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楼梯:[西事纪闻]来,让我告诉你古埃及象形文字是怎样被破解的(图文并茂,长期更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51:38
第一章 导言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在人类文明毁灭之后的某一天,地外智慧生物来到地球,很快他们发现了遍布世界各地的人类城市遗址。他们来到这些古代文明遗址,行走在布满砖石碎片的街头,望着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帝国大厦或是北京的CCTV大厦赞叹不已。他们一定会想,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建造了这些宏伟的建筑?为何这个民族已不复存在?
  
  也许,外星人们会在瓦砾堆中发现一块写有“淮海中路”字样的铁牌,或者在华盛顿一块残缺的纪念碑上发现由26个不同符号交替变换组成的碑文。直觉告诉他们,这些符号一定是人类用来记录自己思想和历史的文字。这些文字究竟记录了些什么?是国王的丰功伟绩,是这个国家的历史,还是献给神明的祷文?面对这些密码一般的文字,外星人一筹莫展。
  
  感到迷惑的不仅仅是外星人。当人类考古学家发现尼罗河峡谷中的埃及古文明遗址,或是南美洲的玛雅古文明遗址时,他们也陷入了同样的困惑之中。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却仍然难以理解这些古怪符号背后所隐藏的含义。
  
  为什么破解古代文字如此困难?因为文字是人类最为精巧和复杂的发明之一,各种独立发展形成的文字系统往往采用迥然不同的书写和表达方式。即使在全球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使用不同文字系统的人们都会觉得对方的文字犹如天书一般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已经失传上千年的古代文字。
  
  例如中文使用成千上万个方块字,对于我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一般西方人眼里,记住上千个常用汉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中文”经常被拿来形容任何晦涩难懂的事物。外国教授上课时都会时不时的来一句“我知道这个公式对于你们来说可能就像中文一样……”。而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英文、日文等文字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如果是一般中国人生活中较少见到的文字,比如泰文或者阿拉伯文,人们还是会感到十分的奇特和神秘。
  
  泰文是表音文字,比较特别的是它把辅音写在中间,而元音围绕着辅音写在四周。下面这张图片是一部泰国电影的截图,大家能分辨出这段文字中的辅音和元音吗?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破解古代文字难就难在这些文字不同于任何已知的文字系统。古代文字被发现后,光是讨论这些文字是表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应该横着读还是竖着读,就够全世界的学者们争个面红耳赤了。下面三张图片分别是埃及象形文字、玛雅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图片。
  
  

古埃及象形文字



玛雅文字



楔形文字

看到这些神秘符号后,赞叹其精美之余,是不是觉得它们怪异得犹如外星文字一般?甚至有学者断言,这些根本就不是文字,只不过是古人画的一些装饰性的图案而已。但它们确确实实是记录了古代人类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文字系统,就像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中文和英文一样,只不过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书写方式。正常人学习一门跨语系外语时,在各种教材、字典和老师的帮助下,尚需一年半载时间才能阅读一段文字。相比之下,这些已经失传的古老文字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每一个符号的读音和含义、每一个句子所使用的语法完全都无从知晓。所以说破解古代文字是一个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
  
  但也只是“几乎”而已。
  
  在人类历史中,曾诞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用他们不可思议的智慧,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1798年跟随拿破仑远征军来到埃及的法国学者们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古埃及文明遗址。像本文开头的外星人一样,他们行走在城市和神庙的遗址之中,惊叹于古埃及人所取得的成就。学者们试着从布满神庙、石碑和神像上的象形文字中寻找古埃及历史的线索。然而,纵使众多的欧洲学者绞尽脑汁,这些已失传千年的古老文字却依然保持着沉默。
  
  在困扰了欧洲人24年后,终于有一位叫做让-佛朗索瓦.尚博永(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的法国人出色地破解了这个谜题。至此,以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的海量文献在沉睡了一千多年后可以再次被人们阅读和理解。一部完整的古埃及文明史也逐渐被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在全世界掀起了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埃及文化热潮。
  
  本文要为大家讲述的,就是破解埃及象形文字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不是所有的言语都要被书写,有时是需要去编织。
  
  印加的结绳文字第二章 远征
  
  1798年的五月,法国南部的土伦人头攒动,狭窄的街道里挤满了来来往往的身着蓝色军装的法国士兵。一个多月来,这些士兵从法国北部被陆陆续续调遣到这个有着橄榄园和棕榈树的南方海滨城市。他们的统帅拿破仑将军将要带领他们进行一场伟大的远征。在港口,由300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排成绵延一公里多的长龙,等待着法军登船。这次远征的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除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没有人知道这次远征的目的地是哪里。
  
  当然,拿破仑本人除外。
  
  于是,在五月的阳光下,等候在广场和港口的士兵和军官们议论纷纷,猜测着这次远征的目的地。莫非此次出征的目的地是英国?这些阴险的英国人自从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就四处拉拢欧洲各个君主国出兵干涉,还组织了第一次反法联盟,企图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绞杀在摇篮中。在第一次反法联盟被法国击溃后,不死心的英国人又利用自己的海上霸权封锁了法国所有的出海口。不彻底击败英国,共和国的利益就永远无法得到保障。虽然按照常理讲,进攻英国从英吉利海峡一侧出发更为方便,但也说不定这是拿破仑有意为之,用来迷惑英国人。
  
  如果不是英国本土的话,那么这次远征的目标一定是埃及。此时的大英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块殖民地就是被称为“王冠上的明珠”的印度。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这片富饶土地上的各种矿产和农作物通过海路被源源不断的运回不列颠群岛,维持着这个庞大帝国的霸权。虽然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通过埃及前往印度比绕过非洲好望角花费更高,但却可以节省约6000公里的路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只要占领了埃及,英国通往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的战略通道就会被切断,而且埃及也可以作为日后法国进一步征服亚洲的基地。
  
  在法军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天气却不给面子,一连几天都是狂风大作。在耐心等待了三天后,终于等来了一个适合出海的日子。1798年5月19日,随着拿破仑一声令下,法国舰队满载两万名士兵在土伦港扬帆起航。在离开港口后,一些军官暗暗盼望着拿破仑下达向西沿岸行驶的命令,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接着向北直捣英国人的老巢。
  
  很快,拿破仑的命令传达下来:舰队向东,驶入地中海。
  
  拿破仑对此次远征的目标如此小心地进行保密是有原因的:由海军上将尼尔森将军率领的英国舰队此时正游弋在地中海中,像一头猎犬一样四处寻找法国舰队的踪迹。正是因为自忖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对手,拿破仑才没有选择从英吉利海峡攻击英国,而是选择远征埃及这样的方式来间接打击英国。
  
  此时的法国正处于督政府的统治之下。督政府是当时掌握法国最高权力的机构,由五名督政官组成。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不受到这个充满野心的年轻将军的威胁,他们希望拿破仑离巴黎越远越好。如果拿破仑能在埃及战死沙场,那更是再好不过。于是,督政府很快就批准了这次埃及远征。
  
  随远征军一同出发的还有167名学者。和普通士兵一样,他们对这次远征的目的地一无所知。这些学者中包括了法国当时科学、艺术和工程领域中的众多精英,甚至还有几位世界顶级的学术大腕:数学家傅里叶(让你在大学里十分痛苦的傅里叶级数就是这家伙发明的),几何学家蒙日(创造了画法几何),和化学家贝托莱(发明了化学命名法)。
  
  如果法国舰队在地中海中被英国舰队逮到,法国的科学发展水平恐怕会立刻倒退十年。拿破仑很清楚这一点,他命令所有的学者按照不同专业混搭,分散在17艘船上,以避免所有的学者在战斗中被英国人来个一锅端。
  
  拿破仑冒着巨大的风险将国内如此众多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带去埃及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为了让这次远征看起来更像是一次科学考察而不是一次入侵。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相当的不靠谱,毕竟谁都不是傻子,科学考察用得着带几万名士兵、一百门大炮和一千两百匹战马吗?另外一种说法是拿破仑想效仿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建立一个类似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学术中心。还有人认为拿破仑是想要这些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论证建造苏伊士运河的可能性,从而将红海与地中海连接起来。
  
  不管拿破仑的初衷是什么,正是他的这一决定,在几年后点燃了欧洲人对古埃及文化的热情,同时也为一场破解古代埃及文字的竞赛拉开了帷幕。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18 22:38:38 
回复 
  作者:haishanchuan 回复日期:2011-04-18 22:31:06  回复
  
    不是所有的言语都要被书写,有时是需要去编织。
  ===============================================
  学术意义上的“文字”是有严格定义的,这种“结绳记事”很多情况下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文字。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18 22:42:00 
回复 
  忘了交代一句,主人公Champollion在很多中文资料里被翻译为商博良,在本文中为了尊重这个名字的法语发音,翻译为尚博永。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18 22:48:20 
回复 
  在离开土伦港之后,法国舰队驶向科西嘉岛,与在那里等待的另一路法军在海上会师。至此,法国远征军兵力达到了约四万人。接着拿破仑命令舰队全速前进,目标马耳他岛。
  

法军远征路线图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18 23:08:34 
回复 
  对于法国人来说,埃及是进攻亚洲的跳板,而马耳他岛则是进攻埃及的跳板。此时的马耳他岛正处于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的统治之下。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名字古怪的骑士团,它与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一起被称为中世纪三大骑士团,是欧洲历史上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军事组织。骑士团是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建立的军事组织,它融合了骑士阶层和修士僧侣的特征,骑士团成员身披修士长袍,而长袍下则是骑士的甲胄。他们平时像修士一样修行,战斗时则手持利剑长矛在战马上迎敌。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这些骑士团的实力越来越强大,而三大骑士团更是强可敌国,他们不听命于任何国王,直接接受教廷的命令。
  
  医院骑士团的全名是“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于1099年在耶路撒冷圣约翰教堂附近的医院里成立,最初的目的是救助受伤的朝圣者。正是在这一年,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夺取了圣城耶鲁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医院骑士团逐渐成为耶路撒冷王国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1187年,在决定耶路撒冷归属的哈丁之战中,阿拉伯世界的传奇领袖萨拉丁率领的穆斯林军队歼灭了耶路撒冷王国主力部队。医院骑士团在此役中几乎全军覆没,大团长穆兰(Roger de Moulin)战死。势不可挡的萨拉丁随后收复了落入十字军之手88年之久的耶路撒冷,基督徒创立的耶路撒冷王国分崩离析。从此,这座圣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基督徒的手中,直到今天。
  
  电影《天朝王国》描述的就是耶路撒冷王国这段历史,下面是两张电影截图。
  

圣殿骑士团



医院骑士团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18 23:15:31 
回复 
  随后医院骑士团来到了位于东地中海的罗德岛,并以此为据点继续抵抗穆斯林的西进。1522年,奥托曼帝国的苏里曼大帝携十万大军及四百艘战船,以泰山压顶之势对罗德岛展开强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只有七千名士兵的骑士团硬是抵抗了六个月,并使土耳其人付出两万人死亡的代价。最后,苏里曼大帝和骑士团达成了协议,同意骑士团成员在十二天内携带自己的武器自由离开罗德岛,同时保证岛上平民的生命安全。就这样,这位纵横亚非欧三块大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帝眼睁睁的看着骑士团成员们以这种体面的方式离开了罗德岛。
  
  在欧洲大陆漂泊了数年后,医院骑士团在1530年来到马耳他岛建立了马耳他骑士团国,每年象征性的向西西里国王支付一枚马耳他鹰币作为租金。在这里他们继续扮演着基督徒守护者的角色,将马耳他岛建设成为一座海上要塞,拦截过往的海盗和穆斯林船只。这时的骑士团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挂有骑士团八角十字旗帜的船只在整个地中海畅行无阻。
  
  1565年,苏里曼大帝派遣四万名士兵和两百搜战船围攻马耳他岛,骑士团在大团长瓦莱特(Jean de Valette)的率领下以七千兵力奋力抵抗。在长达四个月的围困中,土耳其人向这座岛上发射了十三万发炮弹,岛上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骑士团成员有一半战死。幸好一只8000人的援军及时赶来,彻底击退了同样损失惨重的土耳其人。这次史诗般的战役被认为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重大胜利,在后世的文艺作品和绘画中被多次歌颂,今天马耳他共和国的首都瓦莱塔就是以当时骑士团大团长的名字命名。
  
  在这之后,骑士团在马尔他岛上波澜不惊地度过了200多年,直到1798年6月拿破仑的到来。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18 23:17:49 
回复 
  这幅现存于凡尔赛宫的油画描述了1565年的马耳他之战中,土耳其人最终退去,骑士团成员们庆贺的场面。

题外话:
  
  今天刚好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在FBI的主页上出现了一张写有密码的纸片,FBI要求全世界的密码破解爱好者帮其破解。
  
  这两张写有密码的字条来自于12年前的一场凶杀案,死者的尸体被发现后,除了他口袋里的这两张写有密码的纸条之外,再没有其他的线索。纵使是神通广大的FBI,花了12年功夫也没能破解这两张纸条上的密码,因此干脆在全球范围内广发英雄帖,期望民间能有人破解这两张密码。
  
  虽然破解密码和破解古文字的性质并不相同,但二者还是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经常都是由一个已知的人名和地名入手,或者以一个重复出现的词作为突破口。FBI没能破解这两张纸上的密码我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在是太短了。毕竟可供分析的密文越长,破解的机会就越大。
  
  大家有兴趣可以试一试。

下面是今天FBI网站首页的截图

第二章 远征(连载2)
  
  拿破仑对马耳他岛可谓是志在必得。法军离开欧洲大陆时携带的淡水仅仅够使用一个月,绝无可能支撑舰队行驶到埃及。因此,马耳他岛就成了法军必须夺取的据点。6月9日,法军抵达马耳他岛,拿破仑向骑士团大团长霍姆佩施(Ferdinand von Hompesch)要求进港补充淡水,而大团长答复每次只能有两艘船进入港口,相当于变相地拒绝了法军的要求。天不怕地不怕的拿破仑立即命令舰队开炮,猛轰马耳他岛。法国人对马耳他岛的攻击也不是完全师出无名,毕竟马耳他骑士团曾经向参加第一次反法联盟的英国和西班牙提供过士兵和水手。
  
  6月11日清晨,法军士兵在马耳他岛西侧登陆。经过24小时的短暂交火后,西侧的岛民纷纷投降。接着,拿破仑和骑士团展开了谈判。也许是认为与基督徒作战有违骑士团成立的宗旨,再加上此时的骑士团成员有一半人是法国后裔,很快双方达成了协议,骑士团同意离岛。
  
  就这样,法国人兵不血刃的得到了这座全欧洲最为坚固的军事要塞,控制了通往东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在从骑士团手中接过主城瓦莱塔周围的数个要塞后,法国人也不得不承认,如果骑士团坚守这些历经数百年苦心经营的要塞的话,法军将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才可能占领马耳他岛。
  
  从下面这张卫星图中可以看到,瓦莱塔城外小小的海湾中有六座要塞,互为掎角之势,易守难攻。



其中一座要塞Fort St Elmo



另外一座要塞Fort St Angelo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20 22:59:08 
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离开马耳他岛的骑士团作为一个组织并没有消失。1834年,骑士团在罗马建立总部,更名为马耳他骑士团(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缩写SMOM),并在1994年成为联合国的永久观察员。作为一个准主权国家,马耳他骑士团已与世界上10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发行有自己的护照、货币和邮票。随着时代的改变,骑士团的军事色彩已渐渐褪去,而它的主要任务也再次回到了1099年建立之初的宗旨,即“守卫信仰,援助苦难”(Tuitio Fidei et Obsequium Pauperum),成为了一个慈善机构。
  
  下图为马耳他骑士团在罗马的总部,马耳他宫(Palazzo Malta)。注意地面和墙上的八角十字符号,这是马耳他骑士团的标志,又称马耳他十字。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20 23:01:35 
回复 
  在马耳他岛短暂停留的一个星期里,拿破仑建立了临时政府并宣布马耳他为法国属地。同时拿破仑给突尼斯、的黎波里和阿尔及利亚的统治者发出信函,要求他们立即释放所有的马耳他籍的奴隶。虽然这些马耳他奴隶昨天只不过是一个小小地中海岛国的岛民,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臣民,任何奴役共和国臣民的行为都必将招致严厉的报复。要知道,拿破仑此时不过是共和国的一个崭露头角的将军,然而其王者霸气已经隐约可见。
  
  据说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一名罗马人可以任意穿行于已知世界所有的国家中,在遇到危险时,只需说出“Civis Romanus”这两个词,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不受到威胁。这两个魔咒一般的词语意为“我乃罗马公民”。罗马帝国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每个人都知道,任何伤害罗马公民的行为都一定会招致帝国的报复。有着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这两个简单的词语成为了一个普通人可以携带的最佳护身符。此时才刚刚29岁的拿破仑,已经立志将法兰西打造成为一个像昔日的罗马帝国一般强大的超级大国。
  
  即使是在今天,从一个国家保护自己国民的能力和意愿,我们仍然可以它的综合国力做出粗略的判断。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可以派前总统亲身远赴朝鲜解救被扣押的平民记者,也可以紧急空降三名狙击手到万里之外的印度洋解救被海盗劫持的船长。美国政府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它的公民:当你们在国外遇到麻烦的时候,美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在留下了4000士兵留守之后,6月19日,拿破仑率领法军离开了马耳他岛。在驶离港口后,拿破仑终于宣布了此次远征的目标:亚历山大港,埃及。
关于本文的标题
  
  不知道为什么,在书店里见到的关于埃及的书很多都是《埃及法老十大未解之谜》、《埃及文明探秘》、《金字塔来自于外星》之类的。
  
  而我希望我写的这篇文章是以历史真实事件和人物,以及主流学术界对于埃及文明的研究作为基础。因此我的文章里不会出现“古埃及寺庙壁画上有两个电灯泡,说明埃及在几千年前已经有了电力”这种不被主流学术界接受的内容。因此我给我的文章起了个不是很“探秘”或者“未解之谜”的标题。
  
  感谢所有看帖的朋友,我会持续更新。但业余时间实在有限,争取做到每周一更新,时间多就每周两更新。

作者:最精锐轻骑 回复日期:2011-04-23 08:45:59 
回复 
  那个含-〉汉的不适合作为证据啊
  汉朝之前,我们这里称华夏啊
  汉只是汉水上的汉中,刘邦的王朝由汉而兴起。
  另外,古音和现在的发音相差肯定很大,普通话的历史很短。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23 12:41:17 
回复 
  第二章 远征(连载3)
  
  行驶在东地中海上的法国舰船依然小心翼翼,生怕遇到尼尔森率领的英国海军。虽然法国有着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但海洋却仍然被英国人所主宰。每次有水手望到有船只在海平面上出现,全军都会立即进入紧张的战斗状态,准备与英国人决一死战。然而,每次等到来船驶近之后,都被发现不过是来往的商船而已。
  
  此时的尼尔森正在地中海中四处寻找法国舰队的下落。自从接到拿破仑在土伦港集结兵力的情报后,这位海军上将就率领舰队等候在邻近海域,准备拦截法军。谁知,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法国舰队恰好与尼尔森的舰队擦肩而过,而尼尔森对此却浑然不觉。尼尔森左等右等也等不来拿破仑,直到法军在马耳他附近出现的消息传来,他才知道已经错过了法军。根据法军夺取马耳他的举动,尼尔森推断法军的目标是埃及,于是下令舰队掉头向东行驶。在这里,尼尔森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推断法军已经领先自己五天的路程,而实际上法军仅仅领先英军两天。因此,英军选取了一条直线航路,全速前进,直扑亚历山大港。
  
  6月28日,急匆匆赶到亚历山大港的英国舰队却扑了个空,这里一个法国人的影子都没有。尼尔森心中一惊,认定自己被拿破仑骗了,法军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奥托曼帝国。英国舰队又掉头北上,直奔小亚细亚追寻法军。
  
  真实的历史有时比虚构的电影情节还要精巧。英国人刚刚离开亚历山大港还不到24小时,法军派出的侦查船就于6月29日晚抵达这里。听到英国海军刚刚离开的消息,拿破仑也不敢大意。在法军主力于7月1日傍晚到达之后,尽管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拿破仑还是命令立即登陆。此时的拿破仑仿佛已经可以听到尼尔森在自己脖子后的呼吸声,法军一刻不踏上陆地,他紧绷的神经就一刻无法放松。
  
  登陆行动在亚历山大西边的一片海滩展开。这里暗礁遍布,除了喜欢冒险的拿破仑以外,恐怕没有人敢在未经侦查的情况下选择这里登陆。法军船只停泊在离岸边约五公里的海上,士兵们先登上登陆用的小船,然后要再花四个小时才能抵达岸边。在这个雷电交加夜晚,一艘艘登陆小舟在翻滚的海浪中艰难的驶向岸边,不时有不慎落水士兵的呼救声划破夜空。经过一整夜的紧张行动后,终于来自东方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这片北非海岸的沙滩,法国士兵仍在匆匆忙忙地从船上卸下各种军用物资。火炮、木桶和各种工具很快便堆满了整片沙滩,在清晨的阳光下闪耀着点点光辉。恰好在这时,几名身穿阿拉伯白色长袍的当地居民来到海边做早祷告。出乎法军的意料,这些埃及人漠然看了几眼这些忙碌的入侵者后,便径直穿过惊讶的法军士兵,到海边平静的清洗自己的身体,随后面向东方跪下开始祷告。完成祷告后,他们便无动于衷地离去了,仿佛这些前来征服自己国家的军人和自己全无关系。这种面对侵略者漠然而麻木的神情,数十年后法军还将在更遥远的东方再一次遇到。
  
  等不及所有的士兵完成登陆,甚至等不及水和食物被卸下船,拿破仑就急匆匆地带领3个师的兵力直奔亚历山大港。几个小时之后,拿破仑占领了亚历山大港。
  
  法国学者们直到7月4日才踏上埃及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旅程。一个多月来陪伴他们的食物只有单调的饼干和熏肉,还要忍受船上狭小的空间和晕船所带来的不适。随行的士兵们对他们也并不友好,登陆之后更是少人有关心,大部分学者被带到亚历山大城外后就被扔下不管。你看,公费出国考察也不全都是好事。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23 14:43:23 
回复 
  自从九百年前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后,就绝少有欧洲人踏上过埃及的土地。为数不多的一些欧洲商人也仅仅停留在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亚历山大和开罗。即使在这里,他们也要有全副武装的护卫陪同才敢出门,而三角洲以南的地区则完全是未知的世界。因此,远征军中的每一个人——士兵,学者,还有拿破仑本人——对于埃及的印象都还停留在九百年前希腊和罗马旅行者对埃及的描述中:肥沃的土地,繁荣的城市,华美的神庙,以及有着70万卷藏书的宏伟图书馆。
  
  在得知此行的第一站是亚历山大港之后,学者们异常兴奋。亚历山大是古代世界的一座传奇城市。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或者说解放)埃及之后,于公元前332年建立了这座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海港城市地处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是古代整个地中海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并在将近一千年里一直是埃及的首都。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亚历山大灯塔便座落在这里。这座灯塔高度超过120米,相当于大约40层楼高度,从公元前247年建成起至公元956年被地震摧毁的一千多年里,一直用塔顶的火焰为来往的船只指引方向。它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一个不是为国王或神明,而是为大众建造的奇迹。
  
  亚历山大灯塔由希腊建筑师索斯特拉特(Sostratus)设计。传说当时的国王托勒密禁止他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灯塔上,于是他涂了一层石膏板在灯塔基座上,石膏板上刻着国王的名字。数百年后,石膏板逐渐破损脱落,下面露出了建筑师偷偷刻在灯塔基座上的铭文:
  
  “来自克尼多斯的索斯特拉特,德克西佛之子,献给保佑海上船只的神们。”
  

下图是亚历山大灯塔的3D复原图

 
  
  
第二章 远征(连载4)
  
  除了灯塔之外,亚历山大图书馆也是这座城市在古代世界如此负有盛名的原因之一。亚历山大图书馆建造于约公元前300年,而建造它的目的只有一个:搜集全人类所有的知识。为此历任国王不但花费重金到欧洲各地采购图书,同时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的船只上所有的图书都被强行扣留,在被送去图书馆抄写完成后,一份复制品会归还原主,而原件则会永远留在亚历山大图书馆。这种对于书本近乎疯狂的搜集很快便使得亚历山大图书馆成为了古代世界中学者云集的的学术中心。欧几里得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几何原本》,埃拉托色尼在这里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误差不超过2%),静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创始人阿基米德曾在这里求学。
  
  当法国学者们怀着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种种憧憬,兴冲冲地进入亚历山大时,看到的却只是一个有着6000多名居民,破败不堪的城市。灯塔和图书馆早已不知去向,学者们所期待的神庙和古建筑也完全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简陋的房屋和狭小的街道。只有一些从古建筑废墟中残存下来的,已经被当地人用来做门槛和石凳的刻有古埃及文字的石块,还在提醒着法国人这座城市的古老历史。亚历山大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
  
  造成亚历山大衰落的原因多种多样: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相继入侵,频发的大地震,中世纪肆虐的瘟疫,以及尼罗河的改道造成的水源短缺。亚历山大灯塔在公元956年的大地震中被严重摧毁,1303和1323年的另外两次地震将它彻底变成了一堆废墟。1480年,当时的苏丹盖贝依利用灯塔废墟中的石材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城堡。这座城堡历经战火之后保存到了今天,被称作盖贝依城堡。
  
  下面的图片来自于法国学者回国后,于1809至1829年20年间编撰的巨著《埃及纵览》(Description de l’Egypte)中。这部23卷的巨作由约160名学者编写,对埃及古建筑、人文及自然景观的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配有大量精美的手绘图。从这些插图中,我们可以透过当年法国学者们的眼睛,感受18世纪末的埃及。
  
  

学者们绘制的亚历山大地图



亚历山大港口



亚历山大城外



亚历山大城内建筑一



亚历山大城内建筑二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30 16:26:44 
回复 
  下面是盖贝依城堡的图片。

当年法国学者看到的盖贝依城堡



今天的盖贝依城堡远景



今天的盖贝依城堡近景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30 16:30:10 
回复 
  与灯塔相比,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下落则成了一桩历史悬案。亚历山大图书馆并没有留下哪怕是一丁点的实物证据。今天我们对它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于古人的描述,甚至连它的外观、建造位置、是一幢单独的建筑还是附属于缪斯神庙也没人知道。关于图书馆的毁灭有三种说法,元凶分别指向凯撒大帝、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和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哈里发奥马尔。
  
  第一种说法:凯撒大帝意外焚毁。
  
  公元前48年,在罗马帝国内战中被凯撒击败的庞培逃至埃及。惧于凯撒的威名,庞培才刚一下船,年仅十三岁的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就将其杀死,准备将人头送给凯撒作为礼物。两天后赶来的凯撒看到庞培的人头却勃然大怒,因为庞培虽然是自己内战中的敌人,但这个比自己大六岁的男人毕竟也是自己曾经的盟友和唯一的女婿。凯撒大帝赐死了行凶者,并介入了托勒密十三世与自己的姐姐克丽奥帕特拉之间的埃及王位之争。后面的故事大家十分熟悉了:克丽奥帕特拉身裹毛毯,夜间潜入凯撒住处,凭借自己的美貌得到了凯撒的支持。在随后的埃及内战中,托勒密十三世兵败身亡,克丽奥帕特拉登上王位,史称埃及艳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据说在这场战争中,凯撒大帝放火烧毁敌人舰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大图书馆也给烧掉了。虽然在凯撒亲自执笔的《内战记》中并没有提到图书馆被焚毁的事情,不过如果换了是你不小心烧掉了保存全人类智慧的图书馆,恐怕你也不会把这件事写入博客中去吧。
  
  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拍领导马屁的时候千万不要拍到马腿上。
  
  第二种说法: 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破坏。
  
  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后一位统治完整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基督教于公元380年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作为一名狂热的基督徒,狄奥多西在公元398年至391年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宣布所有其他的宗教为非法,并下令摧毁帝国范围内所有异教庙宇。公元391年,亚历山大城的主教拆除了城中的一座神庙,并将其所供奉的神像抬上大街进行公开羞辱,这种行为导致了异教徒的暴动。异教徒们据守在塞拉皮斯神庙内,将其变为对抗基督徒的堡垒,并将劫持的基督徒在神庙内杀死。亚历山大的主教将情况报告给了皇帝,并很快得到回复:“神庙内的异教徒可以得到赦免。但神庙,必须被摧毁。”皇帝的手谕在神庙外被大声宣读,基督徒们山呼万岁,立即攻入神庙。狂热的人群冲到塞拉皮斯神像面前时却开始踌躇,因为据说凡人一旦触摸到塞拉皮斯的神像,天空将会塌陷。僵持一段时间后,一名大胆的士兵在主教的唆使下将手中的斧子掷向神像。伴随着人群惊恐的叫声,斧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准确的击中了神像的头部。片刻后,原本惊慌失措的人们发现神庙外的天空纹丝未动,一拥而上将神像砸了个粉碎。随后,整座神庙被夷为平地。据说和神庙一起被摧毁的还有建在神庙内的一座图书馆,但人们无法确定这座图书馆是否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要以为把事情搞大就能解决问题。
  
  第三种说法:哈里发奥马尔下令焚毁。
  
  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将它变成了自己庞大帝国的一部分。一位阿拉伯将军在亚历山大发现了图书馆内海量的藏书后,向远在麦加的哈里发奥马尔请示如何处理。奥马尔答道:“如果这些书本的内容与古兰经相违背,那么它们就是异端邪说;如果它们的内容与古兰经相同,那么它们就是多余的。”接到命令的将军把图书馆内所有的书本分发到全城的澡堂作为燃料使用。图书馆内的藏书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全城的人整整用了六个月才将它们全部用光。就这样,记载着古代世界所有智慧的书本都变成了火炉中的灰烬。不过,这种说法也是受到史学界质疑最多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事都向领导汇报也不一定是好事。
  
  以上就是关于亚历山大图书馆毁灭的三种说法,在新的考古证据被发现之前,大家也只能从从中挑选一个作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结局。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30 16:35:14 
回复 
  20世纪70年代,埃及人决心重建亚历山大图书馆,恢复这座城市往日的荣耀。由于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外形并没有记录流传下来,埃及政府只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最后在一千四百多个方案中,来自挪威的一家设计事务所的方案被选中。2002年,这座花费两亿美元重金打造的图书馆正式开放。新亚历山大图书馆融合了古典和现代的建筑元素,外立面上刻有120种不同语言书写的文字。

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外立面



外墙上刻有多种不同的文字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4-30 16:40:40 
回复 
  更正一下:“亚历山大城内建筑二”这张图片应该是亚历山大海边的一处建筑,而非城内,刚敲字敲错了。
  
  这次的更新本应该是和上次的一起发的,但上次发了一半没发完。可能大家要翻翻上一页的内容才能前后连贯起来,呵呵。
  
题外话:Veni, Vidi, Vici
  
  凯撒大帝将埃及艳后扶上王位后,继续北上至小亚细亚征讨背叛罗马的本都(Pontus)王国。秋风扫落叶一般,凯撒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彻底击溃了叛军。在给罗马的信中,凯撒写下了那句简洁有力、霸气十足的短语“Veni, Vidi, Vici”。
  
  这句短语无论是翻译成中文还是英文,都会丧失原有的韵味,变得略显臃肿。(中文:我来,我见,我征服。英文: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楼主曾十分困惑,为何拉丁原文表达同样的意思却只需要三个单词。后来学了一段时间拉丁语系分支之一的法语,才大概明白其中的缘由。
  
  在法语中,动词会根据主语人称的不同进行复杂的变位。比如法语中的“去”是aller,但如果主语是我,我们,你,你们,他/她,他们/她们的时候,这个动词要分别变形为vais, allons, vas, allez, va, vont。
  
  你是不是很想问为什么要这么折腾?
  
  我当时也问了,老师说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赶紧去背。
  
  这种动词的变位虽然很繁琐,但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可以省略主语,反正可以从动词的变位中猜出主语是什么。比如法语中的allons-y,虽然没有出现主语,但由于allons是与“我们”相对应的动词形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走”。同样,vas-y中的vas是与“你”对应的动词形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去吧”或者“你去做吧”。
  
  不过请大家注意,在现代法语中这种省略主语的情况只限于命令式。要探讨在句子中普遍省略主语的情况,就要拿同样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来举例了,不过其原理和上面讲的法语中的情况是相同的。
  
  大家有没有听过迈克尔杰克逊那首“We are the world”的西班牙语版?这首歌的名字到西班牙语版中变成了“Somos el Mundo”,如果硬生生直译成中文就是“是世界”。但由于somos是与“我们”相对应的动词变位,所以这三个的单词的意思应该是“(我们)是世界”。
  
  回到开头凯撒写下的三个单词,它们分别是拉丁语中Venire(来),Videre(看),和Vincere(征服)的第一人称完成时变位。因此,凯撒可以用如此简洁的方式向世人宣告自己不可战胜的力量。
  
  语言真的是一样很有趣的东西。
在亚历山大,学者们唯一有价值的发现是两座高达21米,刻满了象形文字的方尖碑。方尖碑是一种具有鲜明埃及特色的建筑物,通常上面刻有国王的丰功伟绩,被竖立在神庙的入口两侧。这些细长的方尖碑棱角分明,外形简洁而优美,在现代建筑中,仍然有不少纪念碑采用这一造型,例如著名的华盛顿纪念碑就完全采用了埃及方尖碑的造型。
  
  在亚历山大被发现的这两座方尖碑后来被称为“埃及艳后之针”(Cleopatra’s Needle),虽然事实上它们与埃及艳后并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于公元前约1500年被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is III)竖立在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位于今天的开罗附近)一座神庙的入口处。方尖碑的四面各刻有一列竖排的象形文字,记录下了法老的赫赫战功。图特摩斯三世一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征服了西起利比亚沙漠,东至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广袤地区。在他的统治下,埃及盛极一时,堪称当时的超级大国,图特摩斯三世也被称为“埃及的拿破仑”。不过如果古埃及文明能够延存至今的话,他们的历史课本里也许会写道“拿破仑,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称为法国的图特摩斯三世”。
  
  公元前1500年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我们需要把这个抽象的数字放进历史的坐标轴中,才能体会到它的古老:在这个时期,中华文明刚刚进入商朝,古希腊文明还要等700多年才会出现,罗马共和国还要等900多年才会出现,而用来命名他们的埃及艳后还要再过1400多年才会出世。先别急着惊讶,现存于世的最古老的方尖碑建造年代还要再往前推移五百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夏朝的早期。不过遗憾的是,不同于有着大量实物考古证据支持的埃及历史,夏朝的存在与否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
  
  两座方尖碑在它们的出生地静静地矗立了三百年后,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利用两座方尖碑剩余的空白处,在原有的一列文字两旁又刻上了另外两列象形文字,记述下了自己在位时的功绩。拉美西斯二世之后,这对方尖碑又度过了七百年的平静生活,直到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战火所及之处,墙倾柱倒,赫利奥波利斯几成废墟。这对方尖碑很有可能在这时已被推倒在地,埋于沙尘之中,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这一等,又是五百多年。在这五百多年中,前来埃及求学的柏拉图在它们身边匆匆走过,将埃及从波斯人手中解放出来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它们身旁飞驰而过。终于,在公元前12年,这对孪生兄弟被罗马人运到了亚历山大的一座神庙中。在随后的1800多年的岁月里,它们又依次经历了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直到1798年被法国学者发现。
  
  这对方尖碑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1878年,两座方尖碑中的一座被英国人带到了伦敦,竖立在泰晤士河畔的维多利亚筑堤(Victoria Embankment)之上,并躲过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的轰炸。另一座方尖碑则在1881年乘坐蒸汽船被带到了美国,并被竖立在纽约的中央公园中。
  
  在三千五百年的漫长生命中,这两座方尖碑经历了一个个文明的崛起与衰落,目睹了一代代英雄人物的出现与老去,看尽了人世间的种种战争与残杀、欢乐与痛苦、忠诚与背叛,伴随着人类从原始时代一路走到太空时代。盛装的埃及艳后曾在它们身旁走过,铁甲银盔的十字军曾在它们脚下与萨拉丁激战;二战中德国轰炸机群丢下的炸弹曾在它们四周爆炸,恐怖分子驾机撞向世贸大厦的浓烟曾遮蔽它们头顶的天空。今天,这两座方尖碑依然隔着大西洋分别伫立在纽约和伦敦,默默注视着人类继续创造新的历史。
  
  下面是伦敦和纽约方尖碑的图片,大家有机会到这两个地方旅游的话,一定要抽出时间去看一下这两座方尖碑。(被称为“埃及艳后之针”的方尖碑一共有三座,还有一座在巴黎的协和广场,它的故事后文会讲到。)
  

伦敦的方尖碑



纽约的方尖碑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5-08 18:12:58 
回复 
  本次更新应为: 第二章 远征(连载5)
  
  刚才忘记写了。

作者:名都妖女 回复日期:2011-05-08 19:15:59 
回复 
  好贴,留记号~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5-08 20:29:31 
回复 
  
  法国学者们对刻满碑身的象形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这些文字背后所隐藏的含义要再过20多年才会被揭开,一个频繁出现的椭圆形符号还是引起了法国人的注意。这个符号由一个椭圆形外加一条横线组成,椭圆形内写有数个象形文字。法国士兵根据这个符号的外形,将它叫做“弹壳”(Cartouche)。
  
  法国学者这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椭圆徽章内所写的是埃及法老的名字,它们日后将会成为破解埃及文字的关键线索。这个椭圆形符号在古埃及文中意为“被阳光所环绕的一切”,当法老的名字被写入其中之后,它便成为一个护身符,保护法老不受伤害,在死后得到永生。
  
  在古埃及文化中,名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埃及的创世神话中,创世之神普塔(Ptah)先为世间万物取了名字,当他将这些名字一一念出的时候,与其对应的事物就被依次创造出来。在古埃及人眼中,一样事物的名字决定了它的属性与特点,甚至存在本身。
  
  在另一则神话中,女神伊西斯(Isis)用泥土和太阳神的唾液制造了一条毒蛇,放在太阳神(Ra)的必经之路上。太阳神被毒蛇咬过之后,疼痛难忍,前来向女神求助。女神告诉太阳神,要想治愈创伤,必须先将他真实的名字告诉她。太阳神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每个名字分别对应白昼的一个时刻,但他还有一个最隐秘的名字,乃是他全部神力的来源。太阳神岂肯把自己最大的秘密轻易告诉他人,于是他在女神耳畔轻声讲出一个假名,期望可以蒙混过关。聪明的女神早已料到这一招,警告太阳神如果不将他的真名讲出,自己的咒语就无法发挥作用,毒蛇的咬伤将永远无法治愈。疼痛难耐的太阳神无奈将自己的真名讲出,女神在自己咒语中加入太阳神的真名,立刻治愈了他的创伤。女神用这种方式巧妙的得知太阳神的名字,从此拥有了与太阳神同等强大的神力。
  
  名字是如此的重要,法老纷纷将自己的名字用神圣的象形文字书写在神庙中。在法老死后,由祭司在神庙中将这些名字念出,法老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灵魂听到自己的名字,便可以前来享受后人的祭拜和供奉。对于法老来说,在尘世中的生活是短暂的,只有在死后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如果留在世间的名字被擦去,则意味着自己无法获得死后的永生,这无疑是另外一次死亡。
  
  图特摩斯三世在登基后,就曾将前任法老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的名字在所有的神庙、纪念碑,甚至是她本人的陵墓中统统擦去,宣判了她的第二次死刑。这也是平日在人世间至高无上的法老们最为恐惧的一种惩罚。
  
  难怪另一位法老曾虔诚的用象形文字写道:
  
  “愿它(我的名字)永远不被擦除,永远不被冲洗,永远不被击碎,永远不被覆盖。愿它永不消失,如果不幸丢失,我必将重新制作,令其崭新如初。”
  

纽约的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椭圆形徽章



另外一处建筑物上的椭圆徽章特写,里面写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称号

第三章 奴隶军团统治的国度(连载6)
  
  当学者们在亚历山大城里四处乱逛的时候,拿破仑也没闲着。在占领了亚历山大后,他立即起草了一份公告,并命令随行的东方学家帕哈迪(Venture de Paradis)将其翻译成阿拉伯文。帕哈迪利用自己在突尼斯学到的阿拉伯文,再加上中途加入远征的马耳他人的帮助(马尔他人讲一种阿拉伯方言),成功的将拿破仑的公告翻译成了蹩脚的阿拉伯文。为了测试这份公告的效果,法国人将几名当地阿拉伯人“邀请”到自己的船上,请人将阿拉伯文版的公告读给他们听。也许是因为这几位阿拉伯人没有胆量当面嘲笑侵略者的公告,法国人对这次测试的效果非常满意。拿破仑也同样自信满满,马上下令印刷4000份公告分发出去,将它们视为法军宣传的重要手段。
  
  在公告中,拿破仑表示法军来到埃及并不是为了破坏他们的宗教和信仰,而是为了将埃及人民从腐败的统治者手中解放出来。接着,拿破仑表示自己以及其他法国人都是虔诚的穆斯林,而且他们曾经攻入罗马推翻教皇的统治。关于后半句,拿破仑倒是没有说谎。就在五个月前的意大利战争中,他曾囚禁了教皇皮乌斯六世(Pius VI),并将其押解回法国。最后在公告的末尾,拿破仑也没忘记威胁道,任何胆敢反抗法军的人都将从世上彻底消失。
  
  当这份公告沿着尼罗河流传开来后,埃及人愤怒之余,也不禁有些困惑。七百年来,穆斯林世界对于身披十字、以上帝之名作战的基督教军队并不陌生。但这一次的入侵者,却似乎有些不同。作为一个传统基督教国家的将军,为什么拿破仑竟然如此公开地宣称自己是穆斯林?为什么法国人竟然胆敢逮捕自己的宗教领袖罗马教皇?除此之外,公告中一些词汇也让埃及人感到无法理解。这不能全怪帕哈迪的翻译水平,因为此时法国人脑中的许多思想和概念在阿拉伯语中还没有对应的词汇。
  
  为了理解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暂缓一下埃及之旅的脚步,回过头来看一下过去的一百年中欧洲究竟发生了什么。
  
  1798年之前的一百多年间是欧洲的启蒙时代。在这百余年中,人们不再盲从世俗和宗教的权威,开始用自己的头脑独立地思考,理性的思维受到普遍崇拜,因此启蒙时代也被称为理性时代。启蒙运动的浪潮释放出了人类最具威力的武器——自由思考的头脑。束缚欧洲人千年之久的思想枷锁被抛开,千万颗开始独立思考的头脑在百年间迸发出璀璨的光芒,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西方文明凭借启蒙运动中科技与思想井喷式的发展,在世界文明的竞赛中一骑绝尘,将其他文明远远甩在身后,并将这一优势牢牢地保持到了今天。
  
  在这段时间跨度大致相当于从清朝康熙至乾隆统治(1662-1795)的时期中,无数关于物理、数学以及力学方面的著作在欧洲问世,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翻开大学里的高等数学和物理课本,你会惊讶于有如此之多的定理都是以这个年代的科学家命名:牛顿、莱布尼茨、拉格朗日、拉普拉斯、伯努利、欧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主义的思潮很快便蔓延至社会、经济和宗教领域。既然纷繁复杂的宇宙都可以运行于几条简洁的物理规律之上,为什么人类社会的运行不能找到相应的规律和准则呢?于是,《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和《国富论》等一系列关于人类社会的著作纷纷发表。
  
  在这个崇尚理性的时代,没有什么是不能质疑和挑战的,包括曾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督教。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基督教和教会进行抨击的言论此起彼伏,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更是对《圣经》和基督教进行了无情的嘲讽,甚至说“当第一个傻子遇到第一个骗子时,宗教就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自然神论者(Deist),即相信存在一个超乎自然的力量创造了宇宙,但在这之后便不再干涉世界的运转。
  
  在今天,当我们面对十八世纪的世界地图时,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到当年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氛围和心态。在西方,欧洲各国民智广开,各种思潮泉涌而出,科技进步的速度更是要以天来计算。而在大陆的另一端,清政府却忙着禁书毁书、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
  
  让我们来随意截取几个年份来简略对比一下,在这个中国正值所谓康乾盛世的时期内,欧洲人做了些什么:
  
  康熙五年,法国科学院成立。
  
  康熙十二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能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
  
  康熙十五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菌。
  
  康熙二十六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雍正六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利采用恒星光行差法计算出光速为301000公里每秒。
  
  乾隆十年,荷兰科学家穆申布鲁克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容器。
  
  乾隆十三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说。
  
  乾隆二十七年,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奠定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乾隆四十一年,亚当•史密斯发表《国富论》,现代经济学诞生。同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影《盗梦空间》中的柯布说的没错,世界上最顽固、最具传染性的病毒,是人的思想。凭借一个念头,人类可以建立一座城市,可以打破一切规则,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作者:无性大象 回复日期:2011-06-04 22:44:55 
回复 
  楼主,隔壁的《 《读史笔记本》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修改扩充版)》,已经剧透了埃及文的破解过程。由于他的文章的主旨是写基督教,所以我就把我的关于埃及文的问题提给你。
  
  破译埃及文的钥匙,是拉美西斯(Ramesses),其中的【拉】(Ra),在埃及文中只有辅音R,没有元音a;而且【拉】(Ra)的写法,是圈中加点,与甲骨文中的【日】几乎一摸一样;【日】的辅音R,与【拉】的辅音 R 又相同,是否可以认为埃及文和中文有相通之处?
  

作者:sfp2086 回复日期:2011-06-05 06:38:11 
回复 
  
  来,让我告诉你古埃及象形文字是怎样被破解的  整理版:
  
  http://xunread.com/go.php?id=5436c4f2-e48d-45ad-9399-ea252805f0fd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6-05 12:06:48 
回复 
  作者:无性大象 回复日期:2011-06-04 22:44:55 
  
    楼主,隔壁的《 《读史笔记本》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修改扩充版)》,已经剧透了埃及文的破解过程。由于他的文章的主旨是写基督教,所以我就把我的关于埃及文的问题提给你。
    
    破译埃及文的钥匙,是拉美西斯(Ramesses),其中的【拉】(Ra),在埃及文中只有辅音R,没有元音a;而且【拉】(Ra)的写法,是圈中加点,与甲骨文中的【日】几乎一摸一样;【日】的辅音R,与【拉】的辅音 R 又相同,是否可以认为埃及文和中文有相通之处?
  =====================================
  
  我不确定你说的“埃及文与中文有相通之处”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说的“相通”的意思是指两者都是象形文字,发展过程中有相似之处,那没错。
  
  如果你的意思是像本版的那个“中国人是埃及人后代”的神贴一样,说中文来自于埃及文,那我就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埃及文中没有“Ra”这个词,这只是西方人用拉丁字母对埃及文的转写。中文在近代以前也没有“Ri”这个拼音,只有“日”这个字。所以你说的“日”和“拉”的辅音R相同只能说是当两种风牛马不相及的文字中的“日”字被转写为拉丁文时,刚好使用了同样一个拉丁字母“R”。
  
  其次,古埃及文中代表“太阳”的这个字究竟怎么念,根本没人知道。“Ra”的这个发音是后人的推测,来自于科普特语(Coptic)。同样,古代中文中的“日”字究竟怎么念也没人知道。拿“日”字的现代中文读音的拉丁字母拼音和已经失传的埃及文字的推测读音的拉丁字母转写比较,实在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大家自己算一下,这中间到底绕了多少个弯。
  
  第三,退一万步讲,“R”是一个很特殊的字母,同样的一个“R”,在不同语言中的发音有天壤之别。“Ra”在法语中的发音类似于“哈”,西班牙语中接近于“拉”,英文大家都懂,我就不说了。
  
  第四,再退一万步讲,就算两种语言千千万万个单词中刚好有两个词发音一样,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看过一本书里说,澳洲一种土著语中“狗”这个单词刚好也是“dog”,但如果据此得出结论这种语言是英语演变而来,或者相反,无疑是十分荒谬的(很久以前看的,出处欠奉,好像是《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五,关于两种文字中太阳的写法都是圆圈中间加一点。我觉得这真的没什么好说的。文字都是由简单的图画演变而来的,图画当然是按照大自然的样子来画了。如果你知道某个民族早期的文字中的太阳是三角形里面加一点,我才会觉得奇怪。
  
  可能对你想要表达的意思理解有误,就索性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欢迎讨论。第三章 奴隶军团统治的国度(连载7)
  
  在人类历史中有这样一些年份,它们或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或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因而被深深地烙上了特定的印记。某种程度上,组成这些年份的几位数字就足以让人回忆起一段传奇的历史,或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年代。这样的年份包括世界史中的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1776(美国独立)和1939(二战爆发),或是中国人更为敏感的1840、1931和1949。
  
  1789也是这样一个年份。它代表着一个理想与鲜血并存、激情与恐怖相伴的年代。这一年,在启蒙运动释放出的种种思想催化剂作用下,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召开。就像大家从中学历史课本里知道的一样,这次会议不欢而散。第三等级的代表们索性自己组成了国民议会,开始处理国家事务,并将多项征税宣布为非法。
  
  这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很尴尬。自古以来,国家的全部权力都属于国王,除了上帝之外,国王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一个国家就是一位国王的私有财产。而现在,国民议会却要开始以人民的名义代替路易十六行使国家主权。首鼠两端的路易十六没能果断的宣布国民议会为非法,而是以场地装修为借口关闭了国民议会所在会议大厅。国民议会将会议地点搬到了一个室内网球场,发誓在为法国制定出一部宪法之前绝不解散议会,史称“网球场宣言”(Tennis Court Oath)。
  
  1789年7月初,调入巴黎的皇家军队激怒了原本就对国王不满的巴黎市民。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国王下令军队撤退。胜利了!反革命分子的阴谋被挫败!法国人尝到了暴力的甜头。这次暴力行动就好像核弹中开启链式反应的第一颗裂变的原子核一样, 在接下来的数年间在整个法国掀起了一片不可逆转的暴力狂潮。
  
  1789年8月,国民立宪议会(即原先的国民议会)发表《人权宣言》,宣布人们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但议会代表们在这份神圣的宣言上签字时,并没有想到,这场以自由和平等之名开始的大革命将会给法国带来无尽的杀戮和鲜血。
  
  在革命热情的鼓舞下,国民制宪议会很快就着手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但不久革命的热情就演变为宗教式的狂热。革命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人民”和“自由”就像神的名字一样成为抽象而又神圣的符号,没人说得清它们的确切含义,但反对这两个字眼的一定是罪不可恕的异教徒。
  
  为了建立一个美好的新世界,革命者们疯狂地砸烂了和旧世界有关的一切事物。
  
  教士和贵族的封建特权被取消,所有标志贵族身份的服饰和事物被一律禁止,历代国王的陵墓被全部捣毁。教会赖以生存的什一税被废除,教会的土地被收归国库,教堂也在几年后被统统关闭。人们之间不得以“您”相称,而必须使用“你”,因为前者代表腐朽的封建制度。甚至就连历法都被认为与旧制度下的宗教有过多瓜葛而被换成新的共和历法(雾月、热月等月份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城镇和建筑物的名字也纷纷被改得更加符合革命思想,例如里昂被改名为解放城,圣母院被改名为理性庙。
  
  作为封建君王的路易十六自然也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关于这位现在被称为公民路易•卡佩的前国王是否有罪,革命者陷入了激烈的辩论之中。坚定的革命者罗伯斯庇尔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路易必须死,因为祖国需要生》,随后国民公会投票判处路易十六死刑。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押往革命广场,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被处死。另一名革命者领导者丹东欢呼道:“你们向整个欧洲丢出了手套,而这只手套是一颗国王的头颅!”(在欧洲,向对方丢出自己的手套意为要求决斗。)
  
  果然没过多久,不列颠、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就加入早已向法国宣战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形成第一次反法联盟。法国和几乎整个欧洲都处于战争状态,但这只不过给了革命者们更加充足的理由进行暴力统治。拥有无限权力的革命法庭被设立起来,任何对革命发表质疑的人都会被以叛国罪的名义逮捕,不加审讯就被送上断头台。曾在国民公会中对路易十六的死刑投下反对票的议员显然有叛国的嫌疑,他们的头颅也毫无悬念地一一滚落在地。
  
  就这样,温和的革命思想被激进的革命思想所代替,激进的革命思想马上又被极端的革命思想所取代,革命也变成了以自由为名而进行的恐怖统治。无数的男女以反革命或是叛国的罪名未经审判就被罗伯斯庇尔等极端革命派送上断头台,任何对革命的质疑都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人民生活在比君主统治还要可怕百倍的恐惧之中。即使是革命派内部对恐怖统治提出质疑的丹东等人,也无一例外地被罗伯斯庇尔送上了断头台。最后,罗伯斯庇尔自己也成为了这种恐怖统治的牺牲品。1974年7月28日,罗伯斯庇尔被押送至革命广场,和路易十六一样,在群众的狂欢中被处死。这位双手沾满鲜血的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墓志铭这样写道:
  
  “过往的行人,不要为我悲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恐怖统治结束后,在革命热情的激励下,再加上强制征兵带来的充足兵力,法国在面对反法同盟的战争中逐渐占了上风。比利时被吞并,荷兰投降,普鲁士和西班牙向法国请求和平。接下来,拿破仑利用自己过人的军事才华在意大利大败敌军,迫使意大利和奥地利签订了城下之盟。至1797年,也就是本文开头法军从土伦港出发远征埃及的前一年,第一次反法同盟在拿破仑的凌厉攻势下土崩瓦解。而这位借此战功享有无上荣誉的将军,在数年后会将法国再一次带回到君主独裁统治之下。
  
  这出以自由与正义之名开始,却以恐怖统治和暴民政治收场的惨剧,绝非是在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上演。在之后的两百年间,世界各地众多旨在推翻君主制、建立自由平等社会的革命某种程度上都成了法国大革命的翻版,有自己的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列宁甚至还制作了罗伯斯庇尔的石像)。在这两百年间,尽管人们口中的语言和手中的武器不断变换,但法国大革命所折射出的人性,却从未改变。
  
  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我们便不难理解这些于1798年来到埃及的法国人对于宗教无所谓的态度。此时就算是一个普通的法国士兵 ,脑子里也装着欧洲最前卫的宗教和国家观念。相比之下,对于埃及人来说,国家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私人财产,而自己只不过是被压榨的对象。这也就不难解释法军在海滩登陆时,本地居民对待侵略者冷漠的眼神。
  补发上次更新的一些图片。由于照相机要到1839年才会被法国人发明出来,所以就让我们透过一些绘画作品来体验一下这个革命的年代。
  

荷拉斯兄弟之誓(Le Serment des Horaces)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6-18 11:05:26 
回复 
  可能有人要问,这画里面明明是古罗马的人物,和法国大革命有什么关系?先别急,让我来解释一下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和含义。
  
  这幅画完成于大革命爆发前的1784年,为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成名作。这幅画是根据罗马的一则传说而作:
  
  据说罗马和附近的一座城市阿尔巴发生了纠纷,为了避免旷日持久的战争所带来的巨大伤亡,两个城市约定各派出三名勇士进行决斗,用他们的剑来决定两国的命运。于是,罗马的荷拉斯(Horatii)三兄弟被选中与阿尔巴的库里亚斯(Curiatti)三兄弟进行决斗。
  
  画中描绘了三兄弟从父亲手中接过宝剑,誓死捍卫罗马的荣誉的场景。无论是父亲还是三个儿子,个个神情坚毅,手臂笔直,为国捐躯的决心溢于言表。与四个男人的坚定表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画面右侧,伤心欲绝的妻子和姐妹们。荷拉斯兄弟中一人的妻子,正是库利亚斯兄弟的妹妹。而荷拉斯兄弟的一个妹妹,也已经与库利亚斯兄弟中的一人订婚。对于她们来说,这个故事的结局注定是一个悲剧:自己的兄弟和丈夫之间,必然有一个会被对方杀死。面对伤心的亲人,荷拉斯三兄弟却没一丝一毫的感情流露出来。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观众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生命和情感,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一切。
  
  在大革命风暴来临前的1784年,这幅画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极大的激励了人们的爱国情感。
  
  继续讲完荷拉斯三兄弟的故事。决斗开始后,荷拉斯三兄弟中的两个很快就被敌人杀死,局势变成了对比悬殊的一对三。阿尔巴士兵已经开始要提前庆祝胜利。没想到,幸存的荷拉斯假装逃跑,库利亚斯兄弟被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三个人拉开了距离对荷拉斯穷追不舍。荷拉斯趁对方落单,先后杀掉了两个敌人,局势现在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单挑。刚刚手刃两名敌人的荷拉斯一鼓作气,将库利亚斯兄弟中的最后一人打到在地,将剑刺进了他的胸膛,同时也将胜利和荣耀带给了自己的祖国。
  
  凯旋而归的荷拉斯回到家中,发现自己那个与库利亚斯订婚的妹妹正在为了自己的未婚夫而诅咒罗马。愤怒的荷拉斯马上杀死了她。
  
  作者大卫原本想把荷拉斯杀死自己妹妹的场景在另一幅画里描绘出来,但由于担心这个主题过于血腥而放弃。不过,他在五年后在另外一幅作品《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中描绘了类似的场景。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6-18 11:07:08 
回复 
  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或直译为《运送布鲁特斯儿子尸体的军士们》)(Les Licteurs rapportant à Brutus les corps de ses fils)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6-18 11:08:14 
回复 
  在这幅完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当年的画作中,处于左下方的布鲁特斯(Brutus)是推翻君主统治,缔造罗马共和国的英雄。而他的两个儿子却密谋推翻共和国,令罗马重回君主统治之下。为了保卫共和国,布鲁特斯亲自判处他们死刑,而这幅画描绘了军士将他两个儿子的尸体抬回家的场景。和上一幅画相似,布鲁特斯的坚定和女人们的悲痛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紧绷的双脚显示出他内心的痛苦,但布鲁特斯却坚决地对儿子的尸体看都不看一眼。
  
  当这幅作品展出时,法国大革命已经爆发,巴士底狱已经陷落。不难想象,在爱国热情高涨的革命年代,这幅画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王室曾试图禁止这幅作品展出,但在群众的压力下被迫让步。
  
  如果说《荷拉斯兄弟之誓》表达的是“为了国家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这幅作品则更进一步:“为了国家利益,不惜大义灭亲”。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多次革命中,人们被要求与自己的亲人划清界线,甚至要求亲人之间互相揭发和举报。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听上去很美。但这种将国家利益凌驾于个体生命与情感之上的做法,很容易走火入魔,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下面这幅画描绘了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暴动,攻占国王所在的杜伊勒里宫的场景。画中穿红色衣服的是保卫路易十六的瑞士卫兵。随后国王和他的家人被革命者囚禁起来。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6-19 00:13:31 
回复 
  路易十六被囚禁后,普鲁士的布鲁斯维克公爵(Brunswick)率大军前来解救,扬言对反对国王的人要严惩不贷。1792年9月2日,普鲁士军队攻克凡尔登的消息传至巴黎。距离巴黎约200公里的小镇凡尔登是巴黎东北方向的门户,敌人已经近在咫尺。巴黎的革命者担心被他们囚禁在监狱中的人借此机会暴动,索性将监狱中的人全部杀死。这次血腥的行动持续了四天,史称九月大屠杀。
  
  在这次混乱的屠杀中,被革命者处决的还有玛丽皇后的好友朗巴勒亲王妃(Princesse de Lamballe)。1792年9月3日,她在革命法庭上拒绝宣誓效忠新政权,随即被拖出法庭丢给街道上的暴民,很快便被杀死。
  
  下面这幅画表现了朗巴勒亲王妃被杀死的场景。朗巴勒亲王妃的尸体随后还被残忍的肢解,头颅被插在长矛上送到玛丽王后的窗外,强迫她观看。但这幅画中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血腥,朗巴勒亲王妃被描绘得圣洁而无辜。街道远端人们手中高举的武器可以令人感到革命者的狂暴。
  
  

朗巴勒亲王妃之死(Mort de la princesse de Lamballe)

下面是反映九月大屠杀的两幅画。在四天的屠杀中,有1400人丧命,其中很多人根本就是无辜的。
  
  

萨彼里埃医院(Salpêtrière)



圣谢荷曼教堂(Saint-Germain-des-Prés)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6-19 12:47:31 
回复 
  下面这份文件记录了对路易十六进行判决时的投票。最左边的数字为序号,接下来为人名,最右边即为此人对路易十六的判决意见。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意见为死刑(la mort)。位于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是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和丹东(Danton)这两位革命巨头。一些更加极端的革命者,如序号为135的马拉,还在死刑后面特意加上了“24小时之内”(la mort dans 24 heures)。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序号为150的“菲利普-平等”(Philippe Égalité),此人是王室成员之一,路易十六的堂兄。革命爆发后,他放弃了贵族头衔,出任国民公会议员,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平等”,以示对革命的支持。大家可以看到,他对自己国王堂弟的判决意见同样是“la mort”。不过这也救不了他,1793年11月6日,在简短的审判后,他在当天就被匆匆送上了断头台。生在王室可能是他唯一的罪名,不过在那个年代,这已经足够了。
  

把法国大革命的最后一张图片发完,下次更新我们就又回到埃及了。
  
  Coldplay的热门单曲Viva la Vida想必大家都听过,但你有想过它歌词的含义吗?
  
  这首歌的歌词中使用了不少宗教典故和隐喻,关于它的含义说法也很多。有很多人认为它描写了路易十六在等待走上断头台时的心情。这种说法我觉得比较靠谱。尤其是歌词里中间有两段
  
  诡谲的寒风怒号
  只把我吹进深牢
  破窗中传来震天鼓声
  谁能想到我还有今日
  
  革命者等着我的下场
  将我的头颅用银盘盛装
  我不过是一具扯线傀儡
  落至这部田地,谁还会愿意做君王
  
  It was the wicked and wild wind
  Blew down the doors to let me in
  Shattered windows and the sound of drums
  People couldn't believe what I'd become
  
  Revolutionaries wait
  For my head on a silver plate
  Just a puppet on a lonely string
  Oh who would ever want to be king?
  
  从一国之君变为阶下囚,再变为即将走上断头台的全民公敌,这恐怕是人世间落差最大的生命之路。坐在囚室之中,听着窗外传来的震天鼓声,此时这位曾经的国王心中充满的究竟是恐惧,绝望,愤怒,还是不甘,已经不会有人知道。
  
  革命者们把路易十六描写成一个懦弱、阴险的国王,在革命广场上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但根据行刑手桑松(Charles Henri Sanson)1794年的一封信中的描述,路易十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了一位君王的风度。这位国王镇定的走上断头台,大声说道:“我是无辜的,但我宽恕那些将我送上刑场的人。愿我的鲜血保佑法兰西国运长久。”
  
  这时,一位军官命令军鼓手们奏起乐鼓,将路易十六接下来的话淹没在鼓声当中。很快,断头台干净利落的斩下了国王的头颅。群众齐声欢呼共和国万岁,远方传来的军礼炮声连成一片。
  
  下面这幅画绘出了路易十六走上断头台,留下遗言时的情景,在左面大家可以看到打断他讲话的军鼓手。
  

同志们,快醒醒!我们又回到埃及了!
  
  第三章 奴隶军团统治的国度(连载8)
  
  7月7日,刚刚下令发布《致埃及人公告》后,拿破仑就急匆匆地离开亚历山大,挥戈南下。随时可能到来的英军让拿破仑感到如芒在背,他急需在英军到来之前控制埃及的首都——开罗。
  
  在八百二十九年前(公元969年),来自北非法蒂玛(Fatimid)王朝的穆斯林军队征服埃及后,侵略军将领昭海尔(Jawhar)奉哈里发之命为埃及建造一个新的都城,于是他选择了一块方形的土地,请来星相师们计算出最吉利的时辰破土动工。在动工的当晚,栓有铃铛的绳子沿着选好的地块围了一圈,只等吉时一到,星象师们摇动铃铛,地块上的工人便会同时开工。可还没等到动工的时辰,一只乌鸦落在了绳子上,顿时铃铛大作,工人随即开始挖掘。惊恐万分的星象师急忙打开书本,查到这个时辰对应的星体为火星,阿拉伯文写作al-Qahir,于是这座城市便被命名为al-Qahira,转译为中文,即为开罗。
  
  从地图上看,亚历山大到开罗的直线距离只有约200公里,也就相当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然而对于士兵来说,这次行军远远没有听起来的那么轻松。
  
  (下图中红色箭头是法军由亚历山大至开罗的路线。还有一部分法军先沿海向东再与主力中途会合,图中没有标记出来。)
  
  
  
  拿破仑一心只想着尽快赶到开罗,完全没有考虑到沙漠中行军必须的一些装备——比方说水壶。7月份正是埃及最炎热的一个季节,沙漠中的气温更是可以轻易达到45摄氏度以上。法军离开亚历山大后不到两个小时就进入沙漠之中,行军变成了炼狱一般的死亡之旅。法国士兵们身穿厚重闷热的军装,拖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毒辣的阳光下,脚踩着炙热的砂子,吸入肺中的空气几乎快要燃烧起来。在这样的炎热夏天中长途行军,士兵却没有一滴水来清凉自己灼热的喉咙,不断有人倒在沙漠中。活着的人都在不断祈祷夜晚快些将临,好让自己能暂时脱离这人间地狱。当有一口水井被发现时,士兵们一拥而上,顷刻之间就将水井中的水喝光,许多士兵在争抢水源的过程中被踩踏致死。
  
  在行军途中,士兵们有时会发现远方的地平线上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等他们兴高采烈地跑过去,却发现哪里除了砂子什么都没有。
  
  这种今天已经广为人知的光学现象,正是在这次沙漠行军中被随行的法国学者蒙日记录下来,并第一次对其成因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这种被称为“海市蜃楼”的现象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有没有注意过,在炎热的夏天,高速公路的远端似乎总是有一滩水?那其实不是水,而是天空由于光的折射投在路面上的倒影。由于通常只有水面才会映射出天空的倒影,所以我们的大脑误以为地面上有一滩水。
  
  
  
  凭空消失的湖水使法国士兵更加绝望,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炎热和脱水倒下。在这种停下来是死、走下去生不如死的困境中,不少难以忍受这种折磨的士兵纷纷举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痛苦。活下来的士兵已经没有精力去理睬死去的同伴,他们漠然的跨过地上的尸体,拖着自己的身体向前移动,期望可以撑到走出沙漠的那一刻。从亚历山大到达曼胡尔(Damanhur)仅仅四天的行军中,就有约1500名士兵死于脱水或自杀,法军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一支滑膛枪,一身厚重的军装,再加上绝望的心情,就是这些法国士兵离开这个世界时所拥有的全部。然而对于骑在战马上,有着充足饮水的拿破仑来说,这些死去的士兵只不过是一个不断跳动的数字而已。甚至这个数字,对于他来说恐怕也没有太大意义。比起军队人数上的损耗,哗变是一个更大的威胁,因为已经有士兵开始咒骂拿破仑糟糕的指挥,同时此次埃及远征本身也开始遭到质疑。
  
  但拿破仑依然像往常一样自信和坚定。他知道,他只不过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而他的敌人,马穆鲁克骑兵已经在开罗完成集结,正等待着拿破仑的到来。
 第三章 奴隶军团统治的国度(连载9)
  
  马穆鲁克(Mamluk或Mameluke)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买来的人”,是公元9世纪后出现于伊斯兰世界中极为奇特的一支军队。马穆鲁克士兵大多来自高加索和黑海北岸,在童年时就作为奴隶被贩卖到埃及和叙利亚等地。被苏丹或贵族买下后,他们被培养成为虔诚的穆斯林,并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职业战士。这些奴隶战士远离自己的国家,没有父母,没有家庭,头脑中只有对主人的忠诚和对战争的狂热,绝对是不折不扣的杀戮机器。
  
  等到萨拉丁1171年在埃及建立阿育布(Ayyubid)王朝时,马穆鲁克骑兵已经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在当时的伊斯兰世界中,苏丹及高级贵族都拥有大量的马穆鲁克骑兵。在统治者眼中,马穆鲁克是极为理想的军事工具,因为他们与所处社会中的其他任何势力都没有瓜葛,完全听命于自己,因而也就没有反叛的危险。
  
  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1250年,马穆鲁克发动叛乱,杀死了埃及阿育布王朝的最后一名苏丹,马穆鲁克王朝由此建立,他们的将领阿依巴克(Aybak)也完成了由奴隶战士到苏丹的华丽转身。不过好景不长,马穆鲁克很快陷入了内讧之中,坐在苏丹宝座上的将领被相继暗杀,直到1259年11月一个叫做古图兹(Qutuz)的将军结束了这一混乱的局面。但古图兹还没来得及把苏丹的宝座坐稳,就又发生了一件比马穆鲁克将领之间的暗杀还要可怕百倍的事情。
  
  1260年春季的一天,古图兹的王宫中来了四位不速之客——蒙古将领旭烈兀派来的使者。四位使者将旭烈兀的一封信交给了古图兹,信的内容很长,但可以概括为简单的一句话:投降,或是准备接受死亡。
  
  古图兹的将军们纷纷建议他选择投降。嗜血成性的蒙古骑兵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怖,仅仅是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足以让开罗城内的每一双膝盖开始颤抖。将军们对蒙古人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两年前蒙古大军征服波斯,继而调头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1258年1月29日,旭烈兀率大军围困巴格达。
  
  15天后,巴格达城破,蒙军屠25万人,哈里发被包裹在毛毯活活踩死,古城化为一片废墟。
  
  1259年,蒙军攻入叙利亚。
  
  1260年1月24日,蒙军攻破阿勒颇(Aleppo)。
  
  1260年3月1日,蒙军攻破大马士革,逼近埃及边界,整个伊斯兰世界命悬一线。
  
  正是在这个旭烈兀大军压境的时刻,古图兹收到了由蒙古使者带来的死亡威胁。面对旭烈兀的恐吓,古图兹非但没有选择投降,反而把四名使者处决,将他们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外。古图兹和命运做了一次赌博,而赌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前途。但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蒙古人一方共有30万名骁勇善战的骑兵,无论是机动性还是战斗力在当时的世界均为顶级水平,几十年来都未尝有过敌手。马穆鲁克骑兵虽然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职业军人,但人数只有两万。
  
  如果不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双方的对决可以说是毫无悬念。
  
  在古图兹杀死蒙古使者后不久,蒙古大汗蒙哥死亡的消息传到了旭烈兀的耳中。急于争夺帝位的旭烈兀带领大军匆忙撤走,只留下约两万骑兵,交由自己的部下怯的不花(这到底是谁给翻译的名字)统领。旭烈兀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两万骑兵已经足以征服埃及。
  
  两万对两万,古图兹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7-02 16:02:09 
回复 
  下面的这张图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古骑兵进军路线以及双方的实力对比。粗条的橙色箭头是蒙军一路攻到大马士革的路线,接着旭烈兀就带着大军撤走。细细的白色箭头是怯的不花率领的剩余蒙军,与撤走的大军相比,这只能算是一支小分队。最后,黄色的箭头是北上决战的马穆鲁克骑兵。
  
   第三章 奴隶军团统治的国度(连载10)
  
  现在古图兹最大的敌人不是蒙古骑兵,而是自己部下对敌人深深的恐惧。如果在开罗坐等蒙古人前来攻城,恐怕等不到敌人前来,他们的心理防线就会在等待的煎熬中崩溃。古图兹决定背水一战,于7月26日率军出发,北上叙利亚,寻求与怯的不花进行决战。尽管一路上古图兹不断地给部下打气,还是有不少人疑虑重重。毕竟自从蒙军西征以来,伊斯兰世界所有的抵抗均被轻易粉碎,蒙古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至今无人能破。
  
  这一次,会有什么不同吗?
  
  怯的不花得知马穆鲁克北上的消息后,集合了叙利亚境内的兵力,准备一举粉碎敌人。对于怯的不花来说,这次战斗不过是他经历过的无数次战斗的重演而已。战斗一次次地打响,敌人一次次地溃败,接着是一成不变的胜利和屠杀。
  
  这一次,不会有什么不同。
  
  9月3日,马穆鲁克与蒙军在艾因贾鲁(Ain Jalut)遭遇,战斗随即打响。一时间蒙古骑射手万箭齐发,漫天的箭雨在空中呼啸而过,带着死亡冲向马穆鲁克骑兵。在如此猛烈的攻势之下,马穆鲁克的左翼渐渐支撑不住,几乎要溃败下来。如果马穆鲁克此役失利,伊斯兰世界最后一线希望将彻底破灭,蒙古人将会长驱直入占领埃及乃至整个北非,整个伊斯兰文明就此陷入黑暗之中(就像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而欧洲的战况此时也不容乐观,蒙古人在十几年前就蹂躏遍了几乎整个东欧,伊斯兰世界的沦陷对于欧洲人来说无疑将会是雪上加霜。没有了安全的外部环境,欧洲的文艺复兴还会不会如期发生,世界还会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将会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在这时,古图兹做了一件改变了历史前进方向的事情:古图兹摘下头盔,大喊三声“为了伊斯兰!”,以必死之心冲入敌阵奋勇杀敌。在宗教力量的感染下,马穆鲁克骑兵们也纷纷奋起反击,并一举击溃蒙军。怯的不花拒绝撤退,力战而死,溃败的蒙军四散逃走,被追杀而来的马穆鲁克全歼。
  
  艾因贾鲁一战的胜利,战略意义远远大于战术意义。此战打破了蒙古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伊斯兰军队在蒙古人面前重新树立起了信心,伊斯兰世界也由此逃过一劫。蒙古军队西征的潮水在艾因贾鲁一战中涨至了最高点,随后便慢慢退去。在此后的43年中,马穆鲁克骑兵又先后三次击退了蒙古人的进攻。马穆鲁克战士作为草原民族的后代,由他们来终结另外一个草原民族疯狂西征的步伐,这也许是命运早已做好的安排。
  
  在艾因贾鲁击败蒙军的马穆鲁克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威名,在此后的200多年内,或残暴、或仁慈的将军们继续统治着埃及这片土地。虽然在1517年,马穆鲁克由于不屑于使用火器而被奥托曼帝国军队击败,但仍然在埃及保留了相当的自治权,是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当拿破仑率法军从亚历山大匆匆赶往开罗的时候,马穆鲁克作为一个军事贵族阶层已经统治了埃及500多年。有着光荣历史的马穆鲁克骑兵并没有将法军放在眼里,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提前盘算如何庆祝胜利。
  
  拿破仑将在一天内,将马穆鲁克从埃及统治者的宝座上拉下来。
  

作者:席德梅尔的文明 回复日期:2011-07-14 21:56:20 
回复 
  
  实线部分是蒙古1241年对欧洲的入侵,已经蹂躏遍了几乎整个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