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霞:听课杂感:教什么与怎么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1:37

教什么与怎么教

    今天听了一节关于堂堂清模式的研究课,课题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既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析细节描写,体察梁任公的人格情操。应该说,这样的目标设定是准确的。教师先整体感知,划出文中的中心句,抓住“热心肠”这一关键词。导入和整体感知部分都很顺利。

    随后,教师按照“如何理解‘热心肠’”展开了后面的教学环节。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教学重点应当是作者“如何表现梁任公的热心肠”,或者说梁任公的“热心肠”在文中体现在何处。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热心肠”呢?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时间大约一分钟。然后一女生举手回答。该女生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谈了自己的理解,流畅。如果教师顺着这位女生的回答方式,紧紧抓住课本,紧扣细节描写,这节课应该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但教师没有顺势引导学生看课本,而是直接谈对“热心肠”的理解,甚至直接板书“爱国情怀”。然后就爱国情怀,分析梁任公在演讲中用的三则材料——《箜篌引》、杜甫的诗作、《桃花扇》。这三处原本属于细节表现。可惜教师将赏析的重点放在了三个作品本身,由此分析“热心肠”的内涵。但我认为,分析这三个作品的目的在于帮助理解,但重点还应放在梁实秋的文字,即梁任公的讲《箜篌引》“有情节、起承转合、背景、人物、情感”,“活画出一出悲剧”;讲孔尚任《桃花扇》时“痛苦流涕”“不能自已”;讲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这些才是细节。而三个作品本身并不是细节。

    教学的重点就是赏析这些细节。把握住了这些细节问题,自然就能理解梁任公的真性情和爱国情怀,自然也就理解了“热心肠”的内涵。

    这节课,让我回想起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思潮的演变。刚开始时,我们更多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视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个人认为苏教版语文教材最能体现这种教育思潮)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将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鲜明地放在了第一条。(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实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简单地割裂为三个目标,刚毕业时我也这样错误地撰写教学目标)等第一轮课改结束以后大家发现,空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其实背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因为工具性才是语文本质属性。“知识与能力”的维度才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教学需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在“过程和方法”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到此,语文学科的认识才算是正本清源!

    当然,重视知识与能力,并不等于回归应试教育;这正如依靠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与旧“教学大纲”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教什么”后者强调“怎么教”。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只有“教什么”有了意义,“怎么教”才有意义。具体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教学设计的重点首先要做好教(学)“如何理解‘热心肠’?”与教(学)“如何表现‘热心肠’?”之间的取舍。选择教(学)“如何表现‘热心肠’?”应该更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质。选择不同,语文教学观也就不同。从根本上说,可能还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谁更重要的问题——尽管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但矛盾总有主次之分。

    这节课原本是“堂堂清”教学模式的研究课,教研重点是“怎么教”的问题。我的思考与这节课成败本身没有关系,只是将这点想法付诸文字。而我自己的教学思想当然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尽管“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既然一棵能思考的芦苇,也只有思考才能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