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crabtree evelyn:乾隆为马戛尔尼来访而编的朝贡戏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03:11:56

这出戏与其他朝贡戏的不同是虚实皆有。既有惯例中的神怪,又有些实际细节。戏开场便说英吉利来朝贡,路途比越南更遥远,虽戏中的新正月(2月11日-3月11日,1793年)启程不确,因马戛尔尼一行是1792年9月26日从朴茨茅斯出发的。乾隆是在1792年11月才得到英使来访的消息的,所以中国方面既不了解,也不关心他们从英国出发的确切日期,但“六月已抵京畿”却属实。阴历六月为公历7月8日到8月6日,马戛尔尼一行于7月24日到达天津大沽口。戏中文昌帝说“今当进表赐宴之期,隆典特开”也是实。说明这出戏是赐宴当日所演。

马戛尔尼方面对这次观剧有详细的记载,他们不明白这些戏的内容,看到许多海上、陆地的珍奇物产和动物,他们认为这是一出关于大地与海洋联姻的戏。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为他们特别编的这出戏中已传达了许多与他们的访问直接有关的信息。马戛尔尼因在热河完全没有机会商谈他此行的目的,他希望热河的庆典结束后回到北京,留在中国继续谈判。他甚至对和珅表示他们的国王会承担代表团在中国额外逗留的费用。所以当他们回到北京后,必须立即离开中国的消息对他们就像突如其来的噩耗。

其实这个信息已在戏中借文昌君之口说出:“英吉利国贡使等,进表赐宴毕,不日赏赉遣还。”这也是实,早已在计划安排中的。这个本子是乾隆的安殿本(皇帝本人看戏时用的本子),本上留有乾隆朱笔点校,戏末文昌对众星神说“尔等将此宝瓶,先往神州庆贺,我随后来也”句中,朱笔将原先的“庆祝”改为“庆贺”。这说明在演出前乾隆仔细看了剧本,断了句,连字句也要改得雅些。剧本封面上注明为当日演出的第七出,从马戛尔尼方面的回忆可知那天的戏演了5小时,据现存的戏本推算,那天共演了8出戏,每出约30-40分钟。《四海升平》为倒数第二出。按乾隆时期的戏院规矩,为当日的主戏。

乾隆为什么要编这出戏?

在清代皇帝中,乾隆是最热衷于利用音乐和戏剧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一个。历次重大战役得胜后,都要编新乐章来歌颂。1760年,平定西陲后,不但编了新乐,还编了昆剧《八佾舞虞庭》。这个剧名源自《论语》中的“八佾舞于庭”。八佾舞是64位壮士(每排8人,8排)演的军舞,是天子才能用的规格。从周开始,八佾舞就是宫中必须的仪式。鲁国季孙氏用了八佾舞,被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乾隆将《论语》中的“八佾舞于庭”的介词“于”改为名词“虞”。“虞”指舜帝,远古有虞氏部落的首领。乾隆喜欢自比为舜,他做皇帝后便将自己皇子时的居所改名为“重华宫”,因重华为舜帝之名。这个戏虽一字之改,却从传统的宫廷仪式变成“舜”,也即乾隆自己的宫廷演的颂扬功德的戏了。这出戏中,舜是主角,他出场便说,大清天子治世太平,天下同庆。于是命上八佾舞。第一场舞蹈后,舜帝又出场说,因乾隆“平定伊犁,奠定西域,以致普天率土,无不来亨(享)来王。再传旨,八能之士,大奏铙歌之乐,以昭功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有个清史专家曾说,乾隆朝用来歌功颂德的华丽词藻,大概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宫廷。

尽管乾隆处处模仿康熙,但两人性格完全不同。1681年康熙平三藩后,拒绝接受九卿提出的给康熙上尊号的请求,他说自己在吴三桂反叛之前没预料到,仗打了8年,其间“兵疲民困”,都是他的过错,如今虽天下太平,但“务以廉洁为本,共致太平。若遂以为功德,崇上尊称,滥邀恩赉,是可耻也!”1683年平台湾,康熙闻讯,欣喜万分,花一千金在地安门搭高台演目连戏,戏中出现真虎、象、马,与天下共乐。此时他才觉得可以满足自己的爱好了,在宫中建立了为皇帝个人娱乐服务的南府。1685年,离奠定平三藩、台湾这样的大业才几年,他便下谕大学士们:“嗣后凡拟上传谕旨,如‘遐方底定,海宇升平’等夸大言辞,毋得纂写。”1702年,他又下谕“寻常摘句,华丽词藻,非帝王之所本”。如果说皇帝矫情的话当不得真,但康熙确实从没有将自己的功绩编入歌词或戏,目前尚存的戏本或乐章无一出是为歌颂康熙的成就而编的。康熙万寿时文人、官员也进呈祝寿戏本,但这些戏本都未被宫中采用。康熙对朝贡的态度也要冷静、谨慎得多。1693年,俄国派使团来华,此时已订立了《尼布楚条约》,边陲安定,然康熙并不得意忘形,他下谕内阁大学士:“外藩朝贡,固属盛事,传至后世,未必不因而生事,惟中国安宁,则外患不生,当培养元气为根本耳。”如果我们了解不同皇帝对类似事件的反应,对乾隆少有的虚荣心会有深刻印象。历史学家仅仅注意到乾隆对马戛尔尼访问的前后态度转变,但不去分析转变的原因,似乎仅仅是乾隆因磕头的礼仪之争失去耐心。其实刚得知英使来访,乾隆喜出望外,他愿意做的让步超过他的官员。为了礼仪之争,他还责怪过负责接待使团的征瑞不够通融。真正触怒他的,是英方提供的礼品单及礼品的安装说明。不是礼品太薄,而是太厚。礼品单显示了英国的实力,夺走了乾隆的优越感,加上英方坚持的一些礼品,如天文仪器的安装条件,安装后不能再拆开运走,安置这些仪器的房子要高大宽敞等,更得罪了他。从此以后,乾隆处处表示礼品没什么稀罕,自己的内务府也能制造,更何况我们不在乎奇异物品。乾隆为这次访问做了首诗,通篇讲的都是如何以平常心看待异物,其中有:“不贵异听物诩精,怀远薄来而厚望,衷深保泰以持盈。”在诗的注中,他解释道:“远夷效贡恭顺,自属可嘉。至于不贵异者,小亦无足怪,惟是厚往薄来,天朝柔远之道自当如是耳。”这首诗以御笔录在作为礼品送给英国的一幅挂毯上,挂毯上画的是英使一行扛着各种礼物送到圆明园(这个挂毯现为格林威治的海洋博物馆收藏)。这首诗泄露了乾隆的心理,关键在于“厚往薄来”四个字。他说得清清楚楚,只有厚往薄来才能显示天朝怀柔远人的优势。所以英国方面苦心精选的代表欧洲最先进的科技和英国最精致的手工艺的厚礼反而刺激了他。于是便虚伪地用《尚书》中“不贵异物”的大道理来掩盖自己的不安全感。其实清朝皇帝都热衷于远来异物,康熙从不掩盖自己的好奇心与喜悦,乾隆本人有多首赞美西洋发明如望远镜等的诗,并多次要两广总督和粤海关采购西洋器物,并要他们“不惜代价”。乾隆非常珍惜马戛尔尼带来的礼物,当英使回国后,他命内务府将每件物品,小至剪子、扣子都配上精美匣子,内衬黄缎。

一年后,最后一个荷兰使团来访,乾隆还命令将他们的礼物与马戛尔尼带来的细作比较。

寻常的周边国家来朝贡,乾隆虽然也洋洋得意,写些诗自我陶醉。可是马戛尔尼来访不同,英国路途如此遥远,比越南还远几倍,通常海上航行几年也不一定到得了,若不是神灵护送,哪能那么顺利呢。这些虽是戏中托文昌之口说的,也实在是乾隆自己格外重视马戛尔尼来访的原因。编戏的本意也是将这次事件当成他的文德征服力,如同《八佾舞虞庭》中记载了他平定西域的武功一样。

嘉庆、光绪两朝的《四海升平》

在为马戛尔尼一行演出后,《四海升平》又有嘉庆朝和光绪末年两个版本,其中关于马戛尔尼访问的有关内容全部被删掉。如嘉庆版本中将文昌说的“赴神州庆祝”改为“赴山庄庆祝”,将场合缩小到皇家私人园林的万寿活动,虽然乾隆也是庆万寿,地点也在热河,但那是接受万邦朝贡的国家盛典。尤其重要的是嘉庆本中加入了当时的蔡牵在沿海起事的史事。蔡牵于嘉庆七年(1802)率船队三十余,四五百人进攻厦门,1809年海上失败自尽,1810年蔡牵余部全部降清。战区涉及浙江、广东、福建沿海及台湾,清廷为歼灭蔡部,军费开支仅1806-1810几年就达七百万两左右。蔡牵自尽的消息传到时,嘉庆正在热河木兰围场秋猎,立即封了福建和浙江提督分别为二等子爵和三等男爵。这出戏的改编应在1810年蔡牵余部全部降清后不久。当文昌问四海龙王,海上何以起浪时,龙王答道:“启上帝君,当今圣天子,文德丕昭武功广著。四海久已承平,万灵靡不效顺。向者南海之际,有蠢顽巨龟,不时吞吐风涛,稍为微沴。致有蔡牵等染惹其氛,遂而为乱。于闽越扰害生民。已经圣天子用彰天讨,获而正法。继有水贼无知结党,恣扰于粤闽之滨。劫掠商贾,抗御行人。又赖天威,复震殄灭无遗。藓芥不存。诚为四海升平,万年清晏也。帝君适见水族现形,阻扰法驾者,谅是此龟戏弄风涛耳。”嘉庆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乾隆将时事编入戏剧的做法,除了蔡牵,嘉庆还曾将白莲教首领的名字编入戏中,捕获了一个,再换一个漏网首领的名字。歼灭白莲教后,嘉庆又将乾隆朝的《八佾舞虞庭》改名为“嘉庆殄灭邪教献捷承应”。嘉庆本之所以完全删掉马戛尔尼的内容,把朝贡戏的炫耀低调处理为较为私人的祝寿戏,也与嘉庆二十一年(1816)与英国的交往更不愉快有关。马戛尔尼还努力想与清廷达成协议,愿意作些让步,到了1816年,英使索性连能否得到嘉庆觐见也不在乎,最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了觐见的安排。此事距离鸦片战争的爆发仅仅二十多年。到了光绪朝,英吉利来朝贡的说法就更变成了讽刺。所以晚清的版本中,除了将圣天子字样改为“圣母训政”,以文昌之口说的“我等赴都庆祝”没有任何实事。

乾隆为后代皇帝定下了仪式制度,之后也不再另编仪式戏,只是修修补补,常常只是在旧本子上贴些黄条,甚至连抄也不重抄。乾隆后的清帝国面临各种危机,虽然仪式排场可以照搬,但盛世的繁荣、威严,包括参与者的郑重态度却已不再。1819年嘉庆对有外国使臣在场的元旦宴会的安排混乱、吵闹大为恼火:“本年元旦朕御太和殿筳燕,亲见殿内所列桌张空设者竟有五六十处,成何体制?岂不虑外国使臣所窃笑乎?此非承办衙门预备过多,即系与燕人员有应入者而未到者。且朕甫经起座即闻殿内人声嘈杂,大乖体制。”皇帝威严的丧失一至于此。到了光绪朝,中国与四邻外藩的关系更退为次要,循例的外藩赐宴更是形同虚设,以致饭菜恶劣无法入口。光绪十二年军机处曾给内务府下文:“近来外藩筳宴各衙门预备桌张,草率偷减,不堪食用”。这份文件是否有任何效果,非常值得怀疑。如果说嘉庆朝虽无多少可庆可贺之处,但还能自欺欺人,到了晚清则连这点奢侈也没有了。(作者为澳大利亚麦克理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本文原载《二十一世纪》总第105期,经《二十一世纪》授权转载。《四海升平》剧本照片系本报首次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