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兵入营: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的几大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55:47
主讲人简介: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做了35年的儿童教育工作,专职的研究工作也做了20多年。我的孩子现在长大成人,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已经参加了工作。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人和一个独生子女的父亲,我有很多亲身体会和研究所得想和大家分享,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家庭教育最前沿、最尖锐、最复杂的问题,希望我的意见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孩子为什么变“复杂”了

  不少人说现在的孩子变复杂了,变得难教育了。综观现代教育的特点有两点很明显:第一是“菜鸟教育老鸟”,第二是家庭教育中只有“医生”没有“护士”。第一点,网络时代孩子们接触吸收的网络知识往往比父母还快,还多,他们变成了“老鸟”,父母反倒成了“菜鸟”,“老鸟”不听“菜鸟”的话那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点,今天中国有九千万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其实孩子在兄弟姐妹身上往往能学到更多东西。有专家认为父母就像医生,兄弟姐妹则像护士,病人除了需要医生,更多的还要靠护士料理、陪伴。今天的孩子经常抱着爸爸的腿说:“爸爸和我玩吧。”爸爸很不耐烦,说:“去找你妈妈。”而孩子抱着妈妈的腿时妈妈又会说:“妈妈正忙着做饭,你不想吃饭了?”没有人理孩子,所以孩子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现在的孩子是自言自语的一代,或者就是去看电视。你说孩子变复杂了其实有时候复杂就复杂在看了太多太成人化的东西,美国的一位学者曾说过电视的时代就是童年消逝的时代。吸收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的头脑变得很复杂,家庭教育当然也会变得复杂。

  教育研究发现,人的成长一般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因素是遗传,第二个因素是环境,第三个因素是教育。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我说话

  又有家长要问了,我特别想和孩子说说心里话,可孩子上了中学之后就不愿意和我说话了。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你说话呢?因为他有他的想法,而你不理解不尊重他。我举一封信的例子,那是一个孩子写给父母的让父母感觉到无法接受的信。信是这样写的:“张某某,我感谢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隶,我是个自由的人,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还想要我这个女儿,必须要做到如下10条:第一条,不许动我的书包、抽屉;第二条,不许看我的聊天记录、日记;第三条,不许强迫我穿你买的超级难看的衣服;第四条,不许拦截我的电话;第五条,不许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说我比别的孩子差;第六条,允许我每天晚上有一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第七条,允许我每周日9点起床;第八条,允许我的朋友到家里做客;第九条,允许我听孙燕姿、周杰伦的歌;第十条,允许我反驳你的意见。”

  “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社会出现的“代沟”下移的现象,过去代沟是青年人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今天代沟下移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初中学生和父母的矛盾就很大。这是因为压力下移了,不是只有你有压力,孩子也有压力,幼儿园的孩子就得学很复杂的字,面对的环境也比我们那时候复杂多了,因而现在的孩子也比我们那时候早熟,想的也比我们那时候多。

  我给大家讲个例子。秋儿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她会跳芭蕾,钢琴六级,喜欢唱歌,还会谱曲。但秋儿文化课成绩不好,她的愿望是初中毕业后报考幼师,但她的父母希望她上大学,想办法让她进了某重点高中。如果孩子基础很差,越到了重点中学她的日子就越难过,如坐针毡。到高二会考,两门不及格,她觉得考大学很悬,而她喜欢的比她高一年级的男生肯定会考上大学,她越想越绝望,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是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李先生的女儿,女儿初中要毕业,李先生想:“我的女儿能不上重点高中吗?肯定得上!”女儿学习一般,于是他请了很多家教给女儿补课,女儿痛苦郁闷,一家人也跟着着急……女儿想考职业学校,关键时刻李先生选择理解支持女儿,最后女儿轻松上了一所职业学校,毕业后做了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业余时间她喜欢玩音乐,生活得很快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上好的中学、大学,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可能很好地发展,但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往往最容易出问题。你希望孩子成功是对的,但成功是怎样的标准?成功就是发展就是选择,让孩子把爱心、期望变成自愿的自主的选择,这才是教育的智慧。你的孩子能上大学尽量上、能读博士尽量读,问题是必须注意到有的孩子是逼死他也上不了大学的。哈佛大学的研究提出过一个多元智能的理论,即每个人至少有八个智能,这八个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这八个智能中只有两个智能即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发达的人最适合今天中国的学习体制。你的孩子可能属于这两个智能排得不靠前而靠后的,他可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更发达,他的学习成绩可能不太好但不等于不成才,所谓“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蠢才”是选择了最不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期望的最好的目标是让孩子做适合他的事情、走适合他的道路。

  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可怕

  现在我们的教育表面上看抓得很紧,其实真正的教育内涵却被忽略了。全中国的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一句相同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是典型的教育荒废。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人格不是空的,按照学术上讲人格有五大因素,其中一点很重要的是和别人非常好相处。孩子如果没有朋友,比他考试不及格还严重,孩子有没有朋友、有没有有质量的朋友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确实不太会交往,有的孩子没有朋友,有的孩子交的朋友是非不分。今天的独生子女失去了一种天然的条件,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和兄弟姐妹在一起,学会了很多交往的本领,今天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在家特别受宠,在外处处要得第一,不容易交往。我介绍了很多种交往的方法,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要联合起来,变小家为大家,变独生为群养,让孩子们经常在一起。我创造的方法是“借个孩子去旅行”,我和妻子经常带着女儿去旅行,在我女儿18岁以前我们去了国内13个省,每次旅行我都让女儿带上一二个同学,或者二三个家庭一起出去。我女儿不爱运动,就找个爱运动的男孩子的家庭一起去。这个办法很好,旅行过程中需要交流,孩子们会互相学习。

  好的关系不是溺爱是真爱,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培养他的自主自立,有人说:“好的关系就是鼓励孩子表扬孩子。”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但是绝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危险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孩子的人生“体验”家长不能替代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路标,今天教育的危险是对孩子不敢批评,或者只有表扬。我曾经注意过一位爷爷哄孙子的一个细节:孩子摔倒了撞到树上,爷爷跺地拍树、怨树怨地、抚摸宝宝……试问地有何罪树有何罪?都是别人不好自己孩子好,这种教育会使孩子从小就学会逃避责任。孩子犯了错,中国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反应模式?父母说:“怎么回事?”孩子说:“我错了。”父母说:“真讨厌,你怎么老惹祸呀?快道歉。”孩子说:“对不起。”父母说:“赶快回家写作业。”只要回家写作业去了,天大的麻烦就与孩子无关,父母留下赔礼道歉、打官司、上医院。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体验的是犯了错误说了对不起就走人了,他能经得起挫折吗?

  (节选自新华网河北频道市民文化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