但一切决定都是投资者自己做出的,回避后悔带来的是后悔的恶性循环。
   所谓“认知失调”也与后悔厌恶心理有关。认知失调可以被理解为对错误观点的后悔,简单说就是,当你已持有一种观点,甚至付诸了某种行动,但随后有证据表明你的观点和行动很可能是错误的,这时你怎么办?可叹的是,大多数人此时为了避免后悔之痛,往往故意回避对己不利的新信息甚至努力寻找扭曲的论据以维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于是,不愿意承认错误的投资者,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不能止损和认知失调都是后悔厌恶心理在个体上的负面作用,在群体中,后悔厌恶同样也影响深刻。从众,也就是羊群效应即与此有关。
   显然,买入一支大家都看好的股票的决定很容易做出,因为投资者会想,要错大家一起错,你就不会太过自责,这将大大降低后悔之痛。而反过来,如果买入一支冷门股遭遇下跌,那么后悔自责的心情还要加倍。羊群效应于是产生。
  
   更进一步了解后悔心理,我们还有更多发现。
   同样的糟糕结果,如果由不为自己控制的外因造成,后悔程度要轻一些。引申来说,不同的人由于自我归因倾向的不同,对后悔的痛苦体验也不一样。责任感是后悔情绪产生的可能条件之一,自责意识较强,更容易感到后悔,习惯归因于外界因素的人,则感觉轻松得多。
   “做效应”是后悔心理常见的表现。同样是错过一段上涨,一扔就涨,要比始终没有买入带来更强烈持久的后悔;类似的另一情形是,一买就跌要比始终持仓经过下跌要更难受。“做效应”即指采取了某种行为产生了负面结果,对比没有采取什么行为产生了同样结果,后悔情绪通常更为强烈。尤其是当你的作为已经接近成功却功亏一篑,后悔更是难以复加。这一点,我们看看1994年世界杯决赛,巴乔罚失点球后的忧郁神情就知道了——那个夏天,成就了忧郁王子的一世英名和一生遗憾。
   此外,“不作为惯性”亦值得一提。比如,股价绵绵下跌,你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抄底,经过几次不成功的操作之后,你变得愈加小心谨慎。这时,底部信号出现,但你已经不敢轻易出手了,还是想着会不会更低些。但股价已经开始向上了,此时,如果有回调,还是买入的好机会。但你在失去最低价之后,却开始不情愿选择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在稍高一些的价格买入。
   不幸的是,股价不管不顾地持续上涨,翻倍有余。这样,你一开始只是错过了最低价,最后却错过了整个行情。研究者认为,你之所以不情愿在次低的价格买入是为了避免与之前错过的最低价买入机会进行对比,从而产生后悔情绪。
   这种情况很常见,在股价的顶峰就更常见。如果错过了最高点卖出,那么你很可能也会错过次高点。你会想,我上次在那么高都没卖,现在低得多我怎么能卖,于是一路错过,直到在低谷中难以忍受煎熬而愤然割肉。
   炒股中有太多的错误与后悔心理有关。并非我们没有分析判断能力,而是内心中你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圈套。你总是自己跟自己赌气,最后赌上了自己。
  
   其实,后悔心理之所以是人类的普遍心理,一定是有其正面的道理。显然,人不能真的没心没肺,只有那些在犯了错误后知道难受,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才能获得认识上的进步,下一次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这里有个前提是,你的后悔情绪,一定要促进在分析和判断能力上真正的提高,要积累有用的经验,这样此后类似情况下你才会有改进。如果没有这些改进和提高,那么越后悔越倒霉。
   所以,消除后悔心理的第一步就是在错误中学习,有实实在在的进步,这样后悔心理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也就是说,后悔一旦产生,就不应该回避或者沉溺其中。回避的结果是同样的错误犯很多遍,沉溺意味着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有亏损才后悔。即使赚了钱,如果觉得本可以赚得更多,后悔也会产生。后悔来自于真实结果和可能发生的假设结果的比较——来自于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真实结果的绝对值。
   由此我们知道,如果你在做一个投资决定之初,就预先设想到各种可能性,包括最坏的结果以及如何应对,而不是只想着好的一面,那么后悔情绪不会那么严重。
   除此之外,后悔情绪下人们通常急于要找机会扳回来,急躁的状态下非常容易错上加错。股市中常说,投资机会就像出租车,走了一辆还有下一辆。这种急于挽回影响的心态也是一种回避,于事无补。
  
   事实上行为经济学界关于后悔心理的研究仍然只是刚刚开始,并没有十分系统的表述。这与行为经济学不长的历史有关,更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有关。
   当股票稍涨,你卖了就后悔;之后大幅飙升到高点,你没卖,也会后悔;当股价调整后再度向上走出长牛,你又后悔卖早了。人的欲望没有穷尽,后悔就没有穷尽。这些,又怎么能轻易研究清楚呢?
   在生活中,一个决定之后也许很久才会后悔。但股市中是非立现,更多的情况是你下一秒就随着走势的变动而庆幸或后悔。股市就是一个充满了后悔和遗憾的场所。要么你逐渐心如止水,终于悟出点什么,要么你陷入挣扎难以自拔。
  
  
  
  
  
  
  附:
   “如果你结婚,你就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会后悔;无论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嘲笑世人愚蠢,你会后悔;为之哭泣,你也会后悔;无论嘲笑还是痛哭,你都会后悔。信任一个女人,你会后悔;不信任她,你也会后悔。吊死自己,你会后悔;不吊死自己,你也会后悔。先生们,这就是一切哲学的总和和实质。”
   ——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愿望大都如此。”
   ——杨绛谈《围城》
  
《股民的自我修养》之九:
  主力的真相
  
  
  
  从庄家与散户,到主力与散户,这个市场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散户,依然追涨杀跌,依然站岗放哨,依然对所谓“主力”喋喋不休
  
  
   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咱股民最常用的炒股词汇。以我之见,以前大家提到最多的“庄家”,现在挂在嘴边的就是“主力”。
  《南方周末》的一个著名口号叫做“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在股市中,我们感觉,总有一种力量在跟散户作对。
   股市十几年变化很大,监管在变,结构在变,市场参与者日益多元化。从庄家与散户,到主力与散户,这个市场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散户,依然追涨杀跌,依然站岗放哨,依然对所谓“主力”喋喋不休。
  
   回顾过去,让我们首先简单总结一下中国股市曾经最主要的矛盾——庄家与散户的畸形关系。
   一方面,庄家呼风唤雨无情绞杀散户,散户无不痛恨。但另一方面,散户心想既然无法与庄家对抗,那么如果能摸清庄家的路数,恰当跟随,顺应趋势,必可分享收益,对“跟庄”的研究成为散户必修课。但是散户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过分的欲望和投机取巧的态度成为无处不在的陷阱。
   其实股市中的“庄家”一直也没有消失,近两年在一些股票上仍然有或明显或暗藏的操纵现象。但曾经毁掉了几代股民的“坐庄现象”今天已经不能成为主流了。
   这种改变与“股改”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增长有直接关系。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占据了股票流通市值的相当部分,尤其是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有多家机构入驻。庄家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不可再为所欲为。
   逐渐地,市场中主要的博弈关系从庄家与散户转变为机构与机构,机构与散户。而随风倒的散户,眼睛永远盯着掌握话语权的那一方。这时,散户的研究对象成为机构投资者们,以及各种来源复杂的大资金游资私募等等——由于其强大,由于其来路不一,由于散户心中仍然感觉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导着股市。散户将各色机构和大资金统称为所谓“主力”。
  
   凡是看不清的东西,人们通常因其神秘而夸大其能力。散户是很容易看透的,但主力不在明处,只能通过少量滞后的公开数据猜测其动向。主力于是被神话,可以操控股票甚至整个市场的命运。说的远一点,即便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不也被一些阴谋论者解释为少数幕后的神秘力量一手操纵的吗。
   非黑即白,凡事物皆有反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在还是很普遍。在股市中,十几年来,没有一个假想敌,散户都不知道怎么思考了,好比没有了敌人那么和谁打仗呢?有时候,凡是大家搞不清楚原因的事情,就往主力身上想。这多简单啊,怎么说都行,反正都无法证实。一些股评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们猜测主力动向的时候,仿佛在欣赏最有悬念情节最曲折的连续剧,充满了感情色彩。要命的是,下跌通常被描述成主力洗盘,上涨则一律是主力的拉升刚刚开始。
   主力是“被需要”的,除了是一个假想敌之外,还是人们内心中一个可以转嫁责任的对象,一个交易失败的最佳借口。“不是我们太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一切的错误都变成主力在使坏。
   其实就以资金量而论,主力的说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个“主力”包括的内容太丰富了。比如: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QFII、券商、私募基金、各类企业、游资热钱等等。具体到一只股票,流通盘稍大的话,其中的资金成分也很复杂。
   不同类型参与者由于其资金性质不同,对市场的认知和操作手法区别相当之大。即便同样是公募基金,不同的基金之间也是风格迥异。调查表明,2009年上半年,有的基金换手率1300%以上,有的几乎没有操作。你说大家都是主力没关系,但有谁能统一协调这许多不同来历的资金?你将如此之多的投资主体合并为一个躲在幕后使坏的阴谋家,就是在讲故事了。
  
   散户迷信主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认为,主力一定更精明水平更高,尤其是能提前掌握很多内幕消息。他们难以想象,其实主力跟散户一样对市场是雾里看花。事实是这样,被当作市场稳定的基石的机构,“散户化”的现象非常明显,股市的羊群效应也成为了羊群的羊群效应,其追涨杀跌的非理性行为加剧而不是减小了市场的波动。散户们应该了解,在5000点以上站岗在2000点以下割肉的,不仅有散户,还有众多的机构主力,而它们最终的蜂拥出逃也造就了从六千一到一千六的奇观。
   以占据A股市场流通市值约30%的基金为例,并非完全是投资水准问题,基金净值排名被认为是造成基金散户化操作的罪魁祸首。显然,别人都在买,你不追涨排名就会落后;别人砸盘,你不抛售排名也会下降。如是,基金经理从选股到操作手法趋同,令股价波动愈加剧烈。他们想方设法营造牛市气氛,以吸纳更多资金扩大基金规模,收取更多的管理费。基金经理玩的不是自己的钱,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已被抛在脑后。
   如果非要为机构们找个可以解释的理由,也只能说中国股市缺乏做空机制了。在单边上涨或下跌的行情中,基金与散户一样只好追涨杀跌。
  
   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才是决定股市价格水平的因素。
   中国股市正在进入多个利益群体复杂博弈的新阶段。数据表明,A股早期,个人投资者比重曾高达90%,如此分散的市场格局给了庄家太多兴风作浪的操纵空间。此后,1999年那轮牛市开始时降到70%,2006年牛市开始时仅40%~50%,个人投资者比重不断下降,正逐渐接近成熟市场的20%~30%比例。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性质、相对独立、实力平均的机构投资者。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行情的发展已很难由少数人来决定操纵,而是取决于多个利益群体错综复杂博弈的结果——一种合力。
   对于散户来说,更妥善的策略是关注股票本身而不是其背后虚幻的主力。该是转变思维模式的时候了。
  
 《股民的自我修养》之十:
  止损难题
  
  
  
  让我们再次温习一下格雷厄姆传给他的学生巴菲特的两条投资铁律: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近几年户外运动者中最有传奇的自救故事是,美国丹佛的攀岩者阿伦.罗尔斯顿,他用小刀割断被石头压住六天的右臂,终于生还。
  这是不折不扣的壮士断腕,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做到?
   在股市中,并不需要你去断腕,但是否抛掉已经亏损的股票是经常要面对的事——止损,确实不容易,虽然我们从一进入股市,就不断被如此告诫。这些告诫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令人迷惑。谁知道呢?要是我一卖它就涨呢?攀岩者阿伦.罗尔斯顿也不是第一时间采取断然措施,毕竟等到第六天实在无人救援才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生性自负的人,基本上不要指望他会及时止损。他会认为那跟当众扇他耳光一样没面子。前文讲过,股市中过度自信的人还是大多数,止损因此面临严重的心理障碍。
   但不能止损的原因远非如此简单,以一句自负即可概括。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损失厌恶”是不能及时止损的一种解释。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我们似可觉察,等量的损失带来的痛苦要显著超过等量获得所带来的喜悦。行为经济学实验证明了这一现象,某些实验认为,在金钱方面,这往往有2.5倍的差异。
   与之相关的是“禀赋效应”——人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物品会给予相对更高的估价。也就是说,同样的物品,当你拥有时所开出的卖价,一定显著高于当你没有这件物品时愿意付出的买价。于是不难解释,想让你卖掉点股票为什么那么难了,即使它已经亏损。
   更为错误的是,人们总是认为,只要没有卖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亏损,就仍然幻想有挽回的机会,之前的投资决策就不能说错误,自己就不会后悔不用承担自责的痛苦。此时,我们心中不能放下的是曾经的投入——“沉没成本”,我们不想这些已经的付出化为幻影,却忽略了隐藏其后的隐形的机会成本。
   少数时候,你已经“爱”上了这只股票——对于某种理念的坚持或者股票前景的过分信任——情感战胜了理性,你的喜好就是你的弱点。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想清楚,简简单单两个字“止损”,背后包含如此之复杂的心理因素。而只有了解错误之根源,才可能在操作中头脑清晰冷静理智。
   止损时刻,一些人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减半仓。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涨跌,你都不至于心态太过失衡,仍然可以清醒地想一想剩下的一半问题如何解决。至少,你获得了腾挪的空间。
   另一种思路是强调严格的操作计划和程序。尤其是一些技术派,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次进场前都必须事先拟定完备的计划,设想到最坏的情形,什么情况下买入、如何止盈、何时止损。之后你最好像一个机器人,只按照预设的指令执行就是。
   不过,对于散户而言,能够这样操作的人凤毛麟角。一方面,专业水准不足使得操作计划可行性有问题,此外,即使计划有效,临场时刻能够严格执行计划也不容易。基本上,如果能够让不同的人来分别负责买和卖,从而减小情绪的影响,也许执行计划会严格一些。
  
   常常,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与该事物的表述方法有很大关系。很多人都在买保险,但大多数人一般都用不上保险,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这笔费用实际上是“损失”了。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在买保险,保险公司仍然顾客盈门?
   显然,我们都是这样来理解“保险费”——为了防止遭受非常大的损失,而付出的相对小得多的代价——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你将保险费表述成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损失所必须付出的成本,而不是直接的损失。这样你就心甘情愿交了保险费,并且一定很不希望自己会用上这点费用。在行为经济学上,我们说由于“框架效应”,人们实现了偏好反转。
  (注:框架效应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例子:在加油站A,每升汽油卖5.6元,但如果以现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在加油站B,每升汽油卖5.00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0.60元。显然,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但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A要比加油站B更吸引人。因为,加油站A是与某种“收益”(有折扣)联系在一起的,而加油站B 则是与某种“损失”(要加价)联系在一起的。)
   止损,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
  
   但很多人可能还是转不过弯来。损失就是损失,怎么就变成成本呢?不是文字游戏吗?想不通没关系,放在一边,我们继续换个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无误地了解:股市中的机会是没有穷尽的。而你也不是一次操作就离开市场,你期待中的财富增值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操作就实现了。长期成功才是真的成功,而这来自于长期、多次、稳定、严格的操作。
   好的,情况是这样,比如说股价走势触发了你止损的条件(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你止损的条件,应当先去补补这些最基本的课),接下来无非三种走势,反弹、平价、继续下跌。平价不考虑,继续下跌显然证明止损是对的,你不能止损的心理障碍因此不过就是担心一抛就涨这种最坏的情形出现。
   显然,在你的止损条件下,一定是下跌概率显著大于上涨概率,否则你应该先去修改止损条件再说其它。如果只有一次操作,那么你会说,一旦止损错误,损失就是100%。但你所面临的是长期多次的操作,这样,长期概率运行的结果必然会是:止损的确大大减小了你的损失。
   如是,不能下决心止损的障碍在于你忘记了今后还会多次遇到类似情况,而过于纠结这一次的得失。行为经济学认为,降低对决策评估的频率,能够减轻在面对风险时由损失厌恶带来的抑制作用。每一次的决策都不是孤立存在,只有采用长期、综合的视角,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止损一定是要建立在大概率判断和长期稳定的操作体系基础之上。最起码,你应当对股价运行的趋势状态大体了解,当股价处于上涨、下跌或盘整中,止损的必要性与成功概率当然有显著区别。
   如果你的判断总是出问题,那么频繁的止损就是从一个陷阱落入另一个陷阱。这就不是止损,而是另一个问题了。
   最后,让我们再次温习一下格雷厄姆传给他的学生巴菲特的两条投资铁律: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