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编写入门:“跃进大别山”真相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2:54

    “跃进大别山”真相揭秘

长期以来,人们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都颂歌不断,通常的说法是: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大别山。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有人甚至称之为“伟大的战略转移”。然而,事实上,从结果看,基本可以断言这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所以说它失败,首先是因为这次战略转移并没有能够站住脚跟。刘邓所部进入大别山后,到1947年10月底,曾先后建立了33个县的民主政府,根据地初具规模。但到1947年11月国民党成立“九江指挥部”,调集重兵对我大举“围剿”时,由于战场形势严峻,我军只好实行分兵作战,其中第1纵队由刘伯承率领北渡淮河进入豫西根据地,留下的三个纵队也采取分散活动方式,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大别山的边缘地带,其中第2纵队在淮河南北转战,第3纵队在皖西一带游击,第6纵队则在大别山南麓活动。大别山中心地带全部为敌所占,我原已攻占的县城和大的市镇全部丢失。

敌人所到之处,立即恢复其反动统治,我地方政权被迫转入地下。到1948年春,我主力部队全部转出大别山时,根据地全部变成了游击区,斗争形势就更为困难了。对于这一时期大别山根据地的状况,我们可以从当时邓小平的论述中得见清楚。

邓小平1948年春在写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整个中原地区有4500万人口,现为我控制者为两千万,计有豫陕鄂700万(有政权有工作者500万),豫皖苏900万(能收税的),……江汉300万,桐柏200万。其余一半人口的区域,极大部分有我部队和政权。大别山区斗争仍极艰苦。”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将大别山地区排除于属我控制的范围之外。据邓小平分析,在中原地区,由粟开辟的豫皖苏解放区和陈开辟的豫鄂陕解放区在当时属于较为稳定、人口最多、工作基础最好的地区,大别山地区则属于我最困难的地区。 因此,实事求是地讲,刘邓大军并没有在大别山“站稳”脚跟,虽然我主力部队最终转出大别山并非如国民党宣传的那样是被击溃后的败退,但起码是中央军委已经看到了刘邓主力继续在大别山与敌纠缠已无多大战略意义而作的主动转移。其实,当时毛泽东也并不认为我在大别山已“站稳”了脚跟,控制了这一地区。他在1948年1月27日致华东局的电报中说:“现在最要紧的战场仍是大别山,该区是否站住脚的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我在大别山的斗争,没有实现毛泽东的最初设想,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其次,则是因为此次举动损失巨大,二野几乎打残。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之一,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9师,是一支身经百战的英雄部队。刘邓所部向以战斗作风过硬、善打巧仗闻名,因而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了与华东野战军不相上下的辉煌战绩,这中间,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战略战术素养高、指挥能力强是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身经百战,战功卓着,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世人常将他称为中国少有的军事奇才之一。刘伯承对游击战、伏击战、攻击战都有深入研究,样样精通,处处显露大将风范。刘伯承指挥的许多战役,都是战术史上的典型战例,以致蒋介石不得不说,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

  然而这支常胜之军在转战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中却元气大伤,部队野战能力大为降低,以致在中原逐鹿中战绩欠佳。刘邓所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战略反攻前,组建有10纵队和一个军共28万人。战略进攻开始后,刘邓率1、2、3、6等4个主力纵队13个旅共12.4万余人渡河南征,可谓兵强马壮。在鲁西南战役中,面对强敌围攻,刘邓指挥若定,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特长,一举歼敌5.6万,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但在转战大别山的斗争中,刘邓所部却遭到严重削弱。从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艰苦转战6个月,部队减员5万余人,加之在进军大别山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在整个大别山战役期间,刘邓大军12万可以专门找王牌打的精锐大军,变成了1支只能以避战为主的超级游击队,成为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支战力大幅下滑的野战军。

  官方对于刘邓大军的损失一直没有明确的公布,但有几个数据还是公认的,即自根据地渡黄河时为12万大军,含5千地方干部,鲁西南伤亡1万左右,加上鲁西南部分俘虏,减去南下徒中牺牲掉队等损失,到达大别山时为11万五千人。而最后在临泉寨会师时,4个主力纵队只剩下5万6千人。当然,还有部分部队作为地方化的部队留在大别山了,这个主要是后来的12纵队和其他各纵分出的部队,合计2万多,3万不到一点。 这样最后,刘邓大军约剩余9万人。

   那么刘邓大军的损失到底是多少呢?应该是原始主力11.5万,加12纵1万2千,加后来补充兵员约3万(含解放区的新兵,当地新参军的,和俘虏兵),这样总共进大别山的兵员为15万5千(含地方干部),减去剩下的9万,可以看出刘邓大军在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总计损失了6万5千人以上,如果把南下路上和10纵柳林的损失计算进去,损失则在8万人以上。这个减员数甚至超过了辽沈战役东野全军的伤亡。而且其中永久性损失比例很高。还有一个损失,是武器上的,尤其是重武器,挺进大别山前,中野炮兵空前强大,但到淮海战役时,炮兵还不及47年初的水平。其主要损失既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这时主要毁弃的是重炮;其次就是在大别山斗争过程中,主要是山炮,重迫击炮等,(现在的资料表明,刘邓大军还是带了相当量的中小口径的火炮到大别山的,其后放弃部分火炮主要还不是因为炮弹打光,而是山地作战携带不便)。如果综合考虑人员和武器等损失,那么整个中野主力的战力在出山时,应该只有进山时的40%。不仅仅是火炮,重机枪也被放弃了不少,轻武器也有不少损失。

  正是有鉴于此,当1948年毛泽东为打破中原僵局,为调动大批敌军回援江南而决定派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第1、4、6三个纵队10万人远征闽浙赣时,粟裕经过反复思考,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华野三个纵队过江后,虽可给敌“以相当震惊、威胁和牵制”,但我也因此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三个纵队渡江后,在转战过程中,预计会有5万人的减员,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以同样的代价可以歼敌三个至五个整编师。”毛泽东在认真听取了粟裕的汇报后,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战场与刘邓所部协同打大的歼灭战。此一战略改变,为后来中原战局的发展所证明为完全正确,否则粟裕所部的遭遇有可能比刘邓部队更惨。

  后来因为跃进大别山的策略制定者是第一代领导核心,而执行者是第二代领导核心,于是这次原本失败的行动也就跟着他们伟大起来了。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无法粉饰,也没办法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