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教你如何创业:市场经济不需要权力组织“评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5 11:41:52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称,2006年至2009年,全国共清查出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

  在这个“脊梁”频出的年代,评比活动的确该进行清理,而国内居然有如此之多的评比活动,的确令人吃惊。不过细一想,评奖早就成“评奖经济”,数量能少吗?

  现在说清理了148405个,但保留的4218项就值得保留吗?据9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云南省“2008~2010年度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评选活动刚刚启动,就出现网络刷票现象。这种“评比刷票”正是国内评比现状的缩影。

  国内的评比活动,很难逃公关、敛财之类的魔咒。这不光是数量太多太滥,弄虚作假,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且不说那些将评奖当成敛财工具的评比活动了,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捞钱,自然是谁给钱评谁,光说那些正规评奖,有价值的又有多少?比如“创卫”,除了促使政府花大量财力物力搞卫生,搞一阵风的形象工程,对城市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其他评比活动也好不了多少,就拿优秀律师评选讲,是能促进律师业务素养提高?还是促进法治进步?而且这种评选活动用网络评选,明摆着就是让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组织拉票,而投票者无非律师的亲朋好友,非服务对象,那么,拉票和刷票不过半斤八两,有何区别。这种跨地域、离开服务对象的评选,有何客观公正性可言?

  也许有人说,不能因为一个老鼠就否定一锅汤的价值。但现实是,许多评比活动往往和创收沾边,不创收的,也和各种公关和腐化行为关联。

  可见,评比表彰活动之类,与市场经济社会相背离,是计划经济的残留。计划经济时期,评选还有些意义,但当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得好,其服务的质量肯定反映在选票上,反映在政绩和群众满意度上。而对企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就是最客观的评价,何劳权力来操心?实践证明,权力对企业评价,往往是添乱而非帮忙,除了误导消费者,扭曲市场信息,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毫无益处。

  因此,对全国性的评比活动,还是完全取消为好。如果政府和行业协会非要办评比,仅限于基层进行,这样的评比,大家人头都熟,组织活动也不必花大量费用,还能促进大家的干劲。除此而外,也能探讨些业务,促进些竞争之意。而那种跨省、跨市的评比,就免了吧,这种陌生人之间的评比,评委对选手的了解,远不如超女评委对选手的了解,大都限于书面上的评比,而这样的评比,要相想获胜,必然公关,必然包装,难有客观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