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苓螳螂双手剑教程:(0325)富源县[“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八宝之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4:47
富源县
   富源县地图
富源县自古就是内地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八宝之乡”之称的美誉。是云南东大门。东至贵阳413公里,西距昆明197.5公里,南至广西南宁580公里,铁路2208线横穿县境北部,与威红铁路和水柏铁路连成一体,加上南昆铁路构成富源县北东南三面环铁的铁路运输体系。
中文名称:富源县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
下辖地区:8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
政府驻地:中安镇
电话区号:0874
邮政区码:655500
地理位置:云南省东部
人口:73.76万人(2006年)
著名景点:魁星阁,胜境关
目录
区域概况地方特产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行政区划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老厂镇
历史沿革民族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综合二、节能减排三、农业四、工业和建筑业五 固定资产投资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七、交通、通信和旅游八、财政和金融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区域概况
富源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富源县地处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8″—25°58′22″之间。县境东部、东南部与贵州省的盘县、兴义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罗平县毗邻,西部与麒麟区相连、西北部与沾益县交界,北部与宣威市相连。代码:530325。拼音:Fuyuan xian。
国道320线(曲靖至胜景关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北部,国道324线从南部擦边而过,胜境关为全省九大通道之一,省道富兴、富法线贯穿全境,连接2208线和南昆铁路线、国道320线和324线。全县交通初步形成以铁路、国道、省道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境域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50公里,最窄处约10公里,呈两头宽,中间窄的葫芦形。乌蒙山支脉纵贯全境,全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1100米。
地貌为中山山地,其特征为河流纵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溶发达、河谷阶地狭窄,耕地零星分散。全县辖10镇1乡(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老厂镇),161个村委会(社区),1723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彝、水、回、苗、白、壮、布依等18个民族,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658597人,国内生产总值21.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0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0元,粮食总产238696吨。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731校,其中完全中学5校,职业中学5校,初级中学14校,教师进修学校1校,小学691校,幼儿园15校,社会力量办学1校,形成了能满足普及义务教育需要的、合理的学校布局。2001年高中招生1769人,初中招生10284人,职高招生589人,小学招生12600人,幼儿园招生10515人。“九五”期间,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国民受教育年限由4.6年增到6.2年。科技兴县战略的实施,使科技创新与推广日愈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九五”期间取得科技成果44项,20项受到省市表彰,农村绿色证书培训4044人,大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县医院、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办医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作用,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建成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7%。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00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3.7%,“九五”时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9.5平方公里,积极治理工业污染,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10千伏、35千伏供电网络,使全县的乡镇及行政村通了电。全县邮电通讯实现了光缆、程控交换、国内外直拔,并开通移动电话。商贸、服务、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编辑本段地方特产
【富源县】.名产有富源铸铁锅、富村魔芋(具有中国魔芋第一镇之美称)大河猪、富源黄梨。【大河乡】:“大河猪”为西南地区有名的良种猪,富源酸菜。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富源县以丰富的资源而得名,素有“八宝之乡”的美称。境内不仅土地、水能、动植物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更为丰富。突出的峡谷地貌待征,对气象因子进行再分配,形成南温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降水丰富,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4℃左右,相对湿度较大,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光照热量条件较好,为农业生产和动植物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树种有45科106种,牧草110余种,优良畜禽品种10多个,农作物品种285个。富源县地处滇东多雨区,属珠江上游的山区县,自然水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32毫米,水资源总量28.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盘江支流,主要河流有块泽河、黄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长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内流量22.1亿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4500立方米,全县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万立方米。已建成的三岔河电站、响水河电站、细戈电站、跌水电站、坝后电站年发电量11120万千瓦时。全县耕地面积161.5万亩,土壤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61%,其次为黄棕壤和黄壤,占总面积的28.77%和17.78%,夹杂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草甸土。矿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莹石、铅锌、硫铁矿、铁、石膏、金等4类21种。特别是煤炭储量最大,而且煤种齐全、煤层厚、煤质优、埋藏浅、发热量高,易开采等优点,全县含煤面积8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4,地质储量141.02亿吨,探明储量64.57亿吨,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达38.8亿吨,是我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富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现已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主体,发展以煤为原料或燃料的化肥、建筑建材、铸造、碳素、煤气等工业生产格局,已形成粮、烟、煤、畜、林、果六大基础产业,富源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云南省煤炭、商品猪、大河乌猪、用材林、水果生产基地县、甜荞出口以及半细毛羊改良基地县,名特产品有高卡的富源精焦,经久耐用的富源铁锅,优质富源火腿等。   富源县古敢乡生姜种植
[1]
编辑本段人文历史
富源县建制历史悠久,历史的岁月留下了大批珍贵文物古迹,有建于明朝的“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划云贵”的雄奇界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胜境关;有由黔入滇较为完整的古驿道;还有大河旧石器时代洞穴文化遗址、文庙、魁星阁、亦佐古县城旧址、红军长征经过的“海丹铁索桥”、“富村革命烈士纪念塔”等。境内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有神秘莫测的天然清溪洞;有风光秀丽的十八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云南省野生山茶自然保护区”;有巧夺天工的花洞奇景;还有独特风情的古敢水族文化等。历史要事有:富源是元、明、清三朝移民入滇的主要通道;
在徐霞客经过富源的三天,留下近4000字的记述,成为了解明代富源状况的珍贵资料;红军长征两次过富源,在富源历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养育了许多仁人志士,涌现了许多革命烈士,为富源的历史创造了丰厚的底蕴。有为电子科技作出贡献的专家王甲纲、生产过程控制专家周春晖;有两袖清风的明朝南刑部主事、员外郎张璁,著名的北伐战争烈士保正平、北伐将领武文渊、抗日将领王甲本等英雄,激励一代又一代富源人民;还有潜心教育事业的伍纯武教授、谢显琳先生等。富源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的历史和文化,风土和人情,资源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优势正待发挥。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富源县辖10个镇、1个民族乡:中安镇、营上镇、黄泥河镇、竹园镇、后所镇、大河镇、墨红镇、富村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原雨汪乡)、老厂镇。 中安镇
辖 清溪、太和、东门、王家屯、外山口5个社区;街道、四屯、迤山口、东堡、龙海、莲花、紫泉、多乐、海田、青石、硐上、腰站、石缸、回隆、龙潭、厦格、海坪、寨子口18个村委会。 后所镇
辖 迤后所社区,法凹、庆云、栗树坪、小冲、卡泥、双诺、杨家坟、外后所、老牛场、阿依诺、洗洋塘、岩上13个村委会。 墨红镇
辖 墨红社区,普冲、玉麦、九河、加克、吉克、补木、江浪、三台、清水、法土、鲁木克、光山头、田冲、世依、磨山16个村委会。 大河镇
辖 脑上社区,庵子冲、黄泥、白马、磨盘、圭山、篆湾、格宗、黄竹、起铺、长坪、白岩、大河、青龙、铜厂、恩乐、挑担17个村委会。 营上镇
辖 民家社区,营上、大粟、都格、迤茂、海戛、得戛、迤启、速助、哈播、宽塘、海丹、岩头、大坪、茂河、那当16个村委会。 竹园镇
辖 竹园社区,新街、松林、大路、茂兰、纳佐、糯木、乐坞、团结、现鸡田、海章11个村委会。 富村镇
辖 富村社区,居核、砂厂、德胜、松子山、托田、祖德、团山、小坝、干龙、新坪、普红、古木、大凹子、新店、亦佐、水井、鲁纳、块泽、新厂、白石岩21个村委会。 黄泥河镇
辖 黄泥河、五乐2个社区,发祥、牛场、迤更者、庆口、布古、新寨、小羊场、阿汪、戛拉、五乐、牛额、龙潭、普克营14个村委会。 古敢水族乡
辖 古敢、沙营、补掌3个村委会。 十八连山镇
(原雨汪乡):辖 雨汪、德厚2个社区,箐头、丕得、老屋村、海子、取木德、腊甲、补羊、卡锡、华毕、天宝、细冲、阿南、茂铎、纸厂、岔河15个村委会。 老厂镇
辖 老厂社区,拖竹、大格、押租、新角、新保、者米、迤得黑、黑克9个村委会。
另外,富源还有中安监狱和后所煤矿2个社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2010年,富源县辖10个镇、1个民族乡: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老厂区。全县总人口76万人。
编辑本段民族人口
【人口】 2006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73.76万人,比上年增长1.62%,其中非农业人口5.64万人,增长0.07%。总人口中,男性38.43万人,增长1.19%;女性35.33万人,增长2.1%;性别比例(以女性为100)为108.8。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数6.03万人,占总人口的8.2%。全县常住人口70.16万人,比上年增加1603人,增长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
【少数民族状况】富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山区县。居住着27全民族,全县有一个古敢水族乡,22个少数民族村委会,68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少数民族人口6.4万余人,占总人口的9.5%。在27个少数民族中又以彝、水、回三个民族人口较多,呈现小聚居的特点,其它少数民族仅是零星分散,其中彝族近5万人,水族近0.9万人,回族近0.35万人,其他少数民族近0.15万人。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公务员、教师、其他专技及管理人员)共730余人。
【人口控制】2006年,全县共出生8182人,出生率为11.78‰,死亡3647人,自然增长率为6.79‰,计划外出生30人。多孩出生9人,(其中,计划内多孩出生9人)比控制指标少1人。全县共落实三术措施7995例。其中,选择结扎术3646例,占市下达3100例的117.6%;选择放环术4349例,占市下达4200例的103.5%。计划生育率为99.6%;综合节育率为85.54%,签订村民自治合同4330份。全县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办证1123户。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综合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3943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1925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1000万元,增长6.5%,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2090元,增长14.1%,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8%;工业实现增加值444600万元,增长14.4%,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6340万元,增长15.2%,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富源县(17张)
29.5%。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427430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得到优化。按照做实做稳一产业,做优做强二产业,做活做大三产业的方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1.1:54.4:24.5调整为20.4:55:24.6。 二、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227.3万吨标煤,产值为820967万元。据测算,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02%;单位GDP能耗下降14.03%。超额完成年初市下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6%,单位GDP能耗下降5.28%的目标任务。
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40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412吨,总排放量分别下降18.2%和2.3%。圆满完成年初市下达的减排二氧化硫5200吨、化学需氧量200吨的目标任务。 三、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21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48%。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21253万元,增长7.73%;林业产值完成4447万元,下降0.61%;畜牧业产值完成116522万元,增长1.41%;渔业产值完成3170万元,下降6.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2825万元,增长9.5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1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8.0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48%、4.75%;蔬菜种植面积21.2万亩,产量达34.18吨。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达19.3万亩,其中:封山育林6.3万亩。全年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达1092万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8.41%。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共完成总产值106175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820967万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下工业完成240785万元,同比下降-29.2%。在总产值中,煤炭开采和洗选完成677082万元,同比增加49.1%;炼焦业完成48107万元,同比增长18.1%;电力生产业完成242961万元,同比增长21.9%;炼铁业完成27422万元,同比增长34%;水泥制造业完成2344万元,同比增长14.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5217万元,同比下降29.5%。
全部工业增加值4446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45700万元,增长26.4%。其中: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215430万元,增长46.39%。
2008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8949万元,同比增长36.48%,实现利税总额200981万元,同比增长73.1%,实现利润总额117922万元,同比增长124.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490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5021万元,比上年增长124.1%;实现利润798万元,增长157.4%;上缴税金637万元,增长169.9%。 五 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0209万元,同比下降11.97%。分城乡看,城镇投资完成446669万元,下降15.3%;农村投资183540万元,下降1.4%。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0850万元,增长94.4%;第二产业投资489001万元,下降17.2%。其中滇东电厂完成344337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6%;第三产业投资110358万元,增长0.6%。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8年消费品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62万元,增长25.36%。从经?济成份看,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全年零售额70948万元,占全县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3.4%。其中个体经济完成60773万元,同比增长29.7%。从城乡市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0200万元,增长26.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2762万元,增长24.7%。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10116万元,增长27.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6618万元,增长27.2%;其他行业零售额6228万元,下降4.9%。
外贸进出口平稳发展。2008年我县实际利用外资933万美元,是上年的5.8倍,利用市外国内资金达53亿元,增长26%,完成外贸出口98万美元,是上年的1.72倍,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有所提升。 七、交通、通信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为34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累计交通建设投资达2.9亿元,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929.2公里。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2008年,全县邮电收入3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电信营业收入完成2143万元,增长7.2%;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013万元,增长34.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450户,比上年增长36.7%。全年全县通信业实现收入1.86亿元,增长4.3%。
旅游业迅速发展。国内旅游人数达17.94万人,比上年增长7.0%,国内旅游业收入完成93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6%。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得到较快增长,为保障民生,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56461万元,增长41.66%。其中:中央收入完成71276万元,同比增长58.77%;省级收入完成17554万元,同比增长177.14%;市级收入完成3245万元,同比增长145.09%;县乡财政收入完成64386万元,同比增长11.2%。在县乡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完成19149万元,营业税完成12198万元,分别占县乡财政收入的29.7%、18.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32018万元,同比增长28.67%。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全县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达723870万元,同比增长28.9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189762万元,同比增长25.52%;储蓄存款余额为375873万元,同比增长37.18%。全县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513486万元,同比增长26.63%,其中:短期贷款221096万元,同比增长23.1%;中长期贷款289703万元,同比增长30.02%;
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67.07亿元,比上年增长0.8% 。现金支出18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货币净投放2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全县财政科学技术投入1248万元,比上年增长40.38%。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建立健全“两免一补”制度,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和教材费。全县有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数17418人,比上年增长3.6%;小学241所,小学教学点322个,小学在校学生数104279人,比上年下降1.2%;普通中学23所,有初中在校学生45663人,比年增长1.1%;高中在校学生15039人,比上年增长12.3%;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其中职业高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3891人,比上年增长26.1%。学龄儿童毛入学率97.1%;初级中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92.7%,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65.18%。教育投入加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08年全县财政教育支出为36569万元,比上年增长23.97%,其中: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32亿元。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滇南胜境”景区打造完成投资2393万元,水族音乐舞蹈诗《石头爹娘》参加全省第十七届新剧节目展演,大型电视连续剧《人在天涯》拍摄签约。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1万册,电子书籍6万余册。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94.0%。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1个,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11个。全县共有病床1207张,卫生技术人员929人。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富源县(17张)

词条图片(2张)

参考资料 1
http://nc.mofcom.gov.cn/news/P1P11I12470547.html  
扩展阅读: 1http://hi.baidu.com/gzah/blog/item/cf27c00188957800738da5cb.html
2http://hi.baidu.com/gzah
3http://fy.qj.gov.cn/new_lanmu2.php?lmid=5&wzid=6866
开放分类:地理,云南,农业,区划,高原
我来完善 “富源县”相关词条:
宣威县威信县陆良县盐津县大关县麒麟区宣威罗平县师宗县会泽县马龙县沾益县昭阳区
宣威县威信县陆良县盐津县大关县麒麟区宣威罗平县师宗县会泽县马龙县沾益县昭阳区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