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巨大蜂巢:陈光:于建嵘社会问题观点评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3:08:35
陈光:于建嵘社会问题观点评析
作者:陈光_   标签:娱乐2011-09-22 12:00 星期四 晴
           9月21日,中国社科院于建嵘先生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学员做题为《当前中国社会稳定与管理创新》的报告。于先生是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对于当前中国转型期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有长期的观察分析,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兼具学术良知,果敢言语和躬身行动者,在今天的中国,毕竟还是极为“稀有”的人物。于先生演讲中的引出的几个观点,值得分享与深思。
  
   1.中国社会生态之“怪”。于先生用一句话来说明人们的基本生活状态:“明知不对而为之,明知正确而不为”。无论是高层管理者,研究者还是一般人士,都有不少人过着这样虚假/虚伪/虚构的生活,眼睛看到的,心里想着的,言语表达的和行动做出的,就是不一样。除了利益和权力之外,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动力”。好恶判断失常,对错标准倒置,好人没有好报,谎言畅通无阻。社会生活的扭曲其实是社会存在与制度设计扭曲的一种折射而已。久而久之,便是良知泯灭与心的死亡。
  
   2.中国社会进入“矛盾非常时期”。“矛盾突发期”,已为众所周知。我说“矛盾非常期”,有几个新点:第一,数量激增。发生在全国每年的“群体性事件”,从90年代初的八九千件,本世纪初的10万件,到2008年12万件,2009年20万件;第二,范围扩大。据于建嵘先生报告,“群体性事件”的范围包括:农民维权(35%),工人维权(30%),市民维权(15%),社会纠纷(10%),社会骚乱(5%)和有组织犯罪(5%),此外还包括复转军人情愿/教师罢课/农民工讨薪/底层知识分子失业等。第三,种类翻新。于建嵘先生将种类分为维权,骚乱和泄愤三类。提出的“社会泄愤事件”概念对认知中国社会问题有重要价值。“社会泄愤事件”是一种日渐增多的特殊类型,其参与者,发生机制和行动逻辑都不同于维权事件和有组织犯罪,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存在较大规模的社会不满群体,也说明政府管理能力的严重不足。“社会泄愤事件”具有无组织动员,无利益诉求,无权威信息和无规则底下的特征,其中一些个人“泄愤事件”具有反社会的暴力倾向。
  
   3.中国社会“维稳”政策的悖论。于建嵘先生用“刚性稳定”和“压力维稳”来说明这种尴尬与悖论。威权体制的排他性与封闭性,视一切可能改变现有秩序的行为和现象为“敌人”,用国家暴力/意识形态控制/社会管制为基础,动员一切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过激而不是适当,刚性而不是柔性地对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结果是:第一,层层加压,运动式“维稳”。以“一票否决”的方式,决定基层政府的工作“政绩”,导致基层政府花钱买“稳定”,信访寻租,明文“销号”,滥用警力,无视人权的基本事实。第二,压力线不断升高,上空而下险。“维稳”经费高达6100亿元人民币,高压维稳,劳民伤财,上去了,再也下不来。不得不将“稳定压倒一切”这个特定阶段的临时状态“常规化”和“常态化”。谁都知道,此非长久之计。但稍有减压和柔性,社会强烈反弹,将危及现有制度的合法性和延续性。如果持续升压,长久的压闷让社会聊无生气,或者终有一天,不堪压力,社会出现爆炸性“动荡”,秩序紊乱,进入乱世之秋。
  
   4.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在于建嵘先生演讲结束后,我向他提问:这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在“刚性稳定”的一定时期,如果可以避免社会大的动荡,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如果阻止我们这个社会的全面“溃败”--- 社会机体与细胞的坏死?面对这样一定奇特的转型社会,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于建嵘先生回答问题时,谈到要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建立制衡的司法体系,从县政改革开始,以实现真正的代议制度和人大代表职业化,强化社会建设,做好社区,社团和社工,还谈到知识分子的道义和责任,谈到“仰望星空”的理想与价值。说实在的,我仍然不清楚,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