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队mr:浪潮之巅第十四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3:51

浪潮之巅第十四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一)

1.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要了解美国,尤其是美国社会,必须了解它的金融体系。虽然美国的国父们(华盛顿、杰弗逊、亚当斯和富兰克林等人)没有一个是银行家出身,并且他们能预见银行资本家对国家带来的伤害,但是他们也无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奠定了美国的财政体系,这位英年早逝的财政部长认识到将财政权收归国有的重要性,建立了有财政部统管的金融制度并且促成了美国早期的中央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并由后者发行美元,由国有的造币局印制。但是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的美国,汉密尔顿理念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他创立的美国第一银行(后来改名为美国第二银行)最终破产,他缔造的美国造币局也成为一个不属于政府的独立机构(直到一百年后才被财政部收回)。在直到二十世纪初的很长时间里,美国没有中央银行!而在这一百多年里,美国的私有银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们奠定了今天美国银行业的基础。

谈到私有银行,我必须在这里澄清一些在中国广泛流传的误解和谬误。这些误解从某种程度上让中国投资人在美国的投资蒙受了巨额的损失。而所有的误解中最为荒谬的就是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控制美联储、控制世界以及该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的说法。

Rothschild 家族原本是德国的犹太人,因此根据德语的发音,这个词应该翻译成罗特希尔德(在德语中 th 发 t 的音,sch 在一起发 sh 的音,这个词的正确读音应该是ro-t-sh-ild)。鉴于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在中国知识界已经流行开来,我们只能将错就错。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他们靠拿破仑战争发了国难财,他们的直系子侄的一度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和美国都有不小的生意,罗斯柴尔德的后人也曾经参加了由美国金融大亨 J.P.摩根发起的联邦储备银行的筹备工作,但是所做的工作远远无法和摩根相比。今天,这个家族现在对世界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按照中国一些作家的观点,一两百年前这个家族的财富作为原始资本,以每年百分之六的速度递增,现在该家族应该有几万亿美元。至于为什么没有人看见这几万亿美元,是因为这个家族神秘而不公开其财务。这个解释显然和正常人的常识不符。几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是整个中国,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经济规模。要知道现在世界上的有钱人,没有一个把钱锁在保险柜里的,他们的钱一定要投入到经济生活中。这么大一笔钱在世界上是不可能藏的住的。如果按那些作者简单的逻辑,中国春秋时代的陶朱公只要为后代留下一两银子,现在应该变为十的六十次方两银子,而全世界今天总的财富只有区区十的十四次方两银子,也就是说陶朱公的后人的财富是全世界财富的几百万亿亿亿亿亿倍。既然陶朱公后人的财富不能按指数递增,凭空假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连续几百年以几何级数递增也很荒唐。事实永远的对的,既然人们看不到这个家族了,只能说明这个家族衰落了。

为了证实这一点并弄清楚他们衰落的原因,我专门请教了高盛公司和花旗银行的投资专家,虽然他们听说过这个名字,却很少有人能知道为什么这个家族衰微了,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家族现在这点钱根本不算钱。后来高盛的朋友又帮我在公司里广为咨询,终于弄清楚其中的真相。

罗斯柴尔德家族十九世纪中后叶达到高峰,但是犯了几次致命的错误,又遇到几次灭顶之灾,便从此一蹶不振的。该家族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低估了美国的发展。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因为种族矛盾尖锐,后来又爆发了内战,罗斯柴尔德家族对美国不看好,撤走了在美国的大部分业务,失去了追随美国发展的大好时机。(我常常和别人讲,错过现在中国发展的快车,就像一百五十年前错过美国发展一样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战,该家族在欧洲的业务遭到重大打击。一战以后,很多欧洲国家不得不将博物馆的珍藏卖给美国人。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一战后有短暂的喘息并得到了一些恢复,但是接下来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使得该家族再次遭到灭顶之灾。几年后,纳粹势力被清除,但是前苏联在东欧实现了社会主义,把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欧(主要是德国)仅存的资产全部收为国有。该家族所剩的一些在法国和英国等国的资产也大幅度缩水。六十年代以来,已经沦为二流投资公司的该家族再次犯了致命的错误。欧美的大银行,包括瑞士的瑞士联合银行(UBS,有时简称为瑞银),苏黎世信贷,德意志银行,美国的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公司都纷纷上市,融得大量的发展资金。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纪家庭作坊的经营方式上。两位高盛公司的银行家告诉我,这个家族的经营活动其实并不神秘,他们和高盛一样,现在也在欧洲为别人管钱(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一年的利润在最好的年头也不过一亿美元左右,不到高盛的百分之一。而在美国一般的有钱人中,大多数人听说这个名字反而是因为拉法特-罗斯柴尔德牌波尔多红葡萄酒(Lafite-rothschild Bordeaux),这是世界上最好、最贵的葡萄酒,每瓶大约一两千美元。该酒庄在十九世纪被罗氏家族买下。

言归正传,由于美国银行业的基础是私有银行,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就很有限,在 1907 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银行业几乎崩溃。这时,由著名银行家摩根发起,联合了各大银行,在总统威尔逊的支持下,美国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美联储。美联储包括了七家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并且是以私有公司性质注册的政府部门,它的主席由美国总统任命。它这种半官半商的两重性日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至今是一些持“阴谋论”者攻击的对象。其实,虽然它的很多董事是私有银行的高管,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定它是个像一些威胁论中宣扬的私人公司,正如不能因为财政部长保尔森原来是高盛的 CEO,切尼是世界上最大采油公司 Halliburton 的 CEO 就否定他们是政府官员。美联储虽然名字叫储备银行,但是它并没有什么储备,它的职责基本上是发行美元和制定利率。而美国整个经济活动,包括科技公司的商业活动依然靠私有银行来维持运转。

美国的金融公司五花八门,非常之多。最近美国证监会为了救股市列出了股票不能做空的上市金融公司居然高达八百家之多,而美国的银行居然多达八千家,平均一万多个家庭就有一家银行。这些公司大致可以分成几类:

1.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这是老百姓最熟悉的传统的银行,中国包括四大商业银行在内的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属于这一类。在美国著名的商业银行有花旗银行(Citi Group)、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J.P.摩根银行(J.P. Morgan,以前叫大通曼哈顿银行),这三家都是道琼斯三十家工业指数中的公司。另外还有巴菲特控股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它以储蓄和商业贷款为主,和科技公司关系不大。二十世纪从三十年代大萧条开始,到里根上台以前,商业银行只能发放商业贷款和房屋贷款,不能炒作股票。但是近二十年来,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限制放宽,很多商业银行同时又是投资公司,比如花旗名下的 Smith Barney 就是很大的投资公司。J.P.Morgan 则身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二职。大银行中只有富国银行安分守己,因此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躲过一劫。

2. 投资公司,虽然他们又称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但是直到 2008 年 10 月,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因为他们既不能接受存款,也不能向联邦储备银行借钱,它们是替别人买卖有价证券、期货、不动产和任何有价值的商品。不买卖股票的人对这一类公司就不大熟悉了。这些公司中最著名的是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本来还有美林证卷的几家,但是如前面所介绍,它们全都关门了,省了我很多事。这些公司是股市上翻云覆雨的主力军,俗称庄家,对科技公司的兴衰影响最大,它们不仅抬高或者打压一个科技公司的股价,而且可以左右科技公司的并购和分家的成败。比如在前面第一章提到的 AT&T 公司分拆案,惠普和康柏的并购案,以及后面会提到的微软雅虎的并购意向等等,背后都有投资公司插手。除了有美国的投资银行外,欧洲和日本等国也有大的投资银行,比如苏黎世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简称 CSFB),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Swiss,简称 UBS,它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一体)。此外,巴菲特的旗舰公司波克夏哈萨韦是一个影响力极大但非常特殊的投资公司。由于巴菲特本人从来不投资科技公司,波克夏哈萨韦对科技发展影响甚微。

3.共同基金公司(Mutual Fund),这类公司特别多。大的如富达基金(Fidelity)和先锋基金(Vanguard),掌控着美国所有的退休帐户(401K)和全世界很多的财富。小的可能只有几十人,只管理几亿美元。总的来讲,共同基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而不是炒作。但是它们常常是一些科技公司投票权最多的股东,它们在科技公司盈利好的时候追捧它,在科技公司遇到困难时便给它施压,要求它裁员或者减少开支,因此对科技公司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4.对冲基金(Hedge Fund),包括著名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以及索罗斯和罗杰斯的量子基金。由于美国严格限制共同基金公司做空股票和期货,很多华尔街的大鳄觉得这些规定限制了自己炒作的才华,于是办起不是出于投资目的而是专门靠炒作而挣钱的对冲基金。虽然对冲基金规模较小,全球只有一万五千亿美元的规模,但是由于它们可以卖空股票、期货和货币,并且可以通过借贷用自己码金(Margin)几倍甚至几十倍地买多和卖空一支证券或商品期货,因此它们的力量不能低估。索罗斯等人的量子基金在 1998 年几乎要了东南亚国家的命,虽然索罗斯本人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文艺复兴技术公司是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公司,平均年收益超过30%,高于巴菲特的旗舰公司波克夏.哈萨韦。

这些大的银行和投资公司,每一个都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花旗银行在其最高峰的 2007 年,资产高达两万两千亿美元,投资公司高盛控制的财富高达一万亿美元。富达基金控制的财富高达一万五千亿美元。

原文地址:http://googlechinablog.com/2009/02/blog-post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