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2016奥运会决赛:[于海艺]美国人认为的成功是“打不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01:34
[于海艺]美国人认为的成功是“打不倒”   [ 中国智库     www.chinathinktank.cn     2011年10月2日 ] 发布:三略观察  

                  

——嘉宾简介——

  做过电台主持,电视记者
  现在经营小生意

——精彩言论——

  ·许多美国人以到过中国为荣,以会说中国话为荣,以娶中国妻为荣。也有很多生在美国的华裔后代,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

  ·一位来访的朋友说过一句话,她说:美国人认为的成功,不是发财,不是做官,而是打不倒。

  主 持 人:王贺南
  受访嘉宾:于海艺

  博联社: 五湖四海,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们博联社的博友。本期博联访谈,我们请来了定居美国10年的于海艺博友,和我们聊聊美国,聊聊她的美国生活,聊聊美国,这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说道美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词“美国梦”,每一个移居美国的人,都怀揣着一个“美国梦”。那您的“美国梦”又是如何开始的呢?

  于海艺:在世界舞台上,美国是个主角儿。人们对她的样貌,性情,特征都很熟悉了。她的巨大,强大,伟大,媒体津津乐道,百姓耳熟能详。如果让我说美国,我愿意站在生活的角度,从细微的地方出发,用我的观察,描述我所体验的美国。也许这样能使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在大洋那边的中国人民看来更具魅力和亲切感。  

  我之来美,是偶然也是必然,是秘密,也是传奇。用朋友的话来说,我不适合在中国生活。那么,就让我寻找一个适合我生活的地方吧。日本,巴西,加拿大,都曾在我身边出现过。感谢上帝,他让我不为所动,坚定地等待,直到引领我来到新世界。

  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正如世界人民所认识,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她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国家。1998年5月,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留下来。当我不得不回去的时候,心底有句话我还记得:美国好,但不是我的。现在,当然,她也是我的。她以宽广温厚的胸怀接纳我,收留我,帮助我,施爱与我,她是我再生的母亲。

  博联社: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所居住的内华达州雷诺市,这座城市有怎样的魅力,让您一住就是10年?

  于海艺:两次来美,我投奔的是同一座城市——内华达州雷诺市。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小城市”。在这里住了十年,已经被我视为第二故乡。

  内华达州位于美国西部,塞拉内华达山脉,号称“银州”。1864年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36个州,与别称“金州”的加利福尼亚毗邻。从我家到加州边境只需开车30分钟。这个州位于沙漠,半干旱地区,海拔很高。自然景观雄浑,粗犷,辽阔,与我国的青海省相似。最著名的地方就是赌城拉斯维加斯,那是荒凉沙漠上建造起来的人间奇迹。雷诺算是本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赌城,但规模与气派比起拉斯维加斯相差很远。

  可是我喜欢这个闹中取静的小城市。她依山靠水,风景优美,四季分明。尤其季节上与我在中国北方的家乡很接近,也是春天奇短,冬天漫长,夏天炎热。但我最爱她的是,夏天再热,到了夜里也需要一条薄被。不像拉斯维加斯,夏天又热又闷,深夜都在烤炉里。(参看博文《我的小城我的家》)

  以往很多年,雷诺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一个娱乐旅游城市。有一个住在硅谷的上海朋友曾经告诉我,他来美国后的第一个周末,就是在雷诺度过的。因为那时候北加州没有赌场,从中国来的人要开眼界,尝洋荤,头一个选择就是到雷诺赌一把,过过瘾。

  经济危机以前的小城非常繁荣兴旺,每到周五,旅馆就住满了,逢到节日更是一床难求。停车场一层一层,看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车都是加州牌照。一位去过澳门的朋友说,如果说澳门的娱乐程度是大拇哥,那雷诺就是个巨人的大拇哥。我家先生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在这儿安家居住了好久,还感觉自己是个过客,好像到这里来就是来玩的,而到了旧金山才有家的感觉。

  实际上,近年雷诺已经从单纯的旅游娱乐城市,成功向高科技方向转型了。许多高科技公司在2003到2008年之间,从物业昂贵的加州搬到内华达。公司多把办公楼盖在郊区,而雇员多半把房子买在雷诺。两条高速公路,横贯美国东西的80号,和南北方向直抵加拿大的395号,把雷诺的交通带活。 有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同事告诉我,她八九岁的时候,这里的高速公路从来不堵车,住家附近都是旷野,没有沃尔玛(Walmart),没有梅西(Macy’s),没有好事多(Costco)。近年不但商业繁荣发达,人口增长也惊人,有一年,大约是2005年,短短两个月之内,就有四五万人从加州搬过来。目前人口大约接近三十万。包括与雷诺堪称双城的斯巴克斯城。那也是一个新兴的小城镇,地理上和雷诺分不出你我。 我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说,其实应该是在斯巴克斯。但因为雷诺是个大地区,包括州府卡森城和跨越两州的太浩湖在内,统称为雷诺地区,所以这样说也不算错。

  历史上,一部分内华达土地曾隶属于墨西哥,直到1848年墨西哥独立战争结束。今天,这里仍然是墨西哥人的乐土。西裔人口约占整个人口的15%。从亚裔角度来看,这里是菲律宾人的天下,大约占10%。中国人相对少,三四千人的样子。一般来说,有赌城的地方,亚裔移民就多些。因为比较容易在赌场找到不需要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工作。 

  博联社:美国现有近400万华人,分布在美国各地。和我们说说您所在的雷诺市的华人吧: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现状,和他们融入当地社会的情况。

  于海艺:中国人的构成和美国其它城市差不多,最早是广东移民,台山人占很大比例。新任驻中国大使的骆家辉,祖籍就是台山。后来,1950年代,台湾人留学移民的增多,香港人也不少。再后来,就是大陆人。

  不管从哪个地区来到美国,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几千年儒家传统浸染,汉语言文字通行,大的文化背景相同,导致基本表现相同。价值观念,感情趋向,人文关怀,大致一样。但不可否认,台湾人香港人和大陆人的个性仍然表现出强烈的差异。这大概与各个地区的历史背景有关。总的说来,台湾香港的中国人修养礼貌好过大陆人。

  说起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应该说中国人的口碑不错。我们这个祖群吧,老实,胆小,不抱团,各自为政,一盘散沙,但绝不惹是生非。所以在美国人眼里看起来,不具备威胁能力。以前广东人为主的中国人形象,矮小,瘦弱,委琐,无能。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开放国门,大批年轻优秀,富有朝气的留学生来到美国,才开始改变了中国人的形象。

  我见过的最老的一位早期移民,是年近90岁的老人家,由白发苍苍的儿子搀扶着,来我上班的餐馆吃一碗混沌汤面。他们只讲广东话,不讲国语,我们只能用简单英文交流。那也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

  第二代第三代移民,逐渐摆脱开餐馆,做洗衣房的粗陋行业,跻身于医生和工程师律师行列。华人注重教育,这在美国有口皆碑。一位白人大姐,和我谈起她是小女孩的时候,常去的一家中餐馆吃饭的情景。她说,那是雷诺城中心的一家店,夫妻两人终日忙碌着。四个孩子,放学回来就帮点忙,没有客人,马上躲进一间小屋读书写字。她说她记得,那家店的东主,曾经发誓再不让孩子们做同样的工作。如今,那四个孩子都是高层白领。这位大姐已经是60多岁的人,她讲的是50年前的故事。可惜,让她深深怀念的一种炒面,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清楚是什么。

  我的家庭医生也是华人,六岁来美。在美国接受教育,父母在车衣厂打苦工,供她姐妹读书。现在两姐妹都是医生。她的父母七十多岁了,守得云开雾散,安享幸福晚年。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早年的华人,在美国的经历,一定有过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屈辱。我们来美国,中国这个国家的形象已经是强大,现代,和繁荣的了。不知不觉,美国人对我们的看法就变得正常和尊重。不再拿着中国人当外星人,也不再视中国人的文化为异端。歧视不是没有,但绝不在表面,事实上也少了。许多美国人以到过中国为荣,以会说中国话为荣,以娶中国妻为荣。也有很多生在美国的华裔后代,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

  有一天,内华达州华人协会举办一个活动,为华裔女子露西刘竞选参议员募捐。当我看到站在面前的刘姓女子,用地道的英文介绍她自己的时候,实在大吃一惊。她的外貌,完全是美国白人妇女,没有一点黄种人的特征。可是,她骄傲地宣称,她是中国人的后代,曾祖父是华人。

  我想,就像以前中国政治严酷时期,没有人敢站出来声称自己有海外关系一样,这位文雅娴静的露西刘,在中国没有崛起,中国人被人耻笑的年代,大概也不会这样高调宣布自己的华人血统,并以华裔身份,争取政坛之路。

  她说以后还要回乡祭祖,寻根。祝福她。愿她实现个人愿望,并为美国和华人尽力。

  博联社:这些年,美国华裔开始告别了以往“沉默族裔”的刻板形象,在美国政坛崭露头角。您和我们说说美国华人在参政方面的情况。

  于海艺: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西部拓荒时期的作品《苦行记》中,曾经用这样的笔墨来描绘中国人。“他们是个无害的民族。不管白人们不理睬他们,或者像狗不如一样对待他们,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伤害人。因为他们极少想到要对哪怕极可恶的侮辱和最残酷的伤害施行报复。他们安静,平和,温顺,不会喝醉酒。一天到晚勤恳耐劳。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罕见,懒惰的根本不存在。” 他还写道,“在旧金山,几个小伙子在光天化日之下,用石头把一个无辜的中国人活活砸死。尽管一大群人目睹这桩可耻的行径,居然没有人站出来干涉。”(《苦行记》第54章)

  我惊异地发现,马克吐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描绘的中国人性格,竟然没有本质的改变。去年某一天,在纽约的大街上,一个从中国来留学的年轻女孩子,与一个黑人发生口角,被残忍打死。也是光天化日之下,也有众多华人围观,同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干涉。

  我们中国人只有一个“忍”字。在美国这样一个要靠自己争取权利的国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仅仅会忍耐,就意味着自愿丧失本该属于你的各种权利。

  近些年,华人参政比以前踊跃。华人社区也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代言人。加州奥克兰市的市长就是女性华人,前不久她还去中国大陆访问。这是让人欣喜的事情。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德裔,法裔,爱尔兰裔,意大利裔,墨西哥裔,日本裔,韩国裔,每个族裔都有自己的组织,也都有代表在政府机关任职从政,为美国服务,也为本族裔的移民服务。帮助这个国家进步发展,也帮助移民融入这个社会,从而回报社会。

  最近看华文报纸,旧金山华裔在争取让国会为一百多年前的排华法案道歉。这就是个积极主动的行为,是反抗压迫与歧视,争取华人在美国地位的表现。美国内战时期,大批华工漂洋过海来美国修铁路,为美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居住的小城附近,有一个小镇,曾经住满了中国人。

  现在,一百多年以后,那一辈中国人当然早就不在人世了。但他们的后代子女依然散布在美国的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工作着,生活着。

  博联社: 居美10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于海艺:每一个人,背井离乡,飘洋过海,来到异邦,都不会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不管以什么身份来美,开头的几年,一定是艰苦痛苦和希望并存。有的人挺不过最初的艰难,就颓然倒下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见过堕落了的留学生,精神分裂的年轻人,还有沉溺于赌场,完全放纵的人。有的人耐不住精神上的苦闷煎熬,打道回府,也有的人皈依于神的怀抱,到基督教会寻求精神安慰。

  美国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充满魅力。但这里绝不是遍地黄金。任何人的任何成就,都是智力,毅力,和机遇的结合。我钦佩每一个学有所成的留学生,钦佩每一位教授,每一位工程师,会计师医师;也钦佩每一个在餐馆,在商店,在建筑工地,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智慧,自己辛苦的打拼,创建出一份事业的人。

  美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她胸怀的宽广,和包容慈爱。他接纳世界各国人民,向热爱她的人们敞开胸怀,为受苦受难的人,走投无路的人提供一个幸福乐园。

  感谢主,我也是其中一个。我是一个精神上被抛弃的人,感情上也不容于家人。我爱他们,他们却不爱我。所以,每当看到收养中国弃婴的美国家庭,我都报以无限的感激。看到那些依偎在美国爸爸妈妈怀抱里,被中国亲生父母遗弃的小女孩儿,看着她们可爱的笑脸,天真无邪的表情,常常不能细细思量,不然一定抑制不住,泪水盈眶。

  美国人民热情,对人友善,乐于助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是美国人常见的性格。最重要的,美国有爱。这是吸引我来美的一个原因,也是促使我放弃原有的一切,不顾险阻,独闯美国的原因。

  现在美国遭受经济危机,今天已是第三个年头。不见好转。但人们依然抱有信心和希望。我们的生意也正经历非常的艰难,可好在也有银行和房东伸出援手,帮忙度过难关。

  写到这里,想起前不久一位来访的朋友说的一句话。她说,美国人认为的成功,不是发财,不是做官,而是打不倒。“打不倒”,这几个字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反复咀嚼,深为认同。要是按这个标准来衡量成功,那我也应该算是个成功的人吧。

  没有神的时候,我没有倒。现在有了他,就更不会被轻易打倒。信主的人,内心坚强。没有畏惧。有平安。< p="">

< p="">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