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达沃斯演讲中英文:东宝?仲巴仁波切开示《佛子行三十七诵》(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2:31:41
东宝•仲巴仁波切开示《佛子行三十七诵》(3)
东宝•仲巴仁波切开示《佛子行三十七诵》(3)
 
2、  离乡断除贪嗔痴
贪爱亲眷如水动,
嗔憎怨敌似火燃,
忘失取舍愚痴者,
离家乡是佛子行。
“贪爱亲眷如水动,嗔憎怨敌似火燃,忘失取舍愚痴者,离家乡是佛子行。”意思是修的时候,如果住在自己的家乡,对于相互关爱的父母和知心的朋友等亲友会产生极大的贪爱,这种贪爱会像水流般将自己带入轮回大海;而对于心中不喜欢的怨敌会生出嗔恨的怒火,这种嗔恨火会焚毁自他今生和往世所聚集的所有善根和功德;并且会忘失应取的善行和应舍的恶行,变成愚痴者。因此修行时远离引发贪、嗔、痴的家乡是佛子们的实践。
当然就这个时代而言,并非每个人都必须离开自己的家乡才能修行,而关键在于我们应当远离会使我们生起嗔恨、愚昧无知及贪爱的心境和因缘。这里主要是教我们断除贪嗔痴。如果有强烈的贪心,就会使我们像被水冲击般,一再生于轮回中,无法解脱,所以我们应该去除强烈的贪心。由于嗔恨心的缘故,它会像火一样燃烧我们的善业。而愚昧无知就如同黑暗般,让我们不知道哪条是正确的路?哪条是错误的路?更会使我们临事时不知如何取舍,所以我们不但应远离家乡,凡能引发三毒的一切事物都应远离。
3、远恶离乱依静处
舍离恶境惑渐减,
弃除散乱善自增,
自心清净起正见,
依静处是佛子行。
“舍离恶境惑渐减,弃除散乱善自增,自心清净起正见,依静处是佛子行。”意思是如上述抛弃了家乡那样的恶境后就要住于寂静的地方,住在静处后贪嗔等烦恼逐渐会变小,戒律也能清净守护,不再忙于照顾亲友、打理生意、操持农活等使心散乱的俗事,便能一心专注努力地修持佛法,这样,善行可以自然发展,心能安住,智能清明,由此对正法的意义能用智慧分析、了悟,并可生起正确的认识,因此,依靠能发展戒、定、慧的寂静处是佛子们的实践。
因为我们是初学者,要断除烦恼的话,必须先断除起烦恼的因和缘,所以要远离恶境。恶境会使我们生起不好的杂念,也是贪嗔痴三毒烦恼的因缘,因此远离后我们的烦恼就会慢慢减小。如果没有生起贪心的因,就不会生起贪心及烦恼。
于我们的意识或心境执着于外界的色声香味触,心就无法安定下来,自然不会生起正见,增长善行。所以我们要离开散乱心,就不能对色香味触等外境生起执着。如不对外境起执着心的话,我们的善心不需刻意培养,它自然而然就能增长,心也能静下来,那么我们在学佛时,就能生起更坚定的正见,因此我们要住于寂静处去修持。
4、放下此生入正法
长伴亲友各离散,
勤聚之财成遗产,
识客终离客舍身,
抛弃此生佛子行。
“长伴亲友各离散,勤聚之财成遗产,识客终离客舍身,抛弃此生佛子行。”意思是从出生到死长时间相伴的父母等亲眷以及亲密的好友,当死亡到来时,不是他们将自己抛弃,就是自己离弃他们,各自总要分离,无法永久相聚;不惜造罪、痛苦,不顾麻烦,努力聚集的财物,死时一点也不能带走,它们也不会跟在身后,终将成为别人的财产;除此之外,与生俱来、骨肉相连的身体,就像客房一样,最终,如客人般的心识会离开它,只留下如客舍般的肉身。想到这些,从现在起应该放下利少弊大的今生的俗事诸如降敌护亲、农耕、生计等,为了追求以后的利益,发菩提心,修习正法,这是佛子们放下此生的实践。
我们在修持的过程中应该要有舍离现世的心。虽然大家并不能完全舍离现世生活,但在内心深处,对世间的名誉、财富、地位,及此生的一切虚伪造作,都应生起舍离心,继而相信:佛法是最究竟之依止处。
此颂的重点是要我们了悟无常。因为无论是亲友、财富或我们所贪恋的身体都是无常的,没有任何的实义,这些都是由于各种因缘所组合而成的,属于有为法。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的,没有一件永恒,终究会离开我们,必须舍弃。佛经中说:“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演戏。”
龙树菩萨在《递亲友书》中讲到:「当死亡到来的时候,你没有办法带走任何的财富以及亲戚朋友,要把所有一切都放在一旁;跟随你走向死亡的伴侣只有自己所造下的善业和恶业。」我们在有生的几十年当中,可以和亲戚、伴侣、朋友聚在一起,拥有财富,但是死时却必须远离这一切,惟有善业或恶业会跟随我们。行善除了能使我们在死后得到快乐,也能在今生拥有良朋益友,得到一定的善报、快乐与祥和。如果我们造下罪业不但会使我们来世受到种种恶报而且今生也不会有安详的心境。噶玛巴也曾说:“我们现在应畏惧死亡,故而精进修法,死时应当无畏,我们却与此相反,现在无畏,死时只能徒然捶胸顿足了。”因此,我们要趁今生好好地修学佛法,而不要太强烈地执着于财富、亲友及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