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护照免签国家:罗祥:一场发轫于社会人心的道德修复与救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18:27
罗祥:一场发轫于社会人心的道德修复与救赎香港《明报》3日刊文说,许多迹象表明,内地正发起一次新的“道德运动”,整改相亲节目是开始;低俗化已被视为文化体制改革新课题。胡锦涛近日公开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低俗文化产品是物欲社会的影射,先除去滋生这种文化的社会土壤,应从更为根基的制度建设入手。(8月3日中新网)
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描述,“富足后的人们可能会牺牲更宝贵的东西。”无疑,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物欲的力量和深层多变的矛盾正对传统道德秩序进行冲击,单纯的物质逐利主义被经济学家们一步一步推向合理化,“钱”的意义被放大,以至于泛滥到万能。社会道德的自我矮化,尤其是名利场上“藏污纳垢”的行为逐渐被搬到人们的文化餐桌上,频频出现的门事件(兽兽门、初夜门、献身门、秒杀门、日记门……)等类似事件已经从无心之举沦丧成为利益集团或个人市场博弈的筹码,“炫富男”与“拜金女”的表演开始与大众公开或隐蔽的情趣相得益彰,互相致敬,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已经陷入到严重的价值扭曲与过度贪婪的泥潭。
不可否认,正在崛起同时也是相对弱势的中华民族守护传统与经典(民族原初信仰)的冲动比任何时刻都无比强烈与迫切:知识分子在围绕中国是否需要“道德复兴”而辩论;民间力推新儒学,试图以新儒教等不同形式的宗教来复兴民族原初信仰。我们的道德建设运动似乎正遭遇着有史以来以来最深入民心的高潮,可喜的是——这些成果与建设成绩并非是摊派性的政治任务和政绩工程,相反,执政者顺应时势所趋提出了“新道德运动”的口号。因为只有在道德的戒律下人们才会心怀敬畏,而这个时代最需要的道德,无疑是健康而坚实的,它应该坚持不媚俗、不低俗、不庸俗,而不能过度逐利化;它还必须构建一条通往公民社会的道德途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而这场发轫于社会人心、由官方到坊间自上而下的新道德运动,无疑是向公众表达道德修复与救赎的一条最重要的渠道。道德来自于信仰,如何重拾人们信仰,让信仰不再缺席,是克己、利群的传统道德观念得以修复与救赎。在个人主义、精英主义和工具理性盛行的当下,笔者认为,对社会人心的协调是解除道德日益沦丧的关键。以社会人心为直接主客体承载的道德变革是生,以物质与权力为二元张力结构之要素的“制度”是死。只有在道德文化的赓续与发展中,形成统一的信仰才有可能。
作者:罗祥
特别策划:寻找中国人的信仰
欢迎订阅凤凰网资讯电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