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323发动机改装:《苕溪诗卷》全本 《伯充帖》<乡石帖> 《三吴诗帖》纸本 行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19:32

                                                                                         

                                                                                                      

《苕溪诗卷》,米芾书,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
  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
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
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
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
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吴其贞《书画
记》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道出了此书宗法
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
  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
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据鉴藏印记,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明杨士
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入清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释文: 苕溪诗帖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仕倦成流落,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
  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
  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
注:此卷原贮长春伪满宫,后散出宫外,红字全缺或少缺。今据未损照片本依米帖缺字摹出。

 

  米芾 《伯充帖》(又称《致伯充尺牍》、《伯老台坐帖》、《眼目帖》)行草书。纸本。纵27.8厘米,横39.8厘米。信札一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约书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二十五日。纸上名家藏印累累。

  因是信札,米芾写来十分随意,但扎实的功力使这件小札也体现了用笔迅疾、力沉奇倔,欹侧取势而无霸气,转折间多机巧锋芒,笔势放的开,收的住,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李之仪评米芾:“超轶绝尖,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经之外,真一代之奇迹也。”
[释文]
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
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
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
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
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
伯充台坐。
[简介]

 

米芾乡石帖 行书 纵28.2厘米 横30.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新得紫金右军
乡石。力疾书数
日也。吾不来。果不
复来用此石矣。
元章。

米芾《三吴诗帖》纸本 行书 纵30.6厘米 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黻谨以鄙诗送
提举通直使,江西
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
海水。开口论世事,借
箸对
天子。瑞节高如松,一岁
几繁使。秋水浮湘月,
罇酒屡觏止。言别不可
攀,寥虚看云驶。

  米芾18岁时(公元1068年), 授秘书省校字郎,出任广东浛洸(今英德)尉,居职二年。任内在地方的风化教育上留有很好的口碑。据阮元《广东通志》所载,他在浛洸时“风韵潇远,趣向高洁,山水佳处,游题殆遍,而职事修举,教化兴行,祀名宦。”在浈水边的烟雨楼,望夫冈都留下有名的诗篇,在英德,阳山,潮州都有石刻,在广州留有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