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季节 梅艳芳:古道秋风四安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42:09
                                          古道秋风四安亭        从李家坊到山南,有两条路:一条是山下近几年打通的隧道,一条是山上千百年来就有的古道;眼下穿过隧道的汽车川流不息,而我走在山道上却显得茕茕孑立,有些另类。
  明明脚底下走的是青石铺凿的山路,却踟蹰难行。本在道路两旁的野草杂树,不知何时纷纷向路中抢占地盘,不提防那些带刺的枝丫就会斜刺过来,躲避了前面的,却又被后面的钩住。当我好不容易走到山顶时,衣服上沾满了如针的鬼针草和如球的苍耳子。
  地图上标明,这个地方叫株树坳。山坳上的路几乎被各种野生植物淹没。一人多高的寒芒,在秋阳下闪着白光;齐腰深的狗尾巴花,一片金黄;脚底下,五颜六色的野菊花正在肆意地怒放;各种杂树,枝叶零乱,在细碎的秋风中微微抖瑟 。我在乱草杂树的缝隙中终于发现了四安亭的身影。
  四安亭,南北朝向,硬山顶,方青石做墙,青板瓦覆顶。南北两面出檐平短,由两层条石叠涩出挑。东西两面山墙略高出屋面,山墙出檐处,三层青石叠涩而成墀头,颇具装饰意味。这种建筑方式,保证了檩、椽不会暴露在室外,使其免受风雨侵袭。凉亭中间是一拱形石门,门额上是民国三年敖昌平题写的 “四安亭”,单线双钩颜体。两个石窗对称排列在拱门两侧。南北两面,几无二致。整个建筑的外观,全部是青石构造,古朴而不失庄重,简约而不失形制,折射出淳朴的民风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跨过石门槛,就是过亭,株树坳古道从中穿过。供行人小坐的长条石凳依然分列两边。四安亭是一座凉亭,或称茶亭,顾名思义,就是供行人休憩、喝茶、乘凉的地方。过亭墙壁镶嵌着十几块石碑,形成碑廊,大多是记录乡民捐款的“功德碑”,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堡重修株树坳四安茶亭叙》,碑文记述了四安亭建造经过。株树坳是翻越黄荆山脉的交通要塞,前人已在此“垒石覆瓦”,建有凉亭。随着年久失修,凉亭几近颓废,且无人看守,行人多有不便。到了民国三年,敖昌平联络邻里绅耆,倡议在原址重修凉亭。由于时局动荡,开始并不顺利。几经动员,乡民慷慨解囊,争先恐后,同年阴历闰五月二十日建成。由于是当时申明、尚和、五庙、枫树四堡所安设,故名“四安亭”。
  过亭两侧为厢房,共有四间,可能是看守人生活起居兼旅人留宿之所。西侧两间的隔墙通体竟用先前的旧碑砌成,或竖立,或横置,碑体较大,不成配套,数了数,共有五方。经努力辨认,发现株树坳的“功德”史,可以上溯到更久远的年代。最早的碑是在明朝万历庚申年,记载了株树坳的一次修路经过。有一位叫向能君的人,为修路“捐金数十”。还有一块碑,刻于乾隆三年,所述事情很感人。有一位克符老和尚,俗家小箕山石姓,原系寿昌黄田院僧。至康熙五十六年回家探亲,路经株树坳,见路崎岖,行人苦无息屋,遂慨然挂锡此处,与外甥刘永吉孤旅相伴,汲水煮茗接济行人二十年余。愈老愈思原亭倾颓,遂有募款重建之意。舅甥两人,冒炎热,历险阻,鸣梆通告,四处募款,并请知县童守谦给发印簿,于原址重建茶亭。
  从某种意义上讲,四安亭也可视之为“碑亭”。从外墙到内壁,保存了各种碑石约二十方,每一方石碑都与筑路建亭有关。从明末向能君的慷慨解囊,到清初克符和尚的苦行修缮,再到民初敖昌明的振臂一呼,多少年来,当地人民的一场公益事业接力赛,就在株树坳上完成了交接棒,四安亭见证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正如《四安亭碑》所言:“公德之具在人心,如江河之亘古不废。当其潜伏流沙时,固隐不可见,一经导发,遂奔腾澎湃不可遏止。”
  面对着四安亭,我站了许久许久。远处的城市,喧嚣全无,像海市蜃楼一般飘浮在空气之中。恍惚之中,如遁世外,仿佛古亭内还回响着主客之间的热语寒暄,还飘逸着旅人挑夫碗中的清茶余香。然而,白驹过隙,岁月无情。岁月磨蚀了碑刻的字迹,光阴染绿了墙角的青石,在秋日夕阳的余晖中,四安亭只留下一幅剪影,显得那么的孤寂、清冷、荒凉、满目沧桑。
  从南坡下山,乘公交车回家,穿过李家坊隧道,感觉从历史回到现实,只是瞬间。
(来源2011.9.15黄石日报,作者喻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