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航导弹:原创:非富二代的90后,你们的出路在一场彻底的经济衰退(完结篇)附送课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9:44
此篇为我所期望的经济衰退做个总结和了断。就回帖来看,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支持我的观点的,也有一些看了以后正在思考,但大多避免不了对经济衰退后果的担忧。无疑,经济衰退会给社会上大部分的人带来一段痛苦的经历,通常伴随工厂倒闭,失业增加和居民收入的减少。然而,我要说的是这场经济衰退也许已经无可避免,只是个时间早晚和程度大小的问题;在这个不可避免的前提下,我们将不再是谈论逃避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经济衰退进行彻底的改革;我所希望的也不是经济衰退本身,而是衰退之后的革新和复苏为你们非富二代的90后所带来的机会。下面我将用经济周期理论破解经济衰退之必然性,然后为大家分析为什么在中国只有衰退才能催生改革,继而列举以往伴随经济衰退所产生的经济改革案例。
    如果你有心在网上搜索词条“衰退”“萧条”,不难发现前面的动词一定是“预防”“摆脱”“避免”“抗击”等词语,而几乎看不到“顺应”“迎接”,我们一直不敢正视经济衰退的到来。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是相对应的,两者相生,过度繁荣之后必然带来急剧衰退。而这在西经里阐释为经济周期——市场经济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呈现周期性的扩张和紧缩。
    经济周期的路径周而复始: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萧条(不景气、恐慌、谷底)→复苏(过渡)→繁荣。其特征为:1)不可避免。2)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3)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4)周期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
 2010-5-17 11:14:19 上传下载附件 (25.81 KB)     看到上面这根线了吗?不去看坐标系,我们能联想到什么画面?我联想到的是家乡连绵起伏的山峦,联想到母校旁打在沙滩上的海浪,那回忆是美的。这个美我想源自于条条的曲线,曲线产生美感,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芙蓉姐姐”老恭维自己是“S型”,因为“S型”的女人通常被公认是美的。如果人失去了曲线和弹性,那么就化身为“死人”,在香港僵尸片里都是蹦着走的。(伴随起起伏伏的经济增长是美的,而如中国这样持续增长30几年趋近于直线也许就是丑的,因为这个增长可能是被无工资上涨的通胀所掩盖。曲线是市场的结果,而直线则是人为的后果)
    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老祖宗早就给出了答案,看看伏羲八卦和太极阴阳图,你会发现阴阳图中间不是直线,而是S型的曲线,它也说明了阴阳相生互换的道理。一般来说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天为阳,地为阴。作为大地的阴代表了生发,大地之上万物得以生长。这也许能解释,经济增长时间过长导致繁荣过度(阳极),必然转为衰退,衰退之后探底(阴极)则万物得以复苏(生机)。太极生两仪,这个“生”之所以不是分,就是因为生出来的两仪是相连相系,互为生长的。小繁荣导致小衰退,大繁荣带来大衰退,反之亦然。至于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可以解释大周期中包含小周期,周期环环相套。
    西方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我还是比较喜欢马克思的说法。一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赶不上生产力发展;二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概念已经把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说得很透彻了,我真不想多做解释,大家都学过政经应该各自有所体会。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本质问题也逃不过这两条,两个矛盾不解决,未来的经济衰退乃无可避免。从小到大都在学马克思主义,想想可悲可叹又可怜,我们大多是白学了,只学到了阶级斗争的皮毛,却没学到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精髓。既然劳动创造价值,那么劳动力的价格如此之低,劳动力的投入如此之少,试问人口红利过后的社会价值还怎么靠劳动来创造,经济增长还怎么靠劳动来拉动?借此说明增长的无可持续,衰退之势也就成为了必然。
    以上用经济周期解释了中国经济是逃不了衰退的。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最简单的道理“打不赢就跑”,但如果跑也跑不赢呢?跑不赢的时候,那么就只有断了后路,孤注一掷也许还有机会。中国如今的经济问题,在于大家的意识形态还在“跑”上面,丝毫没感觉到当下是跑不掉的境况。整个社会只有当大部分的人都不在跑上面做文章,才能认真对待当前的形式,想想如何迎难而上。
    何以只有衰退才能催生变革呢?还是有很多人寄希望于在经济继续稳步增长下,来一场温和的、平缓的、和谐的不以牺牲当代人利益为代价的经济改良。这在我看来无疑于痴人说梦!你去问一个企业家为什么成功,他会告诉你是因为自己的过人才智,良好的运气,还是某一次失败的教训和启发?你去问一个炒股炒汇之人,为什么能保持长期获利,他可能会告诉你是因为操作的一次爆仓经历让他彻底醒悟。再想想为什么美国得以持续发展,长期引领世界经济?或许我们可以归功于那几次经济萧条和滞涨。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曲线上升的,曲线上升显示着美国拥有别国所没有的“自我纠错机制”。这个机制,让美国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能及时降温,也保证了美国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能革新换旧。反观中国的经济就没那么幸运,向来是大起大落,我们仍可以从省级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现蛛丝马迹。看到某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口号还是“跨越式发展”“追赶型增长”,就不自觉的想笑,都什么年代了还“大跃进”?
    我常常羡慕做企业的朋友,不是羡慕他的金钱和地位,而是羡慕他比做教师的我有更多经历失败的机会——一个人的成就跟他失败的经历成正比。不要怕错误和失败,只有不断地试错和在失败的境况下超脱,才有可能不断进步。作为国家的发展,道理我想也是一样的,只是还要在失败的情况下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任何改革,改良,革新都是在经济衰退之后,不可能在经济暴涨之时——唯衰退才催生改革。说这个话是要有例证支撑的,那好吧,我收集到一个图表大家瞅瞅看。(图表见于下方) 2010-5-17 11:14:19 上传下载附件 (116.51 KB)
美国经济危机图谱      从美国的历次经济危机看:“历史提供了三条清晰的经验:首先,美国每次发生重大金融危机,并导致经济衰退之后,都会随之进行改革;其次,历史上,危机后的经济衰退的时间长短和严重程度与经济衰退之后变革的力度大致成正比;最后,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变化通常会远远超出金融服务部门的范畴。”
   “比较温和的经济衰退(如1990年~1991年和2001年发生的经济衰退)通常会导致局部性的监管改革(见图表)。而来势凶猛的经济衰退往往预示着具有震撼性的变革,例如重大的政治洗pai甚至爆发革ming。(学者们现在公认,1764年~1768年的房地产破产危机在以1776年7月事件而告终的帝国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那次房地产危机中,地产价格在大约一年时间内下跌了1/2~2/3,并有数千名美国人因欠债而锒铛入狱)。同样,185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以及随后的经济衰退对南北战争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因奴隶制和各州权利问题引起的地区性紧张局势不断恶化,并促成了现代共和党的联合。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大萧条”时期,只是因为联邦zf实行了第一次“新政”,宣布采取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改革措施,才避免了发生暴luan。”
    从世界范围看:1929年大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探索建立了影响至今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则加速了欧元和欧元区经济的诞生,并使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和发展模式的新内容。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否定了传统的"雁型模式"区域分工格局,也加速了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目前,中国zf仍然沿用着美国zf早已抛弃的凯恩斯主义主张,总想着避免和延缓经济衰退的到来。而美国zf似乎早已参悟出了经济的本质,他们这几十年不断地用小型经济衰退,替代大型的经济萧条,来保证曲线波动的区间平稳,维持一个动态均衡和可控范围的曲线螺旋式经济增长。(就如同美国不断用小型局部战争来规避世界性战争一样。)    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让我们首先来正视“经济衰退”吧,不要一想到衰退总是无尽的苦楚!正如题目所指——是良药就必然苦口。我们这一代如果不经历衰退,那么必然会把衰退拖到下一代去,对于我们的后辈,良心何忍?是男儿就要有担当,当经济衰退到来之时,所有人无论贫富都会遭受损失(不要谈孰大孰小),但这个损失限于当代,而改革后的得利会在将来显现。
    正面看待一下衰退,未必没有好处,我在此只列举一二,剩下的大家可以再去想想。记得去年暑期我带着大学生搞社会实践活动,去农村做英语支教,刚去的时候只规划了一个班的孩子,因为想到酷暑难耐。后来因为效果较好,在活动开展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三个班。一打听邻村的,隔壁镇的,山里的都来了,有些隔了好几十里。知道为什么吗?农村的孩子到了假期就如同放羊,是没人管的,父母大多出去打工。统计之下有80%是留守儿童,只有父母在村里做点买卖的没有外出打工。这些孩子远比城里孩子淳朴,但是想到他们的未来却很是堪忧。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经济衰退至少农民工会回到家乡,至少不会有那么多留守儿童问题,这无疑会是一件好事。再说由于经济衰退,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回归土地,粮食的耕种会比现在精耕细作,在市场放开的条件下,粮食供给会增加,而价格会适当下降,经济衰退不用愁没饭吃。    最后谈一下经济衰退之后的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的方式。看看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之现实:“压低成本、牺牲环境以糊口的工厂创造财富的做法,以往产能不足和出口红利掩盖之下的财富两极分化、财富虚增现象,形成中国经济改革无法绕过的险恶礁石群。国有垄断企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扭曲着中国的市场定价体系,劣化着中国的资源配置体系,撕扯着中国市场的基石。计划经济以国家主义的面目,以更庞大的体量从前门大摇大摆,占据中国经济舞台的主角位置。”(摘自叶檀:拿什么拯救中国的经济)
    其实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了,现在无非是需要借“经济衰退”这个东风罢了。那么未来复苏后的经济增长应该是什么方式?这让我想到了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里,索罗模型之中的一个概念——“黄金律”。上边我说了曲线型(S型)是美的,但缺乏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黄金律。“芙蓉姐姐”自认为“S型”就美了,其实她不懂自己那张脸偏离“黄金律”太离谱,所以就算S了还是UGLY。(据说人脸的黄金律是额头、鼻子、下巴各占三分之一)
    那么到底什么是经济增长的黄金律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资本数量和产出不是人们追求的根本目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长期中的消费福利,即他们在长期中能够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由于高产出很可能是以高储蓄、高投资为代价实现的,而高储蓄则会减少当前消费的数量,因此高产出有可能不仅不能导致更多的消费,反而会降低消费,因此消费福利与产出并不完全一致。
    因此,一个以人们的福利为根本目标的政策制定者,应该以尽可能提高人们的长期消费总水平为制定政策和选择稳定状态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选择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Golden rule level)。    写得已经很长了,估计有耐心看完的读者不多,也无所谓,算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情绪。庸俗点说,如同上了个厕所,爽一把挺好。再写首诗吧,以前我们那年代追女友时用过,现在兴致来了也附一首。乱写的,见笑。                        历史的车轮开在泥泞的山坡上
                        负载着满心的期待和无奈的选择
                       
                        抬抬头吧
                        看看前方的路是否依然遥远
                        漫漫长夜等待的无非黎明
                        光明之前伴随着定是黑暗
                        迟疑也好,困惑也罢
                        我们仍在痛苦地前行
                        何时才是终了?                        回回头吧
                        也许你又匆匆走过了另一个休息的驿站
                        些许停留不碍没有方向的破车
                        偶尔温存忆起不堪回首的恋情
                        是选择就有机会成本
                        换个驱动又能花费几两银子?                        甩甩头吧
                        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只是不要被雨水迷糊了双眼
                        若是身上已无银两,那就背起车上的行囊
                        负重的感觉更加真实
                        在崎岖的小路上,让我们脚踏实地
                        艰难的步伐,坚定的意志
                        慢点挺好
                        至少可控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要知风雨过后未必不见彩虹?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制度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7198&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