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张琪:《大道修行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01:52

[至上经典]师传《大道修行经》

                                

            (学道弟子的必修经典)

 

(吉祥天机说明:尊师明为气功师,实为修道圣人,网上早期流传的“练功修心悟道”是从青城山传出,后期又收集到“谈修炼”等更为详细的内容,由于多为徒弟耳听手录,也没有个正规的名字。吉祥天机将两份相关资料合成一经,暂名“大道修行经”,分为上下卷分别录之,若有师兄弟姐妹觉得有更好的名字或有更翔实资料,请告知。也愿这份资料,将来发展越来越完善,成为真理追求者的永恒经典。)

修练,就是从宇宙中摄取能量,逐层次地改变自身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我们修练,必须先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并且要看清几者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它们之间,打个比方,就好象整个人体,体内某个脏腑和这个脏腑中的一个细胞。它们相互间是互相联系的,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是被界线化了,我们修炼就是要打破彼此间的界线,使之融合在一起,而没有彼此。

修练始终要处于一种空的境界,就象杯子—样,要不断地将原有的水倒出,才能装进新鲜的东西。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与虚空同体。

(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什么是磨性?就是不断地让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从而磨练你人的本性,将你的喜,怒、哀、乐、烦恼、愤恨置之淡漠。

真正高层次的人,成就佛眼的人,境界越高,越平淡似水。

其阳性状态就是大道似水。阴性状态就是大道无形。

他们象水一样自自然然的蓄积与流动,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碍它们。

无形是他们的存在体征,他们不固定于任何形式和层次,因为他们真正的心胸容纳万物,与宇宙同体了。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许多现代人错误地理解为“无为”,实际上,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好理解,自古在中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没有不通读《道德经》的。而无为呢?无为就是无所谓,对一切事象都不放在心上,对人生无所谓成败;对事物无所谓美丑、好坏;对世态无所谓幻化变迁。

修练,必须经过磨性,这磨性就是炼和悟的过程。

磨性,就是磨人的本性,人存在的根本所在。

性,是生命诞生与消亡的根源,它包括:自私,贪婪,奉献,仁爱等,它表现为各种欲望与追求;由性的延伸而导致情,情是人类生死的动能,受性的支配,比如:人性的贪婪,对事物无休止的追求,当这种欲望未能如愿时,便在情方面表现为悲和哀(古医学把情划为七类,称为七情,这些不必仔细去研究)。

修练之所以要磨性,就是要我们能将本性变得平和些,淡泊些,使之与自然相合,这样人的潜在能力(特异功能),才能稳定地调动出来。

对于修练的人来说,越是有恒心,有毅力就越是放不松自已,因为恒心和毅力本来就是一种固执与执着,在他们心里,勤习苦练,总是不外乎就要得,无形中总是在表现着纯纯粹粹的人性(贪婪)。违背了大道,所以层次也总是提不高。

做任何事,我们都要学会把握大方向,而不是总执着于小问题上,对小的东西又何须花费大的精力呢?比如练功吧,具体功法总是有形有限的,你总是停留在小胡同里,又如何进得了大道。

修练,主要练的是人的思想意识,不断修整,不断的磨练,不断的领悟,而到了后来就只有悟了,因为这种悟是全方位的练。

修练,首先是一种胸怀的修练,在修练过程中,要有—种大慈悲的心胸,要敢于大舍。

人空空两手,来到这世间,又两手空空而去。你在这世间得到了什么?什么东西是你的,什么东西是我的?要有这样一种胸怀,我不需要得到任何东西,这样你放松了,空了,宇宙的压力能量就源源不断地进入你的身躯中。

与宇宙相容要练一种化境(转化自我性质),意念将自已融化,融入万物,滋养万物,与万物并生,逐渐地抛去自身这个个体存在。

修练一种“大无外”的无限胸怀,渐渐进入宇宙的无形状态,这是修练的基础。

自古以来,修炼的人不计其数,成道的人却为数甚少。其原因在于多数人抛不尽根深蒂固的世俗意识(人的本性),很多人修练中出了功,便沾沾自喜,甚至引以为荣,并且有了这个层次又渴望那个层次。正是这种恋旧和喋喋不休的追求欲望在阻碍着他们的修练进程,并消耗着他们的生命。无形中一种固执与执着的心理控制和支配着他们,使他们得不到真正的放松,真正的放松应该是心性的放松。

修练强调放松,但多数人都只狭隘地理解为练功时身体的放松,真正修炼应该是全方位的,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是整个生活的修练,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以轻松自然的心情应付每一个生活境遇,这一点很难,但必须去做。因为只有松,才能使身处于开放状态,能量才能进来。生活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我们应该跳出原有的固定思维,跳出有形的气功范畴。比如一般人练功有个固定时间,收完功后认为没练了,要从思想上打消这些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事事皆练功,时时皆功态”,慢慢的把自已脱离常规思维。

人的一生就象走一条路。

能量高遇难而不遇害。

能量巨大是因我的思维无形。

悟道——透过事物现象,看清其本质,找到规律的过程。

炼功和悟道是两个不同的境界,练功的境界低,而悟道的层次高,“高功贵悟”,悟其实包含了炼的过程。

修道可分为灵修与傻炼两种类型。

傻练,指常人的修炼方式,常人因为不具备那种较强的思维,跳跃能力和领悟能力,所以只能靠练,借助于某种具体方法来进行刻苦锻炼,以达到入定,慢慢挖掘自身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即所谓的智慧。

灵修则是指那种先天禀赋极高,天生就具有广阔胸怀,气吞天地的气质和仁慈宽宏的心地的人。这种人的思想属于思索型、幻想型和灵悟型,他们善于分析每一个生活境遇,但不留恋于任何一个生活境遇。他们喜欢看清每一种世态,但不投入任何世态,只是看清本质,找到规律。他们的修练是对世俗对人生的修练,是全方位的修练,他们常常是靠对问题的苦思冥想来入定,在灵感中应付世事,所以他们常获得圣人、至人的称谓。

这种类型的人很少,他们在自身不断彻悟中,获得智慧,并且不断的用这些智慧来度化世人,这就是他们的修练途径。

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气功师编出大量的功法来度化世人,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悟到了许多人生的真理,另一方面,世人因为不具备那种先天禀赋,所以需要一步步地随着功法提高而循序渐进,从而通过身体的质变来达到心理的变化。

人,一方面自已练,重要的还是给别人带,人生能有时空点上遇到这么几个点化你的人,为终生有幸。

我常常说到,一个善于解脱自已的人是幸福的,一个善于超越自已的人是伟大的。但大超越,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超越需要能量,而大的超越需要大智大勇(大能量)的气魄,所以大的超越对于常人而言,连想到的能量都没有。想是一种力,一种能,敢想说明有这个能量,人世间干什么事情都是一能量,能量够了,总统你敢不敢当?

首先—点,常人的能量(能力)被生活环境和追求意识狭隘化了,他们整个的思想只是局限于衣、食、住、行方面,以此来获得精神,使人与生俱来的许多能力被压抑了。其次是人的本性强烈的追求欲望,嫉妒、贪婪等消耗了他们的大部分能量,因而生,老,病,死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就在人的身上出现。先天能量有限,后天又不知怎么聚,能不病到衰老吗?

我们修为自已,便是要蓄积能量,跳出(超越)所有的宇宙规律,由小到大与生俱来的和后天人为的框框套套,逐层次地获得心理和生理的自由,要想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是认识自已,信任自已,道家有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一个敢于抛舍的人是绝不会贫穷的,敢想敢干敢担重担,勇猛无畏。

宇宙万事万物都是气的凝聚状态,我们修炼就是要有一个化的境界。气化还原,回归到宇宙的自然状态。人也是气的凝聚物,顺则为人,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就是普通的人,逆则为仙,逆其道而行,思想回归到婴儿态气化了,就是成仙成道了,老子的清静无为就是婴儿状态,返朴归真了,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舍我得道,化了,虚无了,空了,物我两忘,真正的修道,就是一种心性的修炼,心性合乎道,一切合乎道。

宇宙是所有时间与空间的总和,时间空间是无始无终的,无生无灭的,人修持到了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了,也必定是无生无灭,无始无终的。

自古圣人与哲人们都反复宣讲,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待人处世,都要做到以中为度。所以。怎样能获得和把持这个中度呢?我们要学会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任何事物和事象都不是单一的,中是相对于极而言,没有极的对比,又如何能够衡量中度?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从从容容,自自然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应该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而遇),要有那种拿得起,放得下,能曲能伸的生存意识。偶尔走走极端,找到一些感受,而后再分析总结。另外,对待任何事,我们都要学会同时往两个相反方向去想,想它一个极端的结果是什么?再把两个极端折和一下,便可大致把握其中度了。成长是反反复复的,人生是反反复复的,我们不能避免反复,却可以减少反复,因为修练必须去经历、去感受、去体悟,而后大大方方的抛舍,这抛舍就是“卸掉包袱”,使自心获得轻松、自由,从而慢慢锻炼身心的超越能力。

大道是宽宏的,同时又是冷酷的,佛家的大慈大悲说的也就是如此,但千百年来很少有人真正领会它。慈,指的是仁慈宽厚;悲,指的是宇宙不断诞生生命,同时又在不断淘汰生命的特性。宇宙能容纳万物,却又对万物置之冷漠,任其生死,这正是大道的个性。

人的心态取决于生活情节。遇上不开心的事时,心里便不好受了,这种难受的心情就成了折磨他们的力量。当遇上高兴的事时,天地为之一开,这种心情又成了滋养他们的能量,这便是人在生活中能量的收支之源。但是,任何让我们产生兴奋激动、焦急、快乐、幸福、不舒服、专注、难过等带感情色彩的东西都会耗却我们的心能(意到气到)。

人生便在这一喜一怒,一哀一乐中度过。我们修练就是要克服它们,把握他们。任何一种心态都是客观世界给予我们真真实实的感受,这些都是能量,我们要包融它们,蓄积它们,这是人世修炼,采集能量的法门,控制自已的各类感情,发乎介中度,藏之于深层,包融、转化,自控。

修炼要循着一些具体途径进入,这些途径主要还是气功。

气功锻炼,多数人都只能将其狭隘理解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一种手段,其实这只是锻炼气功所得到效应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并非气功本来意义。

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庄子曾说:“人之身,气之聚也”,不仅仅是人的本身,庄子认为宇宙间万物都是由气凝聚而成,高度凝聚阳性转化而成。其实事物本质也正是如此。气在宇宙中聚则有形,散则无形,是万物生存之本。炼气功,顾名思义,就是在气上做功。是通过一定方法摄入宇宙真气来平静心理,调理生理,通过旷日持久的修炼来达到提高思想层次,质变自身,逐渐在气功状态中体悟和感知人生的各种事象本质,重新认识自我世界和宇宙,继而彻悟,获得大能量与大灵性,在身心两方面彻底解放。这才是气功修炼的真实价值与意义。

何为矛盾?是两件事物运行轨迹过于贴近而产生的必然碰撞。矛盾是永恒的,它与存在互为根本。不论任何事物,一旦生成,矛盾也就同时出现,因为万事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这里所说的矛盾不是单一的硬碰硬,还同时指事物所固有的两个面(阴阳)以及它与外界所形成的对立统一和二者相互转化的结果。

修练是不断聚集能量,使整个身心发生质变。很多人却只能狭隘地认为,通过修练,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并且错误的认为,炼功可百病皆除,所以当自已经长期修炼后还会生病时,思想上就有了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此时只会在自已身上找原因,“是不是炼功方法不当?”“是练功不够刻苦?”等等,因此,一系列思想痉挛也就慢慢生成。

通过练功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寿,这是勿庸置疑的,但不等于会拥有一个绝对健康的身体,因为不存在绝对的东西,这是宇宙规律决定的。有人认为功力高了,病气就不能侵入了,其实,我们若是跳开来看,什么是病?何谓病气?你思想上为什么总是有这些概念呢?为什么不舍得把它抛开?病与健康都不过是人为的说法,都可以看作是牵强的命名。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同时拥有了病苦与欢乐,你想丢也丢不了,我们只能通过自身能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来将这一切化小化少,也就是慢慢摆脱这些规律。

但要注意一点,这化是两方面同步的,多数人的愿望是弃痛苦,留欢乐,这个想法一定要打消。修炼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不断开阔自已的思路,扩大自已的心胸,思想不要老走小胡同,要走大道,最好是能没有路,漫天遍野的走,走入自已没有层次的层次,走出自已没有个性的个性。

人的一生就象走一条路,遇到什么境象都是注定的,任何景象我们都留不住,并且一切境象都是自然而又必然的,无论是好是坏,终将过去。所以,要学会以轻松自然的心情应付生活中的一切境遇。

我们把生活当作修练,就应该把生活中的一切境遇,生存的世俗,小环境乃至宇宙环境的一切事象规律化、明朗化、简洁化、本质化。找到大大小小的变化规则(这化是道的特征),我们要综合一切有形的小道,突破其界限,而后融汇成无形大道。

生活,存在,应酬,应用都是有形的小道,我们在透过现象看清其本质后,便要开始突破和超越这些有形的小道,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需要自我度化的。这就是炼和悟。万事万物的生存、变化和发展都是按照新陈代谢的总规则进行的,人之所以有生老病死,就是因为逆行了这种规律,对事对物不愿或不忍抛去,慢慢的心理生理受阻而导至疾病或衰亡现象的出现。

常人总是从小道而背大道,对于修炼的人来说就要学会弃小道而从大道,视野开阔些,多给自已一些空间。

任何现状的出现都是自然的,亦是必然的,也都具有特定原因和意义,只是在同一时空点没曾出现。

决定干什么事情后,马上去作,不计后果。

与人交往应做到,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欣赏并仿照别人的优点,在世俗的生活中,应运用起每一个时空点,从每一个生活小节中锻炼自已,如言谈举止行走坐卧的姿势等。这些最细小,却极为重要。把世俗人生看得平淡些,认识到人生就象走一条路任何境遇都留不住,并且一切境遇都是自然又是必然的,无论好坏终将过去。

不要满足于自已的聪明才智,这些东西只适用于世俗,我们修练就是要超越世俗,需要的是大智慧。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必先与当地的山水、树木以及所有的生命组个场,良性意念,是一种自然力,它有一种信息反馈。

你们都在我度之列,都在我控制之列,顿时感觉就来了。(从自已聚,发出强大能量铺天盖地,搅过去,均匀柔和)

在一生之中,我们与许多人常常只是一面之交,而我们也要在这一面之交中,给人—个良好的印象,再加上自已简洁明了而又颇具吸引力的言词,而使对方在一生都留恋你,这才是世俗修炼的根基,需要对自已多一些苛克,无论与谁相识、相处、相知都是一种必然。

用语言描述道,就要象隔着玻璃窗看景物一样,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透明的文字障碍。但在教化度人时,应需要语言手段,只是应注意语言的平常朴素(提高透明度),给人以置身仙境留连忘返的感觉。

位序规律,正如宇宙有一个中心,任何事物都有个中心,一个人有头,山有峰,稳定的金字塔有尖一样。

逐渐地步入无心于事,无事于心的境界,进一步符合于自然,符合道。再生训练的—切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零开始。

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更谈何成仙得道?不管如何讲顺其自然,意志毅力必须有,我们要比别人得到的多得多,所以注定我们失去的也要比常人多得多,别人能享受的,我们不能享受。

真正受世人尊敬的是人上之人。别人能干的,我们要能干,别人不能干的,我们也要能干,这是人上人的基本素质。

不以荣为耀,不以败为挫,是世俗生活中宽广胸怀必不可少的,是淡泊人性,抛舍人性的前提。因为荣辱就是人性与世俗相吻合的重要部分。

无论与谁相处相识,相知都是一种必然,学会尊重对方,体谅对方,给予对方,帮助对方。尊重,包括爱护别人的所有东西,体谅对方的所作所为,给予体贴和原谅。其实当你跳出来看时,人生便没对错之分了。人的一生是沿着一条轨迹运行,受一种力量的推动,一切的行为几乎都是身不由已的,只是自身不知道罢了,所以无论是谁做任何事都没有错的。

我们做—切事都要建立在足够的勇气和耐心上,这些耐心和勇气应该输送到我们整个的生命里,所有的时空里,任何能力,时空点到了,需要了,它便会相互出现。

聚人方面,先从交朋友开始,继而慢慢引导他们,给他们一个开阔明朗的人生目标,教给他们相应的锻炼方法。示明修练及人生本质,首先,要拿出气魄来,把平时的勇敢延伸至大无畏。万物皆有灵,都归你们调配,受你们指挥,人不也在这个圈子吗?这种能力是常人都具备的,只是常人不曾正确认识自已,胆小放不开而已。

以后要慢慢培养一种思想素质,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这件事当作现实生活的部分,最好是小部分,不要让它全部占据你的心理,因为人生都只是我们的部分,这是每个修道的人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这需要用心去培植。这种素质能够使你得到真正的放松,让你时时刻刻都留有足够的思想余地。

物质世界的东西,终非是我所有。一个富人,了不起一天进帐一千万,不过搬来搬去罢了,也不是他的。天下唯人杰,神仙立地成。

资料来源:http://hi.baidu.com/zh168t/blog/item/4f90ea83686bdaae0df4d2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