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电视质量保证:泰国印象(十一):弹着吉他养大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7:28:54
泰国印象(十一):弹着吉他养大象2011-08-29 13:23  导语:阿龙对大象的热爱源自于母亲。母亲一生挚爱大象,为泰国野象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忧心忡忡。

编者按:美味的泰式美食,惬意的特色按摩,瑰丽的海岛风情,友好礼貌的泰国人民,这一切也许构成了您眼中的泰国。但是,泰国就只是这些么?显然不是的。这个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印记却对古老的皇室爱戴有加的国家,在它迷人的外表之下,还有着更为丰富的灵魂。局外人只知道红衫军和黄衫军在泰国政坛势不两立,却鲜少注意到即使是在政治风云变幻之际,尊崇佛教的泰国社会整体依然稳定;国人或许对风靡泰国的人妖现象颇感兴趣,我们的作者却将带着大家去探索这一独特文化现象背后的根源。作者已经在路上,期待着您跟着我们一起,走进泰国。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汤向阳 三十九岁,相貌堂堂,未婚,笑容灿烂,热爱吉他。

看第一眼的时候,这个名叫阿龙的男人似乎跟别的泰国单身汉没什么两样。

可是当他跟他圈养的十一头大象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不同:他会喂大象吃新鲜的草料,给大象弹吉他,还会趴在大象耳边跟它说悄悄话。

如果你再跟他待长一点儿时间,他会跟你详细讲述在泰国国家公园圈养的97头大象,它们的名字,还有族谱。

"一共有24个大象家族,还有21头单身汉,"他报出这些数据的时候可没参考任何书面材料。

阿龙对大象的热爱源自于母亲。母亲一生挚爱大象,为泰国野象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忧心忡忡。

出于孝顺,也因为对大象的钟爱,阿龙在17年前大学毕业后就开始研究和参与保护野象。

"我爱野象,希望它们过得好,"阿龙说。

然而,泰国野象的生存状况却没能让他安心从事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因为象牙珍贵值钱,野象被大量猎杀;因为大象强壮能干,人们驯化大象以供奴役;同时,大象的数量也因为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而急剧减少。

在这个被誉为骑在象背上的国家,再难看到野象成群的场景。

野象严峻的生存状态促使阿龙从一个间接的野象保护志愿者变成一个直接参与者。在父母和朋友的帮助下,他于七年前成立了泰国大象研究保护基金,又于三年前在志愿者捐赠的土地上办起了大象养护园,收养被人类遗弃的大象和在自然界发现的濒危野象。

"它叫帕提,还只有35岁(一般情况下大象的寿命与人类相同,70岁为其平均年龄),可是三年前我发现它的时候,它因为过度劳役和罹患血液病,已经奄奄一息。"阿龙指着正被一群盲童围着的大象告诉我。

现在,在阿龙和养护园其他员工的精心护理下,帕提已经恢复健康,还被驯化得格外乖巧。在这个养护园里,性情温顺的帕提的主要任务就是陪着不时前来参观的孩子游戏,帮助他们认识野象群体。

今天,它要照顾的便是一群来自曼谷的盲童。这些孩子或先天缺陷,或后天因病失明。他们都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兴致勃勃地用手指和脸庞感受大象。

"它的尾巴很长,皮肤很粗糙,"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很兴奋地告诉身边的志愿者,虽然他摸到的其实是长长的象鼻子。

邀请孩子们来观摩,甚至领着大象走入校园是阿龙提高国民爱护大象意识的举措之一。此外,他还与泰国其他野象保护组织合作,发起募捐,为大象建立草料园;他的团队也致力于整理野象数据,为有志于从事野象研究的人们提供支持。

阿龙的野象认知课程的内容很丰富,一共有14门课程,涉及野象历史、生理、居住环境,还有宗教故事。

在我们访问的当天,阿龙邀请了附近寺庙的一位僧侣给孩子们讲述野象相关的佛教故事。眼看着课程即将结束,他笑着从记者身边跑开,从树后拿起吉他,走入孩子们中间,开始自弹自唱。他身后的志愿者乐队也配合他开始即兴演奏。

孩子们初时有些拘谨,但不多一会儿便也跟着阿龙轻轻哼唱。

天空下起了小雨,可是阿龙的表演没有停下来。

雨势逐渐加大,阿龙领着孩子们跑到附近一个大草棚下,继续给孩子们唱歌,弹吉他。象童们把大象也牵了进来。

当大雨变成了泰国特色的暴雨时,草棚开始漏水。所有人的脸上身上变得湿润。但是这场临时演奏却变得更加投入,孩子们开始大声歌唱,阿龙的吉他几乎被这充满童真的歌声淹没。

等到雨势渐停,我们便起身告别。阿龙略带歉意地告诉我:孩子们难得来一次,他不想因为一场雨破坏孩子们对野象养护园的印象。

"野象的未来还要靠这些孩子们。得让他们从小就知道野象是人类的朋友。"

也是在这时,我才知道,阿龙身为野象保护者的工作并不容易。由于经费短缺,阿龙又不肯大象做商业演出,养护园的九名象童和六名工作人员很难及时领到薪水。就连我们访问当天的午餐,也全是附近村民的捐赠。

"阿龙的教学方式独特,但更独特的是他对野象这股与生俱来的热情。没人可以比他更爱大象,"来自泰国评定协会的罗伯特先生说。

罗伯特先生是盲童访问野象养护园活动的资助者。他为这为期四天的访问活动支付了八万泰铢,约合人民币两万元。
 

七点半,正式仪式就要开始了。人们自动站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最前面是乐队,然后是同事的父母。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这只长队便开始一边绕着寺庙大殿外围行进,一边随着音乐节拍跳舞。黄色的礼品袋被当成了临时的舞蹈道具,时而被捧到胸前,时而被举过头顶。热烈的音乐,欢乐的舞蹈映衬着人们的笑容,让我这个外人都不由动容。

绕过三圈以后,人群陆续进入寺庙。礼品袋由早已经等候在大殿里的和尚接过,整整齐齐摆放在墙边上。

然后人们走出大殿,站在台阶下等候。

没几分钟,“准和尚”一脸笑意出现在大殿门口,旁边站着一位手托金色金属盆的男士。盆里都是彩色塑料包装纸做成的精美礼花。然后同事开始从里往外掏塑料礼花,一次次扔向人群。

台阶下的人们显然已经迫不及待。有的弯腰抢拾礼花,有人在半空中拦截,还有人跑到“准和尚”跟前先抢为快。大家笑着、闹着、互相推挤着也相互扶持着,所有人都沉浸在信仰的快乐之中。这种由衷的快乐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在泰国僧侣的地位那么高:因为,佛教是这个国家里最高的信仰。

等到盆子空了,我才有时间拆开这包装精美的礼花。原来是两枚泰国硬币。同事告诉我,这代表着出家以后,钱财便是身外之物了。真难为泰国人想出如此可爱的方式表达这一神圣的宗教信仰。

 

人群又陆续进入大殿。在大殿门口依次坐好,他们面前是一个高于地面一尺的平台,上面铺着红色的地毯,再往前便是威严的佛像。佛像下面坐着两排僧侣。资历越深,坐的位置越靠前。坐在佛像脚边的便是这寺庙的主持和尚。

我的同事坐在第一排,旁边是他的父母。大家一起等待着正式的剃度仪式。在这期间,另外一名“准和尚”也完成了他的撒花仪式,与他的家人一起进入到寺庙大殿,等待与我的同事一起正式受戒。

我猜这位后来进入大殿的泰国男子应该也是结婚前出家。因为他的父母俱在,大家脸上的表情也很欢喜,不像是家有丧事。

八点十分,剃度仪式开始。僧侣们开始集体诵经,台下的人们则双手合十,静心聆听。

长长的经文结束后,两位“准和尚”转身面向父母跪下,接受父母准备的袈裟。但是此时,袈裟还只能斜披在肩上。

接着,他们将家人准备的、送给寺庙的三个包装精美的礼包正式奉给寺庙。再然后分别走到一位资深僧侣——应该是他两的修行师傅,面前聆听后者的教诲。

这一程序完毕后,便有师兄引导“准和尚”步入大殿后方。在几位师兄帮助下,他们换下白袍,穿上袈裟。此时,除了脸上羞涩的表情,他们看上去已经与其他僧侣没有区别了。

穿上袈裟的两人回到寺庙主持和师傅面前聆听训诫。当他们转身面向人群的时候,肩膀上多了一样东西:一个用绳子拴着的竹篓,里面装着一个大碗——这便是他们在未来三个月化缘的工具了。

我想,此时我的泰国同事应该算是正式“步入空门”。

但是,仪式还没有完。

在人们的注视中,他们走到大殿门边,一位资深僧侣先是向我的同事、然后是那位同时出家的泰国男子,发问。后者则低头一一虔诚作答。背后的僧侣们以诵经作为他们彼此问答的背景。

大约十余分钟后,问答完毕,这一颇具泰国佛教特色的仪式便正式结束。两新和尚被人引进了大殿后方,加入到他们师兄当中。人群从大殿出来,步入不远处的一家餐厅:同事家人将在此设宴款待所有来宾。

入席之后,我很惊讶地发现:桌面上居然有荤菜!

这大概也是泰国佛教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