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劳力士手表维修:金融学课程体系研究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0:48
金融学课程体系研究
项目主持人: 李明     经济学院金融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中最具魅力和变幻无穷的热门行业。种类纷繁的金融资产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投资与融资工具;发达的金融市场既为金融投机者提供了无穷的发财致富机遇;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融资源;而金融泡沫、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也使无数的人美梦破灭,甚至倾家荡产。金融的无限魅力和无穷变换更使金融蒙上了无数神秘的光环。众多的金融参与者和研究者为揭示这些金融秘密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推动金融理论和实践迅速发展的优秀成果。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连连被授予在现代金融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经济学家。金融学成为现代经济学最热门的学科。更多新的探索者正在加入金融探索者的队伍之中,在这里,我们试想重新认识金融学?它所研究的新的领域?它的科学、先进的课程体系?
上个世纪末,金融学研究在国内学者当中有一个根本的转向,这给我们重新认识金融学和金融学教学体系以极大的启发。所有这些缘于钱颖一教授的一番论述:比较国内和国外对经济学科内的领域设置,需要特别澄清什么是金融学的问题。我发现国内和国外对金融学(finance)这一领域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国内学生说他是学金融的,到了国外会发现他学的在那里不被称为金融。相反,在国外是学的金融,在国内又可能不叫金融。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需要仔细地分析。首先,国内所说的金融是指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它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是当时的金融学的主要内容。人民银行说我们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货币银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国际收支、汇率等问题。改革开放后,凡是以“国际”打头的专业招生分数都非常高的,更不要说加上金融二字了。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内所指的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宏观金融”。有趣的是,这两部分在国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而国外称为finance的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计划经济下它被称为公司财务。一说公司财务,人们就会把它跟会计联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应把corporate finance 译成公司金融而不译成公司财务,就是因为它的实际内容远远超出财务,还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结构、收购合并等,这在计划经济下是没有的;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它是对证券市场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外所指的finance,即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微观金融”。公司金融的基本理论,诸如:(1) MM(Modigliani - Miller) 定理(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和套利资产定价模型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3) 有效市场理论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es(Fama 1970)(4) 期权定价模型 Option Pricing Model(Black-Scholes 1973)
一、        金融的定义及其分歧
金融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每天都离不开金融并频繁地使用“金融”这个词。但是,目前理论界对于金融的涵义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没有统一的定义。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外金融理论的输入,中文“金融”概念与英文“Finance”概念的差异,使中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和金融学涵义的认识分歧加大,并在世纪之交展开了一场较为激励的理论争论。为了正本清源,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教授对“金融”与“Finance”二词的含义进行了相当深入全面的考证。 他认为:中文“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 ——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通常以国际金融概括的这诸多方面在国际之间的存在,等等。狭义“金融”——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指资本市场。洋人对Finance一词的用法也并非一种,而有最宽的、最窄的和介于两者中间的三种。宽口径的如Oxford、Webster’s这类字典和一些百科全书对Finance的解释是:Monetary affairs,management of money, pecuniary resource;窄口径的如Palgrave新经济学词典对Finance释则是:The primary focus of finance is the working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supply and the pricing of capital assets.可见,中文“金融”与英文“Finance”虽然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并非一一对应。我们认为,简单地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含义是一种广义的金融涵义。本文将根据这一涵义来讨论金融问题和构建金融学体系。
根据金融系统中个体与整体的差异,我们可以把金融划分为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两部分。微观金融(Micro-finance)是指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融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个体的投资融资行为及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等微观层次的金融活动。宏观金融(Macro-finance)则是金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金融作为资金融通活动的一个系统,是以各个微观主体个体的投融资行为为基础,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经济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
(一)   金融理论研究方面
关于金融理论研究方面,按照北大王江教授的说法,目前金融学的研究主要有三块。这三方面也和各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
第一,宏观方面的金融框架体系问题,是否有最优的模式,以及各个体系之间怎样比较。从美国开始,波及到欧洲和日本的一个主要冲击就是金融创新。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计算机的大量应用,技术上有很多新的发展,这些对美国的金融体系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美国金融体系的框架基本上是在大萧条以后的几个立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很多年中并没有大的变化,尤其是没有很快适应金融操作方面出现的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所以金融界就有很多新的工具来避开当时的立法所订下的限制。简单的例子是,美国的商业银行业大萧条后基本上就是在那个框架内发展的。这个框架对银行业本身进行了很多限制,比如银行之间不能竞争得很厉害,银行不能跨州经营,在每个州内开分行也有很多限制,还规定其他金融企业不能参与银行业的很多业务等。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很长时间,造成了商业银行没有激励机制和发展创新。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信用卡的出现以及货币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的提高,为很多金融企业,如投资银行,或专门为信用卡业务服务的公司,提供了新的方法,他们从商业银行那里抢走了业务。比如,以前的短期存款,流动性特别高,商业银行利用这部分资金自己投资的时候,就会担心存款人马上抽资。但在货币市场流动性提高后,投资银行就可以给投资者扩大这样的服务,给客户开支票,这样下来的结果是没有人愿把钱存到银行。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里的操作由于其受到保护,缺乏竞争力,提供的回报也比投资银行低很多,他们的业务就越来越差,这也促使商业银行提出把商业银行的限制放松的要求,让他们能做投资银行业务。但放开以后,由于人员素质和其他因素,短期内商业银行还是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这就是说,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很多做法已经绕过了以前银行法所订下的金融结构的限制。对日本而言,随着新的金融工具的产生对原有的金融架构也产生了很大冲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融体系开始放开。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又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总之,各国之间的金融体系差别很大,比如说美国和英国的金融体系就与德国和日本差很远。一个是以市场为主,而且越来越突出;一个是以银行为主。各种体系间不仅有互相竞争的问题,也可能有互相演变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演变的方向,哪个体制好一些?从宏观方面来讲,这是目前关注最多的金融问题。结合国内的情况来讲,这个问题也很突出。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也需要建立一个很发达的金融体系,但具体道路可能和西方不太一样,但问题是一样的。
第二,关于微观方面的,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定价问题,二是风险管理问题。
定价问题在有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在债券的定价和衍生证券的定价方面。市场也由于这些新技术的触动而发展得很快。但有些领域的发展很有限,比如说股票价格的确定,特别是对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的定价问题。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出现了一些模型,但它们的可靠性还是有很多问题。最近面临的挑战就是很多网络公司在没有很多具体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筹集大量的资金,市价能涨到惊人的水平,这些都对定价理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不管是从研究还是从实际操作上来讲都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风险管理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立了一些对金融风险分析的框架,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后来1998年长期资本投资公司引起的金融风波,使得从政府到理论界到企业界的很多人认识到以前对风险的认识是不够的。很多结构性的风险以及所谓的小概率、大幅度的风险在以前的框架中是考虑得不够的,而这些对于从宏观层面控制金融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就向各方面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成为现在很热门的题目,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和设想,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
第三,关于公司财务方面的问题,它在过去二十几年来是研究非常活跃的领域。公司财务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公司财务的运作方面。二十多年来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对原有的金融理论的框架提出了挑战。20世纪50年代中期,MM理论提出以后,基本上建立了一套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的框架,它是以建立在比较理想的完备市场条件下的公司定价理论为基础,来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投资、筹资、兼并和风险管理。这个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企业在筹资及内部激励机制的设计方面有很多新的发展,发明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证券来进行筹资。这些现象的出现和原有框架不一致,传统框架认为这些东西并不重要,因此对企业中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等并没有加以考虑。这导致企业在解决激励问题时采用新的工具,并提出了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迄今已有很多新的构想和新的研究方向。现在的研究逐步从理论方面的考虑过渡到实证的定量分析。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整个企业机制的设计和从实证的角度进行分析,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但已经有很多的进展和探索。
(二)和中国实际结合的金融问题
关于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金融学研究课题,王江教授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了好几个重大的理论突破。随着这些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西方国家,金融市场内生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过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也都有了很多重要的发展。这又反过来促进了金融研究本身的发展。国内随着改革的推进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希望能够尽快建立一个有效运作的金融市场。当然,由于国内经济改革的特殊环境和中国自己的特殊情况,所以国内的金融研究也有很多重大的课题,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多挑战。从很大程度上讲,西方金融学研究的成果和许多实际的操作过程,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北大陈志武和周春生教授结合中国情况谈了具体研究的课题。他们认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才刚刚开始,基金管理行业也开始慢慢兴起,所以有很多的机会,这些机会既有挑战性,也很有意思。现在在美国有很多人回过头去找一两百年以前的数据,因为那个刚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相对而言,在中国什么东西都是刚刚开始,如果尽量收集现在的数据对现在或将来做研究都有很大的启发,可以探讨一些国内有意思的研究项目。同时,现在国内股票市场中,短线交易是主流,使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更像一个赌场,而不是一个投资的方式。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很多具体的事情可以做。其中有一点就是,股票交易已经有很多年,有很多历史数据,收集起来,可以去研究比如短线交易中,是不是作的频率越高,他的回报率就越高。做类似这样的细节研究,一方面可以发表一些学术论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股民的教育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很多东西,然后再反馈回去,使得股市进一步健全。因为国内股市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和政府的政策、法律有很大关系,而且和投资人的素质、期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像美国现在的理财顾问行业很大,中国将来也应该建立这样的一个行业,使得股市规范化,并且从长远来讲它对整个经济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二、        金融学及其学科体系
兹维·博迪和罗伯特·C·莫顿在他们合著的《金融学》一书中定义“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它实际上是研究微观金融主体个体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因此也可称为“微观金融学”。显然,这是与狭义的金融概念相对应的狭义的金融学概念,也是目前西方使用较多的金融学的概念。但是,既然金融包括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金融学就不能仅研究微观金融运行而不研究宏观金融运行。也就是说,金融学不能只研究金融主体个体的行为,而不研究金融系统整体的行为。整体行为是个体行为的集合,但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个体行为又是以整体行为为前提和基础的,二者紧密相关。因此,广义的金融学就是研究资金融通活动,包括金融主体的个体行为和金融系统整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包括以微观金融主体行为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微观金融学的内容,还包括以金融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宏观金融学的内容。金融学的学科体系是由从不同角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各分支学科综合构成的有机体系。黄达教授认为:“按通常理解的金融口径,金融学学科体系应大体分为:宏观金融分析和微观金融分析;微观金融分析有两大分支: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中介分析;在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分析之下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学科。”
微观金融分析和宏观金融分析分别从个体和整体角度研究金融运行规律。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服务于决策的“金融理论由一系列概念和定量模型组成”。“这样的金融决策理论是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乃至一切有理财要求的部门所共同需要的”。该领域的分支学科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等。近几十年该领域的研究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就,获得了多次诺贝尔奖经济学奖,例如,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W·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公式等,在推动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融中介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及其存在形态的演进趋势的分析;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经济效率、混业与分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风险转移和控制等等。主要的分支学科包括: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微观银行学等。该领域的研究虽然历史悠久,并且在19—20世纪初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与迅速发展的金融决策学相比,金融机构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世界金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21世纪金融机构学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宏观金融分析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均衡、金融经济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主要的分支学科有:中央银行学、货币政策分析、金融监管学、国际金融学等。
三、        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
我国金融学界长期以来将“货币银行学”定位为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这是与在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的直接融资不发达,以银行为依托的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把货币银行问题作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相适应的。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逐步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重点。相应的金融理论成为当代西方金融学的主流。显然,仅以货币银行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我国传统金融学已不适应我国金融实践的需要和与国际金融理论发展相衔接的需要。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这种调整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金融学的学科建设曾展开过一段讨论,但并不紧迫。近几年对此问题的争论加剧。经过几年的讨论,我国金融学界尽管在学多方面还存在较多的分歧,但在金融学应该包括宏观金融分析和微观金融分析两个层面的内容方面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既然金融学科的体系框架基本确立,那么作为金融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呢?我们认为:它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其知识面应该覆盖整个金融学科的主要方面,如: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完整的金融运行结构,包括微观金融运行、宏观金融运行,以提供学生一个有关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
其次,应重点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 第三,应正确处理与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第四,应正确处理与金融学各分支课程的关系。
就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重复而言,我们一方面需要处理货币银行学同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必须妥善处理货币银行学同金融学各分支课程之间的关系。前者要求我们以金融学为落脚点,从金融运行出发考察它们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而后一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把货币银行学作为其他金融学分支课程的基础课程,它的研究领域应该覆盖整个金融领域,但主要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原理、一般规律与研究方法,而不深入讨论各分支课程的具体内容,给它们展开留下足够的空间。这就可以避免或减少重复。 课程的设置总是应该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对货币银行学进行调整,以使它适应金融实践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发展历程作一个简要回顾。
1、           国内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发展演变过程
计划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相联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仅有的中国人民银行是财政的出纳部门;与此相适应,理论上只有社会主义的财政与信贷理论,没有真正的货币银行理论。
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初期),与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人民银行独立为中央银行,分设几家专业银行;理论上人民银行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编写了《货币银行学概论》,涉及内容包括:货币本质与职能、信用的本质与作用、银行的性质和作用(重点阐述社会主义货币、银行、信用的必要性和作用,而对货币银行信用的运行规律则基本没有涉及)。
80年代中期,理论上部分引进西方的货币银行理论与计划经济理论相结合,试图建立社会主义的货币银行学理论体系。其中的代表作是1985年赵海宽教授《货币银行概论》,包括3篇,重点讨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货币流通和银行业务:银行和银行信用、货币和货币流通、银行的经营管理。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一步将货币银行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教材有时分为两本)。资本主义部分主要介绍西方货币银行理论,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讨论在货币银行学中国的应用(如王学青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原理》(讨论资本主义的货币银行学)、《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认为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各自不同的货币银行理论,不利于完整的揭示其共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主要是按照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把西方的理论往里面装,实际上其中有很多矛盾或衔接不好的地方,讲授中重复也较多。
90年代中期,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把资本主义货币银行学与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合二为一,建立统一的货币银行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由国家教委组织,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也组织南北各编写了一本货币银行学教材,北方由周升业教授、曾康霖教授主编(1993年),南方由周骏教授、王学青教授主编(1996年)。
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期,货币银行学的发展出现了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是继续完善原有体系,例如黄达教授主编《货币银行学》,在介绍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其在中国的应用,并注意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相结合;另外,如易纲教授和吴有昌教授著《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西方货币银行学,阐释其在中国的应用。不妨让我们简单浏览一下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的体系结构: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可以发现,这一教材基本局限在货币、银行的内容,包括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金融与经济发展、国际交往中的货币、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收支与经济均衡等,显然,这个体系同我们前面为“货币银行学”所作的定位相比而言是有差距的。
金融学的发展跟经济学的发展一样,现在有一个微观化的趋势,金融学微观化发展,不是简单地把宏观内容加上一个微观内容的部分,还必须为金融宏观分析寻求有机的微观基础。目前的货币银行学教材还没有能很好地体现出宏观金融的微观基础。一方面,对于微观金融的运行没有很好地讨论,另一方面,在宏观的分析上,怎么把微观的理论运用到里面去,这也是不足的。
另一个分支则是扩展原货币银行学为金融学的学科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松奇等编著《金融学》,该书正是在国家教委做出金融专业调整以后组织编写的,包括了谢平等著名专家学者的参与或建议,其结构体系为:上篇--金融体系: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率与金融资产、金融机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期货、期权、外汇、金融创新;中篇--金融运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与货币运行、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开放经济下的货币运行;下篇--金融调节:货币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国际收支调节、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这一本《金融学》教材在体系上和知识面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其主要优点在于,适应了国家教委对金融专业设置调整的需要,将货币银行学扩展为金融学,作为金融专业基础课的知识面有所拓展。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微观金融运行,以及对金融市场的描述太细,从而同金融市场学以及投资学的内容冲突,这里有一个深度的把握问题。讲微观金融运行不是只讲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的整体定价问题,还应考虑作为微观主体的个人、企业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他们怎样进行金融决策。这些微观决策会决定宏观金融运行的变化,或者影响到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的效果。但我们以前的货币理论的分析,主要是从总量上来进行的,即:我们定义货币供给是由M0、M1、M2同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最多扩展到它们同利率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但是这个宏观总量究竟是由什么样的行为所导致的?传统货币银行学的分析主要涉及存款以及在讨论乘数影响中的几个比例关系。但这些实际上都还是总量,没有涉及微观主体的决策行为。西方现代金融学所讨论的主要就是微观主体的投、融资决策。不讨论微观金融机制,就解释不了宏观金融总量,也就解释不了宏观经济运行。例如,商业银行“惜贷”会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商业银行为什么会“惜贷”?就是因为他们作为微观金融主体,必然从个体的利益出发,采用各种方法,依据特定条件进行优化决策和行动。这样的问题就依赖于金融学的微观基础分析才能讨论清楚。微观问题讨论清楚了也才能真正把握宏观问题。基于以上对于国内外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教材的发展历程比较,货币银行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    货币银行学或者金融学作为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的知识覆盖面不够。
如果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那么金融学就是研究资金融通规律的科学;资金的融通包括: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间接融资(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融资);包括微观主体的投融资行为和由各个微观主体行为集合而成的宏观金融运行。因此,金融学既应包括宏观金融分析,也应包括微观金融分析。
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的知识覆盖面不够。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对货币流通和间接融资讨论较多,对间接融资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运行规律讨论较少;从宏观上对货币运行及其与经济的关系讨论较多,从微观上讨论金融运行规律甚少;对银行的经营管理讨论较多,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影响规律讨论较少;对传统货币银行理论介绍较多,对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反映不够。
(2)    货币银行学与其他金融学科的交叉重复内容较多
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基础理论课,应更多的讨论金融学的一般概念和原理,较少讨论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减少过多的内容交叉重复问题。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对货币银行学或金融学的教材演变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基于已有的明确定位,可以对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基础理论课,不仅内容需要调整扩充(包括建立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增加微观金融内容和重点讲述一般原理),而且名称也应修改为:金融学原理。名实相符有助于避免对于本课程内容的可能误解。
2、           国外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的演变
从国际比较来看,货币银行学从上世纪中期L·钱得勒和S·哥尔特菲尔特的《货币银行学》到S·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从基本为宏观分析向逐步吸收微观分析转变;而金融学(我们在此采用其狭义定义),从早期的公司财务学到博迪和莫顿的《金融学》,则呈现出从具体向一般转变。我们可对相关著作进行一个具体的比较:
(1)1987[美]托马斯·梅耶的《货币、银行与经济》。该书在八、九十年代在国内较流行,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利用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深入地考察金融运行,包括货币创造、需求、均衡分析,介绍了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对于宏观金融运行的建议,共分五篇:①金融结构:金融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②货币供给:货币度量、货币创造、准备金;③货币、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总需求、利率、货币需求、凯恩斯与货币主义、通货膨胀与失业;④货币政策:目标、工具、效应、历史;⑤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国际货币制度、外汇市场、国际银行与各国货币政策。
(2)1997S·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在标题上就强调了“金融市场”,结构如下:导言;①金融市场:利率、资产组合理论、利率行为、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外汇市场;②金融机构:金融结构的经济分析(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创新、银行管理、银行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 ③货币供应过程:存款创造、决定因素、行为解释; ④联邦储备体系与货币政策执行:体系、基础货币、政策工具、目标、国际金融体系和政策、货币需求、IS-LM模型、总供求、通货膨胀、理性预期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理性预期对政策的影响。
同梅耶的《货币、银行与经济》相比,S·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具有更多的微观特征:宏观金融分析框架中吸收了部分微观金融分析的内容:资产组合理论、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等;反映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最新发展:金融结构的经济分析(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创新、理性预期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理性预期对政策的影响;引进一些简单的数量分析模型;彻底一体化的国际视野(引入了一个开放的金融国际化的分析框架);灵活性(提供教师在讲授中以内容取舍、分布重点等方面的自由度)。缺点是金融分析仍然不够,不宜作为金融基础理论课教程。
(3)1997 弗雷克斯等《微观银行学》。该书深入讨论了银行的职能、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必要性、银行的产业组织方法、贷款人与借款人的关系、信贷市场的配给与均衡、金融缺陷的宏观经济分析、银行挤兑与系统风险、银行业风险管理、银行业监管等问题。这是一本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讨论银行学问题的理论著作,建立在一般均衡、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委托代理论、不完全合同理论基础之上,是第一本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讨论金融中介机构、银行问题的理论著作。是银行理论的微观化,理论深度较深,可以作为银行学的高级教材,不宜作为入门教材。但其基本原理可在入门教材中加以反映。
(4)1997 艾希贝格尔等《金融经济学》,被认为是第一本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微观金融问题的著作,主要运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合同理论在对称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讨论金融市场均衡与金融合同的激励约束问题。第一篇对称信息:市场,讨论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投资组合选择、金融市场体系、套利与期权、企业与金融市场等问题。第二篇 不对称信息:合同,讨论债务合同与信贷配给、存款合同与银行业、银行监管、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等问题。
该书讨论的是微观金融问题,属狭义的金融经济学教材,反映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与微观金融理论的有机结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知道,在日本、香港、泰国、新加坡有很多的投资高手,他们在没有发生危机之前,对现代微观金融的理论不仅学得好,而且是用得很好。但是,一旦发生了金融危机,再好的企业也要倒闭,因为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都瘫痪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金融学是否只需要研究微观问题,不需要研究宏观问题?事实说明,我们不仅要研究微观金融问题,而且必须研究以微观金融研究为基础的宏观金融问题,如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与制度、国际的金融体系与制度、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等。宏观金融形势会制约微观金融决策,影响投、融资的具体效果。此外,该书理论深度较深,不适宜作为学科入门教程,只适宜作为微观金融经济学的研究生教材。
(5)2000博迪和莫顿的《金融学》。主要讨论金融和金融体系、时间和资源的分配、价值评估模型、金融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和公司理财等问题。该书突出了以下特点:给出一个关于金融学的明确定义:“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期的分配”;突出分析金融学理论的3大支柱:跨期最优化(货币时间价值及其贴现分析)、金融资产价值评估(实际上,金融分析与投资的关键就是要发现价值被低估的金融资产)、金融风险管理。作为金融学的入门课程,讲述一般原理,将金融学的所有分支领域(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机构学)包含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而以往的金融学的入门课程往往专讲公司财务。
四、        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探讨
微观金融运行,主要从个体的角度讨论微观金融主体的投资融资决策方法和行为。微观金融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在不确定条件下资源的跨时间配置的规律。资源的跨时间配置首先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现金流贴现分析是微观金融分析的最基本方法。微观金融分析的任务之一是要及时发现价格偏离其价值的金融资产,以便适时地买进价格严重地与其价值的金融资产;适时地卖出价格严重高于其价值的金融资产。因此,金融资产价值评估和价格决定是微观金融分析的两大主要内容。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和融资必然具有风险,投资者必须学习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不同的资本结构和融资策略不仅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而且可能对企业控制权产生影响,因而成为公司理财关心的重要内容。
宏观金融运行,主要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与其他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货币的供求均衡是影响金融系统的总体运行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因素。因此,宏观金融分析首先围绕货币供求均衡及其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展开。利率与汇率是影响宏观金融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宏观金融变量;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和货币供求失衡的两种极端现象。由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微观金融个体的金融风险的累积可能导致金融系统风险的膨胀甚至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金融危机的防范治理和金融监管成为宏观金融分析的另一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培养四个理念:
理念之一就是金融学这些课程的配置,究竟是把它定位在经济学还是定位在商科里面,这是近些年来大家讨论非常多的。在国内是在经济学里面,在国外现在是商科里面,但是我觉得也许金融学发展到现在它就是金融学,它既不同于那两种,同时又兼容了那两种,这不是因为中国现在有1000个金融学专业或者相关类的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保险类的金融类的转移,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历史沿革,还有学理上的逻辑。因为在国外也是这样,一直到上一个世纪初,在西方大学里面金融学还是视为经济学里面的一个分支,当然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两个小学科,当时的金融学或者叫货币经济理论,在当时主要是以纯理论的思辨为主,而且多数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到了大变化以后,金融学就凸显出来,以政策为主。这种政策的研究对它的鼓励,使金融学逐渐在经济当中慢慢出来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1939年美国金融学会正是从美国经济学会分离出来,单独成立;第二是美国期刊的出版,这两者现在大家觉得是在40年代前后金融学开始独立重要的标志。但是从50年代以后,或者说现在金融理论产生以后,金融学开始迅速背上了微观领域,也就是说专业设计上进入到了商学院和管理学院里面,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现象。
但是我们结合中国的实践,同时要结合未来西方国家的金融学和金融实践发展的方向,也许强调金融学可能更有出路,就学理上来讲,一个方面是货币政策的研究,货币政策规则也好,货币政策有效也好,现在都非常强调微观基础,我们现在也看到在商科当中的金融,离开了宏观经济的知识,现在也变得面临很多的困惑,比方说全球化以后,研究金融的稳定性变成了金融的核心问题,那么金融的风险到底怎么从单个的风险变成系统性的风险,甚至变成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的呢?这个现在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但是不研究清楚显然不能回答经济实践的需求和提出的问题。
我们讲也许把宏观和微观放在一起更重要一些。从国内来讲,中国金融学的基础是一货币银行式的基础,现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微观金融的发展现在是一重要的增长点,但是在国内我们说以微观金融替代了宏观金融,从客观上也可能造成国内的金融研究队伍和教学研究队伍的分裂,一定要把原来财经院校的老师们统统赶到金融院校里面去,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宣传。第二个理念,这个课程体系里面,重视了现在方法论的教育,包括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我觉得现在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学生,计量学学的不少,但关键是它仅仅是一根拐棍,也就是说,是从数学向计量学转变当中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一个软肋,就是我们需要大大地给我们的学生补这个课,同时在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的同学,数学仅仅是为了表达金融理论的思想工具而绝不是金融学本身。任何金融创新不管是产品创新、交易机制的创新等都可能迅速成为金融实践和研究的对象。只要这种创新在持续,金融研究的方向就在不断地扩展当中,所以要求金融学与史学、法学和心理学同时准备进行学科交叉进行学科综合化的知识准备。
最后一点,理念之四就是要在课堂上逐渐要求我们的老师,还有我们的同学做作业,或者在写论文过程当中,要讲中国的故事,要写中国的故事,要从中国的积淀当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解决中国现实当中的一些方法和智慧。这里面要求中国史学和中国国学要重视。最近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全学校的学生都可以选上进入到国学院,要求转到国学院去学习,这个现象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国学院这么热。
现在不能解决或者回答不了的问题,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化金融控制的问题,中国算做的比较好,我们能不能够发展它的金融理论,最后这里面讲中国的故事也有对教材的要求,现在的实验班是每个学生手里面有三个东西,一个是以《经济科学译丛》为基础的,国外的经典教材,另外一个是国内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教材,还有一个是我们老师要求的阅读资料,但是我们也希望是不是能够教材在全国要求走向一个集约化的趋势,真正使有学问的人写教材,同时这个教材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样我们老师教起来可能更有底学生学起来,可能也更有前途。这是我想谈几点体会。
2004年是金融学科建设继续向前推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不仅有多家院校举办相关内容的研讨会,组织国内外金融教学、研究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教育部于2004年初批准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5所大学首批设立“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实现了金融学科建设实践的突破。2004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由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和陈雨露主编的《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该书反映了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我国顶尖级金融学家和金融教育家、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金融学科和其他重要高校金融学科带头人对金融学科建设的最新思考,代表了我国目前对金融学科建设研究的最新水平。
综观2004年,在金融学科建设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与过去年份相比更加深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从宏观的理论研究角度转入微观实施和操作。虽然,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如当代金融学的内涵、科学定位、专业设置等,仍然有一定的争论和分歧,但是改革旧的金融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新的金融学课程体系成为金融学科建设的主流呼声,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的思路和设想在具体实践中逐步推进,比如分层次培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2004年金融学科建设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金融学科建设背景的再思考
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之所以如此集中,是由于近年来金融的地位日益提高、金融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金融教育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这种新的发展与变化趋势。有的学者对金融学科建设研究背景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对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假设、决策思路和行为方式进行对比和反思。实现金融学专业的改革与创新目标,首先有一个转变教育思想问题。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传统道德观念为主导、传统体制下的人才观为基础,重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忽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等教育,仍主要受资源约束导向支配,即仍然限于这样的假设:1、高等教育是从事教书育人、培养现代化高级人才的事业;2、生源是形成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唯一群体;3、生源是充分的,高等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这样的假设前提不难推导出高等教育事业供给不足、需求过度的结论,并由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教学和管理的决策思路和行为方式。这种高校自身资源约束下的生源需求导向型教育机制,容易产生与部门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脱节的可能性,从而使本来已感匮乏的高校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效应。加入WTO后,教育思想应有根本的转变,即应以市场经济观念为主导,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化发展要求的人才观为基础,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等金融教育应逐渐向金融部门人才需求约束主导转化,即应考虑满足这样的假设:1、高等金融教育是从事教书育人、培养现代化高级金融人才的产业;2、金融部门是形成对高等金融教育需求的主要群体;3、生源供给是充分的,高等金融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对高等金融人才的需求在结构上是多变的。这样的前提下,高等金融教育将面临的是根据经济、金融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趋势的高级人才。
(二)有关金融学科定位的争论
1、关于金融学的内涵
金融学的内涵一直是金融学科建设争论的关键,有关这个的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当然,也是金融学科建设的基础。
有的学者认为,中西方经济学者对金融学内涵的界定在表述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根本的差异在于,西方学者的界定更多地反映了“金融”的理财性质或者管理性质,而国内学者的界定则更多地体现了“金融”活动的经济性质。西方国家对金融一般有两种解释,广义的金融指的是政府的财政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个人的货币理财活动等理财或财务管理活动;狭义的金融是指以金融市场运作为背景的有关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风险、供求和定价等,其基本的中心是资本市场的营运、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也是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被大家引用最多的一种解释。)国内大多数学者则认为,金融学的范畴应包括货币信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调控、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金融学的发展演变来看,金融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学科,其内容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传统的金融学形成于20世纪初,主要研究货币、信用、银行三个方面的内容,侧重于货币流通规律、资金融通的一般性研究。随着金融领域的发展变化,其内涵也变得日渐丰富。尤其是30-4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使货币政策、金融调控等宏观经济学内容纳入了金融学研究的范畴,弗里德曼、卢卡斯等人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经过不断调整和重组,在经过了浮动汇率制之后,逐步形成了区域性跨国货币联盟的格局,这些变化丰富了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对金融学教学内容产生较大的冲击,应该是80年代以来兴起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以及经济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使国际金融市场联为一体,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大量涌现;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银行表外业务等的发展,对传统的银行业务以及分业经营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带动国际投融资活动迅速发展,由国际游资带来的国际金融风险及金融监管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可见,现代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已大相径庭。这种变化不仅促使金融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更促进了金融行业自身技术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金融工程的诞生。金融工程是金融创新的技术支持,它以产品创造的形式支持投资和融资决策,更加直接地面向市场的需求。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着金融学向工程化发展,同时金融工程又特别强调金融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网上银行和网络金融业务构成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内容。另一方面,金融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构成现代金融学的重要内容。另外,与创新体系相联系的金融内容,如风险资本、创业板股市,网络股权和认股权证等,也都在金融教学和研究中得以迅速反映和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是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大大丰富了金融学的内涵,我国金融学科建设也必须从金融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
2、关于金融学的学科定位
金融学界对金融学科的定位和归属问题有过深入的探讨,去年国内外金融学教育和研究人士在参与国内院校研讨会时比较注意介绍和学习国外金融学教育教学的两种主要模式,即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讨论中就因此突出了金融学的归属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学的教学内容集中在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管理等方面,由于金融学的研究与教学内容围绕货币经济的宏观层面运作来展开,故称之为宏观金融学。而当代金融学研究内容则围绕资本市场的运作来展开,突出微观主体的投资决策、公司资本结构和资产定价等,为了区别于传统金融学,则称之为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的课程内容很多属于经济学范畴,应该向经济学方向归并;微观金融学则构成现代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应与宏观金融学分离,成为金融学的主流,并向“商学院模式”发展(前者则应向“经济学院模式”发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金融学科的复杂性和特殊地位,金融学已呈现出与经济学并驾齐驱的态势,把金融学科提升为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并列的一级学科也是一种可行选择,也就是“金融学院”模式。
还有学者认为,这种划分方法的积极之处是为传统金融学与当代金融学并存找到了依据,但不科学之处是将宏观金融学等同于内容陈旧和落伍,把传统金融学认定是一成不变的学科。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内容,是微观金融学的核心部分。但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与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也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因此,宏观金融学面临主要内容的更新和发展。例如,宏观金融研究的传统方法和思路是先将研究对象限制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然后再把对外经济和金融作为一个部门加入研究框架,而在开放经济中,对外部门已不再是主要从宏观层面影响一国经济和金融,而是直接从微观层面与国内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因此,对宏观金融的研究和把握,开放经济成为一个起点。微观金融学目前主要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内容也必将进行淘汰和更新。因此,在我国,无论金融学的发展方向是“经济学院模式”,还是“商学院模式”,其内容都必须随着金融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
讨论金融学的学科定位,确定其经济学性质还是管理学性质,在理论上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丰富了金融学的教学和研究内容,为金融学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学者指出,实际上,对于金融学科的归属问题,应当可以存在多种理解,不必强求一致。应该说,将金融学归属于应用经济学或管理学都有其合理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种归属方案都需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分解并做出合理的安排。从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作为某一所大学的金融学科,可根据其学校和学科的特点,确定学科的定位。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角度来讲,市场需求是多样性的,要求金融学科的办学模式也是多样性的。从国内各高校来说,金融学科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各高校的金融学科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强求一致显然是行不通的。以传统的货币、信用、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商业银行等研究和教学见长的学科或学校,可以仍然把金融学科定位于经济学性质;而以微观金融,如资本市场、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见长的学科或学校,则可将金融学科定位于管理学性质;而对于希望培养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综合型金融人才的学科来说,可以采取金融学院的办学模式。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就是从事金融高等教育的院校,尤其是一些开设金融专业历史较长的院系,即使就定位于经济学院模式或管理学院模式,说时机也尚未成熟。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体系和内容的更新、完善和发展,金融学科的分解应该是学科发育成熟的结果,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三)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思路
1、分层次教育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这一格局的形成与我国的具体国情有相当大的关系。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而且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这决定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的、多规格的。另外,从人才需求层次上讲,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不但需要高层次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教育科学文化研究人才以及科技研究高层次人才,而且需要大批适应普通社会岗位和职业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强的普通人才。研究指出,尽管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但长期以来各高校的金融学专业普遍存在着各层次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并由此导致金融教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在三个层次上模糊不清。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教育相比,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由大学自主确定,以体现各校的特色。在相同学科(专业)内各大学都根据培养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的高低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其金融专科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最基本、具体化金融工作的人才,金融本科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将学生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的责任结合起来。在研究生层次上,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更加出色的管理人员,做起事来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注重实践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教育方面,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具有广泛文化意识的现代知识人。这一点在美国特别明显。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以本科为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普及层次,将本科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上予以加强和提高。美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的是通识教育或者称为通才教育,而不是专业化的教育。他们认为过分专业化的教学内容应放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大学教育不宜过早地专业化,而应该强调专业通才教育,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和其他通识性知识的学习。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们认为,金融学本科教学首先应强调基本素质教育,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由于金融领域知识宽泛,工作岗位繁多,本科毕业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全部解决。对此,加强对本科学生基本理论素养和潜质的挖掘、培养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策略。具体来讲,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并以素质教育为主,是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金融或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要实现“厚基础”,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这些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经济理论(特别是一些通用性、跨度大的经济理论和原理)、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如统计及数量经济方法)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管理类基础知识(如财务管理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等)。所谓“宽口径”原则就是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这种观点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也进一步阐释了教育部有关专业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
从以上观点出发,有专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模式进行分层次教育,即本科以素质教育为主,在金融学专业下,不明确规定专业方向,可以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硕士研究生以专业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管理人才为目标;博士研究生以理论和高级方法论为主,以培养分析、研究和决策的高级人才为目标。甚至有专家认为,金融学专业应该取消专科层次,以大学本科为金融部门从业人员的最低资格。
2、专业结构调整
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结构方面。这是金融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着高等金融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因此,金融学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应解决专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包括专业方向结构、教学层次结构和教学组织结构的调整。
①专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金融学专业大的专业方向、或者说是子专业,比较普遍的是按行业分工的方式,设置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这种专业方向的设置方式,既因专业口径偏窄而滞后于目前金融业务范围自由化的趋势,也因方向设置过于专业化而不利于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调整金融学专业的方向设置的依据,是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突出培养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的特色。
有专家认为,根据对金融范畴在内涵上深化和外延上扩展的理解,综合考虑金融学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以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划分作为专业结构设置依据,可以将金融学专业调整为三个子专业:
货币经济学(Monetary Economics)着重于金融的宏观方面和规范的理论研究方面,具体内容包括货币供求及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宏观调控理论与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与法规,国际金融制度安排与政策协调等。主要研究方向有: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等,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所需具备的素质及技能,为中央银行政策操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研究部门输送专门人才。
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着重于金融的微观方面,体现微观金融学的内容,大抵在直接融资的范围,培养学生从事资本市场运作与投资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所需具备的素质及技能。以资本市场、公司金融及个人理财为核心,研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交易技术,包括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和行为金融学等,数理金融的内容也包括在这一部分里。主要研究方向有: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业务、公司财务管理与分析、资本市场分析与运作等,旨在培养与直接融资、特别是资本市场交易有关的高级经理人才。
金融组织学(Financial Intermediaries)着重于金融中介机构方面,体现对间接融资领域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从事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管理活动所需具备的素质及技能。内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包括金融中介理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金融机构营销政策和手段、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模式、金融风险。此外,关于外汇交易与管理、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跨国银行管理等,也属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研究方向有: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银行营销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跨国银行经营管理、信用分析与评估等,培养本国商业银行、跨国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及其它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
②课程创新
课程体系体现着专业方向结构的基本内涵。按调整后的金融学专业方向结构重新组合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是金融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规范教学与实证教学相结合的方针,坚持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原则,重新组合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有关课程创新的研究中,有这样几个问题引起了一些关注。
第一、学科内的沟通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问题
有专家认为,当前金融学课程体系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课程和课程之间缺乏内在沟通和渗透,课程体系目标不明确;学科与学科之间更是壁垒纵横,缺乏交叉融合。所以,要注重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是金融学与法学、数学、外语、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按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化的发展特征整合和更新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高科技与经济、金融高度融合,金融学科在客观上也要求发展成为与现代数学分析技术、数字信息技术边缘的科学。现代金融学需要大量使用数学模型和计量模型,但在我国目前的课程设计上,缺少充分考虑理工科、特别是数量分析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数理教学内容上应继续调整,增加应用型的课程。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反映在教学中,如行为金融学就是把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科学,应适当调整相关学科的基础类课程。
关于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问题,已经不再是争论的焦点。有一种观点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即数学对经济学非常有用,而且越来越有用,但是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只是经济学的工具,数学与经济学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关系。现在几乎每一个经济学领域都用到数学,有的领域多些,有的领域少些,但是多数的、主要的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最终是经济学的想法决定一篇文章,而不是数学推导。
第二、金融学课程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的问题
如何继承传统,保持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金融国际化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金融学科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去年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很多。大部分的观点都认为,在金融学课程改革进程中,不能一味地实行拿来主义,在教材引进上,要体现中国化的特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不能简单靠海外人才的回归和引进,必须立足本土人才的培养,培养出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态又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才,才是最成功的。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具体,有一些专家提出,在走向国际化和高科技化的进程中,要按国际上对金融业高级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的要求整合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是我们考虑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问题的重要依据。国外的金融部门已提出了具有国际规范的人才标准。比如美国的投资管理研究协会(AIMR)提出的“注册金融分析师”(Certified Financial Mccountants,CFA)的考试标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就非常突出经济学理论、量化分析方法和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基础背景。
第三、金融学课程体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问题
由于在金融学定位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所以,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问题也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
有的观点认为,按金融学是宏观和微观的统一的学科特征规范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既包括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经济理论和管理技术,也研究围绕资本市场运作技术的投资决策、资本分析和资产定价等内容,应该是宏微观的有机结合。
有的观点则认为,金融专业课程要微观化、国际化,并增加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课程。过去的金融专业课程过分偏重宏观,使我们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无法应用,延长了金融人才的培养周期,降低了人才的质量。因此,金融高等教育应该顺应金融理论研究微观化趋势,把我们的金融专业课程微观化。专业课程微观化的实质是,真正从金融机构这些微观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传授相关知识,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人才。
但也有人指出,在调整金融学课程体系时,对宏观金融的研究和课程建设也应加强。我国的金融学科一直非常注重宏观金融的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对马克思主义货币金融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准确并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西方成熟的金融理论,对学术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也给予了及时关注。应该说,我国在宏观金融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迅速推进,宏观金融研究的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宏观金融研究的内容大大增加了,原来一些属于微观的内容需要从宏观层面去考虑,如资本市场发展对金融运行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带来的变化,金融创新对宏观金融调控产生的影响,等等。二是国际间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突出了,国际协调虽然一直是宏观金融研究的内容之一,但其重要性远不如现在这样明显。在经济与金融走向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宏观金融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货币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利率与汇率、风险防范与控制、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等就不能局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内。因此,宏观金融研究传统的方法和思路需要调整。过去的研究是先把其范围限定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下,然后再把对外经济和金融作为一个部门加入研究框架,而在新的背景下,对外经济和金融已不再是主要从宏观层面影响一国经济和金融,而是直接从微观层面与国内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因此,对宏观金融的研究和把握,全球视角成为一个起点。加强宏观金融的研究和课程建设对于培养高层次的国际金融人才有重要意义。
去年,金融学课程创新的研究非常具体,有的研究成果已不局限于理论,而是非常务实地设计了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人才培养计划,如开设“WTO与中国金融”课程、《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课程、《电子货币与网络银行》课程的建议,以及发展我国金融工程学、投资学的建议。
六、金融学科的教学模式及改革设想
为实现金融学专业的改革和发展目标,建设我国的金融学科体系,金融学科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还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处理。
(一)金融教育模式及改革问题
有专家指出,教育是一个产业,存在市场准入限制。以前的大学教育是免费提供的,现在只有50%的投入靠财政。教育投入不足是制约教育体制、课程体制改革的原因之一。另外,在教育领域中,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因人设课,缺乏推出机制,上课与教师的经济利益相联系,从而使推动教学改革比较艰难。
还有专家认为,金融教育模式应加强与实际部门的合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逐渐淡化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给予职业教育一定的重视。目前产学结合有四种模式:产学一体化模式、产学同组化模式、委托模式和市场化模式。应大力提倡产学结合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模式,使产学双方互惠互利,从而降低科研成果生产、转化的成本费用。
(二)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有专家认为,传导现代先进文化,是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专业教学又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根本途径。因此,二者的关系体现着代表先进文化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应以改革与创新为主导,通过教学层次和课程结构的整合,解决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保证金融学专业特色的矛盾。根据我校金融学系的具体情况,我们正在强化实施一项旨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金融实验室教育,关于具体筹建金融实验室的计划及实施步骤另文研究。
(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问题
有专家指出,大学的任务,既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又要研究高深学问,能推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金融学科建设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完善和发展,也包括与此相关的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搞好高等学校金融学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金融学的当代前沿发展和未来变化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学科知识结构调整。要把科研放在学科建设的首位,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关键靠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骨干。除了全面提高金融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外,还必须高起点,大力度地选拔优秀学术骨干。要充分认识学术骨干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振兴金融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和造就优秀学术带头人上。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与金融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学术骨干队伍,乃是金融教育界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大事。
教学与科研的另一种结合是想最好的高校金融教学体系看齐,向更高层次的教学体系看齐。因此,我们金融系拟定了金融本科教学体系与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体系对接的实施计划,旨在体现本科教学的明确目的性和扎实基础的教育理念。比如,我国高校悄然变化的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复旦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位课程系列教材是国内第一套金融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定位于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层面,涉及的面很宽,其中既有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也有在中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的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现代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经济学和数学金融学等等。金融学是一门开放和动态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地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套教材的问世对于我国金融学教学内容(尤其是金融学研究生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金融学学科体系的设计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基本框架体现了开放和动态的特征。这套教材涵盖了金融学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领域和内容。从教材涉及的层面看,既涉及宏观金融学(金融理论的宏观分析)层面,又涉及微观金融学(金融理论的微观分析)层面。首先,宏观金融学层面主要涉及国际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它们属于金融学传统分支学科。国际金融学不同于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不同于宏观经济学,也就是说,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深度看,或者从术有专攻的角度看,宏观金融学有其独立性,并且在金融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次,微观金融学层面主要涉及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经济学和数学金融学等。微观金融学的历史不长,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基本确立了理论框架。微观金融学具有极强的创新性,之后不断延伸出一些分支学科,比如金融工程学、网络金融学、风险投资学等等。微观金融学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学科,在我们这个充满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时代,微观金融学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和把握的。
(四)突出重点,建设特色分支金融学科
有专家认为,金融科学发展到今天,已变成一个集合概念,它是由许多具体分支学科组合而成的。设有金融类专业的各高等院校,应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具体分支金融学科。即使金融类专业具有较强实力的高校,也不可能使其每门分支金融学科都居于国内一流的地位,但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分支金融学科是国内顶尖的学科。因此,设有金融类专业的各高等院校应根据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的情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根据我们金融系教师队伍的结构,我们初步制定了金融系专业研究方向的分工体系,大致设定三个研究方向:货币银行研究方向、证券期货研究方向、财税保险研究方向。
(五)双语教学问题
双语教学的优势在于和国际接轨,在技术性课程上用英文教学比用中文教学容易,避免中文翻译的歧义和误导,具有时效性。这一做法在金融教育中被逐步认可和采用。但是,有专家指出,双语教学不能一哄而起,对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对什么课程能够进行双语教学要谨慎。双语教学刚刚起步,还处于实践阶段,但这是一个方向,应选择少量标准化的课程来进行双语教学。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双语还是单语,如果要进行双语教学,可采取两种途径:(1)从国外请老师;(2)把老师送到国外去培训。
(六)改革教学方法
有不少专家谈到加大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问题。他们或者提出,增加课程数,减少单位课程课时,对本科生以教材的系统讲授为主,对研究生以专题讲座为主,给学生指定更多的参考书、参考资料,增加学生自学时间和空间,推行“弹性学制”,学生依教学计划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任课老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或者提出适当采用“双向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即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由教师归纳综合和回答问题;或者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联合授课等。
(七)具体准备实施的金融学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
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Key Courses)
1、金融经济学  64学时
替代课程         投资经济学   资产评估   公司金融   证券原理
教材          博迪,莫顿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人民币:50元
2、货币银行学  72学时
替代课程       货币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商业银行学
教材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人民币:75元
3、国际金融市场  72学时
替代课程       国外证券市场   国际金融
教材            莱维齐《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人民币:79元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Required Courses)
1、计量经济学与建模  72学时
替代课程       统计学原理     计量经济学
教材           平迪克,鲁宾斯菲尔的《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人民币 37元
2、财务综合    72学时
替代教材        会计学原理   财务管理   审计学     会计电算化
教材            艾默瑞《公司财务管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 人民币:55元
3、博弈与信息经济学      48学时
替代课程          博弈论      信息经济学
教材              吉本斯《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人民币 25元
金融专业选修课程(Seciality Elective Courses)
1、期货期权基础      48学时
替代课程      期货原理         金融工程      股票操作学
教材          赫尔《期货期权入门》金融学译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人民币:50元
2、公共财政学      48学时
替代课程        财政学     财政与金融
教材           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人民币26元
3、管理经济学       48学时
教材             罗宾斯《管理学》工商管理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人民币 45元
4、数理经济学       48学时
教材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印书馆2002年  人民币:50元
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Basic Courses)
1、高等数学        120学时
教材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版,全部内容
2、线性代数        48学时
教材          蓝以中《线性代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全部内容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4学时
教材          潘毅等(浙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全部内容
4、经济学      100学时
教材任选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 人民币78元
金融学专业技能选修课程(Technique Elective Courses)
1、C++语言        32学时
替代课程           Foxpro 数据库语言
教材               市面上的通用教材
2、SQL语言及其金融信息库          48学时
教材              可利用市面上的通用的教材
3、金融英语与专业文献翻译         32学时
教材            Sneyd,《国际财政金融英语》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5元
4、经济与统计建模      32学时
参考教材         Lucas,《应用数学模型》,1-4卷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年 人民币 100元
5、符号计算软件Maple 8 入门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的通用教材
6、符号计算软件 Mathematica 4.2入门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通用教材
7、统计软件Spss入门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通用教材
8、计量经济软件Eviews入门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通用教材
9、MatLab6.5及其金融工具箱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通用教材
10、Java语言及其电子商务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通用的教材
11、Flash动画设计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通用教材
12、专业网页设计          32学时
教材         市面上的通用教材
金融学专业高级选修课程(Advanced Elective Courses)
不定期开课面向全校经济金融及其理工类高年级学生,教材深度达到或接近硕士课程水平
1、金融工程          48学时
教材           邵宇《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 人民币      元
参考书            马歇尔等《金融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人民币 49元
2、金融货币政策      48学时
教材           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学译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人民币  45元
3、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48学时
教材             米尔斯《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人民币 58元
4、宏观经济分析     48学时
教材             布兰查德等《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年 人民币 39元
5、微观经济分析         48学时
教材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人民币 30元
6、计量经济分析           48学时
教材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人民币  98元
7、数理经济学            48学时
教材          蒋中一《经济最优化基础》商务印书馆 1999年 人民币 19元
8、金融学中的计算方法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9、金融数学方法       48学时
教材          Shreve关于金融数学的英文讲义
10、公司金融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11、博弈论在金融中的应用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12、随机微分方程            48学时
教材              《Schuss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年
13、保险经济学             48学时
教材             博尔奇《保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99年     人民币 24元
14、现代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15、汇率理论           48学时
教材         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
16、寻租经济学       32学时
教材        塔洛克《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17、公司财务管理            48学时
教材           艾默瑞《公司财务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人民币  98元
18、动态经济理论             64学时
教材          托斯基等 《动态经济的递归方法》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51元
19、数学无理方程         48学时
教材           李大潜 《物理学与偏微分方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20、奇异期权定价          48学时
教材             布里斯等《期权、期货和特种衍生证券》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人民币 52元
21、期权定价理论           48学时
教材         赫尔《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第三版   华夏出版社   2000年  人民币 49元
22、微观银行学          48学时
教材          法雷尔等 《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年 人民币 37元
23、信息经济学            48学时
教材          赫什莱佛《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人民币 29元
24、数理经济学           48学时
教材           高山晟 《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人民币  65元
25、运筹学              48学时
教材               从网上下载的中文讲义
26、行为金融学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27、政治博弈论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芝加哥大学英文讲义
28、金融风险管理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29、金融计算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30、金融数学理论            48学时
教材          耶鲁大学何华撰写的英文讲义
31、利率期权理论          48 学时
教材             下载的英文讲义
32、资产定价          48学时
教材              下载的芝加哥大学英文讲义
参考资料:
1、《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2、“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加入WTO与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立人,《金融时报》2002年6月17日
3、“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思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吴军、刘亚、许施智,2002年5月“加入WTO与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主题报告
4、“入世对金融人才培养的挑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丁志杰,2002年5月“加入WTO与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分报告
5、“金融学专业高等教育改革模式探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郭红玉,2002年5月“加入WTO与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分报告
6、“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证券投资系,2002年5月“加入WTO与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分报告
7、“金融学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殷孟波,《经济学动态》2002年7月
8、“理解现代经济学”,钱颖一,《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9、“对金融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殷孟波,《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0、“经济学科在美国”,钱颖一,《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1、“论学术研究在高等金融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邱兆祥、赵勐,《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2、“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本土金融分析师”,曾康霖、蒙宇,《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3、“建议开设《WTO与中国金融》课程(提纲)”,何泽荣,《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4、“金融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双语教学问题的思考”,倪克勤,《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5、“对于金融及金融教育理念的一点看法”,曹廷贵,《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6、“关于金融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罗军,《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7、“面向未来的选择: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王晋中、张静琦,《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8、“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张东祥、叶永刚,《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9、“现代金融教育改革探索”,熊道伟、王力,《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20、“论金融学科建设”,彭建刚、陈新国、龙海明,,《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21、“金融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改革设想”,张显明,《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22、“关于电子货币与网络银行的课程建设”,杨韧,《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23、“从金融理论的发展看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夏潆焱,《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24、“财政金融学科研究生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纪要,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