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倜傥色乾隆:等待......心平气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07:18

杨丹旭,2011-09-18

        一个多星期前,樟宜机场举办促销,原价800多元的iPad2打折30%出售。

  原本打算和朋友一起去排队,可还没起床,朋友就接到来自机场的“线报”:晚上7时才开卖的促销,不到上午10时就有超过100人排队等候了。

  隔天看报纸得知,当天有人清晨7时就去霸位,足足等了12个小时。一心想要买iPad2的我一边感叹错过良机,一边也庆幸对排队说“不”,因为这样的等待,机会成本实在很高。

  不过,生活中的很多等待却不是我们能随便拒绝的。上班要等巴士等地铁,去餐馆吃饭要排队,去诊所看病要拿号,就连结婚也要抽签等待新组屋。

  身边就有一名等着买房结婚的朋友C。每次聚会,大家都会问她同样的问题:“申请到组屋了没?”

  过去两年多,C和男友申请新组屋超过五次,可是“屡战屡败”,每次谈到自己的“失败”经验,她都万分无奈。面对抽签屡次不中,房价又不断上涨,C和男友焦急不堪。

  但让人意外的是,不久前的一次聚会,又谈起同样的话题,C却淡定地说:“最近有一连串房屋政策,会有更多预购组屋,看起来屋价不会涨了,说不定还会往下跌呢,不着急。”  C还是不知道何时会等到自己的新家,何时能和男友终成眷属,但看到一线希望的她,心里不那么焦急了,等候也变得更容易接受。        这似乎印证了一个排队的心理学:心里越是焦急,等待越是让人感觉度日如年。

  管理学专家大卫·迈斯特文(David Maister)做过一项有关排队心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们体验到的等候时间,往往不与真正的等候时间成正比。同是五分钟的等候,有时候眨眼即逝,有时候却比一个世纪还长。

  他列出了一系列有关排队的有趣心理,例如等待中途有事可做比无所事事的等待看起来来得短;遥遥无期的等待比知道期限的等待感觉更久;没有理由的等待比说明理由的等待更难熬;服务价值越高,人们越愿意等待。

  这些有关等待的心理学也常常被一些商家借用,以提升顾客满意度。记得在英国念书时,每次光顾学校隔壁的银行,总会碰到长长的人龙,让急性子的我满腹牢骚。

  不知从何时起,银行安排了一名“流动”服务人员,专门与排队等待的人逐个交谈,问需要什么帮助。假如只是简单的询问,她立刻能给予答复,就不用继续排队。

  虽然多数情况下,她帮不上什么忙,排队还得继续,但与她的简短交谈,却让人感觉提前开始接受服务,大大减少了等待的烦躁,也仿佛让等候的时间缩短了一些。

  在公共领域,同样也有一些措施,能对人们的等待认知产生正面影响。以公共交通为例,如果更多巴士站装上巴士抵达时间的电子告示牌,把遥遥无期的等待变成可以预计的等候,等巴士的人心情自然会变得明朗一些。

  又比如在公路上,设立一些即时信息牌,提醒驾车的人前方拥堵的车队还有多长,让驾车者能根据资讯计算出可能延误的时间,心中有底后面对堵车相信也不会那么心烦气躁。

  无论是为公众提供商业服务的商家,又或是为人民提供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政府,追求效率、完善服务,缩短人们等候的时间,永远都是要努力的目标。

  不过当可以分配的资源有限,等待的队伍暂时无法缩短时,如何将等待的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让等候的人们更加心平气和,相信也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