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植物杀菌王怎么用:]亲子教育的三把“金钥匙”201109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6:47
亲子教育的三把“金钥匙”

亲子教育的三把“金钥匙”

亲子教育的三把“金钥匙”
少教多学随想55     轉載/FRANK

我主张抛开封闭心灵的传统家庭教育,倡导“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亲子教育,这并不是在标新立异,或者只为迎合西方潮流。不,“西方”没那么伟大,不值得样样仿效,我们中华文明也没那么猥琐,不必处处表现着见不得人般的谦卑。我要求改变,是因为亲子教育拥有的三把“金钥匙”能够打开传统家庭教育下紧锁着的三大智库,让我们的家长获得足够的新智慧,能够更好地处理家庭教育已经无法解决的许多子女教养的难题。

这三把金钥匙就是:①同理心;②内在对话;③双赢策略。

 

这是一个需要拥有自主思考的时代

英国作家杰姆·巴里在童话剧《小飞侠彼得潘》中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当你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非复述别人怎么想的时候,你就开始在往非凡的大道迈进。”

我们都希望自己走的是一条成功的大道,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坦途。可事实上呢?作为父母,我们怎样行使着家长的特权?我们怎样颐指气使地管教孩子?怎样呕心沥血地在安排孩子的未来,而不管孩子领情或不领情,他们究竟获得了什么?而另一方面,尽管现代年轻父母都很喜欢学习,但是他们学习了新思想新教育理念后,为什么在处理子女教养问题时就是无法实践?以至于经常束手无策?

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我们的家长都摆脱不了传统思维,因为摆脱不了,在面对问题时,就让习惯性思维绑架了自己的行动,主宰了自己的意志。

这样就让我们看到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

☉总是以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孩子,孩子只有听话的义务,没有表达诉求的权利;
☉面对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时立刻发火,回应以打骂或冷漠,迫使孩子听命;
☉不接受孩子的独特个性,只有孩子的行为达到自己认可的标准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这些现象所反映的,其实只是思想问题:父母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欠缺自主思想,也不允许孩子有自主思想。思想不自主,无论学习什么,都只能停留在“知”的阶段,没有“行”的能力。知而不能行,就是没有智慧。没智慧的父母,怎能教育出有智慧的孩子呢?所以,为了提高教养子女的能力,父母需要拥有新智慧;为了培养出有智慧,前途光明的子女,父母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而智慧的源泉不靠学历,也不是谁能赐给,只有具备自主思考能力的人,能够摆脱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他才能够不断地将新知识新理念融会贯通,加以实践。

我这里说的智慧,既是古希腊的圣哲追寻的目标,同样也是中国古代儒家圣贤讲求的心性修炼。实际上,儒家论述的心性修炼比西方希腊圣哲更为具体。《礼记·礼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说的就是通过心性修炼不断提高智慧的过程;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说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明大体、知是非、统观全局、处事圆融周到。所以,我们今天倡导亲子教育,绝对不是照搬西方的教育理念,而是重建中华文明,但因为古代的论述过于简洁扼要,历代学者过度阐释而陷于玄虚,必须借助西方的实践方法来重新解释。

“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只是一句空荡荡的口号。口才再好,能说会道,但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是照般别人的东西,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人说“成功可以复制”,这是自欺欺人之谈。

 

有同理心,才有人际智慧

在当前功利主义挂帅的社会,人际关系建立在利益交换上,做任何事情,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样,人们便会为了获取结果,不惜采用任何手段。这种思维直接应用在家庭教育上,结果就是家长凄凄惶惶不可终日地忙着打造“孩子的美好未来”而忽视孩子的心智成长,把教育子女的用心都耗在画饼之上。孩子不听话,杀手锏使出来,马上乖乖就范,家长都在为自己的成功管教沾沾自喜的时候,孩子却在被动学习中屡遭挫折所摧残,思想行为又在失去自主能力下逐渐偏离家长的期望,于是一连串教养问题就陆续发生了。只有简单的管教手段的家长束手无策是必然的。那时,埋怨社会、数落孩子都解决不了问题。

这就是必须抛开家庭教育,走亲子教育大道的理由之一。亲子教育的核心思想构建于同理心,这是一套人际智慧的理念,也是一套完整的、可行和有效的操作手段。同理心的运作必须通过下列流程:

1.            首先,家长必须具备正确可行的人生目标和教育理念,这是“理”的依据。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是主宰者,家庭是他的王国;但在亲子教育架构中,家长只是一个公共企业的CEO,他的执行权是全体家庭成员授予的,这就产生了两个条件:他必须具备家长应有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手段;而他的任务就是执行全体家庭成员同意的家庭发展策略,满足大家的要求和期望。换句话说,作为一家之长,他必须具有足够的智慧。

2.            其次,家长必须了解并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个自我认识过程十分重要,你只有在对自己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和局限,然后你接受它、承认它。这样,在面对任何事件时,你才有可能跳脱个人情绪和价值倾向的羁绊,以理性去了解并掌握事件真相。

3.            再次,家长必须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点,包括他的生理特征、成长状况、认知水平、个性、爱好、心理素质等等,掌握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接受它、承认它。这样,在面对孩子的教养问题时,你才有可能通过“心桥”的连接去感觉当时孩子的思想和情绪。换个说法,就是进入孩子的内心去体验他当时的感受。这个过程十分重要。你无法体会他的感受,就不能疏导他的情绪、纠正他的思想偏差,那么,无论你采用了多好的教养手段,搬出多少大道理,对他而言都是“横加干预”,难于获得他的认可及接受。

4.            再进一步,你才能够施展你的教养手段:引导他厘清事件的真相,了解并接受他的行为造成的问题和后果。任何的道理,只有在联系问题,在深入思考问题的产生及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后果中,才有存在的位置。传统家庭教育无法解决孩子的教养问题,恰恰就在这个环节,当家长大谈道理,进行训教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已经筑起一道高墙,那时家长的念叨声再高,只有让孩子更加反感、更为排斥。所以,亲子教育紧抓“认识真相,接受事实”,就是为了让孩子在体验中发现自己的“行差踏错”,在决心恢复“好孩子”形象的要求下,他就会真诚认错,自觉地要求弥补过失,有了寻求最佳行动方案的急迫感。

5.            到了这个阶段,“解决难题”的方案才有它存在的位置。但这方案不能由家长给,必须是孩子在独立思考中形成。家长这时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思考;觉得孩子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成熟、不完满、不具备可行条件时,就引导他多出几个解决方案,然后才选择其中最好的一个。这么做,孩子才有行动能力。“问题”既然是孩子造成,就必须由他自己来解决。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是解决问题的决策人兼监管员,孩子处于被动,常常都是在不知所谓或逼不得已下勉强去做,这等同于“驱牛上树”。亲子教育强调的是不教而教,让孩子自己在体验中领会有关的道理;是不管而管,让孩子自觉地行动起来,家长变成孩子行动中的精神支柱,而不是压力。

6.            最后的一步是“可持续性发展”。孩子的行动是自觉的,改变的历程是愉快而充满成就感的,他以后就会吸取教训,警惕自己决不再犯错。这时家长的角色是鉴赏者,赏识孩子的改变,一边轻轻抹去留存在脑海中的孩子犯错记录。从这一点看,传统家庭教育下的家长,常常紧抓孩子曾经犯错的小辫,每有风吹草动,就来个旧事重提,给孩子迎头一棒。这一棒一棒的敲打,让孩子觉得前路茫茫,于是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挥之不去。

从这6个特点来看,亲子教育的“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意义显而易见,抛弃了束手无策,换来充满希望的喜悦,这个“同理心”智库的价值已经不言而喻。

 

透过“内在对话”净化浮躁的心态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面对一个“无奈”——无法克制脾气。面对孩子“无法接受的行为”,修养再好,也难免发火,一发火,灵台混浊,什么智慧都立刻被魔鬼攫去。

轻易发火是浮躁心理的自然反应,在功利主义挂帅的当今社会,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压力,修养再好、学历再高,谁也不能幸免。所以,期望家长从修养或学习上来遏制发火,那不现实。遏制,就算能够克制一时,让脑袋成了压力锅,而加压不断,最终爆炸的恐怖景象更令人不寒而栗。

亲子教育从NLP心理学获取营养,通过内在对话的疏导,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让家长调整情绪,恢复理智,脾气未发先消。这不是西方发明的独门神功,儒家倡导的“内省”、“自省”,而道家、佛家虽采不同的修炼方法,道理并无二致。

这是怎么样的一门神功呢?

我把这个练功秘诀称为“2秒钟延缓战略”。是战略,不是战术,所以不必像儒家、道家或佛家那样沐浴焚香长期闭关修炼,只需要在面对孩子教养问题时,问自己两句话:①他为什么这样?②我应该怎么做?不一定要去思考答案,问,只是唤醒自己的智慧,这样做就足以延缓脾气的发作,只需要两秒钟,把情绪波阻截一下,“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间隙就获得延长,同理心被触动,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理智恢复,让魔鬼一旁干瞪眼,而你已经心平气和,使思考得以运行,行动便会放缓。于是,解决难题的程序就能够正常启动。

亲子教育强调解决难题的规律是“先思考,后行动”,这和传统家庭教育的“先行动,再后悔”,过程和结果都是判然有别,高下显而易见。

这招“内在对话”的神功一样适用于孩子修炼。孩子2岁开始,认知领域逐渐扩大,家长就必须给予思考能力的训练。幼儿看到小朋友的玩具很好玩,想立刻体验一下,没有人际沟通经验,于是跑过去就抢,对方不依,这就发生了推搡,打哭了对方,玩具不就到手了吗?这是常见现象。如果孩子能够应用“2秒钟延缓战略”,先问自己:“我怎样做才能让他高高兴兴地把玩具让我玩?”这样他就会延缓行动,先思考。但这套功夫不能依靠口头传授,必须通过平日和孩子的互动逐步示范。例如:吃饭的时间,孩子要继续玩,不愿意吃,坚持要他先吃再玩,他就耍赖哭闹,家长于是束手无策。家长该怎样训练孩子先思考,再决定他的行动呢?告诉孩子:“你一定要先玩,不吃饭,也行,但待会儿你饿了想吃,就没得吃了,明白吗?”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当然听不进去。这时家长该怎么做?不再理他,继续吃饭,吃完了,把餐桌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孩子真饿了要求吃饭时,饭菜都已经吃完或倒掉了,没得吃,让他饿着。这么做,是给孩子创造一次体验机会。有了这样一次经验,以后孩子再犯同样毛病,你只要一个问题提点,他就会启动思考,那么,不管如何不愿意,挨饿的经验使他不得不暂时离开玩具。

这个训练太重要了!学会了先思考再行动,不论是家长或孩子,都可在最大程度下减少后悔的机会。你说,这“内在对话”的智库何等重要?

 

“双赢策略”保证亲子双方都获得最佳回报

亲子教育和传统家庭教育都强调“爱”,但两者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亲子教育对父母的要求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在于协助并维护孩子的正面成长。这个“成长”,不只是健健康康地快高长大,也把孩子的心智成长放在同等地位。父母对孩子的爱就蕴含在尽一切能力来“协助并维护孩子的成长”的作为中。换一种说法,就是父母为了爱子女,必须尽可能地摒弃一切妨害子女正常成长的作为。在这个原则下,奉行传统家庭教育的家长经常采用的子女教养手段,例如溺爱、纵容、迎合、打骂、冷淡,以及护犊心切或恨铁不成钢思维下的种种作为,凡是会导致孩子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心理素质产生负面作用的,都不屑采用。而在孩子方面,由于和父母保持良好的互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护,自然地兴起感恩之心,而以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的用心来回馈父母的善意。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种爱是双向的,是出自内心,没有条件交换。不计较对方回馈的爱,才能发挥爱的作用。

在这样相互关心的意识下,亲子教育在解决教养难题时,都会考虑到亲子双方的感受,能够互相体谅,因而总是朝向“双赢策略”上下功夫——双赢,让孩子感觉父母采用的处理方式正是自己想要的;而在父母本身,则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巧妙地融入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这么做,父母仍然是解决难题的“设计者”,但父母在这项互动中的位置是孩子的“合作伙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咨询师”而不是“执行者”。父母的任务是启发孩子思考,作用是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父母必须通过良好的策略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当然需要智慧,这种智慧是在实践中逐渐提升的。

从这一点看,父母在协助孩子解决难题的过程,着眼于亲子双方都获得最佳回报,既满足了双方的现实需求,也可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和孩子的期望。而传统家庭教育虽然同样强调爱,却允许采用非常手段来达成目标,这结果免不了会有家长容忍姑息,或者孩子忍泪吞声的现象。过程决定效果,传统家庭教育在解决孩子教养问题的无力感,在亲子教育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家长,无论是父母对子女,或爷爷奶奶对于孙子,疼爱是必然的。但单向的疼爱,脱离孩子心智成长的过程,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可能引发的种种负面作用,最后必然是“双输”——即使应用了某个手段让孩子暂时听话,问题还在。例如:为了让孩子不再磨蹭,用金钱、玩具或零食进行条件交换,孩子为获得奖赏而听话,他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双赢”不只是可以用来解决难题,协助孩子的心智成长,这种意识和行动能力,也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处事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个“智库”有多重要?谁不希望进入?

亲子教育提供的这三把“金钥匙”,谁不希望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