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路抄墓碑电影全集:心平气和谈美车和日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3:29:29
心平气和谈美车和日车 一谈日美车比较,大伙儿多不能心平气和(我也一样)。偏见随即而生。今天我想撇开政治因素来谈谈日,美车。有意见欢迎指正,最好不要拍砖,否则又不能心平气和了。

1。思维的惯性问题
“美国车费油”,“美国车不可靠”,“日本车像易拉罐不安全”,...等等论调不仅在此坛上随处可见,而且朋友间也是这样在传说。这并非无中生有,这些论点在特定的条件下都是对的,可时代进步了,不少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1965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日本人用一知半解和偷师学艺造出来的娇车以低价登陆美国市场,由于质量太烂,只好全部招回,5年之内不见日车踪影。这5年日本人痛定思痛,下苦功夫全面改进(确实令人佩服)。1970年左右,日车反攻美国市场,开始还是没人敢买(因5年前的坏名犹存)。后来有敢吃螃蟹的,一下尝到了鲜既可靠又省油(1点几升与3~5升的美大车比,那时美国几乎没有小引擎的车,那时美车的可靠性差)再加上石油危机推波助澜,美国车开始一败涂地。80年代的Mustang居然有4缸2.3L的小引擎。Taurus生于1986年,当时还有4缸2.5L的自拍档。以美车的自重来看这些配置很不合理,由此可见当时美国厂家仓促应战和无可奈何的情形。三大汽车巨头分分告急,濒临破产。这下该美国人痛定思痛了。美国厂商开始虚心学习,广泛开展FordMazda,GMTOYOTA等的合作。生产出一批不能不类的产品:GEO Prism, Ford Probe等等。这些产品最终还是占不住脚而被淘汰。
2。风水轮着转
石油危机一过,经济好转,美国人还是想开大车。Taurus曾经是90~95的family car冠军。这下日本人被迫适应美国市场,轿车是越做越大,近年的Corolla和Civic比10多年前的Camry和Accord看起来还大。Nissan 的Altima就更不用说了。
3。本土化带来的问题。
日本人被迫在被美国设厂后,整车质量虽然有提高,但远不如日本本土原装产品。近些年在美国已经几乎没有日本原装车了。美国车的质量逐年稳步提高,与日车质量已经相差无几。美车内饰略粗糙,小毛病多一些,但大毛病少见。目前Camry烧机油和Honda V6变速箱问题,CRV起火等这类设计上的硬伤,难免让头脑冷静的日车迷们望而却步。
4。日本车不再省油,易拉罐言之有过。
同类型的车,日本车不再省油。CamryV6和Taurus同重量,大日车也不再是易拉罐。美国人不放弃小车市场,Ford在经过Tempo和Contour的失败后,Escort基本成功,Focus终于占了小车的席之地。
5。消费者该怎么办?
首先要避免设计上有严重缺陷的车型。大大小小的recall几乎每款车都有,这很正常。有的recall保修一次以后就不会再出问题,而另外一些则会卷土重来,或者像残疾人一样要终身特别维护,对后者必须近而远之。好在IT的发达,谋谋车的recall随手可查。因此买车前先研究一下recall报道实为上策。
关于保值问题也是争论的一大焦点。我赞同一位网友的说法,那就是年使用成本=(买入价-修车价--卖出价)/使用年数。

日旧车买入价,修车价和卖出价都高,美就车这三样都低,另外,同样的价你可以买到同档次新3~5年的美车,相对可靠性高,维修成本降低。当然如果你只想买一新车开两三年后买掉,日车应该比较合算,因为有保修,而且正常保养下前三年没什么可修的。反过来买两三年新的美车就非常合算。

美车为何不保值?出了思维的惯性问题外,每年从租车公司退役的一两年新的旧车使美旧车市场供大于求是主要的客观原因之一。
  ——摘自某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