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字文渊原文及翻译:谈谈诸葛亮的方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2:23

 

谈谈诸葛亮的方略 

东汉末年朝政极度腐败,阶级矛盾严重,农民被剥刻到极点,发起了大规模的起义,而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也非常激烈。在当时的背景,以刘协为代表的汉室政权已经失去民心,同时中央集权也完全旁落,仅存一点名义效应,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令的就是这些地主阶级,当然这个阶级才是当时的社会力量,百姓起义的成果被豪强集团蚕食了,造成势力割据后,百姓再也无法聚集大规模的军事力量,继而被军阀剥刻的只会更为严峻,为乱者十户有八,百姓更因势力集团之间的争斗惨遭屠戮。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百姓颠沛流离的生活自小看在眼里,所幸早年避乱在安静的荆州,得以潜心修学,后满腹经纶,在荆州小有名气,与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可以说忘年交,与荆州最高行政长官刘表、撑军政大权的蔡家、蒯家沾亲带故,马家也是当时的大族,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可见民间也有名气。以诸葛亮在荆州的人脉关系,谋职轻而易举,不过他选择了隐居,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修身,与庞、黄、水镜等隐士来往密切,生活很是惬意,还可以潜心修学著书(士族子弟的共同爱好)。但自比管乐,叹息痛恨於桓灵,以及他的民本思想(后面细谈),表明了他心存“驳乱趋治、救民兴国”的理想。

能洞察天下时局的诸葛亮,所匡辅的君主,理念必当一致。曹操是曾经屠过城的霸权主义者,实有暴君倾向,得天下未来真能安吗?显然与诸葛亮的理念相背离。孙权的治世理念非常落后,非明君(民乱多可以足见其政治观念的昏暗)。只有刘备的仁义待民和匡抚汉室的志向,与诸葛亮的理念一致,如其能得天下,何偿不是苍生之福。实际上此汉室非彼汉室,诸葛亮的思想并不保守,天下需要的是带来新生力的汉室政权,而不是那个已经腐败消亡的汉室政权。其时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然后能保护他们的利益,便是好政权。刘备三顾茅庐,咨以当世之事,很显然诸葛亮被他的赤诚和坚毅所打动,由是感激,遂追随出山,尽管闯荡了大半辈子的刘备仍无立足之地,兵不过数千(而后一年吸收荆州私募游户为兵,在刘表眼皮底下扩兵接近两万,其中精甲水兵1万)。此时诸葛亮27岁,风华正茂。

一、制订定国的基本路线

诸葛亮出山时天下兼并得差不多了,曹操抑其谋略,以弱击强定中原,大有吞并天下之势;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得江东士族势力的支持,凭其国险足保,这两者都是刘备无法争和不可图,那么天下就剩下荆益两州。荆州是四战之地,东吴对荆州也早已垂涎三尺,然连年发兵江夏未得。曹魏北方已定,对南方虎视眈眈,随时发兵吞并荆州和益州,面对这样的情形,刘备哪有什么资本能与他们相争?诸葛亮是个唯物主义者,唯抑人谋,他用他的战略远见和洞察力,分析了荆益两州的利害关系,根据刘备的情况,制定了定国的基本路线:

第一步骤:荆州其主不可守,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有信心荆州可以资刘备?

首先得人和。刘备待在荆州多年,很得人心,其中包括士族和百姓,后来确实“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

其二得地利。诸葛亮熟悉荆州内部势力集团的分布、结构及其关系,事实上后来表琦刺史,又征四郡,刘备集团执行得都非常顺畅。另外诸葛亮还为刘备谋得一个很靓的底牌,刘琦公子向来敬重诸葛亮(亮比他小八岁),向其求安身术,诸葛亮可谓一计多成,不但刘琦安全了,顺便为刘备取得筹码,刘备即得刘琦兵,又得刘琦的招牌,刘备在荆州立足可以名正言顺。

其三可以说是等待天时。如果曹操此时没南下,刘备便拥有夺取荆州的最硬资本,刘琮集团不及长子刘琦有名望,也不及刘备集团有魄力和得民心;东吴的也难混进来,人家那是刘家内部矛盾内部解决,只要做好江夏等关口处的防御便可。不过曹操突然南下(曹操没有做好充分的战略规划,是仓促南下的),搅混了荆州,刘表此时也亡,诸葛亮欠刘备“攻刘琮,荆州可有”,刘备“心有不忍”放弃了,从此事来看,说诸葛亮不冒险是不对的。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势在必行,两集团双赢,岂有不为,只是孙权底气不足,诸葛亮激了一下就拍案。
第二步骤:立足荆州后,荆州是用兵之地,但刘备集团还需拥有立国资本,这个立国之地就是险塞益州。对益州的争夺,东吴隔着荆州的刘备集团,断是染指不了。益州北部有张鲁,可阻曹操,那么取益州的障碍也就只有刘璋集团。

诸葛亮分析到,“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益州偏地,但沃野千里,又不像其它四战之地那样有大的破坏,本来应该是个较安定的地方,可偏偏刘璋暗弱,没治理好(刘表治荆就比较好,无耐处于四战之地才无防守之力),与天下的弊病一个样。内部势力集团矛盾重重,激流暗涌,历来就时不时的发动战争。豪强更是目无法纪,万分嚣张,欺凌弱小,百姓为乱十户有八,阶级矛盾很重。然后刘璋对豪强也没办法,为得到他们支持,任之忍之,所谓“不知存恤”,于是就令一些有识之士有怨念,有的得不到重用,有的被欺,心里都想着弃刘障,呼唤明君。诸葛亮指的出的这些矛盾,后来果然浮出水面。刘备立足荆州后,明君不就正在眼前么,“帝室之胄,信义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而且现在又有足够的实力,张松、法正便主动献策来了,刘备最终反客为主,取下益州。

第三步骤:“若跨有荆、益……”,诸葛亮是用“若”字,也就是说并不能百分百的能保证实现,计划的实现是要抑人谋,尽人事,但也不能否定多算多胜,少算有胜的定律。反观回去,诸葛亮虽然对荆益目标明确,形势分析也非常精准,但也要赖于人的主观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克服一切变数。

刘备集团跨荆益后,诸葛亮紧接提出的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这些都是根据刘备集团内部和外部,提出来的方针,此阶段的方针政策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力,而不是拓展疆域什么的。诸葛亮行政雷厉风行,富国强兵强民的手段是很强憾的,休养生息不需要很长时间。看刘备年年征战,后军事遭重创,诸葛亮在稳定政权的同时,还能提供源源不断兵马粮草也可以证明。如果能够整合一切内部和外部资源,国力是能够达到质与量的飞越,特别是质的方面。对内部为“修”,对外的少数民族采取“和”和“抚”,对东吴是“结好”。前面的三个方针,诸葛亮在后来的执行都出色的完成了。

我们来看对孙权的这个“结”字方针,其时是对吴采取不对立的方针,“好”是尽量处理好之间的关系,避免产生冲突,总的来说不是与东吴联合共谋曹魏(失去荆州后诸葛亮才与东吴立下盟约,以成掎角之势)。从这一步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风险意识,刘备集团在跨荆益后,是要主动讨好孙权,消除他的顾忌。

第四步骤:准备就绪,等待天时,荆益两州“双钳”北伐。所谓就绪就是刘备集团能够在第三步的强国政策顺利进行后,也就是内部足够强大(含夷越),外部足够和谐(诸戎和东吴),施德政能够取得天下民心,然后进行全面的军事规划,见机北伐,击破曹魏主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总体来看,隆中对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比如曹魏民叛不在少数,机会可以把握也可以创造,但前提是后方要过硬,诸葛亮在《治乱》里说到“先理强,后理弱;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的治乱哲理。总之,拓展疆域和内修政理是立国的左右手,两者需要协同才能发挥巨大效应。

补充:刘备集团执行第三步发生的两处偏离:

1、冒然拓展。有观点说关羽北伐是为了让益州休养生息,因为刚经历汉中之战的大消耗,怕被曹魏骚扰,私以为太牵强了,益州经历夷陵之败后,形势更为严峻,北有曹魏,东有刚敌对的东吴,南有夷叛,内有不安分子,怎么不见需要另外策应,诸葛亮直接就“闭关休士,务农耕殖”,刘备的发丧只为三天,难关就渡过了。另一种观点是,刘备给了关羽假节铖,关羽策应刘备,左拳出再右拳出的对应北伐,刘备7月打完汉中留下魏延就回成都了,一点要北伐的意图都没有,正是生息之时,所以这完全是关羽自发行为,至于动机后面探讨。关羽8月北伐,直至12月失荆州时,刘备最后有返回汉中,估计是得到关羽北伐的消息,想减轻关羽的压力,却不料关羽那边已败,荆州已失。

2、取得汉中胜利后,普遍存在骄狂之气,特别是关羽不但没主动讨好孙权,还不断的造成对孙权的压力,硬是把孙权从东线拉回荆州对付他,以至没有解决东顾之忧便冒然北伐。而他关羽也没有处理好内部政治关系,缺乏凝聚力,造成内部背叛。关羽是一名骁勇的大将,打仗有勇有谋,硬件上还加固了城池以提高防御力,他可以符合隆中对“上将”的要求,但不具备帅才的素质,也不具备作为一方最高行政长官的能力,以致出现大漏洞,让敌有机可乘。

隆中对最终没有完成,在于人为执行上的偏离,这也是中央集团对荆州行政长官的把控上,有点力不从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失荆州后,诸葛亮对战略作了调整,为实现这个目标,把个人的主观努力发挥到了极致,只可惜已不得天时,陈寿曰:“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但是他的治世理念一直贯穿始末。

二、强国富民方略

汉朝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强。到了东汉末年,朝廷昏暗,玩弄朝政,上行下效,据记载:

豪强拥有私人队伍,到处筑起堡垒,实行武装割据(朝廷不管),他们住着接连数百栋的大宅院,占有大片的良田,牲畜成群,有成千上万的奴婢和徒附(半农奴),而且还养了宾客、刺客和敢死士,穷人被迫服从役使,冤枉也不敢申诉,因为申诉只有危险而没有好处。另外当时虚伪游手比农民还多,虚伪游手之所以多,是因为为富贵人提供淫侈之物可以牟利。而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这样的社会结构是严重失调的,所以农民是被压迫到了极点。

(一)政治变革

刘备集团入蜀,面临的是一个“风气败坏,朝政荒废,刑法不肃,地方豪强专横跋扈,并且还凌驾于君主之上”的政治环境。法正认为应该实行宽松政策,所谓宽松说到底是在原来的秩序和利益分配上更为宽松,施以更大的恩惠,这样就可以得到豪强势力的支持,从而使政权稳定。虽然这不失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比较容易平稳度过。不过法正的这种观点是不适合的,甚至可以说是助纣为虐。作为早就诊断了天下弊病的诸葛亮予以了否决,表示要严厉以治,实施“重法”。

历史上但凡变革,都必然会受到原有旧势力的阻碍,因为新法改变了原来的秩序,必然侵害到某些势力的利益。如果变革者没有非一般的魄力,断然是难以执行下去。诸葛亮也一样,还受到了不少争议,比如郭冲说“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可事实真如此吗?另外记载,“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世”,估计是诸葛亮实施新法受到了一些势力的抵制,这大概是所谓“刑法峻急”而造成的纷乱吧。下面看看究竟是哪部分势力会阻碍新法呢?诸葛亮的新法是根据上面所说的社会弊病而制定出来,所以可以排除农民,分析一下不外乎是以下这几类势力:

1、地方豪强:他们不仅拥有财势,还有武装力量,长期以来都是目中无人和骄横,对于新政权本来就不屑了,而现在又面对损害他们利益的新法,必然会联合起来反抗;
2、地主和商贾:他们拥有不尽的财富,新法突然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也不肯让步;
3、山寇盗贼:此时正是政权更迭而未立足之际,可以顺便作乱和抢劫;
4、唆众分子:刘备集团的敌对分子,挑拨无辜民众,聚众闹事;

面对这么纷乱的局面,诸葛亮的对策是坚决的以军事力量予以痛击,毫不手软,用了七天时间终于给平息了下去。诸葛亮的“威之以法”终于奏效,豪强地主阶级也终于威服了。接下来说说诸葛亮是怎样把他的政策给贯彻下去的:

1、“科教严明”:诸葛亮制订了蜀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同时还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进行吏治,也就是官吏和民进行同时治理,杜绝了历史上借以抑制豪强而横行的“酷吏”现象。在实施之前,诸葛亮也务必做到反复宣传,使大家都明法,避免违法犯禁。
2、“赏罚必信,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绝对讲信义,只要有善举的,不管事情大小,都会予以奖赏,即使是仇人也是;只要有丝毫怠慢法度的人,即使是亲人也会受到惩罚,所谓“法行则知恩”,这样大家都知道感恩了。
3、“抚百姓,示仪轨”:实行仁爱政策,安抚百姓,示之以文明礼仪;
4、“约官职,从权制”:按照权制规定,不随便封官,所谓“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从而革除了刘璋滥封官导致为官者不知荣的现象(灵帝卖官,官职就更不值钱)。
5、“开诚心,布公道”:构造坦诚的社会风气,祛除浮夸之风,布正义之道。
6、“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只要能改过自新,即使犯了重罪也会释放,这体现了诸葛亮的教化思想。
7、“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对于虚伪游手,即使是很轻的也必戮。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里,农业是本,如果社会上出现大量这种不务实的人,不但影响社会风气,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生产效用,所以诸葛亮严厉杜绝,要构造人人劳作的文化。
8、“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这是诸葛亮的治实精神,一切围绕事物的本性,力求精练。

诸葛亮之所以能把上面的措施执行到位,关键在于有制度可循和做到坚决贯彻这个制度。私以为诸葛亮应该制定了非常有效的监督制度。我们知道商君为把散慢的农民组织起来,非常残酷的推行“连坐法”,五家为伍,二伍为什,对民进行极端强制。诸葛亮在《论诸子》里指出:“商鞅长於理法,不可以从教化”,很显然诸葛亮的政治手腕与商君是有本质区别的,诸葛亮虽然“重法”,但绝不极端,他充满了儒家仁义教化的政治思想,“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正所谓内法外儒,集霸道王道大成。

诸葛亮推行新法是成功的,达到了显著的成效,“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并且“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新政权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为乱十户有八的现象不存在了,全民一片辛勤劳动的气象,生活蒸蒸日上,老百姓自然感怀和敬爱这位“铁腕而又仁义”的诸葛丞相;旧势力集团威服于诸葛亮的铁腕风格,同时也被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当然新法也会保护这些旧势力的合法权益,所以全国基本都真心支持这个带来新生力的新政权。
二)富国富民政策

其时刘备集团刚入蜀,除了面临腐败的政治环境外,还面临着国库空虚的困境。蜀汉有位叫刘巴的经济学家,诸葛亮从荆州到益州可谓屡费周章,费尽口舌最终说服为蜀汉效命。这位经济学家提出,“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铸蜀币五铢钱,向民间借贷,其时就是“借鸡生蛋,然后蛋生鸡”的循环,但要推行这个经济政策,是有很大难度的。首先要依赖于信用,信用度不够,民间根本不敢用你蜀汉的钱;其次政权也要有足够的生命力,如果你灭亡了,那么钱也就泡汤了;最后朝政要能够平诸物价,否则百姓的钱就等于被国家吞掉。当然在诸葛亮高效的行政能力之下,是成功的推行了,另外据考证,从武汉出土的的考古遗物中,发现大量的蜀币汉五铢钱,而地理位置则相对于东吴所统治的荆州,可见东吴有百姓是信用蜀币的。下面说说诸葛亮怎样因地制宜,因情而治的发挥最大效用来发展经济:

1、“劝农”方针:

我们知道蜀汉资源贫乏,土地清弱,国小民寡,不像中原那样占尽了先天地利优势。中原在南北朝之前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战乱时被破坏严重,但整体的基础条件和优势还是最优的。在农业社会里,自然是要重农的,曹操推行了国家式的“屯田制”,其时屯田官和佃户的关系与一般地主和徒附(半农奴)的关系没有区别,最多是相对宽松一点点。这个举措对受到破坏极重的中原起到了积极的恢复作用,但这只是权宜之策,局限性很大,因为这是强制性分配的奖赏制度,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与地主和徒附是一样的,到后来被剥削者穷困不堪,无法为继,剥削者也无法再压榨,后来司马昭干脆就废除了这个“屯田制”。

再看诸葛亮,“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可见,诸葛亮的农本方针是“劝农”。“劝农”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多劳多得,实行“不夺民时,不尽民财”的双赢政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民本”思想。学术界称赞诸葛亮的“劝农”思想之所以比曹操的“重农”思想精确和效益高,我想大概就是这个根源吧。诸葛亮在执行“劝农”的方针时,是有很多的激励措施,百姓只会有动力,而不会感到有压力。当然诸葛亮北伐之时也进行国家式的“军屯”,但是这与“屯田制”完全不是一回事。诸葛亮在驻汉中时,自然是不会放着大批精壮的劳力不用,所以动用军队参加农业生产,有空闲时就屯田和殖副业,使得粮食生产及副业都兴旺。

诸葛亮兴修水利的力度是很大的,专设了堰官,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钢标尺替换。而诸葛亮立下的维护法规,一直被原样执行。

2、其它的工商业:

蜀汉贫地,仅依赖发展农业是远远不足的,所以恢复盐铁官卖是势在必行,一来可以削弱豪强之利,二来可以增加国家收入。另外对于闻名遐迩的蜀锦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措施,蜀锦是一种高利润的外销商品,当时都供不应求,单位生产效益比其它的任何商品都要高。大力促进蜀锦外销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换取本国的稀缺资源,从而达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

3、搞基础建设,发明科技以提高生产效益:

诸葛亮大量的修建馆舍、桥梁、道路等非急务的工程,这在同时代里不为人所理解。在战乱时期,其实百姓连吃都成问题,全民搞粮食生产都来不及,而诸葛亮却还有余力去搞设计、搞建筑什么的,这不是浪费民力是什么呢?孰不知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基建搞好了,百姓容易来往通商,可以带动经济的繁荣,这虽然不是什么近利,但它的收益却是潜在和长远的,另外这还属于利民的民生工程呢,无怪乎东吴荆州的百姓都信用蜀币了。

另外诸葛亮重视生产技术革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益。诸葛亮随时随地的革新(真是有天份),比如木牛流马、连弩、搭桥枪、蒲元神刀 、五折刚铠、孔明锁 、九连环 、改善了制锦工艺、梯田等等。总之,“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三)少数民族政策

诸葛亮对于夷越采取“抚”的方针,提出“夷汉分治”“助其发展”的两项策略。基本措施是:

1、重新细化行政区域,把四郡改为七郡,加强了蜀汉的中央集权;
2、削弱大姓和夷帅,并广收忠于蜀汉政权的俊杰,把有威望调到成都任职(比如孟获),也把一些留任南中各郡,以达到收纳民心的效果;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其发展。只要夷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就能够提高夷民对蜀汉政权的向心力,然后也不容易被有居心和试图割据的豪强和山寇所利用;
4、提出“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其时不是完全不留兵,负责南中事务的有马忠、张嶷和李恢,随时应变南中变化。比如诸葛亮刚返回成都,就有不服气的豪强想再次伺机割据,被李恢大破,李恢缴获了大量的金银耕牛战马以充国库,而李恢所用的军资都是南中豪强的。

民族融合并不是可以一促而就的,诸葛亮提出了好的方针政策,但是必须长远的贯彻才行,毕竟民族文化差异性大。诸葛亮也非常务实的提出“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基本目标。其实诸葛亮的这个政策短期内已经取得很显著的成效,诸葛亮生前虽然发生一两次不服气的豪强或盗贼作了小乱,但是蜀汉后方基本上是稳定的,夷民的心是向着蜀汉政权的。

(四)稳定的政治架构

政治架构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政略的实施需要这个国家机构去推行,推行的好坏关系到政策结果的好坏。刘备集团入蜀后,就按照名望、才能和势力构建了政治架构。综观蜀汉从建国到灭亡,中央集权都是稳定的,即便是昏弱的阿斗后期,政权都是牢握在手,而且蜀汉也从没有发生过升级到表面化的权力斗争,实属难得。

诸葛亮说到,“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可见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举了贤才可以使国家安定,并指出历史从来没有说得到贤才会令国家危急的。

1、要善举才:
“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诸葛亮指出选举人才要善于从隐处发现。
比如蒋琬非百里之才,任小职而失职,刘备怒而戮,诸葛亮求情,刘备雅敬亮,乃不加罪。还有庞统和刘巴,他们都是差点跟蜀汉擦肩而过的人才。

2、察人用人:
诸葛亮提出知人性之道:“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比如杨洪,刘备急书诸葛亮发兵,诸葛亮就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诸葛亮认为他挺有见识,正合自己意,于是提拔暂领法正的蜀郡太守之职,之后表现非常出色,便改为正职。这就是诸葛亮“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提拔上来的,同时也可以反映诸葛亮虚心纳谏、集思广益的作风。

关于马谡好议军计,诸葛亮很是欣赏,打算给予实践的机会,孰不知马谡会违亮节度,这是诸葛亮有生以来的一次失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作政治思想工作:
比如关羽对马超的人事安排有疑问,写信问中央的诸葛亮,诸葛亮很巧妙的回了信,立即使关羽释然,关羽还兴奋的拿着诸葛亮的信到处示人。这封信能有这么大的份量可以看出,关羽及其周边的官员都是很敬重诸葛亮的。
还有张飞敬慕刘巴,但刘巴却看不起他,结果受了气,诸葛亮而后到刘巴那儿为张飞说好话。另外诸葛亮写过信调解了张裔对杨洪的误解,知道了杨洪的大公无私,同时也调解张裔与他下属的矛盾。只有魏延杨仪这一对水火不容,但诸葛亮生前都尽其才,逝世前出于大局作了最妥当的安排,察人是精准的。

4、危害社稷的予以合理的处理:
比如廖立自以为才名只在诸葛亮之下,不料确在李严等诸人之下,甚为不满,于是把满朝文武包括刘备都批个遍,这在军队里可以说是扰乱军心,诸葛亮把它流放。
李严多次把个人私欲凌驾于国利之上,最后失节,诸葛亮把他贬为庶民。但是诸葛亮属于只要知错而能改之的,还是会重用,不料诸葛亮病逝,他们也就没机会,且面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也未免心有惭愧。
“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5、兴办教育:
诸葛亮注重国民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说诸葛亮没有培养人才那是很冤的,说诸葛亮没有培养阿斗也就更说不过去。刘备病危期,诸葛亮住在白帝,百忙之中奋笔疾书,抄写10万余字的申、管、六韬等帝王必修课寄给阿斗(诸葛亮是因材施教的,估计里面有批注),然后在《出师表》劝谏“亲贤臣,远小人”“不宜妄自菲薄”“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另外在《临终遗表》里也是寄予期望,“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诸葛亮生前留给蜀汉的人才,北有王平,南有马忠、张嶷和李恢,东有邓芝,中央有蒋琬等,将有姜维,他们对蜀汉都各尽其才,终生尽忠尽职,诸葛亮都没有看漏眼。在诸葛亮提拔的国家栋梁逝世之后,由于阿斗昏暗,德政不举,人才失缺,以致蜀汉衰弱,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违背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和“举贤求安” 的理念。
诸葛亮的政治变革及民族政策,受到后人的推崇,其思想高度,在同时代无人能及:

《中国六大政治家》,梁启超主编,1911年出版,认为近代中国之衰败唯有崇尚法治,始得振衰起隳,富国强兵。书中被称为六大政治家的是:管仲 、商鞅 、诸葛亮 、李德裕 、王安石 、张居正。

----------------改变国衰,强国富民,才是政治家真正的职责,所谓“政治的最终精义是百姓”,理政于民,民才是政略实施的对象,得民者兴,失民者亡。
三、志在平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很显然诸葛亮并不是什么好战份子。我们知道天下只要有分裂,战争就不能避免。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要实现政治目标,军事手段少不了。综观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统一大业,“於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诸葛亮在内政上革除了社会弊病,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并极致的发展了国民经济,使百姓安康,然而这一系列的政略承受者仅是一小部分汉民,割据的局面并不是出山的初衷。

(一)三国的蓝图

天下有实力的集团剩下曹操和孙权两位,曹操文韬武略很强势,孙权虽弱但凭借其天险尚可安。不管是发展还是求生存必然少不了对未来的规划。本着“多算多胜,少算不胜,不算负胜”的定律,分析一下各集团的战略规划:

曹操集团:曹操平定了中原后,很是霸气。吞并南方紧密进行,首先是取长江中游的荆州,然后使刘璋和孙权臣服,以实现全国统一的战略目标。在三国势力形成后,则实行“蜀亡吴服”的策略。

孙权集团:周瑜提出软禁刘备,分化关羽张飞,然而北有曹操威胁,刘关张又是不为人下的人杰,孙权根本没有能耐控制,别惹火上身就好了。后周瑜又议取蜀,得蜀后并张鲁,然后固守其地,与马超好,表示是空话,因为没有分析怎么取,所谓“不算负胜”。还是说说东吴首席谋士鲁肃早年献上的《榻上策》(孙权就是努力的按照这个路线走):

1、汉室不可兴,曹操不可卒,而北方多诚务(局势及发展分析是对的);
2、鼎足江东,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指明发展方向是取荆州,并用“剿除”和“伐”的方式,但攻伐战的执行难度很大,方针显得粗糙);
3、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建号帝王,图天下(如能竟长江所极,江东便可立足,进而称帝号。但后面没有进一步提出对益州和中原的策略,图天下只是句空话,该战略的设计是志短而简单的)
所以鲁肃的这个战略规划总的来说是取荆州以保江东,然后割据称尊号,虽然志短,但比较符合江东的实际情况,比起那些投降派的要激进多了,并且还很务实,目标是做到割据自立。

刘备集团:诸葛亮《隆中对》:
1、取荆益的进程很清晰,其中分析了地利优劣、内外矛盾以及夺取的方式(前面已分析,这里不赘述),可谓是“多算多胜”。
2、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跨荆益后,诸葛亮对所有的关系战争都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针,足见这是个很精密的战略,能设计到这种程度的历史上难见,没有很强的洞察力及谋略是不可能做到的)。
3、“待天下有变,则命。。。。。。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天和、地利准备就绪,则把战略目标指向强大的曹魏,察时机,以荆益为据点,双钳出宛洛和秦川)。

从这里可以看出,隆中对的设计目标是统一全国。诸葛亮是按照“先理强,后理弱”的治乱原则,也就是说吴国是弱国,蜀汉首先要对付的是作为强国的魏国,对吴国只是缓图。而诸葛亮的理弱方针是尽量使用外交手段(外交是军事的重要手段之一)使吴蜀双方不产生对立的局面,解除东顾之忧,以便安心对付曹魏。
可是尽管计划再周密,时势变化总是出人意料,三方博弈,联盟和拆台复杂多变,后面说说诸葛亮是怎样面对瞬息万变的时局。

(二)曹操搅荆州

话说曹操在北方连年征战,征乌丸征海贼马不停息,建安十三年正月从乌桓前线返回,就立即作玄武池习舟师,为方便统一指挥,置丞相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还把马腾举家迁来许都,以免后患,然后七月就在许都集结了十五六万的重兵准备南征。这时的兵马都很疲备,然而曹操显然是争分夺秒的急于征荆州,或许都认为曹操急功近利,个人不以为然:

看荆州情况,话说诸葛亮出山与徐庶同助刘备,私下增兵且与刘琦走得密,而刘表已入古稀并有疾病,刘备在荆州很得民心,我想在北方的曹操不可能闻不出个味来,荆州极大可能要落入刘备手中了。所以猜测曹操急于南下的动机就是要阻止荆州落入刘备手中,我们知道当阳徐母被擒,然而这只不过是个谋士而已,貌似无须这样重视。另记载曹操还赠送过“五斤鸡舌香(象征同朝为官之物)”给诸葛亮,很显然曹操要孤立刘备。后来曹操遣五千精骑先行,日行三百里直奔襄阳受刘琮降,又奔江陵取军实,就是怕荆州落入刘备手中。再后来又想威服孙权(刘璋已经主动献好了),让刘备陷于孤助,从而达到吞并南方的构想。

言归正传,刘表闻曹操集结重兵,立即收缩防务,命刘备从新野撤回樊城,并以汉水来防御襄阳,再以江陵为后方基地,储备军资。正在紧张备战之际,刘表亡故,刘琮接手却私下降曹操。刘备得知后返襄阳,时曹操在宛城,这时诸葛亮欠刘备“攻刘琮,荆州可有”(还有人建议劫刘琮逃),这决不是诸葛亮初生牛犊不怕虎,其时诸葛亮要实行的是刘表的防御部署,刘备在荆州得人和得地利,荆州有十万兵马,愿听刘备的不在少数,拒汉水以守,以逸待劳拒曹操。但不知道刘备是真不忍心违背刘表托孤还是有恐曹症,总之没有采纳只管逃,放弃了与曹操争夺荆州的机会,结果只会此消彼长。

东吴对曹操南下,最早作出反应的是鲁肃(此时不知道刘琮降曹操,刘备走荆州),要孙权召回周瑜,并表示,“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可见鲁肃认为刘备有能力安抚刘表群下,并打算主动支助刘备共治曹操,以解东吴之危。后来孙权得知荆州已失,又被曹操吓着,一下子底气就不足了。诸葛亮智激孙权所分析的几点曹操必败和必北还论,结果应验,曹军初一交战,就不利战败,紧接着败乌林和被追华容等。

荆州被曹操搅和,虽然刘备最终取得荆州的大部分和领荆州牧,但失去了襄樊,荆州被三家拆分,诸葛亮的计划有点受破坏,不过并不影响大局。另曹操虽没有实现吞并南方的目标,但从战略上来讲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阻止了刘备取全荆的意图(关于孙刘借荆什么的都是台面上不撕破脸的客套谈判,实则是底下的实力博弈)。

(三)取益失荆

且说刘备集团立足荆州后,关羽守北荆,曹操没敢动。然而曹操也没停息,忙于整顿内务巩固政权,平定朝内及凉州马超的叛变,在东线与孙权作擦边战争等。刘备集团这边,正如诸葛亮隆中对中所料,顺利取下益州。跨荆益后,刘备集团就要实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诸葛亮主内,刘备主外。对于新生的政权,两者必须协同才能立足,否则这边开拓,那边老巢被揣,这样的情况多不胜数。

但是蜀汉渐强,自然不被魏吴所容。孙权想分荆州,刘备拒绝。孙权受拒后发兵取荆南,同时曹操亦发兵攻汉中。按照“外结好孙权”的方针,孙权不是对立的,曹操才是对立的。那么刘备的对策应该安抚孙权,为解决孙权的心理问题作相应让步是必要的,同时全心拒曹操。可是刘备正好相反,发兵五万荆州与孙权对抗,可结果汉中被曹操攻克,益州受压力(曹操“得陇望蜀”见仁见智),刘备不得不向孙权妥协,结果两边俱损。“政治当有先后”(《亮集》),刘备没有理清。后来刘备攻汉中还花了很大力气,并且得地不得民。然而蜀汉上下还是很兴奋的,刘备就急着称汉中王。

荆州这边,关羽被封前将军,与后将军黄忠同列,但关羽这人性格缺陷很明显,先有不服马超,现又不服黄忠,不肯受拜。诸葛亮曾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诸葛亮认为这样的人事安排不妥,但刘备还是执意:“吾自当解之。”估计刘备用的是施恩,给了关羽假节钺。

似乎隐患就在这个人事安排上,第一次关羽写信询问诸葛亮,诸葛亮巧妙的回了信,让关羽立即释然。然而这一次,费诗性子直,虽然说服了关羽受拜,但没有解决心理问题。果然关羽立即发起了北伐战争,动机应该是不服输,因黄忠在汉中立下了大功,其实以关羽这种傲视的性格做急功近利的事是很正常的。可惜这位威震华夏的大将,虽有勇有谋,却没有政治智商,出现了大漏洞,换谁也不会放过取荆州的机会,所以失荆州也就必然了。事发突然,中央根本未来得急反应,当刘备再出汉中想策应时,关羽已败,荆州已失。

诸葛亮的战略计划受破坏,然而不以成败论英雄,隆中对的厉害就在于清晰的规划了从零到统一的发展路线,并对所有的关系战争提出了精准的指导方针。分析失败的根源在于人为的背离和没有贯彻执行,违背了“结好”方针和军事的统筹安排。关系战争的每个指导方针,执行起来都是不容易的,比如“抚夷越”“和诸戎” “内修政理”无论哪个都不比“结好”这个外交方针来得轻松。后来诸葛亮虽然都执行成功,但蜀汉进程有一段时间陷入停滞,失去了天时。

四)战略调整

(1)渡过难关:
失荆羽亡,刘备决定伐吴,群下劝阻,但刘备一意孤行。其实刘备伐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取回荆州和复关羽之仇。夷陵惨败后,诸葛亮情不自禁的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个人理解是:
1、诸葛亮是不赞同刘备伐吴的,诸葛亮之所以表示沉默,其实是一种无耐,刘备心意已决,多劝无益;
2、诸葛亮之所以认为法正若在,就会反对刘备东行,最大的可能是诸葛亮的谋略与法正的不谋而合,而这个谋略就是舍荆州,改取雍凉,把东行的兵力转向魏国。
3、那么如果法正也劝服不了刘备伐吴,必然会同往,法正有军计,可以为刘备避风险,不至于这么惨败。
“刘备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诸葛亮向来思虑周密,所谓股肱,以诸葛亮的才能和名望,能稳定大局和完成未竞之业的舍亮其谁。此时蜀汉惨败,内外危急,诸葛亮作了《正议》,气概凛然的驳斥了魏国的劝降,大振人心。对南夷反叛采取暂缓政策,“闭关息民,务农殖谷”以渡过难关。

(2)“结好”吴国:
孙权虽在夷陵战后请和,但综观孙权为人:
1、赤壁之战:没有勇气与曹操对抗,在保命和保国之间犹豫不定;
2、镇荆州:“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
3、偷袭荆州:担心遭蜀汉复仇,求庇护,向魏国称臣;
4、刘备伐吴:主动请和,担心被伐;
如今刘备败亡国衰,情况有变,诸葛亮自然不放心,便遣邓芝结好孙权。孙权果然犹豫,担心蜀主幼弱国小,被魏所乘,不能保全,思量着是依魏国还是结蜀汉,所以不肯相见,于是邓芝主动上表分析厉害关系:
1、吴蜀有四州之地,大王和诸葛亮都是人杰;
2、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可共唇齿,进可并天下,退可立足;
3、如果吴国北拜,那么魏国必求质子,如果吴国不答应,魏国便会发兵讨吴,这时蜀也发兵,那么吴国就不保了;
孙权最终决定绝魏,再后来吴国安危不再受到魏蜀威胁,孙权要称帝。蜀汉上下都认为应该拒绝,如果承认的话,那么以正统自居的蜀汉情何以堪,曹魏已经篡汉,现在东吴又篡汉。诸葛亮则认为:
1、孙权有僭逆之心已久,与之和睦,蜀汉可求掎角之势,伐魏也就无东顾之忧了;
2、如予以拒绝,孙权必然忌恨,同时蜀汉也必须发兵征讨篡汉的东吴,对蜀汉实为不利;
于是遣陈震庆贺,并签订了分割曹魏的盟约,而孙权在这个盟约里大赞了诸葛亮。至此以后,吴蜀关系稳固,合作越来越密切,诸葛亮可以全心对付魏国。

(3)“和”诸戎:
诸葛亮的战略调整基本上与隆中对差不多,失去荆州已不可挽回,便把目标转向取雍凉,如能得到雍凉,可以以此为据点,再徐图中原。凉州有以下优势:
1、物产:盛产牛马,可以加强国力;
2、地理:是蜀汉扼守门户的西北屏障,足以成为图中原的根据地;

诸葛亮对诸戎采取“和”的方针(“礼有所任,威有所施”):
1、维系汉羌交界地域安定,尊重羌胡风俗,军纪严明,通物揽络;
2、从凉州内招募降附的骑卒以扩大军队实力;
3、策反诸戎,使其合力共伐魏国(“鲜卑轲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诸葛亮的对外政策目标总算是达成了,争取了最大化资源的支持。
(五)职能转变

蜀汉前期军事扩张与内修政理两者快速并进,但自从汉中战役后,军事连遭重创,并且短时间内损失了大量人才,军事扩张出现僵局。但诸葛亮本着“先理内,后理外”的治乱原则,也就是先主修内政,后行军事扩张,史载诸葛亮治国是民富国强。这里有必要澄清说明:

1、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私以为这是诸葛亮的远虑,益州地贫民稀,而曹魏地大物博,两者相比之下,蜀汉是危急的,所以应尽早打开格局才是当务之急。而诸葛亮也说了“兵甲足”,以诸葛亮谦逊的性格说出这话,想必蜀汉百姓负担并不重。
2、“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情况,蜀汉从来没有发生过到这种困境,这只不过是杨洪论述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实乃断章取义。
3、“民皆菜色”在诸葛亮时期更是不存在,实为20多年后刘禅昏弱,德政不举,导致国衰民弱。

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国情:
1、“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可见蜀汉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是不错的;
2、诸葛亮在国民素质教育上做出了成效,隋朝王通说:“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礼乐是孔子儒学的精义)。

内修政理这个内部目标也已达成,南征平定夷民反叛刻不容缓。蜀汉上下都认为诸葛亮不该以一国之名望涉险,但是“抚夷越”是件很棘手的要务,一旦执行不好,将影响蜀汉未来的战略进程,前有关羽失荆州,诸葛亮最后还是决定亲征。诸葛亮南征兵分三路,奇正相合,结果取得圆满成功。
六)北伐略谈

(1)北伐是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唯一途径,北伐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寻找突破口蚕食魏国,以最终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全国为目标;
2、 构造全民积极进取的文化,增强国民凝聚力和达到强兵的目的;
3、 武力震慑曹魏,达到以攻为守的目的;
4、证明蜀汉有足够的实力对抗曹魏,巩固吴蜀联盟,提高紧密合作;

(2)蜀军强大的战斗力:

1、胸怀大略:亮曰:“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禽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兵法《问对》里认为诸葛亮大略为极致之论)

2、治戎讲武:教阅之法科学精细,虽严刑峻法,但诸葛亮极会用法,士兵人人自厉,所以二十军仗都由最高统帅执掌,可见军队素质之高。“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曰: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 (司马昭灭汉后,特令军事学家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兵法兵制,推行为晋朝的军事制度)

3、军容震憾:“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起步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阵图四头八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有知军容如斯焉!”(李靖);“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李兴)。

4、发明器械:发明“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来运粮,节省军队劳力和提高效率;研制连弩和元戎对付魏国骑兵(在《问对》里对曹操的兵制和大略评价一般,但对其骑兵却很赞赏,可见曹魏骑兵的战斗力是很强的)。

5、赏罚必信:亮曰:“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失街亭,马谡违军令被诛;向朗与马谡好,涉嫌知情不报之罪,被诸葛亮免职遣返成都;王平在此役表现良好而被升迁;同时诸葛亮自贬三级,“於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民忘其败矣。”

6、精兵省将:“戎士简练”以减轻国民负担,绝不打“灭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硬仗。

7、讲信义士气高昂:魏军密进,适逢蜀汉士兵更班返汉,左右认为此情危急应暂缓,诸葛亮以为应以大信为本,遂遣令下去。士兵无不感悦曰:“公之大恩,犹死不报”,后莫不拔刃争先。

(3)五次北伐(正式规模的为三次):

时曹魏历时三世,集中政权,根基牢固,实力强大。然西方事重,魏明帝西镇长安,遣曹真、司马懿、张颌和郭淮等名将全力坚守。
1、228年春:亮声东击西,出祈山,魏三郡反叛,马谡失街亭;同年12月出陈仓应吴国,20天粮尽还,斩王双;明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亮自出至建威,淮惧而退还,亮收两郡。
2、231年2月:再出祈山,甲首三千,“公畏蜀如虎”,粮尽还,射张颌。
3、234年2月:出五丈原屯田,赠送妇人服,仲达仍深沟高垒,但百姓安堵,蜀军反客为主。不料诸葛亮病逝,“死诸葛走生仲达”。
综观来说,诸葛亮用兵间隔并不紧密,是在顾及民生的同时积极进取,除了第一次失街亭外,都保存了实力。同时也可以看出诸葛亮采取持久战略,以骚扰的方式去制造敌国漏洞,达到削弱敌国实力的目的,以便打破魏蜀格局(魏强蜀弱,急于求成只会自毁灭亡)。

(4)浅析武侯用兵:

1、“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为奇”
(魏延子午谷奇袭,敌未必为虚。诸葛亮提前在汉中屯兵屯田,曹魏必然知其北伐之意,会有相应防御。只是诸葛亮首次北伐,三郡反叛造成极大轰动,才让曹魏始料不及,震惊不已。)

2、“行数千里,若非正兵,安能致远?”“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是谓以奇为正”
(诸葛亮南征,地理诡谲,夷兵分散,行数千里,此为正兵。诸葛亮采取兵分三路,然后止前而诱敌以聚集,一举击破主力,此为以奇为正。李恢那路,被夷兵围困,且与诸葛亮失去联系,然后使用诈降骗取夷兵信任,突围而出,最终与诸葛亮汇合,此亦为以奇为正。)

3、“凡兵却,皆谓之奇乎?”“不然。夫兵却,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也,非奇也;反之,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
(二伐,亮粮尽还,王双以为蜀军粮尽士气低,机不可失,孰不知这是诸葛亮的奇兵而非败退,所以大将被斩;四伐,朝中有事,亮粮尽还,经验丰富的张颌,认为追击不妥,但上司有令不得不为,以致再次被伏射杀;五伐,闻亮病逝,仲达追击但又不知虚实,一闻鼓即逃,被百姓笑“死诸葛走生仲达”)。

李靖曰:“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而成功者亦众矣。”可见诸葛亮深得用兵之道,陈寿在三国志曰: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即便以成败论英雄,对诸葛亮奇谋方面的看法,也只是用疑问的语气,令人无限暇想,其实因为陈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同时也道:“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四、万古清高

“所啖食不至数升”,诸葛亮在前线不料病危,“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并上遗表,汇报财产,寄予刘禅期望“清心寡欲,约己爱民”,“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病逝时54岁。

司马懿观诸葛亮处所后,情不自禁的曰:“天下奇才也!”魏国境内庶民追思,成都官员纷纷要到前线奔丧,朝廷下令禁止,只有谯周先行一步到了前线。数十年以来,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朝廷终破礼制为武侯立庙。后来钟会伐蜀至武侯墓,下令士兵不准惊动周围,在灭蜀后司马炎要陈寿收集诸葛亮文集,叹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写追悼文。
。。。。。。
1902年,赵藩信步至武侯祠遣闷,撰书了“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本朝太祖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他来武侯祠时,就在此联前驻足沉思良久,反复玩味联语的微言大义。太祖嘱咐当时要到四川任职的梁兴初,界时要到成都武侯祠观读“攻心联”。

最近读过

  • 一年减五天
    9-27
  • 贝才神他爸
    7-20

评论

[发小纸条]

1楼一年减五天 说:

1 写给倒亮派们和其他一切翻案人员
写给网上的倒亮派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讨厌诸葛亮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曾经被万世景仰歌颂的历史人物正在被逐渐地轻视、鄙薄、非议,“倒亮派”的阵容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们的历史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翻案大潮,历史这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正在换上一层不一样的外衣,比以往更妖艳,比从前更迷离。故作此文,献给一切倒亮的革命者和广大劳苦功高的翻案学者。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给实验对象播放了四段电视台的访问录像,第一段里面出现了一个成功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他神情自若,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毫不拘谨;第二段里出现的也是一个成功人士,然而在主持人向他提问时,他表现得非常紧张,还在不小心中打翻了茶杯;第三段里出现的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他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然而他并不紧张,这段采访很平淡;第四段出现的普通人则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放完录像后,实验对象们被要求选出一个最不喜欢的人和一个最喜欢的人。显而易见的,第四段录像里的人成为了最不受欢迎的人,可是最受欢迎的却不是第一位成功人士,而是第二位。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人们往往喜欢不完美的东西。太过完美的人和物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不能让人感到亲切。
历史上的诸葛亮本来并不完美,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他被罗贯中塑造得太过完美了。罗贯中出于一种对历史人物的喜爱和敬仰,费了不少的笔墨把孔明写得既能神机妙算,又能呼风唤雨,弥补了正史中那少得可怜的记载与描写,赋予了人物灵与肉。罗贯中也许会很高兴,他把他的偶像摆上了万人膜拜的神坛。可是他并没有想到,有人塑造神,就有人打倒神。终于有了“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甚至因为罗贯中太过夸张的描写,许多人如今都不敢相信孔明还有一点点的能力,怀疑他的一切成就、品德,以为一切都是罗贯中的虚构与神化。罗老先生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会捶胸顿足,悔恨不已——早知今日,当年应该“拥曹反刘”,在今天这样一个翻案成风,痛骂演义的年代,不愁没人“拥刘反曹”,崇拜孔明。
我相信有很多喜欢孔明的人也常常会在和别人讨论的时候脱口而出:“其实历史上的他不是这样的……”然后历数孔明的错误。这是一种人皆有之的心态——太完美其实就是缺陷,所以我们总是不愿意我们的偶像太完美;太喜欢了反而要装出不喜欢,正如你总是听到你妈妈在外人面前说你的不是,其实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往往不是一回事。
在我国,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后通常会是轰轰烈烈的倒神运动。许多历史人物的名誉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升上令人仰视的高空,一会儿跌入深不见底的谷底。时代不同了,见解自然也不同了。然而,某些人的言行确实是太过分,让我今天不得不说——有些东西,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直到人类灭亡,宇宙热寂,我们依然需要它们。这就是精神。

首先,对于诸葛亮的崇拜不是空穴来风。他有智谋,也有品德。他的智谋在同时期的人当中可以说还是出类拔萃的,至于他的人品更是不应该受到质疑。
隆中对,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居然能够把未来四十年中国局势的走向(而且还是在乱世)预测得如此准确,给一个政治集团如此明确的战略目标并且一步一步地使之得以实现,真是令人称奇(反正世界历史学到现在我还没找出第二个人)。有些人(居然还自称专家)认为隆中对不过是废话一篇,说什么当时中国的局势已经很清楚了,只有益州和荆州可以拿——我想问一句,没有这个战略目标之前刘备集团是什么样子?有了这个战略目标之后呢?简直是天壤之别。是啊,现在地球的局势也很明显了嘛,只有南极大陆还没有被占据,我们只有拿南极大陆了不是?您可以帮助朝鲜拿到南极大陆,与美国、俄罗斯三足鼎立吗?不说朝鲜,就是咱们中国,多好的发展趋势啊,多光明的前途啊,您能吗?什么是废话,这才是废话!诸葛亮木牛流马、连弩的发明正史上是有记载的。我想能有这个智商,能搞点发明创造的人,别说是在三国时代,就是在我们今天也为数不多吧?
而对于他的军事才能,《三国志》记载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而他的对手司马懿“天下奇才”的评价应该不假。其实我认为陈寿的那句话“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应该还是公正的。作为丞相,他的身上系着整个国家的安危,安能弄险?蜀国已经被一次惨败打击得开始走下坡路,绝对不能再有第二次惨败——他们输不起。这样的情况下,又何谈“奇谋”?
至于那些批评北伐的人,我认为你们应该先读一读《后出师表》。不管这篇文章是谁写的,但它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无需我多言。
在相信正史的条件下,我认为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比他的军事才能强(不是说他的军事才能不强)。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治理下的蜀国“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他死后“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六十年后“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而他的儿子更是受到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爱戴:“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做人做到这份上真是此生足矣——蜀地的百姓对他真的是出自内心的爱戴,这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就一直存在,并不是因为老罗的宣传包装。

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能够受到百姓千百年来不绝的追思,这个问题倒亮的人们应该仔细的思考一下。
我原本以为不会有人怀疑孔明的人品,然而现在我发现我的想法过于单纯。有人认为孔明为了自己专权,架空了后主,弹劾了李严,排挤了魏延。这些事情的真假无从得知,就拿李严事件来说,以李严这样一个混迹官场的老油条来说,他以如此低级的手段来逃脱运粮误时的责任,未免显得太弱智。这件事被怀疑的确是有原因的。但是在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情况下,我们凭自己的猜想、推测就妄下结论实在是不妥的。但我认为,这些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权臣?专权就一定是不对的吗?
专权的人的想法无外乎三种:一种是有权力癖,对权力有变态的迷恋;第二种是为了一己私利;第三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诸葛亮绝对不会是第一种人;第二种可能性——你们见过一个为了一己私利拼命夺取权力,最后却搞得自己累死,“外无余帛,内无赢财”的权臣吗?所以说,我认为诸葛亮的集权(假设有这么一回事)应该属于第三种情况——但凡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战略目标,手中一定要有权力,没有权力是做不成事的。
明朝万历年间的大学士张居正是个公认的权臣。当时万历皇帝年幼,张居正辅国,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他先和两宫太后、大太监搞好关系,这些人都十分信任他,然后他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干。他治理下的万历前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年代之一。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身为正人君子,不应该与太监这类人为伍——明朝人很多都对张居正颇有微词。然而,不这样做怎么能够获得权力呢?没有权力在手,你纵然有天大的抱负也无法得以实现,你纵然有再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施展。张居正不能算是一个正人君子,但是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实干家。而诸葛亮既能大权独揽,又能为人称道,说明他的品格和所拥有的权力是不矛盾的。
当时的蜀汉政权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来自荆州的荆州派、来自益州的益州派,和刘备旧部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冲突。而后主不是个正经人,宠信宦官,花天酒地,即使他不傻,权力也不能交给他。看看诸葛亮死后朝政不是很快就落到了太监黄皓的手里了么。大权必须握在一个明白人手里,不能分散。中央集权不够的后果就是各派势力斗争不断,朝纲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蜀汉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么?内乱一起,必有外忧。我突然想到现在某些书生成天在网上叫嚷着“民主”、“反对专制”、“x党的专制”云云,同学们啊你们知道吗,我不是x党但我深知现在还不是民主的时候——很多人连字都不识,怎么搞民主选举?一个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如果来一次全民公投要花费多少财力物力人力?更重要的是,如果突然从专制突然变为“民主”,一夜之间各种党派、邪教、社团会拔地而起,我们国家会变成中东第二。刚刚从封建制度过来的中国人不适合马上走民主道路,我们的国情、人口素质还不允许。中央集权真的是非常重要啊,权力的分散会直接导致“窝里斗”,于国不利。要等到完全的自由民主平等,需要慢慢过渡,再等个几百年吧。跑题了。话说回来——那么三国时代你能够要求什么“民主”“自由”“平等”吗?如果诸葛亮的手中没有足够的权力,他就不能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就不能兴兵伐魏,甚至不能治国。假设李严阻挡了他的整体计划的实施,那么李严就该被弹劾,而且孔明已经做的仁至义尽——没有处死李严,只是流放他到梓潼,这在政治斗争中是少见的。
况且李严到底有没有做过那件事情还不清楚,也许他的确做过呢?那么对于李严来说,孔明的宽容就不能用言语形容了。
政治家的确不会是圣人。但是孔明完全可以算是政治家的榜样。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他能够为他的君主,为他的百姓做的他都一一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写照,而那一个国家、一个幼主、一个需要勉强支撑的局面和一个知己的知遇恩情最终真的压垮了他。每每想到这些,我的脑海里总是回响着一句话:
责任是什么?责任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可能无比沉重,压得你精疲力竭,不堪重负,然而,它永远不会压弯一个人的脊梁,只会使它更加挺拔。
这样一个人还需要我们用功利的思想去猜度他吗?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对诸葛亮的评价都很高。现在有人连这一点也不敢承认,认为政治家对他的好评是因为要提倡“忠诚”,以便巩固自己的政权;认为文人墨客对他的好评是因为迂腐的书生之见;认为百姓对他的崇敬是因为愚蠢与被骗。甚至出现了这样可笑的言论——唐诗中对孔明的赞扬是因为白居易、杜甫、李商隐等人都“不懂国学,其见识跟现在的歌星没什么两样,不足为据”。是啊,连诗圣都不懂国学、不懂历史了,连唐诗都和现在歌手们的靡靡之音一样了,这样的见解实在不凡!原来我们这个民族千年以来敬仰的忠孝节义都是我们的自欺欺人,都是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和思想镣铐,原来我们一千八百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骗局和谎言中 ——不过幸好有这样多的翻案学者存在,他们帮助我们揭开了这个一千八百年的骗局!一千八百年来所有天才,所有伟人都没有看穿的骗局!他们真是伟大!
只是我想,我宁愿相信“不懂国学”的杜甫和白居易。他们的篇章在一千年后还有人诵读,而那些翻案学者只会是历史论坛上一颗颗飞快划过的流星吧。

我们这个年代,是一个浮躁的年代。
我想新中国的文化可能正在经历它的“青春期”,对于作为父辈的传统文化,新文化有些瞧不起,有些不愿听,认为它落后了,迂腐了,但是又不能完全脱离它,对它还有着根深蒂固的留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逆反心理”——你不是讲仁义道德吗,我怎么就看出“吃人”两个字呢?你不是“拥刘反曹”吗,我偏偏就要“拥曹反刘”。有理智的人会理智的看待这种整体文化背景下的群众心态,而有些过激的人却沉迷于翻案,几乎是想要把传统观点上的历史一竿子打倒—— 如果我们的文化真的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我们会非常危险。一个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常常固执己见,不听父母之言,认为父母的思想太落后了;吃了亏、碰了壁之后才知道父母的教诲是多么正确。恐怕一味地否定传统的观点,以后也会吃亏碰壁吧。而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如此激烈的世界,我们没有时间用来纠正错误,一个错误的代价也许就是落后多少年。
的确,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里有很多落后的地方。然而更多的是对文明丰富的经验总结,总是和老祖宗对着干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择其优者,去其糟粕,找回我们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注意,是“找回”而不是“树立”。我们现在其实是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所谓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过是一句套话,民族精神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叫人养成的,是在这个民族的文明史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所以我们绝对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不幸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一股“领异标新风”中不断地被否定,不断地被批判。为了达到自己哗众取宠的目的,很多无耻的人提出各种无耻的观点并且打上“新时代观点”的旗号,蛊惑人心,妖言惑众。听到为秦桧翻案的说法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为施琅、洪成畴歌功颂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更令人寒心的是,许多人甚至认为抗清英雄袁崇焕的事迹是被满清夸大,用来“诋毁”“诬陷”明朝统治者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遭到批判也是不足为奇的了。然而我想,在看到我们曾经敬仰过、崇拜过的英雄一个个倒下,而奸佞小人一个个高大起来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一定不好过吧?我们中华民族本来就没有什么信仰。仅有的“孔孟之道”早就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庙”的呐喊中轰然倒塌。我们所能信仰的只能是历史上留下英名的那些英雄、仁人志士们。这些人是中国的精神支柱。不管他们的历史功绩到底怎样,一切历史功绩总会烟消云散,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但他们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这些精神我们永远需要,甚至人类也永远需要。也许下一次在你们进行翻案工作的时候,应该在百忙之中想想你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还原(准确地说是“猜度”)历史真相,留下满地鸡毛污秽,还是需要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我相信很多倒亮派都是出于这样一种逆反心态——罗贯中你不是要神化诸葛亮吗?古人们不是很崇拜他吗?我就偏不崇拜他,我还偏要跟你们对着干!不要这样了孩子们,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还是让我们先学会尊重吧,尊重一个故去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人物,也是尊重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

对于曹操、郭嘉和贾诩,我并不认为喜欢他们就一定要倒亮(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他们的fans要倒亮,好像跟亮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然而,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上,我认为:曹操可以佩服,郭嘉值得喜爱,贾诩不应提倡。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确蒙受了很多不该蒙受的冤屈。封建时代的正统观点害得曹公成为了“在地狱不得翻身的恶鬼”,其实怎么说呢,他的确有很多错误、罪恶,但是中国历史上如此的军阀并不是只有他一家,只不过他太有代表性了。给曹操公正的评价是应该的。但是把他吹捧到圣人的高度是不妥的。曹操是个英雄,值得佩服,但是他不能够成为我们的偶像——他的人品确实不能达到。
有些人总是赞扬曹操的“真小人”本性,说他有个性,不虚伪。但是,伪君子固然不值得喜爱,真小人难道就应该被崇拜么?人人都以暴露人性为荣,我们的道德在哪里?也许这是这个社会信任度缺失的一个表现吧,我们不能够相信世界上还有纯粹的善,还有真诚的道德,还有真正的仁义。我们总是试图用一种功利的思维去猜想别人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目的——每次看到好人好事我都忍不住要这样想一想,然后是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君子不能让人感到安全,感到信任,反倒是小人们显得特别真实,这时候我们就会由衷地想:这个人多坦率啊。这个社会开始滋生着一种毛病——大家都“宁做小人,不为君子”。
喜欢郭嘉其实表现了人们对智慧的喜爱与推崇,对天才生命短暂的惋惜和同情。这是人之常情,我也不多说了。
贾诩绝对是个不应该提倡的人。他固然有绝世的才华,但只是苟且偷生,为了自己保命不顾一切。一个人的价值分为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价值很简单,就是作为食物链的一环、生态系统的一份子、地球上某个物种的一个个体存在,你的价值不过是消耗食物、繁衍后代、死后被分解者分解。就这样,很简单。如果只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讲,贾诩在繁衍了后代以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的生命对于地球而言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生命是最宝贵的”这句话已经失去了自然价值。那么,贾诩的社会价值呢?他苟且偷生地活着对于社会有帮助吗?他活着,是不是因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需要实现?是不是为了以天下为己任?是不是为了造福身边的人?是不是为了展示某种伟大的人格?是不是负起了身为一个智者的责任?不是的。这样的人生有没有都是一样的,他纵然有天才的大脑,也只能说上帝浪费了一份才华——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能辜负天赐的才华——这更使得他不可原谅。
这是我对几个争议较大的人的看法。其实喜欢这几个人的朋友们没有必要倒亮。先辈们的事没有必要在今世再起风波了。我想这些人里面没有谁会计较谁更聪明谁更能干的问题了吧?

网上有朋友这样说道:
我知道,演义七实三虚,而且虚的往往是那些最精采、最广为人知、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老罗偏爱丞相,偏爱蜀汉,不惜曲笔改造了许多史实。

我也知道,历史的本来面目,经常是残酷而无趣的。那使我醉心的仁义忠节,不过是社会所构建的、要教人中毒的文化基因。

但,我就是这样中毒了,有何办法呢?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在后人的头脑心灵里,那些鲜活的面容熟悉的姓名,自有一种让人不能自拔的真实。即使在更大更广的历史视角里,那些忠义都不值得推崇,可那股驰骋纵横的英雄气,谁也不能抹去。

读罢之后,只有心酸。我也何曾不醉心于“仁义忠节”,直到有一天知道它们的本质是“吃人”;我也曾固执地坚信着“鱼水之情”,直到有一天有人说这是互相利用,买卖关系;我也曾为了刘备能够为兄弟报仇不惜江山社稷而感动,直到有一天别人告诉我这是他攻打荆州的借口。我很失落,也有庆幸——我是在心智比较成熟以后才接触到这些并不美好的东西,然而我更担心,担心有许多孩子过早的看到了世界的黑暗与丑恶,过早的对世界失去了信心,过早的加入到勾心斗角和利益买卖中去,过早的放弃了正义。我是在外公的怀抱里听着三国故事长大,外公慈祥地为我隐去了那些罪恶、黑暗和死亡,留下了义气、智慧和忠诚。我不知道以后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还能受到这样的保护?
去年春节我去了成都的武侯祠。庭院里古柏森森,一片肃穆。我在丞相祖孙三人的塑像前伫立良久,忽然听到一个外地女子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你知道吗?他们祖孙三人都是为了保卫蜀国——也就是四川这个地方而死的。”
她是在对她那年仅六七岁的儿子说话。尽管她的解说并不全面,但看着那个小男孩天真的脸上露出了似懂非懂的神情,我突然有些欣慰。
原来还有人记得。
丞相,原来还有人记得。







回复2011-06-10 22:49:30

[发小纸条]

2楼一年减五天 说: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清朝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西晋梅陶赞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如孔明。”
东晋常璩:“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
隋朝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默记》: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袁子》: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陆法和: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回复2011-06-10 22:50:52

[发小纸条]

3楼一年减五天 说:

某些人总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能力,所谓诸葛亮,某些人总是固执地认为是《三国演义》吹牛吹出来的,我承认诸葛亮现实版和演义版式有差别,但是,诸葛亮的才能不容怀疑!
有人怀疑诸葛亮是是军事家,诸葛孔明当然是一位军事家。但军事家不能仅理解为仗打得好,那可以称之为战术家。事实上军事家又分为以军事理论与军事著作而著称的,如孙武。以善于用兵,战功显赫而著称的,如曹操、韩信,以二者兼而有之的,如孙膑。


诸葛亮虽说在战功上功绩不著,但他在军事理论和军事菱上的研究和成就,却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不能否认诸葛亮就不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三国志》作者陈寿写道:“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还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因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不擅长奇谋妙计,这是事实。但这不能作为否定诸葛亮不是一位杰出军事家的唯一理由!世人大多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的北伐没有成功,有人就开始怀疑甚至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显然是不公正的。而事实上对诸葛亮军事才能持肯定态度的说法比否定的要多得多。

诸葛亮逝世后,蜀军安然退回汉中。司马懿来到诸葛亮驻军的处所,见到他的营垒布置,称赞说:“天下奇才也!”司马懿是敌方统帅,曾对他的部众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然而当他巡视诸葛亮的营地后却一改常态,其原因就在于看到诸葛亮治军的规矩法度皆已所不能。宋人陈亮曾说:“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见《陈亮集》卷3 6《孔明》下。)

南朝末期,陆法和为梁元帝征蜀,走到白帝城,对众人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见《北齐书》卷32《陆法和传》)。

唐太宗曾和名将李靖多次讨论军事,后来将讨论集成《李卫公问对》一书。其中所讨论的内容包括指挥战争的各个方面,书中所涉及的军事家有1 7人,如按提及次数多少排列,大致情况如:孙武,21问;诸葛亮,13问;姜太公,9问;曹操,6问;司马穰苴,5问;管仲,3问;吴起,3 问;韩信,3问。作为第一流军事家的唐太宗和李靖对诸葛亮军事理论的重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可见一斑。


之所以历史上诸葛亮战功不著,主要在于诸葛亮亲自统兵打仗时间很短。

纵观诸葛亮一生可以看出,从诸葛高参加刘备集团到刘备白帝城逝世,长达17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刘备在统兵征战。赤壁之战,诸葛亮没有随军到前线;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主要经营荆州,“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进占益州,诸葛亮只作为援军入蜀;争夺汉中,诸葛亮只是负责”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诸葛亮亲自统兵打仗是在刘备逝世后的1 0年里,主要是南征和北伐。

南征由于是成功的,我也不再多说,我这里主要说一下诸葛亮的北伐。

北伐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战争不只是军事力量间的对比,而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谋略等多方面的综合社会力间的较量,在对峙形势下更是如此。从君主看,后主刘禅智力弱于魏明帝;从经济看,天下十三州,曹魏拥有九州,地大而人多,人多而物博,在人口和财富上,魏国远占优势;在军事上,人多则兵众,物博则食足,在军队和物资上,蜀汉亦远不如曹魏;从外交上看,由于真正与吴国签订同盟协议的时间在公元229年六月:“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不相侵犯。”所以在这之前,东吴仍与曹魏有着秘密的接触。加之又未有”天变“和荆州方向的配合,北伐失败有着其必然性。尽管如此,诸葛亮以弱蜀抗强魏,在秦岭中自来自去,临战对敌,常占上风。“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张俨《默记。述佐篇》)。即使退却,魏军也无隙可乘,计斩王双、张合,仍不失为“天下奇才”。可见诸葛亮其自身军事素养有多高。


其实,这个问题本用不着争论,在《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里,提到三国时代的大“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诗人),另一个就是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争论呢?这是因为,颠覆历史已经成了当今历史学家及其爱好者的特征——许多历史人物已经被评了百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颠覆历史,不和传统的历史评价唱反调,如何能一鸣惊人,如何能引人瞩目。所以,过去说不好的历史人物,我一定要为他找一些好处(比如对隋炀帝、对秦桧、对李鸿章);过去说好的历史人物,我也一定要找点毛病出来(比如对岳飞、对诸葛亮)。于是,历史学界也不是清水衙门了,历史学家们也照样可以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只是,历史真的可以随意颠覆来颠覆去吗?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将苑》中 “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几句话,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包括其他行业有识领导)奉为座右铭;其次,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他“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的这些发明创造同样是当时无人匹敌的;

当然,处在那样一个改朝换代的战乱年代,是否为军事家,主要还要看他的军事实践,即是否有过统兵打仗的经历以及他的战绩。谈及此处,我不由得要先发一段议论:
自从极亲曹操(其实,这种所谓的“亲”也未必是真的“亲”,其目的也不外为了能引人瞩目而故作惊人之语)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CCTV-10的“百家讲坛”中狂吹了贾诩、郭嘉后,这两个人的所谓军事才能就被众多“易粉”和一些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听讲者捧上了天,这真是一个极为荒唐极为可笑的现象。我不否认他们的确是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在许多关键场合、关键问题上给曹操谋划过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策,然而,既没有姓孙武那样举世公认的军事理论著述、又没有统领过军队、亲临疆场指挥打仗的人,居然就成了“军事奇才”,这岂非咄咄怪事!袁绍阵营中的田丰、沮授甚至吕布手下的陈宫,他们遇事为其主做的分析、提出的建议也都准确、很好,但无奈袁绍、吕布均非明主,所以这几个谋臣的才能被后人忽略了。其实,除了未能选择明主外,他们哪一点比贾诩、郭嘉差!郭嘉的确给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并不是曹操的每次胜利都源于郭嘉的计谋:比如,官渡之战,当与袁绍陷入相持时,曹操有心退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阻止了他。更何况,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等,易中天为何对此视而不见呢?贾诩也一样,曹操征宛城破张绣,贾诩除了献投降计外,别无良策;张绣叛曹后依附刘表,曹操前往征伐,又大破之,贾诩同样束手无策。曹操因袁绍袭许都而撤兵,此时的贾诩灵感来了,这便有了“贾文和料敌决胜”(对此,《三国演义》的描写和《三国志》基本相同)。易中天为什么只提他后面的“料敌决胜”却避而不谈他前面的无计可施呢?郭嘉也好、贾诩也好,有主意他们就可以向曹操献计献策,没有主意他们就可以缄口不言,自有他人出谋划策,何况曹操本人也是足智多谋。诸葛亮则不同,刘备大事小情都要问计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则须每求必应。孰优孰劣,还不一目了然吗?马谡给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发百中,如果他没有后来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称为“天生的军事奇才、其军事能力超过诸葛亮”?如果仅仅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就可算军事奇才,那赵括可称“天下第一军事奇才”了。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尚不被称为军事家,也没有人称其为“军事奇才”。贾、郭被称之为“军事奇才”,实在是“军事奇谈”。陈寿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说:“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庞统与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并驾齐驱,法正和程昱、郭嘉相当——连庞统、荀彧都在郭嘉之上呢,更别提贾诩了。

为了“抗衡”诸葛亮,有些人还抬出周瑜、司马懿说事儿,然而,他们“抗衡”得了吗?
周瑜,满打满算,就打了“赤壁之战”这一场硬仗,还是在自己的“主场”。即便是赤壁之战,也不是他独自打的:“权…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诸葛)亮诣先主(刘备),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三国志*诸葛亮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三国志*周瑜传》。无论从哪个资料看,赤壁之战都不是周瑜单独打的。周瑜功劳确大,但不能全都算在他头上;
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我们还是看看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才是客观的评价!
故而袁子说: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希望大家都看看历史,好好考虑,不要胡言乱语的。

回复2011-06-12 18:11:59

[发小纸条]

4楼一年减五天 说:

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这是安身立命之计。


七纵七禽,这是欲擒故纵之计。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这是疑兵之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在阳平关屯军,迷惑曹魏主力。秘密联系孟达,只是孟达举事不密。在孟达被诛后,立刻北伐,致使曹魏很轻易的以为诸葛亮是为了突击关中。然后诸葛亮用了声东击西,舍近求远,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马谡这个环节出错,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极其完美的战术运用。

回复2011-06-12 18:59:59

[发小纸条]

5楼一年减五天 说: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改变时势,三国斗争其实就是展现智慧的悲喜剧,在这个舞台上,一些足可影响后世而名流千古的智者圣贤展现着自己的魅力,他们是三国这台大戏真正的主角,他们之间的斗志斗勇成为最大的看点。诸葛亮与周瑜、诸葛亮与司马懿,他们之间的争斗成为三国这台剧的亮点,演绎着动人心弦的故事。晋王朝的实际开创者司马懿与千古第一名相诸葛亮在祁山的博弈,淹没在历史的迷雾中,谁是谁非、谁强谁弱、谁智谁愚?今人众说纷纭,让我们从实事出发、从史书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他们博弈背后的故事吧。

有部分人评诸葛亮政治一流、军事二流,政治在方面我们不用去说,在军事上诸葛亮究竟如何?难道说是他们所说的“二流”,甚至不堪入流?他们振振有词:诸葛亮数次北伐无功而返;诸葛亮打过什么胜仗?诸葛亮不善出奇兵,过于谨慎。果真是这样吗?在与司马懿的对决中诸葛亮是占上风还是落下风?数次北伐是出于什么样的战略考虑?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必须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蜀国时所处的环境。魏蜀吴三分天下,蜀国实力最弱,吴国次之,魏国为超级大国,只有长期坚持联吴抗魏才能保持势力的相对平均,如果打了这个格局,势必要进行势力重组。当年蜀国占据荆州、益州,取得争夺汉中的胜利,势头一时无二,这就打破了当时这种势力分配,自然会激起另外两方的不安,导致魏吴暗中勾结,东吴夺荆州、杀关羽,蜀国兵败夷陵,元气大伤。这是惨痛的历史教训,诸熟时势、深谙天下大势的诸葛亮怎么会不知?所以诸葛亮北伐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北伐中原、恢复汉室吗?这只是政治口号,凝聚人心,是长期的政治目标,绝不是当下蜀国和诸葛亮所能实现的。诸葛亮眼下作重要的是就是巩固蜀国,尽力使蜀**存下去,只有国家在,长期的政治目标才有可能去实现。当时的蜀国先主新亡、夷陵之败,国力遭受重创,“益州疲弊,此存亡之秋也”,安身立命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不是恢复汉室,更不是实现先主遗志,而是以攻代守,积极的防御政策。

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自然知道管仲、乐毅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当时年代历史的变化!乐毅以率领弱小的燕国军队攻下齐国70余座城池而名垂青史。乐毅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齐国长驱直入,得益于楚、韩、赵、魏四国的支持,他率领的是一支国际纵队。话说齐闵王好战成性滥用武力,灭掉了弱小的宋国,并对燕国不断攻击,引发战国时代其他国家的反对,联合起来对抗不可一世的齐国,这就有了乐毅伐齐的壮举。合纵本来是六国为对付强秦的,但是齐国忘了,同样可以适用于对付齐国,因为齐国改变了战国七雄的格局,打破了原本的势力布局,这就威胁到其他合纵国家的安全,自然会联合起来对付你了。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即便这样,齐国还是在几年后重新复国,燕国也没有改变自己最终亡国的命运。

这段历史使诸葛亮明白至少两个道理:
一、相对稳定的政治集团的势力格局是不能轻易改变的。齐闵王就是犯了这个错误才使伙伴国把矛头对着自己。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就像战国时期一样,吴蜀本是战略伙伴,共同对抗魏国,但是只要一方打破这种局面,斗争形势必然会转变。这在三国实有前车之鉴的,荆州之失、夷陵之败不是很说明问题吗?所以假如诸葛亮的北伐一路凯歌,取得重大的胜利,那么肯定会是魏吴两国都会感到不安,逼他们联合起来对付蜀国。这是诸葛亮不愿看到的,显然诸葛亮是不会犯齐闵王的错误。北伐不能大败更不能大胜,大胜将促使魏吴联合,使蜀国处于危险的边缘,诸葛亮深知其中利害。

二、侥幸取得的胜利是不会长久的,胜利果实是很难保住的,有一定根基的大国是不能轻易能灭的。魏国相对于齐国都是一定根基的,且当时的魏国君明臣贤,处在冉冉上升期,这样的国家想通过几场胜利就能够把它消灭是不可能的。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白白浪费机会,其实诸葛亮知道,即便奇谋得逞,实将蜀国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诸葛亮的谨慎是必须的,蜀国本身弱小,经不起折腾,稍有闪失可能祸国殃民,那些叫嚣诸葛亮太过谨慎,应该兵行险招出奇谋的人,那些幻想通过几场胜利而改变历史的人,未免太过天真了。
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比比皆是,诸葛亮怎么不能做到呢?弱小的政权也可以把强大的国家颠覆,但是这些强大的国家是看起来强大,其实早已腐化变质了,它的强大是表面的是纸老虎,就像一座腐朽的墙,貌似高大耸立,其实一推就倒。历史上的以弱胜强不都是如此吗?新生势力勃勃生机,在面对貌似强大实则腐朽的势力时,摧枯拉朽。而曹魏的强大时真的强大,蜀国的弱小是真的弱小,寄望蜀国也能以弱胜强,太不现实。诸葛亮早就有言“待天下有变”,但是现在天下未变,时机不成熟,眼前要做的事就是想法设法是蜀国存在下去,将来才有机会。

于是诸葛亮北伐的真正意义已经很明确了,也可以理解诸葛的“谨慎”了,诸葛亮不是不能用兵,而是不能过度用兵,不是不能胜,而是不能大胜,大胜就是亡国的开始。诸葛亮的北伐一事无成吗?是失败的吗?只有打胜仗、多杀敌就是成功吗?当然不是!我说诸葛亮的北伐时成功的。积极防御政策使之后数十年内魏国不敢小视蜀国,使蜀国在他之后还能存活数十载,同时转移了蜀国内部矛盾,一致对外凝聚了人心,这也是诸葛亮北伐的目的。站在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谈论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弈其实胜负已分,不是吗?以实力微弱的蜀汉对抗强大的魏国、以有限的兵力对抗数倍于己的魏军而进退自若、来去自如,唯诸葛耳。至于司马懿,手中本来就我有一张好牌,也能利用好这张好牌,这就是他的本事,同样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司马懿利用诸葛亮向曹魏要挟,不断获取政治上的利益,诸葛亮其实就是司马懿手中的一张牌。这种观点乍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一派胡言。首先,曹魏对抗诸葛亮的有曹真、张颌等,司马懿不是唯一的,实际上,司马懿与诸葛亮真正意义上的对阵只有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的对手只是最后才轮到司马懿;其次,司马懿真正夺取曹魏政权关键时刻是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多年之后,发动政变从而一举使司马家族掌握曹魏实际权力。如果诸葛亮是司马懿的政治筹码,那么诸葛死后司马懿岂不是没有窃取政治地位的资本了,那不是无所作为?实事当然不是这样。

《三国志》陈寿所言只能作为一家之言,尤其是他的断语,决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证据,陈寿是史学家,不是军事家也不是政治家,更没有像诸葛亮一样管理过一个国家,诸葛亮的战岂是陈寿所能全知全觉的?《三国志》是晋王朝官方修订的史料,受晋朝皇帝审阅的,对晋朝的实际开创者多一点褒奖,他的对手受点委屈就不足为奇了。后世的很多人都对这本书提出过质疑,陈寿是人,会有倾向在所难免。今天的人们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这段历史,难道不应看的高看得更远?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都是我国历史社会进程的大趋势,短暂的分裂只是为重新统一而奠定基调。三国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只是一段插曲,虽已经过去久远,但因其波澜壮阔和英雄辈出而被后人津津乐道,谈论不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风流从未雨打去,独立山巅笑风尘,诸葛先生千古!




回复2011-06-12 20:06:38

[发小纸条]

7楼一年减五天 说:

所谓“谋士”,即为以谋取士,用自己的智谋为王侯霸业服务,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理想。“谋”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对于谋士自己来说,“谋”是一种保护;对于他的主人来说,“谋”是一件武器;对于他的敌人来说,“谋”则是一把利剑;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谋”是一种境界。

谋有五层境界,层次越高,谋略也就越深,而能达到第五个层次的人,我们就称之为谋士。

谋士的第一层境界:
“谋”己。作为一个谋士,若连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来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运用自己的谋略,让自己活下来、并且活得有价值是成为一个谋士最基本的条件。是故,“谋己”是谋士的第一层境界。

谋士的第二层境界:
“谋”人。学会了为自己谋,还要学会为别人谋,若是一个谋士不能为别人出谋划策,他能称为什么谋士?如果不能为别人谋划的谋士又有什么使用价值?是故,“谋人”是谋士的第二境界。

谋士的第三境界:
“谋”兵。会谋己、谋人都只能保全少数的几个人,而作为一个谋士,他必须具有“谋”成千上万人生命的能力。这就是“谋”的第三层境界——谋兵。兵者,国之大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此一切以政治斗争为最终目标而展开的种种智谋较量,在现实中最最集中体现的就是兵争攻伐。所以谋士的最现实的作用就是对于战争的测谋,这也是我们一般人对于谋士智谋水平优劣品评的最直观的测评指标。

谋士的第四层境界:
“谋”国。比起“谋国”来,为一人谋、为千人谋都是很浅的层次。一个人要是能做到“谋国”(国代指诸侯势力),必须具备远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是故,谋士的第四层境界是“谋”国。谋国是建立在上述三个境界的基础上的,但是仅仅拥有了上述三个境界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谋士所策划的计策实在不能称之为谋略,因为仅有谋己、谋人和谋兵三层能力的谋士所作的策划实在太狭隘了,并不能达到战略的境界。而谋国是建立在对于国家资源、国际关系和战术优劣对比基础上,对于国家命运的把握,这是需要具有大眼界和大智慧才能完成的“不可能的任务”。

谋士的第五境界:
“谋”天下。做到了以上四点,这样的谋士就可以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但是,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谋士”。真正的谋士必须具备一项“人”所不具备的能力—— 谋天下的能力。因为从道德层面来看,上述四个境界都是出于对于有限资源的无限渴求和残酷掠夺,这其实是“人性恶”的集中体现。但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而屹立于大千世界,正是由于人类深刻了解了这种“恶”的道德层面对于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致命危害。从而诞生出对于“性本善”的道德向往,而真正拥有以天下为己任胸怀的士,是那些真正能够将对于人本关怀自始至终贯彻于自己一切行为中的人。因此,所谓谋天下,并不是以天下为个人或集团资本而进行谋划,而是以天下苍生为本源进行呵护的大智谋。这才是谋士的最高境界。

回复2011-06-14 21:30:17

[发小纸条]

8楼一年减五天 说:

首先要说的是,《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三国志》也不是历史,历史永远不会写在书上。

近年来很流行一个说法,就是诸葛亮只长于内政,军事才能不怎么样,甚至是一无是处,个人对这种说法很感到惊讶,因为据我所知,历代都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很高的评价,而且历代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往往都是真正的带兵将军和军事家,并不是文人在替他捧场,怎么现在流行起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不行的论调来了呢?甚至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演义吹嘘出来的?现在的人,为何不考虑诸葛亮当时面临的具体情形,不考虑蜀汉曹魏兵力兵种的巨大差距,不考虑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诸葛亮仍然能以弱击强,就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大家贬损?不过这些帽子一顶一顶去辩驳太麻烦,因为倒亮的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论调,所以就让我们看看演义出现之前,职业军事统帅和官方方面是怎样评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地位的吧:

两晋南北朝:

诸葛亮的兵法和制度被西晋政府以制度形式推广。

本来直接跟武侯交过手的司马宣王大人那句“天下奇才”也可以作为佐证的,可是某些筒子说那个资料属于《汉晋春秋》之类的“野史”不能算数,非要说司马懿贬低诸葛亮的书信才算数――那好吧,俺们看这个:宣王大人的儿子司马昭灭亡蜀汉后,曾令陈勰“学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并表示可用“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作为国家军事制度推广。―――看样子司马昭还是比较相信“野史”所说的“天下奇才”这个说法的~两晋和南北朝的军事统帅均喜欢学习诸葛兵法,而且诸葛亮已经成为“名将”的代名词,如伐蜀的大将桓温、陆法均直接将诸葛亮呼为“名将”。苻坚觉得出将入相的王猛就是诸葛亮转世,于是干脆谥王猛为“武侯”。北魏文臣崔浩大人看不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但是大将刁雍则对诸葛亮很佩服,柔然犯塞,刁雍上书给北魏文帝,称“立战场,十日一习;宜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此武侯之法实行后果然“边境获其利”。

此外东晋政府为了表示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推崇,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

隋唐:

《武经书·李卫公问对》中,李靖李世民均称诸葛亮为一代名将,推崇备至,李靖称自己的六花阵法源自诸葛亮,并且其舅韩擒虎亦深明此法。隋唐对诸葛亮的推崇也反应在官方态度上,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可以看作是官方首次认定的“十大”军事家和名将排名。

1、《新唐书礼乐五》记栽:“开元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武庙十哲是:

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

2、唐德宗建中三年,朝廷下诏叫史馆考定,列古今名将64人配享,并都画有图像,分列武成王左右。左边32人是:越范蠡,齐孙膑,赵廉颇,秦王翦,卫青,隋韩擒虎、郭子仪等。

3、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

宋代:

宋代既把诸葛作为忠臣来祭祀,(赐英惠庙加“仁济”)同时仍然把诸葛作为名将来祭祀,其地位仅次于独居首位的张良,还是和孙武、韩信、李靖等平起平坐。

《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再次申明这个分档不是我分的,有意见找宋人去提!特别提醒不要再冤枉人家罗灌水了,灌水同学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个外太空漂游呢!): 本文人物标签:诸葛亮 司马昭 慕容王立 吴汉 李昭 周瑜 耿弇 张辽 张飞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值得一提的还有同时代金人的看法,金人遵唐旧制,但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诸葛亮的名将地位仍巍然不动。而且在《金史》的观念里面,谁要是说出“诸葛亮不知兵”这句话,那就证明此人“好为大言”。

元代:

这个朝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但是仍然有诸葛亮,他的地位还是和孙武等平起平坐。

1.《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2.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3.仍然非常注意诸葛亮兵法研究: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十一月,赵禼乞讲求诸葛亮八阵法,以授边将,使之应变。诏郭逵同禼讲求,相度地形,定为阵图闻奏。北宋时候还有李昭、王当等专门研究武侯兵法的军事著作。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这部伟大小说诞生了,为避免演义小说的巨大影响,故而此后的情况不列。

结论:不管有没有《三国演义》的推广吹嘘,诸葛亮一直都是历代民间和官方,少数民族和汉族,职业军人和史官共同认定的名将或者军事家,贬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论调主要流行于现代,而且即使在现代,我发现在解放军开办的军事军史研究网站上,诸葛亮都仍然挂着“杰出军事家”的头衔,So―――要么是现代的人自认为比古人更了解古代战争;要么是网络上的广大纸上谈兵者们水平超过职业军人和科研工作者,要么是……我去火星太久了,不知道地球人类都进化得完全不像祖宗了。




回复2011-06-14 21:55:35

[发小纸条]

9楼一年减五天 说:

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 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 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 综核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杂言第十 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谨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回复2011-06-14 21:56:15

[发小纸条]

10楼一年减五天 说: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 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 说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19岁的诸葛亮与 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这是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所写,因诸葛亮名高天下,两省便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想不能开罪南阳,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发行《三国》邮票第二组“隆中对”小型张时,因湖北、河南两省争夺“隆中对”的首发式地点,并组成代表团进京申诉,以至设计受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研究所曾专门组织“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讨论会,诸葛亮躬耕地在X阳的说法得到大多数的的赞同,同时史学家们也认为,就像文武赤壁一样,襄阳南阳的诸葛胜迹也是完全可以并存的。顾嘉 蘅的题联,真不愧为名联绝作。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即《草庐对》) 。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 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 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或云后篇系后人托诸葛之名伪作)、《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 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 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 ,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 ,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草庐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6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郃。
蜀建兴11年 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晋?陈寿撰,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 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 ,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 、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 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于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 ,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 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 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 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
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 ,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 ,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 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 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 所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 ,别为一集。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 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 综核 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杂言第十 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谨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 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及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 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 ,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 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 ,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 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于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适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一]年二十五,建兴(元)[六]年卒。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于吴,子孙皆尽, 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远复为瑾后。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

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徙为主薄。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不自见建。权问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后为侍中,守中书令。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然建特不与皓好往来。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诣京都,同为相国参军,其秋并兼散骑常侍,使蜀使慰劳。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
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
,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的一些政绩

一,都江堰,
《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诸葛亮开了堰官之先河。

这份政令内容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二,佤族抗英;
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 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终遵循了这个盟约,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 区,佤族人牢记了这个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 -诸葛 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三,六个少数民族供奉的“茶祖”。
《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 “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时至今日,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诸葛亮在历代武庙中的地位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

1,《新唐书-礼乐五》记栽:“开元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 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武庙十哲是:
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 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
2,唐德宗建中三年,朝廷下诏叫史馆考定,列古今名将64人配享,并都画有图像,分列武成王左右。左 边32人是:越范蠡,齐孙膑,赵廉颇,秦王翦,卫青,隋韩擒虎、郭子仪等。
3,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

宋代:
宋代既把诸葛作为忠臣来祭祀,(赐英惠庙加“仁济”)同时仍然把诸葛作为名将来祭祀,其地位仅 次于独居首位的张良,还是和孙武、韩信、李靖等平起平坐。
《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

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 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 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 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 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金人遵唐旧制,但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诸葛亮的名将地位仍巍然不动。而且 在《金史》的观念里面,谁要是说出“诸葛亮不知兵”这句话,那就证明此人“好为大言”。

元代:这个朝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但是仍然有诸葛亮,他的地位还是和孙武等 平起平坐。
1.《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 、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2.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这部伟大小说诞生了,为避免演义小说的巨大影响,故而此后的情况不列。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 ,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 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 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
诸葛亮死后,蜀人非常怀念他.“黎庶追思,以为口实。”“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这是对他的 崇高敬意。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为後帝伐魏诏

朕闻天地之道,福仁而祸淫;善积者昌,恶积者丧,古今常数也。是以汤、武修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曩者汉祚中微,网漏凶慝,董卓造难,震荡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子丕孤竖,敢寻乱阶,盗据神器,更姓改物,世济其凶。当此之时,皇极幽昧,天下无主,则我帝命,陨越於下。昭烈皇帝体明叡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日)〔百〕姓与能。兆民欣戴 ,奉顺符谶,建位易号,丕承天序,补弊兴衰,存复祖业,诞膺皇纲,不坠於地。万国未静,早世遐殂。朕以幼冲,继统(冯)〔鸿〕基,未习保傅之训,而婴祖宗之重。六合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光载前绪,未有攸济,朕甚惧焉。是以夙兴夜寐,不敢自逸,每从菲薄以益国用,劝分务穑以阜民财,授才任能以参其听,断私降意以养将士。欲奋剑长驱,指讨凶逆,朱旗未举,而丕复陨丧,斯所谓不然我薪而自焚也。残类馀丑,又支天祸,恣睢河、洛,阻兵未弭。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托以天下,以勗朕躬。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伐,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昔项籍总一彊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於东城,宗族(如焚)〔焚如〕,为笑千载,皆不以义, 陵上虐下故也。今贼效尤,天人所怨,奉时宜速,庶凭炎精、祖宗威灵相助之福,所向必克。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後。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当)〔富〕、康植等二十馀人诣受节度。大军北出,便欲率将兵马,奋戈先驱,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师贞势并,必无敌矣。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 尊而且义,莫敢抗也,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今旍麾首路,其所经至,亦不欲穷兵极武。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及魏之宗族、支叶、中外,有能规利害、审顺逆之数,来诣降者,皆原除之。昔辅果绝亲於智氏,而蒙全宗之福;微子去殷,项伯归汉,皆受茅(士)〔土〕之庆。此前世之明验也。若其迷沈不返,将助乱人,不式王命,戮其妻孥,罔有攸赦。广宣恩威,贷其元帅,吊其残民。他如诏书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称朕意焉。○《三国志》卷三十三《蜀 志?後主传》裴注引《诸葛亮集》。

请宣大行皇帝遗诏表

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太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後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三国志》卷三十二《蜀志?先 主传》。

南征表

初谓高定失其窟穴,获其妻子,道穷计尽,当归首以取生也。而邈蛮心异,乃更杀人为盟,纠合其类二千 馀人,求欲死战。○《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也。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後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指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白)〔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後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 ,迩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惧,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北)〔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章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追惟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 所云。○《蜀志》本传。

历史评价
陈寿: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 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②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③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 “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 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当世。 ④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 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⑤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⑥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 国。

三国里的第一英雄
如果你要问三国里第一勇武的人是谁.关羽,对,他已经从人变为了神.你要问三国里第一美男子是谁, 吕布,对,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已经表明了人们对他的认可。可是你要问谁是三国里的第一英雄.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是诸葛亮,因为他对蜀汉王室的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精神.六伐中原的男子汉的决心,收复姜伯约为汉王室的在他过身后找还找了个首相.真是一偏良苦用心. 三国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 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里选取的是一些和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处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华容古道
公元208年,曹操在夺取荆州后,马不停蹄,率领二十多万 水陆大军顺江东下。计划一举消灭刘备 和孙权,实现统一全国的宏愿,可是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轻敌,结果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仓惶溃逃, 败走华容道。

什么叫华容道呢?据《资治通鉴》注释中的说法,就是“从此道可至华容也”。这里所说的华容 ,当然是指华容县城。华容道也就是赤壁战争中曹军逃入华容县界后向华容县城逃跑的路线 。古华容县城在现监利县城以北约60里的周老咀附近。如果从曹操屯兵的地方乌林到曹操逃跑的目的地南郡划一条直线,华容城正好在这条直线的中心。曹要逃回江陵,走华容县城是最捷径的路线。而且当时华容县城附 近有曹军的粮草仓库,便于撤退中的将士补充草。

由于这一带有古代的沼泽湖泊阻隔。从乌林到华容城没有直路可走。曹军只能沿江向西溃逃,进入华容县境之后,再向西北折奔华容县城。这样就必须涉过大泽边上的一片沼泽地带。根据县志记载,曹操逃到太平桥时,人马陷入泥泞之中,不得不扔掉马鞭,下马步行,这里尚有“曹鞭港”古地名。曲鞭港到毛家口二十里路,“地窄路险,坎坷难行”,曹军“遇泥泞,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芦苇、蒿草填路,“赢兵 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乾道六年(1170年)曾经坐船经过这一带。他写道:“自是复无人居,两岸葭苇弥望,谓之百里荒”。舟人云:“自此陂泽深阻,虎狼出没。未明而行,则挽夫多为所害”。距曹操兵败 960年之后,华容道一带尚且如此荒凉,曹军当时的艰辛狼狈之状,就可想而知了。华容道真正得到开发是从元代开始的。今日的华容道,已根本看不见昔日的荒凉,而是绿树成荫,道路两侧良田万顷。稻谷飘香,荷花吐艳。傍晚,袅袅炊烟腾空而起,呈现出一派平原水乡风光.       奉节白帝城----刘备托孤、水八阵

三峡木石艺术馆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迤俪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口的白帝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为这里增添了无穷魅力。著名美学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王朝闻为三 峡木石艺术馆题写馆名。三峡木石艺术馆陈列展出了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名誉馆长魏靖宇先生觅自然之美,饮造化之源,倾情创作和收藏的近百件三峡阴沉木雕和三峡奇石艺术作品,徜徉在其中,您或许 可以感悟到自然与人生的真谛。

白帝高为三峡镇!又是杜诗,把位于夔门北侧,扼川鄂咽喉的白帝城之形胜一语道出。继后有清代诗人名句:“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边荆楚压群山”,也另有一种磅礴气度。 作为军事要防的白帝城,地域很宽,年代久远。那是公元一世纪(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自称“白帝”,在此筑城设防,死后在白帝山头留下一座纪念性庙宇,这就是我们现在去游览的白帝庙。 距公孙述两百年后,另一位历史名人——三国时的蜀汉皇帝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宫。临终前无限悲壮地将国事(半壁江山)家事(只剩下孤儿在世)一并托付丞相诸葛亮,这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刘备托孤”。现存的白帝庙系清代建筑,明良殿、武候祠、托孤堂、观星亭等,多侧面地宣扬着与“托孤”有关的历史名人。东西碑林里,会集了隋至清代的七十余帧珍贵石刻。诗史堂里陈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当代书画名家的墨宝。文物室以大溪文化为源流,按通史顺序展现了这一带出土文物的丰盛。山腰的西阁则是纪念杜甫的地方,杜甫在奉节客住不到两年,却留下佳构四百余首,占今存杜诗的七分之二。恁窗眺望 ,我们看到的正是他吟唱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伟景象,蓦然间也涌上了昂扬的激情。

水八阵

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约六里的长江北岸,据说诸葛亮曾在坝上垒石而成八阵图,俗称“水八阵 ”。阵图上,石垒纵横八行,行垒间相距两丈,共六十四垒。

诸葛亮空城计

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赌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与事后的变化不多考虑,断章取义仅凭焚香弹琴的从容悠情,以管窥天或坐井观天,见识有如瞎人摸象,难以得见全貌。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前后文仔细端详,把时间背景及细节过程娓娓道来,方可探知究竟,事实胜于雄辩,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觉应 该如何。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 列开始。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冒汗走险」等方面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 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亮一人落单, 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 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 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冲三事,谈论诸葛亮空城计。
裴松之已经就空城计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攻守形势及礼节尊卑不分等加以驳斥,所以郭冲所言并非事实。光是司马懿人仍为荆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辈当不到的职位),人在宛城,没空北上街亭与诸 葛亮对阵,时空已经不符。郭冲说司马懿带兵二十万,诸葛亮仅留蜀兵万人,其它余军则交给魏延,司马懿以二十比一的优势,根本不用惧怕。而《三国演义》却说魏军仅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 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 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蜀兵北伐军当初还能惊动 魏明帝亲征,军队的规模及实力仍不容小觑。
按《汉晋春秋》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于魏兵,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 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 ,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 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如郭冲所称,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而且郭冲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蜀兵诸将的存在,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 身死败亡之途。
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不是出现于明清以后的《三国演义》,反而出现于来自于正史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附注(郭冲三事),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不合理。这很讽刺,来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虚构的演义面面俱到。现有《诸葛亮集》,《隆中对》,《出师表》 等为其名著。


诸葛亮的著作: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 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 ,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宗、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 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之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回复2011-06-14 21:57:26

[发小纸条]

11楼一年减五天 说:

对于新三国,大家褒贬不一,但是,我觉得从根本上这部片子拍的非常好。首先,我觉得对宋江这个角色的处理就非常好。完全打破了之前宋江对唐僧言听计从的风格。唐僧也不像以前总是跟林黛玉叽叽歪歪,不务正业。还好林黛玉看好了打虎英雄,赵云,可是赵云把潘金莲让给了曹操。另外包括严守一大战许三多的那场戏也拍的非常到位。完全颠覆了许三多在我们心目中阴险X L的形象。并且严守一也并不是按原著里说的从一开始就对鲁西西产生了好感。而是在经历了武则天的移情别恋后才和她擦出的火花。这样剧情的逻辑性就变的非常的顺畅。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故事的情节也是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比如,段誉为什么不顾自己亲身母亲的危险去救海尔兄弟?天线宝宝到底有没有对希曼实施报复计划?二营长老婆的肚子到底是谁搞大的?这些问题都紧紧的锁住了观众的眼球。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剧中的大反派黑猫警长,导演从黑猫警长的成长历程来分析他心态扭曲的原因,这个就非常好。不同以往电视剧总是强调反派如何如何坏,而忽略了人性方面的东西。大家想一想,如果不是王家芝对黑猫警长长期的虐待,他会变成一个杀人魔王吗?
当然,这个电影也是有他的缺陷的。主要是几个配角个性过于平淡。纪晓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整天除了杀人就是勾引鲁西西。完全没有把一个冷酷杀手的个性刻画出来,不失为一大败笔。
以上是我对近期热播的新三国一点粗浅的认识,请大家多多指正

回复2011-06-14 21:58:09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我要评论

请登录发表 登录 | 注册  请大伙在回帖时,注意语言文明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05-2010 360.CN All Rights Reserved 360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