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跃檀溪红方怎么胜:状元:苏州最著名的“土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25:27

  ■本报记者 刘放

  苏州是古代科举最大的赢家

  晚报会客厅:李先生,你好!欢迎来到会客厅。你长期从事苏州历史文化研究,对苏州科举、苏州状元研究尤深,成果不断,最近又有新著《苏州科举那些趣事》即将出版问世,首先向你表示祝贺。

  李嘉球:谢谢你的祝贺!这里我首先要向你们晚报表示感谢。承蒙你们晚报领导重视,今年5月5日至6月18日,拙文《苏州科举那些趣事》(简称《趣事》)在晚报上连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次又把它列入“姑苏晚报文化丛书”之一结集出版,真是三生有幸,借此机会向晚报领导、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

  晚报会客厅:读了报纸上的连载,觉得你的这本新书融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很强。你怎么想到写这样的书的?

  李嘉球: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研究苏州状元的一个“副产品”。本人研究苏州科举将近30年,先后出版3个不同体裁不同版本的《苏州状元》,古吴轩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殿甲遗事——苏州状元故事》。在研究苏州的科举、撰写苏州状元的过程中,除正史传记之外,还曾阅读了上百种笔记、地方志,发现了大量有关苏州举子的生动有趣的遗闻逸事、故事传说,丢掉觉得十分可惜,于是集腋成裘,串联成章,写成了几十篇小文章,从科场角逐、科场传奇、科场轶事、科场舞弊等4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古代苏州莘莘学子在科场中的精彩故事、传奇人生。在撰写时,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注意趣味性,把相关的科举知识穿插其中,运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增加可读性,力求做到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晚报会客厅:请向读者介绍一下《苏州状元》三家竞相出版的情况。

  李嘉球:好的。第一本《苏州状元》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28万字。钱仲联老先生撰写了序言。这本书是传记体,介绍了40多位苏州状元的家庭出生、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同时,附录榜眼、探花传略和历代进士名录。此书出版后获得较好的反响,1994年获苏州市人民政府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地方志(地情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历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此书于

  2003年再版,印刷量为7200册。第二本《苏州状元》作为“苏州文化丛书”之一,由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15.5万字,这本书属于学术性著作,从苏州状元产生的背景、家庭及其社会关系、科场活动、文化艺术成就等角度作了比较全面地研究。此书曾获得苏州市哲学与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至2007年7月此书已经第三次印刷,印量达了14000册;一本学术性书籍能有这个发行量应该说是可以的。这本书还发行到了国外,前些年有位朋友到澳大利亚去探亲,在当地的中文书店看了此书,特地打

  电话告诉我。第三本《苏州状元》从体裁上来讲也是传记体,采用了百家讲坛讲解方法,但不同的是,在讲解文字的旁边,附注正史、笔记原文,今年年底将由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大约20万字。

  晚报会客厅:你能坚持研究苏州科举30年,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你掌握的资料一定很丰富、全面,根据你的研究,在古代1300年的科举中,苏州到

  底出了多少进士?其中有多少状元、榜眼、探花?

  李嘉球:根据各种资料的汇总统计,自隋朝到清末1300年科举间,苏州共出进士将近3000名,其中文武状元50名,曾赢得“状元之乡”的美誉。尤其是明清两代,苏州出了35名状元、13名榜眼、21名探花,还有26名会元、45名解元。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遥遥领先于全国,所以说苏州是中国古代科举最大的赢家。 状元是苏州文化的最大“土产”

  晚报会客厅:记得你在《苏州状元》中曾讲到一个“苏州土产”的故事,不妨再给读者讲讲。

  李嘉球:好啊。清初,翰林院里有一帮文人聊天,各自夸耀家乡的土产。广东人说家乡产象牙犀角,陕西人说家乡产狐裘皮毡,山东人说家乡产山珍海味,湖北人说家乡产优质木材……众人“侈举备陈,以为欢笑”。汪琬(字钝翁)则默默不言,于是大家揶揄道:“苏州自号天下名郡,钝翁先生是苏州人,怎么会不知道苏州的土产呢!”汪琬故意一本正经地说道:“苏州土产极少,只有两样东西。”众人忙问哪两样,汪琬一板一眼地说:“一是梨园子弟。”众人听了抚掌称是,并急忙追问另一样是什么。汪琬故意不说,愈是这样众人愈是问得急,汪琬慢吞吞地说道:“状元也”。众人听罢,“结舌而散”。这个故事记载在清初吴江人钮琇的笔记《觚賸》里。

  晚报会客厅:汪琬的话的确道出了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据我了解,汪琬、钮琇都是清初康熙中前的人,应该说苏州人摘桂夺冠的势头还刚刚才开始。你对汪琬的说法有何见解?

  李嘉球:你说得很对。汪琬去世(1691年)时,苏州人考中清朝状元才7名,而整个清朝苏州状元多达26名。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自顺治三年(1646)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全国共出状元114名,如果按行政省划分:江苏49名,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广西4名,直隶、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3名,湖南、贵州、满洲各2名,顺天、河南、陕西、四川、蒙古各1名;清代苏州状元数占全国状元总数的22.81%,占江苏全省状元数的53.06%,一半以上。

  晚报会客厅:苏州人考状元真可谓是登峰造极。那么,后来人们对此有没有新的评论呢?

  李嘉球:苏州人一向是比较低调的,当年汪琬也只是开了一个幽默的玩笑而已。这一点,可以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苏州史志笔记》中看出:辛亥革命后,顾先生初到北京,寄住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的吴县会馆里,会馆正厅敬止堂四面屋椽下挂满了刻有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一般进士的各种匾额。状元五六个人合一块匾,榜眼、探花十多个人合一块匾,一般进士则数十个人合一块匾;状元匾上的字稍大些,姓名、年份都一一可见;榜眼、探花匾上的字较小,但是还可以“望而知之”;进士匾上的字则很小,立在匾下面“不能审其名”。再跑到其他省县会馆一看,让他很是惊讶:得了一个进士,便觉得是了不起的大事,十分自豪,刻成一块巨匾,树立在沿街的大门内,街上行人“举首即见者”。

  晚报会客厅: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那么,苏州为什么会出这么多的状元?你认为有哪些原因造成了如此辉煌的业绩?

  李嘉球:我认为有以下6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富庶繁荣的经济。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苏州处于长江三角洲,钟灵毓秀,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其次,苏州是天堂福地,社会比较安稳,为举子安心研习科举创造了优越条件。因为安定,巨公硕卿、名流墨客纷纷寓居苏州,从总体上提高了苏州人群的文化素质。其三,文物之邦,养成了崇文、重教、好学的民风民俗。六朝隋唐以后,有关苏州人“笃志学业,博涉群书”、“博学善属文”的记载屡见典籍。教育十分发达,有府学、县学、书院、社学、义塾与私塾,遍及城乡。因此,至明清苏州成为了全国人才渊薮,名师大家辈出。其四,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为科举创造了独特的条件。其五,藏书丰富。苏州藏书量之丰富和藏书家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它为苏州的举子提供了读书应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六、具有较高的应试技能。科举考试也是有一定的技能的,顾颉刚先生曾说过:苏州人训练子弟适应科举的才能,其技术性在全国是最高的。

  苏州能否建座状元博物馆

  晚报会客厅:苏州状元辈出是苏州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综合实力的反映,当然也是苏州文化发达的象征。这种文化呈现出哪些特点?

  李嘉球:苏州状元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会、状连元多。据史料统计,中国历代连中会元、状元“两元”的共有45名,苏州有8名;清代“两元”计13名,苏州有6名,将近占一半;而且还出了一位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钱棨。其二,状元蝉联多。状元一般三年出一名,苏州人则多次蝉联。就有点像中国人的乒乓球一样,在各种世界比赛中屡夺冠军。其三,状元中亲属关系多。父子状元、兄弟状元、祖孙状元、叔侄状元,苏州都占全了。状元与榜眼、探花是亲戚也不少,进士中牵亲带眷的那是更多了。

  晚报会客厅:你在新书《趣事》中还提到了明清两朝与状元失之交臂,擦肩而过的苏州人。到底有几位?

  李嘉球:据有关史料记载有8位,他们是正统年间昆山张和、成化年间吴县王鏊、弘治年间昆山魏校、嘉靖年间吴县陆师道、万历年间常熟钱谦益、崇祯末年吴县何兆清、清朝乾隆年间长洲褚廷璋、道光年间常熟翁心存;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阴错阳差丢失了状元。详细情况可以去看《趣事》。

  晚报会客厅:你为人低调,但你对苏州科举特别是对苏州状元研究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朋友中有人称你是“苏州状元”、“李状元”,而且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此,你如何看待?

  李嘉球:那是朋友开玩笑的“戏称”。由于长期坚持苏州科举、苏州状元的研究,经常有电视台、报刊杂志来采访我,那是事实。 2005年在废除科举一百年之际,北京《新京报》专门出了一个题为《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兴衰 废除科举制百年祭》的“特刊”,为此该报曾特地派了一名记者来苏州对我专访。《中华遗产》杂志2009年第6期做了一期“特别策划·状元之路”,开篇是“专家说状元”,共约请了4个人,其中有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忠礼,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希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还有一个是我。能与这些著名学者专家在一起谈论一个同共的话题,可以扩大眼界、增长知识。

  晚报会客厅:随着你研究的深入,你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文化有什么看法?

  李嘉球:科举是古代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对维持封建制度统治、维持中华文明的秩序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产生了巨大影响,曾被学者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余秋雨先生称“那实在是我们祖先的一个天才创举”(《千年一叹》)。科举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科举作为一种文化,它早已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在影响着,例如各地推行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办法,就是汲取了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而采取的一种较公正、科学的做法。其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晚报会客厅:据了解,安徽休宁、山东曲阜、江苏徐州等地建有状元博物馆或状元文化博物馆。这些地方状元肯定不如苏州多,既然状元是苏州文化的“土产”,围绕这一特色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文章呢?或者说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李嘉球:状元是苏州文化中最大最著名的“土产”,享誉全国,它已经成为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苏州,不可不讲苏州状元;每个想了解苏州的人,不可不了解苏州状元。状元是一种优秀文化、精英文化,苏州有着如此丰富的内容,我觉得应该建立一座苏州状元博物馆。

  建立苏州状元博物馆既是抢救、弘扬苏州优秀特色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倡读书崇文、尊师重教的具体表现,还能成为教育基地、特色旅游景点。吴中区东山雕花楼利用明代状元府开设“状元文化陈列馆”,今年六月起举行了为期二个月的雕花楼状元文化旅游节,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李嘉球小传

  1954年生,吴县人。历任吴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吴县市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吴县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苏州日报》副刊部、县(市)部副主任,苏州日报新闻研究室副主任,苏州日报社志编纂办公室主任,现为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特约研究员、苏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出版《苏州状元》、《苏州梨园》、《香山匠人》、《西山》、《苏州文化丛书·苏州状元》、《殿甲遗事——苏州状元故事》、《苏州名伶》、《甪直名人》、《记取吴松第几桥》、《洞天福地:光福》等专著,曾获省、市奖多项。曾担任《吴县志》、《吴地文化一万年》 、《中国昆剧大辞典》等典籍的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