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娟赵本山结婚照:也谈国学与国学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38:12
也谈国学与国学大师
                   易道禅

           
  文怀沙风波让世人关注两件事,一是什么叫国学?二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国学大师?
  新儒家倡导者很不客气地将儒学的概念与国学混为一谈,无论是余英时还是牟宗三等儒学大家都大有舍儒学其谁的气魄,误导人们以为儒学就是国学,或等同于国学。他们始终忘了或故意忘了中华文化除了儒学还有其它了不起的学说,比如先于儒学就有的周易学说、黄老学说、河洛文化,与儒家同时代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医学、兵法学、甲骨卜辞、天文算法、术数学、地理学、经史学、考据学等等,它们算不算中华文化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儒学思想贯穿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一直以来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倒不假,但它只能是一个国家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而不是全部。
  国学这个概念,的确蒙了不少人,也让人费解。如果说它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汉学”,那么“藏学”又是哪个国家的学说?“满学”、“蒙古文化”又算是哪个国家的学说?于是问题来了,藏学、满学、蒙古文化可以说是民族学的分类,然而民族学与国学是否重叠,是否融合?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以儒学四书五经或汉学六艺五术为核心的国学,是否正好为国际上强烈抨击的大汉民族主义提供了借口?是否与近年来提倡的中华多源文明论产生了冲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一家学说统领一国学说,这首先就在学术上体现出专制的意味了。我个人是不大赞同国学这个概念的,倒是企望用中华文化来一统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一统中国的哲学、社学科学、自然科学及相应的人文科学、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而国学的概念纵然最大也不能大到统领上述那些学说及文化遗产范畴,纵然最小也不能小到只可独尊儒学一家而使其为成为当今新的显学。简言之,国学不等于所有文化遗产,也不等于一家显学。那么我们今天强调国学的意义何在? 
  就算是国学这个概念可以成立,我也不期望它就是儒学的别称。儒学作为一门古代思想学派,最好是让给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们来把玩把玩,千万别让政治家们来把玩,当它成为治国者的管理学说时,它已经不是文化而是工具了。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一看最近的例子,就更加明白。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自董仲舒以来,孔子的学说成了显学,自朱熹以降,孔夫子又成了教主,其它所谓异端学说都是它的对立面,一儒独大的体系给后来任何一朝独大的专制社会建造了不二法门的道德基础。
  尼采也曾这样评价儒学:“中国的孔儒哲学是庸俗的道德把戏,黑格尔甚至认为所谓的中国哲学并不是真正的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无足轻足。孔子哲学只是一种道德哲学,一种常识道德,这样的道德哲学在哪个民族都能找到。”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只看到西方有时候单独评价中国某个学说时有很高的评价,其实我们没有看到西方人往往是把中国哲学与印度哲学并行而立放在一个平台上来评价的,大多时候比对印度文化的评价还要低,而仅仅比日本古文化稍高一些。如果我们阅读了印度婆罗门教史,会感受到来到中国的佛教只是一条大河翻卷出来的一朵浪花,如果我们阅读了印度因明学,会发现原来中国的先秦经验哲学只是一座山峰上的一块沙砾。儒学的历史地位最低限度充其量相当于印度早期梵文时期的小乘佛教而不是立为国教的印度教。印度的国教并非等于印度的国学,儒学就算成为我们中国的国教,也绝非等于中国的国学。
  退一步说,国学若是必须的,否则不能体现泱泱大国中华文明的底蕴,那么我的意见是现今所列的所谓“国学宝典”绝不应该只是如儒家学者推出的那样全是儒学经典著作,连《老子》、《庄子》、《史记》这样的杰出著作都不能列入,国学之国的含义到底指什么?非常令人奇怪的是,有些国学书库,列出的经典著作,连《三字经》、《百家姓》都有,却偏偏不收《老子》、《庄子》、《墨子》、《史记》、《楚辞》等书,这是什么样的国学呢?一句话说透,在他们眼中,儒学就是国学,其它学说都不是,然而《三字经》、《百家姓》真的算是儒学么?当然,后来有人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就把所有经史子集不分青红皂白全部罗列进去了。


                 2
  文怀沙老先生的学术成果主要是楚辞考证,他成型的著作仅仅几部薄薄的屈原研究和鉴赏作品,那么是谁奉送的国学大师头衔呢?是学术单位还是新闻媒体?是教科书定论还是学界口碑?这些都没有必要去追究,我们只来看看真正的国学大师,其平生研究的学问范围到底包含哪些。这样一来,文怀沙到底是不是国学大师,想必不用我说,大家就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文怀沙的全部著作如下:
  《屈原集》、《中华根与本》、《毛泽东诗词吟赏》、《鲁迅旧诗新诠》、《文怀沙序跋集》,以及“正清和”三十三字箴言。
  人们说文怀沙是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当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红学家、中医学家,我不知道从何谈起,五十位国学大师的名录里并没有他。说是楚辞泰斗还有谱,那么思想家的称号从何而来?著作呢?哲学家的称号从何而来?著作呢?红学家以及其它家的称号,奠定其基础的著作又在哪里?《文怀沙序跋集》里的不少序跋短文倒是涉及不少领域,但常识告诉我们,你不能写了一篇论红楼梦的文章就成为红学专家,不能写了一篇论易经的文章就成为易学专家,不能写了一篇养生学文章就成为中医学家。这样当专家也太容易了。文怀沙书写的“正清和”三十三字箴言也没有自己创新的思想,不过是归纳前人的总结;但主编的《四部文明》一亿多字,创历史新高,其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还有待评估,不过这很不错了,证明他老先生还在做实事,做好事。文怀沙是不是国学大师,要以学术著作来说话,正如他自己所说:知我,罪我,有书为证。
  有书为证,不错。但要证明国学大师是否名副其实,还得看是什么样的书。我列三位被评为十大国学大师第四位的鲁迅、第六位的胡适和第八位的郭沫若的主要著作来对比一下文怀沙的全部著作,关于国学的内涵和国学大师的定位,其答案就非常明显。鲁迅、胡适和郭沫若这三位人物,口碑都时好时坏,现在角色的定位在两岸也时有互换,但他们曾经影响了文化界、学术界的大量著作依旧摆在那里,不会因时代的褒贬而跟着隐没消失。
  鲁迅的国学著作如下:
  《古籍序跋集》、《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集》、《百喻经校本》、《谢承后汉书》、《岭表录异》、《虞预晋书》等。
  胡适的国学著作如下:
  《中国哲学史大纲》、《先秦名学史》、《说儒》、《戴东原的哲学》、《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人权论集》、《淮南王书》、《水经注版本四十种展览目录》、《乾隆甲戌脂砚齐重评石头记》、《荷泽大师神会传》等。
  郭沫若的国学著作如下: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先秦学说述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屈原研究》、《汤盘孔鼎之扬榷》、《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管子集校》、《盐铁论读本校》、《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石鼓文研究》等。
  以上三人中,鲁迅的国学著作相对较弱,不过考虑其众多杂文集所体现出来的深厚的国学水平和修养,他也是够资格有资本的。与三位大师一比较,文怀沙老先生大约就不好称之为国学大师了,是否能称为文化大师或学术大师,估计也有争议。不过至少应该算是某一领域的杰出学者,比如楚辞专家,这一点不必否认。其它我看有点杂,涉猎的专业都是蜻蜓点水。至于思想家的头衔,更是莫明其妙,这反而会坏事,因为文怀沙先生自己的思想体系,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上看不到。

                              ——草于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