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的人:佛家禅定和道家丹道修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3:00

佛家禅定和道家丹道修炼

作者:吉祥天机

佛家重视“禅定”,并视之为通往解脱道路的必要手段。但佛家实践也明确指出,单纯通过“禅定”无法导致最终成佛。那么在修行道路上,“禅定”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在道家的修炼中,是如何实现“禅定”的?

 

很多人都尝试过静坐修定,可是真正能够入定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怎么样才是入定呢?佛家有很多的描述,但这些都是表象,是主观感觉。在这里要揭开一层“窗户纸”,把入定的根源揭示出来。就一句话,真正能够入定的原因,是因为“得炁”。

 

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宇宙给与的恩赐,古代称之为“先天一炁”。庄子说:通天下一炁。这“一炁”也是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悟真篇》中说“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人呱呱落地的时候,这“先天一炁”,就阴阳分野,形成了人的“精”和“神”,从此“先天一炁”潜藏其中,觅不可得。这就像是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一样,在这七色光中,找不到原本的太阳光;而这七色光,却实是从太阳光中产生的。人也是如此,有精、神而无“先天之炁”,人只有找到这自身本来的“先天一炁”,才可能从这里找到通往“道”的天机。

 

所谓的“禅定”,就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解决方案:既然人的全身精神都是“一炁”所生,那么我精神不动,打成一片,就可以回归到本来的“炁”中。由于人的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习惯(佛家称为业力)就是“精往下流、神驰于外”(是“天华丹道”中“肾水下流和心火上炎”的根源),精神不断向外泄漏的过程,要扳回来确实不太容易。佛家主要是用心理的方法,通过如何观想、如何思考、如何认识来达到精神内敛,然后通过静坐而相互结合。当这种静坐达到一定程度,精神契合,就会回归“先天一炁”,就像是七色光再次回归三菱镜,合而为一。当“先天一炁”产生的时候,一个人就表现为“禅定”(注意不只是打坐,一个得炁的人,行站坐卧都在禅定中),精神自然相互契合,神不外驰,精不下走。

 

佛家的特长在于心理,所以佛家玄理深奥,重在个人领悟。而道家的特长侧重物质,物质的手段讲究科学直观标准化,有一套较为确定的规范来实现这个过程。道家从物质方向下手,通过“筑基、炼精化炁”,来实现“生炁”,从而不谈定而自定,是“曲则成”。然而万法归宗,真正的标准就是:一个能够“生炁”的人,才能够真正进入“禅定”。

 

佛家很多讲得很玄的东西,自性、本心、无心、无念、无我……等等,其实都是在讲“元神”。但“元神”不同于“识神”,不是人能够去掌握和控制的,所以修炼从有心走向无心,从有为走向无为,指的就是通过“识神”的主观努力,达到“元神”的自我觉悟和自然圆满。而“元神”自觉的基础,就是“先天一炁”、也称为“元炁”。当“元神”和“元炁”相互结合,则称为“真炁”。到了这个阶段,道家称之为“炼炁化神”,而在佛家禅定,称为“虚空大定”。直到这里,都还不是究竟,比这个更高的境界,佛家通过“参禅和禅观”(三磨钵底和禅那)的方式,顿悟本心,修炼法身;而道家则指出“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阶段进行出神和老成。

 

佛道修炼,都有其特点和擅长的领域。一个真正修炼者,是以“终极真理”为归依,脱离各种形式和宗教信仰的束缚,从而能够从善如流,真正将佛道修炼的精髓发扬光大。“天华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现象,而“天华丹道”更是天华文化修炼体系中的一朵奇葩。“天华丹道”提倡“中”,提出“身心彻底自由解放”的最高目标,在修炼过程就是要求身心两方面都要全面发展;身体入手方面,提倡类似道家的思路和方式,精神修持方面,提倡类似佛家的领悟和境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科学提炼,以道为宗。

 

在“天华丹道”中,以身体入手,深入研究人体生理的能量运动方式。比起道家粗糙的理论结构来说,“天华丹道”对理论研究的深度更为精细,只有如此才能够研发出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木工和科学家都能够创造事物,木工创造桌子、椅子,科学家开发原子能;作为一个木工无须研究木头中分子原子的结构,就能实现他的创造;而一个原子能工程师,他就要深入到每一个分子的内部,探索其中的能量本质,否则他就无法应用原子能;这两者都是创造,但技术含量和对人类影响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个新的时代,科学为人类准备了300年,人体生命科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的可能。在这个时代,“祈愿人间都是仙”、“彻悟自我本来面目,身心彻底解放”,并非一句空话,用更尖端的生命科学理论来指导生命实践,实现寿命的延长,已经成为可能。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