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线怪谈2014全集:章立凡:辛亥已百年,中国仍在走向共和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6:02

章立凡:辛亥已百年,中国仍在走向共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时间:2011年2月15日 12:12热度33票 浏览737次 【共0条评论】【进入论坛】 发布者:凡士

三、“西化”与“苏化”,一元与多元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由此底定。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特色的文化专制逐渐确立。政治上的大一统,终结了先秦以来的百家争鸣,进入了一元意识形态下的思想国家化时代。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思想界出现的多元竞争的局面,与先秦的百家争鸣时代相比,后者处于东西方文明的对撞与交汇的历史环境,有了更为广阔的全球视野。

“全盘西化“与 “中体西用”一直是鸦片战争以来文化论争的焦点。西方学说教义进入中国,不是打成异端,就是奉为偶像。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中西价值观的冲突演变成两场内乱,一场是摧毁传统的悲剧,一场是捍卫传统的闹剧,主角都是中国农民。严复、梁启超、陈独秀、鲁迅等思想先驱,都将“改造国民性”作为重大文化任务。

五四运动的反传统精神,既是对封建文化的反抗,也催生了一个造反的革命党。造反成功江山底定,意识形态再度定于一尊,“垄断权力、垄断资源、垄断真理”的斯大林主义模式,贯穿于共和国前30年的历史。历经“文化大革命”的洗劫之后,封建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几乎同时摧毁殆尽,出现了文化断层和信仰危机。

威权时代结束后,改革开放带来了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历史的惯性依然存在,文化建设迄今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国民性”积弊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水涨船高,封建糟粕借助民族主义的回潮沉渣泛起,国民素质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匹配,社会分配不公导致民粹主义情绪泛滥。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催生了网络民主,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上高度“一元化”的治理模式已难以为继,多元化渐成大势所趋,反封建和“改造国民性”的启蒙责任依然任重道远。

四、政府与社会,党治与法治

中国历来不是一个海洋文明国家。半封闭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在航海、殖民、贸易领域不及西方,缺乏外在张力。内向细分型的农业经济和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没有形成与商品交换配套的法律体系。几千年来固有的家族主义社会细胞组织,只是“家天下”的缩微克隆版,未能产生市民社会和地方自治,也未形成可与政府讨价还价的利益团体。历史上统治者习惯于扮演“全能政府“的角色。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政府大社会小。

清末革命兴起的民族主义狂潮,唤醒了蛰伏两百多年民族压迫记忆,明亡以来知识分子与秘密社会结合形成的反清会党,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但家长制、黑箱政治等会党特色也一并继承下来,20年代又与暴力革命的列宁式政党模式嫁接,长期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态。

近代以来,中国有会党政治而无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政党。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期间“以党治国”,“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是会党政治的延续。当统治集团成为“集体君主”,纳税人须同时供养党、政系统及其衍生物的庞大支出,负担比封建时代还重,这在现代法制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事。

1949年后的社会一体化整合,打破了封建时代“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将自然经济下的宗族社会细胞,全部置换为党化组织,强化了政权基础,却未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高度组织化形成的社会动员能力,足以令高层决策错误迅速演化为“大跃进”、“文革”式的巨大社会灾难。

当今迷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盲目追求GDP的各种“政绩工程”,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从草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演变,至今仍有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