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charlotte专柜:毛泽东:辛亥革命失败是没有联合群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7:29:28

毛泽东:辛亥革命失败是没有联合群众

2011年09月27日 10:39:21 来源:人民政协网 编辑:李贤娜 星评

字号T|T 打印 分享    

提要:毛泽东在充分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没有联合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他们的支持。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

    文/夏燕月

    毛泽东是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对这场革命最早作出具有开创性评价的领导人。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辛亥革命过去还不到8年,26岁的毛泽东就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其中第三部分用了很多篇幅论述了辛亥革命,对其涉及的主要机构和团体,历史功绩和失败教训,作出了客观评价。文章立意高远,见解独到,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一

    毛泽东是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当时他还是个未满18岁的爱国青年。这一年,他刚从偏僻的农村来到新旧思想斗争激烈的长沙,在湘乡县立驻省中学读书。他后来在自述中谈感受时,多用“极其兴奋”、“感动”、“激动人心”、“跃跃欲试”等词汇以及“我第一次……”来表达。他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发现《民立报》阐明了激动人心的材料”;“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得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他心急如焚,“激动异常,就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壁上”,提出“将孙中山由日本召回就任新政府的总统,并以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表政见,尽管尚未搞清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区别,但对推翻清王朝、建立新政府的迫切要求,已跃然纸上。

    武昌起义爆发时。毛泽东异常兴奋,决定投笔从戎。长沙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后,他立即到湖南新军25混成协第50标第1营左队当一名列兵,是军中勤学苦练的优秀士兵。他把每月七元军饷大多用来订阅书报,他说:“从1911到1927年,当我和中国最初的红军爬上井冈山时,我从未停止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他还经常帮助士兵们写家信和讲解报纸上的新闻,受到大家的尊重。清帝退位后,当过半年兵的毛泽东决定退出新军继续读书。辛亥革命成了他投身民族民主革命的起点。不久,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在那里度过了五年半苦学砺志、“修学储能”的岁月。

    辛亥革命虽然给人们带来一丝希望,但其成果被袁世凯窃夺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专制代替了共和,军阀连年混战,使中国变得更加黑暗。1915年当毛泽东看到一师编印的反对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接受日本灭亡中国“二十一条”的《明耻篇》后,义愤填膺地在封面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国,在我学子!”的誓言。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这位青年爱国者带来的强烈愤懑终于爆发了。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18年4月毛泽东结合十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发起成立“新民学会”,重新开始了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1918年8月,毛泽东毕业后为筹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第一次来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他在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期间,虽然生活清苦,但吸收了许多新鲜有益的知识,结识了社会名流和有志青年,参加了进步社团和活动,拜访了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著名人物,特别是读到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大开了眼界,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是湖南学生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在他领导下,湖南地区的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他作为《湘江评论》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在“创刊宣言”中热情地欢呼十月革命,称之为“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毛泽东站在“宣传最新思潮”的前沿阵地,成为一名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毛泽东通过大量社会实践的历练和对新思潮如饥似渴的汲取,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大潮两次革命运动的洗礼,已转变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加上其本身具有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他有条件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经验教训作出开创性的客观评价。

    第一,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打倒皇帝、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功绩。他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写道: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辛亥而后,到了丙辰,我们又打倒了一次洪宪皇帝。虽然仍是少数所干,我们却又觉悟,那么威风凛凛的洪宪皇帝,原也是可以打得倒的”。自古以来皇帝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如今清朝皇帝被打倒了,洪宪皇帝袁世凯也被打倒了,那么以后还有谁再敢当皇帝,去维护旧的统治秩序?既然皇帝被打倒了,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同时,在君主专制统治下,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对于人民来说民主只是奢望,是大逆不道的。而辛亥革命让人们又有一层觉悟,即民主也是可以去追求,可以通过斗争去实现、去建设的。

    第二,肯定了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中国两千多年来,在君主专制制度统治下,人民没有人身和思想的自由。毛泽东写道:"原来中华民族,几万万人,从几千年来,都是干着奴隶的生活,只有一个非奴隶的是'皇帝'。(或曰皇帝也是'天'的奴隶)皇帝当家的时候,是不准我们练习能力的。政治,学术,社会,等等,都是不准我们有思想,有组织,有练习的。"辛亥革命后,"于今却不同了,种种方面都要解放了。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接着,毛泽东以犀利的笔锋指出辛亥革命后国内外局势已发生巨变,"异军突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好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这里虽有些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影响,但字里行间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打开思想进步闸门,势不可挡,已席卷全国,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去为反对剥削压迫抗争到底,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肯定了清末咨议局与同盟会的联合,是辛亥革命成功主要原因。毛泽东指出:"溯源吾国民众的联合,应推清末咨议局的设立,和革命党--同盟会的组成。有咨议局乃有各省咨议局联盟请愿早开国会的一举。有革命党乃有号召海内外起兵排满的一举。辛亥革命,乃革命党和咨议局合演的一出'痛饮黄龙'"。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而清末咨议局则是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它们在武昌起义中成了合作伙伴。著名立宪派人士汤化龙是湖北咨议局议长,是各省咨议局联合会第一次会议的主席,各省咨议局联盟请愿要求早日召开国会。武昌起义后,他即时应变,通电敦促各省咨议局响应革命。汤化龙等虽是立宪派,但咨议局在武昌起义的关键时刻与同盟会革命党人合作,漂亮地演出了"痛饮黄龙"的活剧。但他们很快就分道扬镳了,"革命党化成了国民党,咨议局化成了进步党"。毛泽东对于咨议局历史作用的肯定,作出符合历史的客观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三

    毛泽东在充分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没有联合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他们的支持。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用不着我们活动。"他从政治上阐明了没有实现民众的大联合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几年后,他更明确地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在军事上,辛亥革命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战斗力很强的军队。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当时,旅居海外的留学生是辛亥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而新军则是清末编练的新式陆军,与旧军队改编的巡防营是两个系统。新军大部分是新入伍的士兵,军事训练少、组织纪律差,"实系乌合之众"。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没能掌握住新军。后来南方各省"拥兵自卫",许多军队都指挥不动。这样一支素质很差、没有战斗力的队伍,怎么能取得革命胜利呢?

    毛泽东早期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基本思想观点,同他以后大量的相关论述是相一致的,可以说这是个很好的基础。著名学者胡适在1919年8月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介绍新出版物》一文,热情洋溢地写道:"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广州,东从上海苏州,西至四川,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这类新派的报纸。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新添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而"《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胡适还专门肯定和赞扬了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指出:"《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

    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不仅充满了对祖国命运沉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而且以执着的探索精神,严肃的科学态度,不断向实践学习,汲取营养;经过批判与否定,反复与比较,最终抛弃了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把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推向了最高峰,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并使其显得格外的凝重而富有光彩

< 1 2 3 >

相关内容

  • 文革时彭德怀的痛苦:要警卫朝自己开枪 2011-09-26
  • 历史上的今天:毛泽东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讲话 2011-09-21
  • 揭密毛新宇父母的恋爱经历:疗养院一见钟情 2011-09-19
  • 毛泽东回忆北大岁月:大多数人不把我当人看 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