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行 至爱至诚: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2:32:48

穿越者王莽   

西汉王莽是否是现代人穿越? 近日在某网站看到有人说王莽是现代人穿越,于是阅读 王莽的改革大纲和人生际遇,怎么看怎么觉得,此人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而且就是一个80后。其发迹历程的精彩实在比很多穿越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王莽 ,字巨君,(能想出这个 字来的人太有胆了)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取国号为“新”,历史上简称为“新朝”,估计是收到光荣三国游戏的启发--玩过三国志系列的玩家个个喜欢顶个新王朝的旗号。王莽 尤其仇视匈奴和棒子,曾 经多次讨伐匈奴,意图将匈奴赶出北方草原,汉武帝之后就他积极了,还命令将“匈奴单于”改作“降奴服于”,贬“高句丽”为“下句丽”,这------实在只有现代人能想的出来。

王莽还给一只军队起名为“猪突豨勇”,猪突好像就是他首创的,难道是玩多了太阁?王莽 鼓励科学试验和发明创造。目前史学界公认王莽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公元18年,王莽 得知有位巧匠能制作 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是用大鸟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后装在人身上,可飞行数百步。王莽 立即召见他,并亲自观看 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飞行实验。王莽 还是个发明家,估计穿越 的人都喜欢发明些什么。他发明的是游标卡尺,意图统一全国的度量,从原理、性能、用途看,这个游标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年 --

王莽极度仇视奴隶制,汉朝其实是个半农奴制的国家,王莽认为买卖奴婢有违于“天地之 性人为贵”的大义,规定奴婢为“私属”,不准买卖。王莽企图以限制奴婢的买卖的方式,限制奴隶范围和数目的扩大,使其最终自然消亡。另外还规定,对于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劳役。劳役期间,政府供给衣食。王莽相当关注民生,他废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迁移穷人去住。沿途饮食及到达之后所需田宅器具耕牛种子等,都由官府供给或借贷。王莽又下令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5个里共200个廉租房住宅小区,供贫民居住。权势开始向民生倾斜。

王莽很重视教育工作,扩大太 学招生,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1万人。他还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增长知识。《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京城为学者盖了1万间房 子,建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

王莽是个社会主义者--把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土地。如果一家男子不满8人,田超过900亩,应把多余的田分给本族或者邻居的无田 人。原来没有田的人,按男口每人给田100亩。不过因此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导致后来被各地豪强地主推翻。

王莽还是个经济思想家--这是后人封的,他很NB的提出了计划经济理论,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个城市设“五均司市使”,即“五均官”,由原来的令、长兼任。主管评定 物价、调节市场、办理赊贷、征收税款等事宜。评定物价是指五均司市师要定时对市场上主要产品物价进行评定;调节市场是指控制市场供应,货物滞销 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货物涨价时,以平价出售,以维护市场秩序;办理赊贷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办理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以帮助百姓及商家 缓解资金之困;征收税款是指征收山泽税和其它各种杂税。--这可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用在现在都合适了--

王莽最超前的就是币制改革 了,目前还不明白他的一套是怎么回事,但王莽在世界铸币 史上开创了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对后世的币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币制。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货币代替以前的金块银块,简直就是近代币制改革的翻版。但是好像还搞出了什么贝币,不过那个年代还是接受不了。史学界觉得他最失败 的就是币制改革。至于王莽发行的货币,中国钱币收藏界一直认为是中国钱币铸造的最高峰,不论铸造工艺还是铭文工艺,以后再也没有超过的了,而且相差很远--现在一枚王莽 币价值千万 计--

王莽还制定了划时代的官制。 中央设置了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将国家行政事务机构与宫廷事务机构分开。“四辅”是王莽 政权的参 谋、顾问机构,“三公”府是王莽 政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同秦制),“四将”作为新朝中央的军事机构。地方上则将全国分为九州,一百二十五郡。但据说很混乱,没有地图不明白.

以上资料主要来自网络。


楼主观点:别的不说,光鼓励科技发明和经济改革的举措上,王莽的意识相对于古代帝王来说超前的有点诡异了啊。。。另外,他对外族的极度仇视让人费解,按说他只是刘家的一个外戚,而他上台后居然把外族全挑衅过去,导致新朝快速覆灭的主要原因也是他长期陈兵边疆与外族对峙。我晕,难道王莽真是穿越人。 -------------------------------------------------------------------------------  本来关于王莽的评价应在前文就写了,结果一不小心扯得太多,就变成刘彻“专栏”了。
   关于王莽其人,我本来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其外戚专权结束了西汉王朝。我也想当然的认为其不过为一己私欲篡位,加上他在位期间民不聊生完全没改变现状,更认定他确实人如其名——只懂得争权夺利的莽夫罢了。然而,在我读了这本中国人史纲,对他的生平经历有了了解之后,不得不对其另眼相看。纵使他未能给百姓谋得福祉,但其出发点以及措施都证明着他是一个有学识有抱负的人。 
  
   “一 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二 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 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 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五 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从前任何富豪,都可制造银钱,新政府收回这种授权)。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六 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 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八 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王莽在其税制改革中,除了扩大工商业税范围征收懒惰捐外,还提出“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汉书•食货志下》)的征税原则,实为近代所得税之先驱。
    从这些措施,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以上条例摘自原书)
  
    我不得不感慨,他——穿越的吧!贷款?计划经济?所得税?这孩子思想太超前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其发表后100年才被人接受,王莽快了十几个世纪的步伐,试问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怎么适应他的伟大构想?而且虽然其方法很新,思想却守旧,以为崇古就能改变一切,那根本不可能。
   王莽是个儒士,对子推崇备至,子曰过的就是对的。其深受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侵害荼毒,理论从来不联系实际的人,改革怎么可能成功?
   再然后,读书人到底有其清高和迂腐,不懂得人际关系和利益分配。土地国有、废除奴隶制、强迫劳动……无疑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执行这些条款?要知道这些制度改革的成功是几千年之后才实现的。同样王安石变法犯了也是这种错误。他还对各个藩国领袖改称呼,比如“某某国王玺”改为“某某国王章”,王莽认为只有皇帝的印才叫玉玺,其他人都是“章”。这种孔乙己式的咬文嚼字引起各个藩国首领的不满,甚至发起战争。
   总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措施受到贵族的抵制而不能实施,即便这些条款有利于改善贫苦人民的生活却立马兑现,日子久了,百姓就开始反抗了。王莽的篡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政变,然而却在其即位后征战连年。
   王莽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有很好的社会蓝图要构建,并且还有许多很好的措施,只是不合时宜。他是个只会咬文嚼字的书生,不适合做政治家。
   他,大概是民国时期某个左倾人士穿越过来的吧。
-------------------------------------------------------------------------------作者:yghoo0629
王莽是在古代搞社会主义,解放奴婢,工商业收归国有,农业生产搞人民公社。  

而王安石是在古代搞资本主义。  

比较而言,王安石很可能只是超前,而王莽太象穿越。  

另外,大家不要被井田制的什么给蒙了,石越回到过去,还要讲“三代之治”呢。托古改制,是孔子以来的传统,也是在中国比较能行得通的办法。   


但王莽夺位很聪明,政治上很成熟,但做的事情,又显得太笨了。 

我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刚开始搞人民公社时期的人穿越过去的,既然当年那些并不笨的人能做出那些狂热的事,王莽为什么不可以。另一种可能,是更早些时候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在空想阶段,或隔岸看花阶段,甚至有可能,就是当年那几个百分百布尔什维克。 

不过后来,人民公社搞不下去,私有制恢复多年以后,东晋有人提出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最终在唐的租庸调制中实现,就不知是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还是另一种吊诡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