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许可目录表: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 20---3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5:37:52
20
而且,这样一个世俗操作系统,还有自身净化的功能。
所谓世俗的自身净化,就是用现实当中的现实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比如一个人死了,活着的亲人痛哭不止,中//国//人的劝慰是:人死如灯灭,死了的就是死了,你哭坏了身体,以后怎么过?哭的人想通了,也就是净化之后,真的不哭了。
悲,欢,离,合,悲和离是净化,以使人更看重欢与合。
可以说,中//国//的世俗实用精神,强顽到中//国//从传统到现实都不会沉浸于宗教,长得烦人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为教义而起的战争。
中//国//人不会为宗教教义上的一句话厮杀,却会为“肏你妈”大打出手,因为这与世俗生活的秩序,血缘的秩序有关,“你叫我怎么做人”?在世俗中做个人,这就是中//国//世俗的“人的尊严”,这种尊严毫不抽象。
中//国//古代的骂阵,就是吃准了这一点,令对方主帅心里气愤,面子上挂不住,出去应战,凶吉未卜。我在乡下看农民或参加知青打架,亦是用此古法。
21
再者,我们不妨找两个例子来看看中//国//世俗的实用性如何接纳外来物的。
中//国//人的祖宗牌位,是一块长方形的木片,就是“且”字,甲骨文里有这个字,是象形的鸡巴,学名称为阴茎,中//国//人什么都讲究个实在。我前面已经讲过中//国//人对祖先亲缘的重视。
母系社会的祖是“日”,写法是一个圆圈当中一点,象形的女阴,也是太阳。中//国//不少地区到现在还用“日”来表示性行为。甲骨文里有这个字,因为当中的一点,有人说是中/华/民族很早就对太阳黑子有认识,我看是瞎起劲。  22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西汉末刚传入的时候,借助道术方技,到南北朝才有了声势,唐达于鼎盛,鼎盛也可以形容为儒、道、释三家并立。其实这时的佛教已是中////国////佛教的意义了。
例如印度佛教轮回的终极目的是要脱离现实世界,中////国////世俗则把它改造为回到一个将来的好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现在不好,积德,皈依,再被生出来,会好。这次输了,再开局,也许会赢,为什么要离开赌场?
释迦牟尼的原意是离开赌场。
观音初传到中////国////的时候,还是个长胡子的男人,后来变成女子,再后来居然有了“送子观音”。
这也怪不得中////国////人情急时是阿弥陀佛太上老君一起喊的,不想想也许天上就像海峡两岸的官员,避不见面,结果可能哪一方也不来搭救。
佛祖也会呵呵大笑的,因为笑并不坏慈悲。
说到中////国////佛教的寺庙,二十四史里的《南齐书》记载过佛寺做典当营生,最早的中////国////当铺就是佛寺。
唐代的佛寺,常常搞拍卖会,北宋时有一本《禅苑清规》,详细记载了拍卖衣服的过程,拍卖之前,到处贴广告,知会世俗。
元代的时候,佛寺还搞过类似现在彩票的“籖筹”,抽到有奖。
佛寺的放贷、收租,是我们熟知的。鲁////迅////的小说《我的师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都写到江南的出家人几乎与世俗之人无甚差别。
我曾见到过一本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广济寺主持和尚写的回忆录,看下来,这主持确是个经理与公关人才。主持和尚不念经是合理的,他要念经,一寺的和尚吃什么?
美国洛杉矶有个西来寺,是星云法师所建。不少大////陆////来的朋友对星云很是疑惑,觉得他是个政////治////和尚。我看星云法师是继承了中////国////佛教的传统,大////陆////朋友的疑惑,正是中////国////佛教在大////陆////失去世俗传统所致。
星云法师和四////九////年////前大////陆////的太虚法师都提倡“人间佛教”,这“人间佛教”我看是世俗佛教的意思。西来寺的和尚尼姑开车去洛杉矶的大学修企业管理,寺庙成为“企业”,正是佛教的生活。西来寺有了钱,正在将《大藏经》计算机化,这是功德。
印度佛教东来中////国////的时候,佛教在印度已经处于灭亡的阶段,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印度佛教的出世,中////国////文////化////中的世俗性格进入佛教,原旨虽然变形,但是流传下来了。
大英博物馆藏的敦煌卷子里,记着一条女供养人的祈祷,求佛保佑自己的丈夫拉出屎来,因为他大便干燥,痛苦万分。
23
至于禅宗,更是被改造到极端。
中////国////禅宗认为世界实在的不得了,根本无法用抽象来表达,所以禅宗否定语言,“不立文字”。“说出的即不是禅”,已经劈头一棍子打死了,你还有什么废话可说!
你们可以反问既然不立文字,为什么倒留下了成千上万言的传灯公案?
我的看法是因为世界太具体,所以只能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甚至每个人不同时期的实在状态,给予不同点拨。如果能用公案点拨千万人,中////国////禅宗的“万物皆佛”也就是妄言诳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所谓公案,平实来看,就是记录历代不同个人状态的个案,而留下的一本流水账,实际是“私案”。现代人被那个“公”字绕住了,翻翻可以,揪住一案,合自己的具体状态,还好说,不合的话,至死不悟。
“说出的即不是禅”是有来头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那个道,不是道,已经在否定“说”了。庄子说,“得鱼忘筌”,捕到鱼后,丢掉打鱼的篓子,也是在否定“说”,不过客气一点。有一个相同意思的“得意忘形”,我们现在用来已不全是原意了。
据胡适之先生的考证,禅宗南宗的不立文字与顿悟,是为争取不识字的世俗信徒。如此,则是禅宗极其实用的一面。
24
既然是实用的世俗文////化////系统,当然就有能力融合外来文////化////,变化自身,自身变化。
有意思的是,这种不断变化,到头来却令人觉得是保持不变的。我想造成误会的是中////国////从秦始皇“书同文”以后的方块象形字几乎没有变。汉代的木简,我们今天读来没有困难,难免让人恍惚。
你们都知道宋朝的李清照,她的丈夫赵明诚好骨董,李清照写《金石录后序》讲到战乱时如何保留收藏,说是插图多的书先丢,没有款识的古器先丢,原则是留下文字最为重要。读书人认为文字留下了,根也就保住了。
不识字的中////国////老百姓也晓得“敬惜字纸”,以前有字的纸是要集中在一起烧掉的,类似一种仪式,字,是有神性的。记得听张光直先生说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通人神,是纵向的,西方文字是为传播,是横向的。
我想中////国////诗发生成熟得那样早,而且诗的地位最高,与中////国////字的通神作用有关吧。这样地对待文字,文字焉敢随便变化?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词,词的变化和新词很多。大体说来,翻译佛经产生了很多的新词,像“佛”、“菩萨”、“罗汉”、“金刚”、“波罗蜜”等等。
第二次是元杂剧,为了记录游牧民族带来的迭音,像“呼啦啦”、“滑溜溜”等等。有个朋友问我“乌七麻黑”怎么写,我说“乌七麻”大概是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形容“黑”的词的音写,或者“七麻”是,加在“乌黑”当中,也许都是语音助词,总之多么多么“黑”就是了,将“乌”和“黑”写对,其它随便。
第三次仍然是为了适应外来文明,也就是近代。科学中化学名词最明显,生生造出许多化学元素的表音表义字,等于词。明末徐光启、李之藻那辈人翻译欧洲传来的数学天文知识,中////国////字词将将够,对付过去了。清末以后,捉襟见肘,说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反动”、“主任”、“主席”、“主观”、“传统”等等等等,都是外来语,直接从日本搬来的词形。鲁////迅////讲“拿来主义”,他们那个时代,正是拼命拿来的时代。
25
我们看现在读书人的文章,外来的关键词不胜枚举,像什么“一元论”、“人道”、“人权”、“人格”、“人生观”、“反映”、“原理”、“原则”、“典型”、“肯定”、“特别”、“直觉”、“自由”、“立场”、“民族”、“自然”、“作用”、“判断”、“局限”、“系统”、“表现”、“批评”、“制约”、“宗教”、“抽象”、“政策”、“美学”、“客观”、“思想”、“背景”、“相对”、“流行”、“条件”、“现代”、“现实”、“理性”、“假设”、“进化”、“教育”、“提供”、“极端”、“意志”、“意识”、“经验”、“解决”、“概念”、“认为”、“说明”、“论文”、“调节”、“紧张”,大概有五百多个。
我知道我再举下去,你们大概要疯了,而以上还只是从日文引进中文的几个例子,而且不包括直接译自西方的词,比如译自英文Engine的“引擎”,Index的“引得”,“引得”后来被取自日文的“索引”代替了。
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字形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
你们若有兴趣,不妨找上海辞书社编的《汉语外来词词典》来看看,一九八四年初版,收词相当谨慎。我的一本是一九八五年在湖南古丈县城的书店里买到,一边看一边笑。
26
从世俗本身来讲,也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妨多看野史、笔记。
不过正史也可读出端倪,中////国////历代的皇家,大概有一半不是汉人。孟子就说周文王是“西夷之人”。秦更被称为“戎狄”。常说的唐,皇家的“李”姓,是李家人还没当皇帝时被恩赐的。这李家人生“虬髯”,也就是卷毛连鬓胡子,不是蒙古人种,唐太宗死前嘱咐“丧葬当从汉制”,生怕把他当胡人埋了。
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里的考证非常详细,你们有兴趣不妨读读,陈先生认为种族与文////化////是李唐一代史事的关键,实在是精明之论。
我去陕西看章怀太子墓,里面的壁画,画的多是胡人,这位高干子弟交的凈是外国朋友,更不要说皇家重用的军事大员安禄山是突厥人,史思明是波斯人。安禄山当时镇守的河北,通行胡语,因此有人去过了河北回来忧心忡忡,认为安禄山必反。
唐朝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你们若有兴趣,拿来当闲书读,一天一小段,唐的世俗典故,物品来源,写得健朗。
也是唐朝人的崔令钦的《教坊记》,现在有残卷,里面记的当时唐长安、洛阳的世俗生活,常有世俗幽默,又记下当年的曲名,音乐大部分是外来的,本来的则专称“清乐”。
27
我想唐代多诗,语句比后世的诗通俗,是因为新的音乐进来。
唐诗应该是唱的,所谓“装腔”,类似填词,诗配腔,马上就能唱,流布开来。
唐传奇里有一篇讲到王之涣与另外两个大诗人在酒楼喝酒,听到旁边有一帮伎女唱歌,于是打赌看唱谁的诗多。
我们觉得高雅的唐诗,其实很像现在世俗间的流行歌曲、卡拉OK.
白居易到长安,长安的名士顾况调侃他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意思是这里米不便宜,留下来难哪,这其实是说流歌曲的填词手竞争激烈。
白居易讲究自己的诗通俗易懂,传说他做了诗要去念给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听,这简直就把通俗做了检验一切的标准了。
做诗自己做朋友看就是了,为什么会引起生存竞争?看来唐朝的诗多商业行为的成分,不过商品质量非常高,伪劣品站不住脚。
唐代有两千多诗人的五万多首诗留下来,恐怕靠的是世俗的传唱。
唐的风采在灿烂张狂的世俗景观,这似乎可以解释唐为什么不产生哲学家,少思想家。
28
大而言之,周,秦,南北朝,隋唐,五代,元,清,皇家不是汉人。辛亥革////命////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若说的是恢复到明,明的朱家却是回族,这族谱保存在美国。
汉族种性的纯粹,是很可怀疑的,经历了几千年的混杂,你我都很难说自己是纯粹的汉人。在座有不少华裔血统的人生连鬓胡须,这就是胡人的遗传,蒙古人种的是山羊胡子,上唇与下巴的胡须与鬓并不相连。
中////国////历代的战乱,中原人不断南迁。广东人说粤语是唐音,我看闽南语亦是古音,以这两个地区的语音读唐诗,都在韵上。
北方人读唐诗,声音其实不得精神,所以后来专有金代官家的“平水韵”来适应。毛////泽////东////的诗词大部分用的就是明清以来做近体诗的平水韵。
所谓的北方话,应该是鲜卑语的变化,例如入声消失了。你想北方游牧民族骑在马背上狂奔,入声音互相怎么会听得到?听不到岂不分道扬镳,背道而驰?入声音是会亡族灭种的。
大////陆////说的普通话,台湾说的国语,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话。杭州在浙江,杭州话却是北方话。北宋南迁,首都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转成了南宋的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想来杭州话会是宋时的河南话?
殷人大概说的是最古的汉话,因为殷人是我们明确知道的最古的中原民族,不过炎帝治下的中原民族说的话,也可算是汉话,也许我们要考一考苗傜的语言?不过这些是语言历史学者的领域,我无非在说大汉民族其实是杂种。
29
我去福建,到漳浦,县城外七十多里吧,有个“赵家城”在山里头,原来是南宋宗室赵若和模仿北宋的汴梁建了个迷你石头城,为避祸赵姓改姓黄。过了一百年,元朝覆亡,黄姓又改回姓赵。汴京有两湖,“赵家城”则有两个小池塘模仿着。城里有“完璧楼”,取“完璧归赵”的意思。
我去的时候城里城外均非人////民////公////社////莫属,因为石头城保存得还好,令我恍惚以为宋朝就有了人////民////公////社////。
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保存族谱很认真,这是人类学的一大财富。中////国////人对汉族的历史认真在二十几史,少有人下死功夫搞客家人的族谱,他们的语言,族谱,传说,应该是中原民族的年轮,历代“汉人”“客”来“客”去的世俗史。
我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中////国////的原版地方志多得不得了,回北////京////后说给一个以前在琉璃厂旧书铺的老伙计听。
我这个忘年交说,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地方志算是封建余孽,都拉到琉璃厂街两边儿堆着,好像现在北////京////秋后冬储菜的码法儿。日本人先来买,用文明棍儿量高,一文明棍儿一个大铜子儿拿走,日本人个儿矮棍儿也短,可日本人懂。后来西洋人来买,西洋人可是个儿高棍儿也长,还是一文明棍儿一个铜子儿拿走。不教他们拿走,也是送去造纸,堆这儿怎么走道儿呀?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传统,之前的周灭商,周却是认真学习商的文明制度。我们看陕西出土的甲骨上的字形,刻得娟秀,一副好学生的派头。孔子是殷人的后裔,说“吾从周”,听起来像殷奸的媚语,其实周礼学殷礼,全盘“殷”化,殷亡,殷人后裔孔子坦然从周,倒是有道理的。
秦始皇以后,历代常常是民族主义加文////化////小革////命////,一直到辛亥革////命////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都是。元朝最初是采取种族灭绝政策,汉人的反弹是“八月十五杀鞑子”。
之后一九六六年的文////化////大////革////命,新鲜在有“无产阶////级////”四个字,好像不关种族了,其实毁起人来更是理直气壮的超种族。论到破坏古迹,则太平天国超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30
现在常听到说中////国////文////化////只剩下一个吃,但中////国////世俗里如此讲究吃,无疑是看重俗世的生活质量吧?
我八五年第一次去香港,当下就喜欢,就是喜欢里面世俗的自为与热闹强旺。说到吃,世间上等的烹调,哪国的都有,而且还要变化得更好,中////国////的几大菜系就更不用说了。
粤人不吃剩菜,令我这个北方长成的人大惊失色,北方谁舍得扔剩菜?从前北////京////有一种苦力常吃的饭食叫“折箩”,就是将所有的剩菜剩饭汇在一起煮食。我老家的川菜,麻辣的一大功能就是遮坏,而且讲究回锅菜,剩菜回一次锅,味道就深入一层。
中////国////对吃的讲究,古代时是为祭祀,天和在天上的祖宗要闻到飘上来的味儿,才知道俗世搞了些什么名堂,是否有诚意,所以供品要做出香味,味要分得出级别与种类,所谓“味道”。远古的“燎祭”,其中就包括送味道上天。《诗经》、《礼记》里这类郑重描写不在少数。
前些年大////陆////文////化////热时,用的一句“魂兮归来”,在屈原的《楚辞•招魂》里,是引出无数佳肴名称与做法的开场白,屈子历数人间烹调美味,诱亡魂归来,高雅得不得了的经典,放松来读,是食谱。
咱们现在到无论多么现代化管理的餐厅,照例要送上菜单,这是古法,只不过我们这种“神”或“祖宗”要付钞票。
商王汤时候有个厨师伊尹,因为烹调技术高,汤就让他做了宰相,烹而优则仕。那里煮饭的锅,也就是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闽南话现在仍称锅为鼎。
极端的例子是烹调技术可以用于做人肉,《左传》、《史记》都有记录,《礼记》则说孔子的学生子路“醢矣”,“醢”读如“海”,就是人肉酱。
转回来说这供馔最后要由人来吃,世俗之人嘴越吃越刁,终于造就一门艺术。
香港的饭馆里大红大绿大金大银,语声喧哗,北人皆以为俗气,其实你读唐诗,正是这种世俗的热闹,铺张而有元气。
香港人好鲜衣美食,不避中西,亦不贪言中////华////文////化////,正是唐代式的健朗。
31
大////陆////人总讲香港是文////化////沙漠,我看不是,什么都有,端看你要什么。比如你可以订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书,很快就来了,端看你订不订,这怎么是沙漠?
香港又有大量四////九////年////居留下来的大////陆////人,保持着自己带去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地大////陆////已经消失的世俗精致文////化////,香港都有,而且是活的。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沙漠都在心里。
你们若是喜欢看香港电影,不知道瞭不了解香港是没有电影学院的。依我看香港的电影实在令人惊奇。以香港的人口计算,香港好演员的比例惊人。你们看张曼玉,五花八门都演的,我看她演阮玲玉,里弄人言前一个转身,之绝望之鄙夷之苍凉,柏林电影奖好像只有她这个最佳女演员是给对了。
香港演员的好,都是从世俗带过来的。这就像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国////电影演员的好,比如阮玲玉、石挥、赵丹、上官云珠、李纬的好,也是从世俗带过来的。现在呢,《阿飞正传》这种电影,也只有香港才拍得出来。
那次我回去坐飞机到北////京////,降落时误会是迫降,因为下面漆黑一片。入得市内,亦昏暗,饭馆餐厅早已关门,只好回家自己下一点面吃,一边在灯下照顾着水开,一边想,久居沙漠而不知是沙漠呀。
32
中////国////是世俗里,有个特点很有意思,就是下层上层之间的不断循环混合。
“何不食肉糜”之所以成为笑话,说明整个社会要求的是沟通明白。“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则质说权力与民间是可以循环的。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产生了后来的两个结果。一是所谓“布衣宰相”,也就是通过教育和后来的科举取士,下层人可以到上层去。二是因为教育思想的统一,整个社会人员虽然在循环,但都出不了统一的圈,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将这一点讲得非常明白。
八五年我在香港看陈公博的《苦笑录》,其中讲到当年“马日事变”,陈坐专列从南京到长沙去问究竟,近到长沙,陈下车钻到杀共////产////党////的军队里,说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你们这些贫苦农民的,你们为什么倒要去杀共////产////党////?士兵说共////产////党////杀的是我们一姓的人呀。陈公博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当下领悟,不去长沙回南京了。
你们看《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显然在学苏共的消灭地主富农阶////级////的方法,可当时湖南的名绅学问家叶德辉被杀,毛////泽////东////自己也吓了一跳。
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论,并不错的,当它针对英国的阶////级////状况而言,贵族再穷,还是贵族,工人再有本事,还是工人,阶////级////之间不通。
阶////级////论拿到当时的中////国////,马嘴就有些对不上牛头。中////国////历代皇家,除了赐爵位,更重要的是赐姓,甚至皇家自己的姓,例如唐皇的“李”,也是前朝赐的。
民间说蒙古人占了中原,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姓,因为这八姓是大姓,杀光则汉人即失元气。后世骂人“忘八”,意思是忘了汉人祖宗,不忠不孝,后来演成“王八”,倒把龟糟蹋了,唐朝时“龟”还是美意。
33
中////国////读书人对世俗的迷恋把玩,是有传统的,而且不断地将所谓“雅”带向俗世,将所谓“俗”弄成“雅”,俗到极时便是雅,雅至极处亦为俗,颇有点“前‘后现代’”的意思。不过现在有不少雅士的玩儿俗,一派“雅”腔,倒是所谓的媚俗了。
你们若有兴趣,不妨读明末清初的张岱,此公是个典型的迷恋世俗的读书人,荤素不避,他的《陶庵梦忆》有一篇“方物”,以各地吃食名目成为一篇散文,也只有好性情的人才写得来。
当代的文学家汪曾祺常常将俗物写得很精彩,比如咸菜、萝卜、马铃薯。古家具专家王世襄亦是将鹰,狗,鸽子,蛐蛐儿写得好。肯定这些,写好这些,靠的是好性情。
中////国////大////陆////前十年文////化////热里有个民俗热,从其中一派惊叹声中,我们倒可以知道雅士们与俗隔绝太久了。
有意思的是,不少雅士去关怀俗世匠人,说你这是艺术呀,弄得匠人们手艺大乱。
野麦子没人管,长得风风火火,养成家麦子,问题来了,锄草,施肥,灭虫,防灾,还常常颗粒无收。对野麦子说你是伟大的家麦子,又无能力当家麦子来养它,却只在客厅里摆一束野麦子示雅,个人玩儿玩儿还不打紧,“兼济天下”,恐怕也有“时日何丧”的问题。
我希望的态度是只观察或欣赏,不影响。
34
若以世俗中的卑陋丑恶来质问,我也真是无话可说。
说起来自己这几十年,恶的经验比善的经验要多多了,自己亦是爬滚混摸,靠闪避得逞至今。所谓“俗不可耐”,觉到了看到了也是无可奈何得满胸满腹,再想想却又常常笑起来。
揭露声讨世俗人情中的坏,从《诗经》就开始,直到今天,继续下去是无疑的。
中////国////世俗中的所谓卑鄙丑恶,除了生命本能在道德意义上的盲目以外,我想还与几百年来“礼下庶人”造成的结果有关,不妨略说一说。
本来《礼记》中记载古代规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讲的是礼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俗世,因此俗世得以有宽松变通的余地,常保生机。
孔子懂得这个意思,所以他以仁讲礼是针对权力阶层的。
战国时代是养士,士要自己推荐自己,尚无礼下庶人的迹象。
西汉开始荐举,荐举是由官员据世俗舆论,也就是“清议”来推荐新的官员,这当中还有许多重要因素,但世俗舆论中的道德评判标准,无疑是荐举的标准之一。汉代实现“名教”,“清议”说明“名教”扩散到俗世间,开始礼下庶人。汉承秦制,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是否促进了礼下庶人呢?
魏晋南北朝的臧否人物和那时的名士行为,正是对汉代延续下来的名教的反动。
从记载上看,隋唐好一些。
礼下庶人,大概是宋开始严重起来的吧,朱熹讲到有个老太太说我虽不识字,却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这豪气正说明“堂堂正正”管住老太太了,其实庶人不必有礼的“堂堂正正”,俗世间本来是有自己的风光的。
明代是礼下庶人最厉害的时候,因此贞节牌坊大量出现,苦贞、苦节,荼害世俗。晚明读书人的颓风,或李贽式的特立独行,亦是对礼下庶人的反动。
清在礼下庶人这一点上是照抄明。王利器先生辑录过一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分为“中央法令”、“地方法令”、“社会舆论”三部分,仅这样的分法,就见得出礼下庶人的理路。略读之下,已经头皮发紧了,这紧的感觉又是我们当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
民////国////初年的反“吃人的礼教”,是宋以后礼下庶人的反弹,只不过当时的读书人一竿子打到孔子。孔子是“从周”的,周是“礼不下庶人”的。我说过了,被误会的总是孔子。
35
四////九////年////后大////陆////礼下庶人的范例则是军人雷锋,树“雷锋式”的小圣小贤,称为“螺丝钉”。可是固定螺丝钉的工具应该是螺丝起子,是“刑”,是军法。毛////泽////东////有名句“六亿神州尽舜尧”,满街走圣贤,相当恐怖,满街走螺丝钉,更恐怖。
另外,毛////泽////东////将鲁////迅////举为圣贤,造成四////九////年////后大////陆////读书人的普遍混乱。我说过,圣贤可学,于是觉得鲁////迅////可学,不料鲁////迅////其实是英雄。英雄难学,除非你自己就是英雄。若你自己就是英雄,还向英雄学什么?点头打打招呼而已。
大////陆////的读书人私下讨论“加入鲁////迅////四////九////年////以后还活着会怎么样”,就是想圣贤英雄兼顾的矛盾心理,我的回答前面说过了,英雄跑掉了,跑得不会远,香港吧。
“刑不上大夫”是维护权力阶层的道德尊严,这一层的道德由不下庶人的礼来规定执行。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非常谨慎,看来他对礼并非全盘掌握,可见礼的专业化程度,就像现在一个画家进到录音棚,虽然也是搞艺术的,仍要“每事问”。孔子大概懂刑,所以后来做过鲁国的司寇,但看他的运用刑,却是防患于未然,有兵家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
先秦以前世俗间本来是只靠刑来治理,所谓犯了什么刑条,依例该怎么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反对当时晋的赵简子将刑条铸在鼎上公之于众,看来刑的制定和彝器,规定是不让“民”看到而知之。
大而言之,我体会“礼不下庶人”的意思是道德有区隔。刑条之外,庶人不受权力阶层的礼的限制,于是有不小的自为空间。礼下庶人的结果,就是道德区隔消失,权力的道德规范延入俗世,再加上刑一直下庶人,日子难过了。
解决的方法似乎应该是刑既上大夫也下庶人,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礼呢,则依权力层次递减,也就是越到下层越宽松,生机越多。
你们看我在这里也开起药方来,真是惭愧。
36
中////国////的读书人总免不了要开药方,各不相同。
一九六六年的夏天,北////京////正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最有戏剧性场面的那段时期,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抄家,揪斗走资派,著名的街道改换名称。一天中午,我经过西单十字路口,在长安大戏院的旁边有一群人围着,中////国////永远是有人围着,我也是喜欢围上去搞个明白的俗人,于是围了上去。
原来是张大字报,写的是革////命////倡议,倡议革////命////男女群众夏天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要穿长衣长裤,是不是要穿袜子记不清了,我记得是不需要戴帽子。
围着的人都不说话,好像在看一张讣告。我自己大致想象了一下,这不是要大家当落汤鸡吗?
游泳穿长衣的革////命////倡议,还没有出几百年来礼下庶人的恶劣意识,倒是围着的人的不说话,有意思。
像我当时那样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你不提穿长衣游泳,我倒还没有想到原来是露着的,这样一提,真是有鲁////迅////说的“短袖子”的激发力。我猜当时围着的成年人的不说话,大概都在发挥想象力,顾不上说什么了。我想现在还有许多北////京////人记得西单的那张大字报吧?
丹麦的安徒生写过一篇《皇帝的新衣》,中////国////不妨来篇《礼下庶人的湿衣》。
我在美国,看选举中竞选者若有桃色新闻,立刻败掉,一般公民则无所谓,也就是“礼不下庶人”的意思。因此美国有元气的原因之一我看在于“礼不下庶人”。
美国有元气的另一个特点我看是学英雄而少学圣贤。我体会西方所谓的知识分子,有英雄的意思,但要求英雄还要有理性,实在太难了,所以虽然教育普及读书人多,可称知识分子的还是少。
37
五四的时候有一个说法,叫“改造国民性”。
蒋介石国民党三0年代的“新生活运动”,是用权力来指导“改造国民性”,毛////泽////东////共////产////党////四////九////年////后是用权力来改造“国民性”。看来用权力不行,因为世俗是自为的,是一种生态平衡,“指导”、“运动”像二氧化碳,多了会将“世俗”的臭氧层弄稀薄,捅个洞,人就不好活了。
也许有办法改造国民性,比如改变教科书内容曾改变了清末民初的读书人,所以民初有人提倡“教育救国”,是个稳妥可行的办法,只是中////国////至今文盲比例有增无减。
但通过读书改造了自己的“国民性”的大部分读书人,又书生气太重,胸怀新“礼”性,眼里揉不进砂子,少耐性,好革////命////,好指导革////命////。
我在云南的时候,每天扛着个砍刀看热带雨林,明白眼前的这高高低低是亿万年自为形成的,香花毒草,哪一样也不能少,迁一草木而动全林,更不要说革////命////性的砍伐了。我在内蒙亦看草原,原始森林和草原被破坏后不能恢复,道理都就在这里。
我后来躺在草房里也想通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厢情愿,而且它们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都不是,皮、毛到底还是可以分开的。
糟粕、精华是一体,世俗社会亦是如此,“取”和“去”是我们由语言而转化的分别智。
鲁////迅////要改变国民性,也就是要改变中////国////世俗性格的一部分。他最后的绝望和孤独,就在于以为靠读书人的思想,可以改造得了,其实,非常非常难做到,悲剧也在这里。
所谓悲剧,就是毁掉英雄的宿命,鲁////迅////懂得的。但终其一生,鲁////迅////有喜剧,就在于他批判揭露“礼下庶人”的残酷与虚伪,几百年来的统治权力对这种批判总是扑杀的。我在这里讲到鲁////迅////,可能有被理解为不恭的地方,其实,对我个人来说,鲁////迅////永远是先生。
我想来想去,怀疑“改造国民性”这个命题有问题,这个命题是“改造自然”的意识形态的翻版,对于当下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不妨多读一点弦外之音。而且所谓改造国民性,含礼下庶人的意思,很容易就被权力利用了。
中////国////文////化////的命运大概在于世俗吧,其中的非宿命处也许就是脱数百年来的礼下庶人,此是我这个晚辈俗人向五四并由此上溯到宋元明清诸英雄的洒祭之处。
38
世俗既无悲观,亦无乐观,它其实是无观的自在。
喜它恼它都是因为我们有个“观”。以为它要完了,它又元气回复,以为它万般景象,它又恹恹的,令人忧喜参半,哭笑不得。
世俗总是超出“观”,令“观”观之有物,于是“观”也才得以为观。
我讲来讲去,无非也是一种“观”罢了。

比起父系社会的“且”,“日”来得开阔多了。
后来父系社会夺了这个“日”,将自己定为“阳”,女子反而是“阴”,父者千虑,必有一失,搞不好,这个“日”很容易被误会为肛门的象形。
二十年前称毛/泽/东/是红太阳,我怎么想都不伦不类。
中//国//古早的阴阳学说,我总怀疑最初是一种夺权理论,现在不多谈。
男人自从夺了权,苦不堪言,而且为“阳刚”所累。世俗间颓丧的多是男子,女子少有颓丧。
女子在世俗中特别韧,为什么?因为女子有母性。因为要养育,母性极其韧,韧到有侠气,这种侠气亦是妩媚,世俗间第一等的妩媚。我亦是偶有颓丧,就到热闹处去张望女子。
明末到中//国//来的传教士,主张信教的中//国//老百姓可以祭祖先,于是和梵蒂冈的教皇屡生矛盾。结果是,凡教皇同意中//国//教民祭祖的时候,上帝的中//国//子民就多,不同意,就少。
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明末来中//国//,那时将“耶稣”译成“爷苏”,爷爷死而苏醒,既有祖宗,又有祖宗复活的奇迹,真是译到中//国//人的心眼儿里去了。
天主教中的天堂,实在吸收不了中//国//人,在中//国//人看来,进天堂的意思就是永远回不到现世了。反而基督的能治麻风绝症,复活,等同特异功能,对中//国//人吸收力很大。
原罪,中//国//人根本就怀疑,拒绝承认,因为原罪隐含着对祖宗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