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天下行未删节全文:浅析品德课堂中的三个认识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54:00
由全体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引发的思考
——浅析品德课堂中的三个认识误区     韩永平
参加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品德学科教学评优活动,不经意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执教老师都喜欢在课的结束前安排一个活动环节,让全体学生拿着写好的卡片或准备好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指定位置中,在学生跑上跑下的活动中来促使高潮迭起。如一年级《我长大了》(举例课文均为浙教版),让全班学生在黑板上贴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卡”;三年级《生活中的你我他》,让学生把写有自己长大后想从事的职业的苹果图片贴到黑板上画着的树枝上;《了不起,家乡人》,让学生把写有家乡名人姓名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的“群英谱”中;六年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则让学生把设计的环保宣传卡贴到黑板上等等,这里不说黑板上的东西不能保留太久,下课铃声一响必定会被清除干净,就算是能保留很久,又会有多少人上去看呢?说白了,只是一个过过场的教学环节而已,这可能是上课老师自己心里也很清楚的。事后问其这样安排的理由,又发现不少是因为出于以下几种认识上的误区:
一、“活动体悟”的认识误区
伴随着品德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堂面貌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那种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少已被各种活动体悟的方法所代替,学生也愿意接受并喜欢品德课教学,在这样的一个大教学背景下,也使不少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活动体悟是目前品德课教学的一种时尚方法,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活动体悟,就是一种缺憾,最起码是称不上一堂好课,因而一旦承担了观摩课或评优课之重任,就会千方百计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排活动体悟的环节,于是就出现了全班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的活动。
什么是活动体悟?一般说来就是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一些(肢体)运动来体会领悟出某种道理。这种方法符合皮亚杰“儿童只有才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发展”的活动理论,是小学生品德教学的有效方法。但就品德课堂而言,活动体悟方法受到制约的地方很多,如内容、时间、场所等,也并不是说只要学生活动了就一定能收到滿意的效果。如前所述的到黑板上贴图片活动,虽然活动了,但从“体悟”的角度讲,则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因此,对于品德课堂是否一定要用活动来体悟道理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因人、因地、因教学内容而定。一般说来,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应该多用肢体活动的形式来贯穿课的始终是符合课程的性质,因为它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材内容的呈现上也体现了活动性特点,同时也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需要,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而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与心理的不断成熟,浅显的肢体活动已不再能滿足他们的需要,有些较为深刻的哲理也难以从这些教室中的活动上得到感悟,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法,除了一些走出教室到社会活动中进行体验感悟的方法外,课堂学习更多的应由肢体活动转向思辨活动,从激情走向理性。
从激情走向理性,让激情的课堂充满睿智,这应该是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的一种方法走向,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与重视。品德课的“理性”教学,是一种让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的教学,它所阐述的道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严密的逻辑性,能够经得起大家的推敲、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这样的品德课教学,才能真正有助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从而让学生受益终身。如《了不起,家乡人》,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为他们感到自豪,并愿意向他们学习。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让学生了解 “他们”为什么了不起,明白“了不起”的真正原因,从而产生敬慕感、自豪感,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愿望,而非停留在认识或记住家乡几个名人的姓名的肤浅层面。鉴于此,中高年级的品德课堂中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讲解分析法、讨论辨析法、汇报交流法、实验演示法等,虽然缺少肢体活动的那种“激情”,但它如果能设计得当,引导有方,更能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提高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且是非常持久和有效的,这才是新课改理念下所追求的智慧课堂。
二、“全员参与”的认识误区
教学活动的“全员参与”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面向全体”演绎而来。教育要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出现频律最高的一个词,因为素质教育是大众教育,是全民教育,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这一要求也给上课教师带来认识上的误区,不少教师片面认为只有学生人人都参与了某一活动才是“全员参与”,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了人人参与的某一活动,这节课才体现了“全员参与”,人人到“黑板上贴图片”不少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怎样正确理解学生的“全员参与”?我认为首先体现的是一种执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全员参与”,这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教师有了这样的理念,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的时候,就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全体学生的角度上来提出问题,教学内容顾及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到难易适度,针对性强,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也必将是有效的。但就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而言,学生的“全员参与”并不是一定要体现在大家都机械地参与某一活动,人人跑上跑下地动起来。如果大家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正是体现了全员参与,只不过是参与的形式不同而已,其效果都是相同的,况且40分钟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来参与某项活动。所以我们在追求学生“全员参与”这一目标时,同样要从参与的效果上考虑,不能被学生参与的表象所迷惑。
事实上,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学习内容深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参与课堂的表现形式也同时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全员参与”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要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层面上的全员参与,逐渐培养对问题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用理性思辨来代替肢体活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发言是参与,静静地思考也是参与,都比到“黑板上贴图片”来得有实效。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有位教师在课的结束时组织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各自的“环保”做法,最后由班长将各小组提出的做法汇集成一个班级公约,张贴在班级中,用以规范学生各自的行为。我想,如果执教老师能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再不断以此要求来提醒学生,效果一定会很好。这种全员参与的方法,比较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需要,就显得比较理性,有实效。
三、“课堂效果”的认识误区
品德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但如何衡量课堂效果,却比其它学科更加困难。因为学生课堂上“说得好”并不能真正算是效果,真正的效果应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上,但学生“做得好”却又不能即时反映出来,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效果呈现也有其“滞后”性、反复性的特点,并且还要受到其它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等,所以有不少人简单地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为评价的标准,认为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就一定会好。正是在这一认识的支配下,上课老师就会想方设法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诸如让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这样全员参与的环节,并通过这些肢体活动来体现其效果,其实,这是一种只讲表象不究实质的做法,也是偏面的。
如何评价课堂效果?我认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形式可以有多样,但它都只是一种手段而已,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只有有助于达成目标,才能说这一活动形式是有效的,只有达成了教学目标,才能说这节课是有效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判断,如前所述的那些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这样浅显的活动,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也无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真正有意义的活动,有价值的活动,虽然表象上也是学生人人都参与,但关键是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得到体悟,体悟到那些比老师讲述更直观、更深刻的道理,这才是有效的活动体悟,才是有效的品德课堂。如温州平阳的池老师在执教《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真切感受到目前世界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这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切苹果”的课堂体验活动。他先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海水与淡水的比例和淡水中人类不可饮用(固体的及被污染的)、可饮用的二组数据,然后让学生拿出苹果,把世界水资源喻作这个苹果,老师依据数据,指令学生按比例一刀一刀地切苹果,当切到“淡水中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比例只占0.3%”这一刀时,学生都停住了手中的刀,呆呆地发怔着,因为这一刀已无法再切下去了……。在这一“深入心灵”的体验活动之后,教师再启发引导大家谈感受,谈行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生命深处沉睡的节水意识。我发现,下课时学生排队离开会场,每个人的心情是非常凝重的,因为他们似乎都已经体悟到了什么。
以上是对当前一些品德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目的是想引起大家注意,我们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从实效上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以引领学生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