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船只失联:[社论]天宫一号成功升空,探索星河再迈一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58:02
 类别:时事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9-30
作者:南都社论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9时40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这应该是继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之后,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值得特别铭刻的历史节点。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9时40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这应该是继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之后,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值得特别铭刻的历史节点。

    中国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天宫一号”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为8.6吨。它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取消了逃逸系统,采用了新型整流罩,改进了助推器结构,提高了运载能力。这也使得“天宫一号”早在发射在即,就引来了不少关注。美国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中国政治与安全事务专家成斌说:“从几个层面上来说这都是重要大事。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将是中国在对接工作上的初步努力,当然对接是未来更长时间里探索太空行动的必要条件。中国必须掌握这项技术。”

    作为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天宫一号”源自国人无比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章节《大闹天宫》。古老的神话孕育着国人对于宇宙星河的向往之心与探索之欲。古典中国既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木的传说,也不乏明代万户自制火箭飞天的真实故事。而至晚近,中国人的航天梦依旧强烈,而试图真正实现,则与两个关键词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科学与国家。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社会,数百年前,科学从宗教的桎梏中艰难脱胎,却最终蓬勃发展,并无比深远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在科学形成的过程中,其要义在于科学精神的塑立。今天,我们谈科学精神,可以说出诸如求真、求实、理性、实践等等方面,但从本质上而言,科学精神的灵魂在于创新,在于探索,在于向未知世界进发的不懈欲求。宇宙作为一个广袤的未知世界,正如人的心灵一样无垠无边,自古以来就将无数科学界的志士仁人席卷进来。

    中国的文化传统易生长出高超之技术,却难蕴藏真正之科学。这一致命的短板在近代百余年可谓刺痛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过,同样是几代中国人精诚所至,以海归的身份返回中国,投身于他们所痴迷的航天事业。这其中,既有钱学森这样家喻户晓的科学大师,也有无数埋没于荒漠之中的无名青年。可以说,中国人对于灿烂星河的渴望并不弱于他人,中国人对于科学精神理解与承袭也一直在前行。

    当然,面对载人航天工程这样庞大的计划,一个人乃至一个小团体都只能望洋兴叹。与核武器的研发、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一样,畅游天宫的计划必须借助一个庞大而缜密的组织。从美国到苏联,再到联合诸国而成的欧洲航天局,以国家力量作为后盾成为了现代航天事业能够起步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正如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核武器的研发在资源整合、人事协调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要求,以至最终诞生了如今鼎鼎大名的“行政管理专业”。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完成也需要一套强大的资源动员模式。现代国家大厦的建立,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

    也正是在这层意义上,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自启动伊始,就深深地烙上了“国家”的印记。从具体层面的人员调配、资源整合到航天计划本身的意义建构,国家都占据了主导角色。一如历史社会学家安德森所言:“民族国家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从东方红1号到神舟系列飞船,再到昨晚成功升空的天宫一号,航天事业的成功与一个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往往紧密相连。航天梦的一步步实现,既借助现代科学的力量,同时又往往需要以国家为后盾。但无论怎样,人类本身对于“天宫”的强烈求知欲都是最淳朴、最宝贵的。正是凭借着探索未知领域的那股冲动,人类朝着未知宇宙星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