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磷喜欢佐助:家庭教育是与非的思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1:36

         家庭教育是与非的思辨

最近,有不少媒体新闻与家庭教育有关,也引起许多家长的困惑迷茫――

1.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20110923:《择校后孩子成绩大滑坡  家长坦言择校是为要面子》。不少家长,也许并非只是要面子,可能更多是以为,孩子择校是为了他的学习环境更好,使其前途有保障。但有些孩子择校后,在重点校或名校难于适应教学进度、难度,在同学中不合群,有的自卑感严重,成绩越来越差……有些问题,尤其是孩子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问题,恐怕不是仅仅通过择校可解决的。

2.扬子晚报 20110923:《另类全职爹妈:自己辞职 让孩子在家上学》。居里夫人和她的同事就曾经很反感学校刻板的教育,自己教孩子学习,当然不是辞职,而是科学家们轮流为孩子讲解科学知识。现在,大多数家长恐怕不敢、也没有能力冒这个险,孩子若是在家学习,以后社会不承认他怎麽办?关键还是办学的思路应多元化、多样化,而不应以“义务教育”为名,将孩子“困”在不合格的学校。

3.北京日报20110921报道:《“老”来得子应如何教育》。这是李双江的儿子开名车、打人等问题引起的话题,也与某些“富二代、星二代、名二代”的不当言行有关。其实,越是家庭背景有“来头”的特殊家庭,越应该教孩子“低调做事,高尚做人”,这是父母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自己再成功也没有用,有可能因孩子的表现不佳,而造成父母自己身败名裂,晚节不保。

4.南方日报 20110921报道:《关注孩子成长细节:问题学生大多因为问题父母》。育新学校在严格纠正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之余,还对他们进行课程辅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厌学逃学、离家出走、迷恋网吧、打架斗殴……有这些行为的孩子被人们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家里有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家长痛苦烦恼,而育新学校的老师们接纳并引导这些孩子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但,家庭本身、父母本身的问题必须有所认识和觉悟,并认真反省和纠正,否则,再好的学校和老师也不是万能的。

5.中国艺术报20110917刊登作者乔燕冰的报导:《童话大王郑渊洁:要让孩子感觉爸爸妈妈比游戏好玩》。

郑渊洁说:“从今以后我的作品免费给大家看”。

“以前我的作品要出书,孩子不是需要花钱买书吗?以后再也不用了,从今以后我的作品都不再出版了,免费给大家看。盗版之所以能泛滥因为它便宜,现在我的作品免费了,而且我是用我的嘴亲口说故事,盗版之徒还能斗过我吗?”提起当下的创作状态以及未来的创作计划,郑渊洁向记者透露,目前他正在完成他的新长篇童话作品《Z星球的故事》。为了打击盗版,除了以前的作品还会继续出版,今后他的作品不再出书了,将以口播的形式每天在Z星球网站上的ZTV网络电视窗口播出,让孩子们可以免费观看和阅读。

6.2011-09-24 信力健的博客:《中国可“进口”精英教育》。

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是可行的,许多学校也在这样做。在这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学校教育也许可以“进口”或合作,孩子也可以出口留学;但家庭教育却是必须有父母或其监护人承担的,而无法“进口”,也难于有他人替代,尤其是从小在家庭中潜移默化获得的“家教烙印”,往往是根深蒂固的,甚至一生都难于改变和消除。

以上新闻,给我们许多启示,令人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对于家庭教育,是否应从以下方面去认识和思索――

1.家庭教育是成长过程,不是赌博输赢。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场人生赌博,更不能以输赢来评价;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成功和优势的方面,但也一定会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过程。

2.家庭教育是设计蓝图,不是投资生意。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人生的规划设计,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不要以为“教育投资”越多,就会收益越多,知识技能的获得需要智慧和能力,而非只靠金钱可得的。

日本留学生加藤嘉一,刚来中国时不会说中文,他未花一分学费,而是通过天天与中国人聊天,学会了说地道的中文。

而大批中国孩子和国人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钱学英语,到头来学的还是“哑巴英语”;更不用说,有些已拿到六级、八级证书的大学生,英语还是说得磕磕巴巴,不能适应职场需要……

3.家庭教育是生活现实,不是作秀表演。确实,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气不打一处来,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太没面子!为了成人的面子,令许多孩子也学会了攀比,学会了各种弄虚作假的手段,包括骗取父母的“表彰和奖励”。但愿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抛弃虚荣心,无论是自己和孩子,活得轻松、真实、自在就好,不要为了面子太累心,这样,也不会使孩子在学习方面为“面子”的事而分心。

4.家庭教育是危机干预,不是购买“保险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躯体疾病,心理精神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等,另有家庭变故、学校环境、社会变化等,都可能对孩子造成影响;父母要随时随地准备帮助孩子走出各种“危机”。

即使是为孩子买各种“保险”,也是希望防患未然;但往往“人算不如天算”,自然与客观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有许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法将孩子锁进“保险箱”;如果父母能够有意识地预防,并与孩子沟通良好,可能许多所谓“意外”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