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倜傥也是花心吗:宁波中小企业网|宁波工业|企业政策|宁波市府办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9:39:22

宁波市府办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甬政...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制订的《宁波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十月十二日



宁波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钢铁产业是宁波市五大临港工业之一。随着宁波钢铁、宝新不锈钢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宁波钢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促调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宁波市沿海深水良港优势,抓住当前国家优化钢铁产业布局、调整钢铁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联合重组的契机,化挑战为机遇,确保宁波市钢铁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特制定本计划,计划期为三年(2009-2011年),作为宁波市今后三年钢铁产业振兴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全市“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

    一、钢铁产业现状

    进入“十一五”以来,宁波钢铁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市重点发展的临港五大重化产业之一,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浙江省钢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钢铁生产企业达206家,从业人员25023人,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53亿元;全年粗钢产量约313万吨,钢材产量676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06.4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84.32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4.48亿元。近年来,全市钢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集中度相应提高。其中: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基本形成400万吨铁、钢、热轧板卷的生产能力,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不锈钢冷轧板生产能力由40万吨跃升到60万吨,生产规模总和已达全市总规模的90%以上。

    在钢铁产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着多新的矛盾、新的挑战。一是从铁矿石、能源、港口等资源利用及运输、国内外市场等条件综合来看,尚未达到相当规模经济和国家钢铁产业大型化发展要求,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不锈钢冷轧企业,生产加工的热轧钢卷厚材料长期依赖国内外市场,缺乏稳定来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钢铁品种的开发,从而缺乏强有力的供应链和竞争优势。三是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规模小,多数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高,污染严重,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和引导,形成无序竞争,导致低水平加工产品产能明显过剩,经济效益下滑,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四是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节能降耗减排缺乏行业约束力和自律能力。五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全行业面临产量下降,价格下跌,市场萎缩,盈利空间缩小,甚至出现严重亏损等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钢铁产业发展机遇和优势

    今后三年,综合分析宁波钢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宁波是接纳浙江省钢铁产业基地转移的首选地。加快沿海钢铁基地建设,推进省会城市钢铁企业实施压产、搬迁改造和产能等量置换,将成为国家进一步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提出了结合杭钢搬迁改造和全省落后产能淘汰,建设1000∼3000万吨级、具有竞争力的大型钢铁集团,宁波凭借全国最大铁矿石中转港这一独特优势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产业环境,必然成为全省钢铁产业基地转移的首选之地。

    (二)本地钢铁市场需求前景看好。随着石油、钢铁、能源、修造船、造纸等临港大工业的兴起和纺织、服装、机械、家电、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的发展,钢材消费需求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10年,宁波本地汽车整车产量将达到30万辆,液晶电视面板产量2800万台,造船规模 50万载重吨,注塑机产量2.5万台,紧固件产量80万吨,仅上述行业各类钢材年需求量将超过600万吨。此外,建筑、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梅山保税港区、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和宁波快速轨道交通、杭甬客运专线、象山港大桥等一批特大项目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拉动本地钢材消费,同时,本地产品可实现就地就近直供直销,减少流通环节。 

    (三)宁波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北仑港是我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可通行或停靠30万吨级远洋货轮,拥有20万吨级(兼靠30万吨)和1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各一座,年吞吐矿石4000多万吨,为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进口铁矿中转基地,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优势明显。

    (四)宁波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建设配套设施。以宁钢、宝新不锈钢、华光不锈钢等为龙头的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部分工艺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适应和促成钢铁基地建设,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码头、道路、供电、供水、铁路专用线、环境保护等八大配套工程,为基地建设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外部条件,有利于实现产业集聚,推进产业升级。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为导向,以加快发展模式转换和结构转型为重点,充分利用宁波沿海对外开放、港口、交通等良好的区位条件、市场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实施创业创新倍增计划,推进产业重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全市钢铁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着力产业整合,促进联合重组。实施区别化战略,通过“上大压小、增高减低、扶优汰劣”,有利、有理、有序地实行企业联合重组,确保行业龙头企业整体稳定,支柱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同时加快淘汰和改造落后产能企业,加快形成优势集群、优势产业链和优势企业,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集聚化发展。充分发挥现有功能区块条件和临港大工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基础、资源及创新要素集聚比较优势,加快钢铁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合理优化钢铁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布局。

    3.加快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技术进步力度,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实行“替代进口,服务内需”,提高关键品种的自给率。引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产管理系统,提高对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水平,强化生产系统的柔性适应和定制服务能力。

    (三)振兴目标

    今后三年,全市钢铁产业振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扩大总量规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拓展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2011年基本确立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工业基地地位。

    主要目标:

    ——有效增加生产能力,适度扩大规模经营。到2011年,力争生铁年产能达600万吨,粗钢700万吨,商品钢材600万吨,不锈钢冶炼能力90万吨,商品不锈钢材180万吨。全市钢铁产值达到450亿元。

    ——着力营造不锈钢专业园区,实现集聚、集约化发展。北仑不锈钢产业园区内以宝新不锈钢、华光不锈钢两家企业为龙头,形成90万吨/年不锈钢冶炼能力,商品不锈钢材120万吨,并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发展延伸不锈钢产业链。同时,充分利用各地原有工业园区功能区块,加快构建余姚、奉化、鄞州等地区三个不锈钢加工区。
——淘汰和改造落后产能,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全市小钢铁企业的淘汰和改造率达到80%,引导被改造企业进入各自所在地园区,并鼓励其向适应市场需求的下游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力争至2011年,吨钢综合能耗0.62吨标煤,吨钢耗新水量5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0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千克以下;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综合利用接近100%;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四、产业振兴重点任务
(一)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一是以霞浦200万吨钢铁项目的扩建和郭巨1500万吨钢铁项目的启动为切入点,引领全市钢铁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积极构建钢铁生产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用户(如海尔集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协同共赢的发展模式,引进大型机械加工中心、专业“三废”处理企业等专业化配套型企业。加快钢铁项目的北仑区中宅片区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北仑华慈铁路支线、大工业供水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北仑区霞浦和郭巨区域为主的集群化发展的钢铁产业布局。
二是以宝新不锈钢和华光不锈钢为主、提升北仑不锈钢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按集约化发展要求,优化产业层次,强化不锈钢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整合、延伸产业链,鼓励发展“补链”型企业,积极发挥企业各自优势,实施优势互补、差异化、错位式发展战略,初步形成生产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份额高的不锈钢生产、加工和下游制品生产的现代不锈钢企业集群基地。
三是针对不锈钢生产和加工已形成一定基础的奉化、余姚和鄞州等地区的小型企业,在加强规划指导,加强技术改造达到质量和环保等要求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和项目,加快推进不锈钢深加工基地的建设。通过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各地区特色明显、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特色关联优势。
(二)着力推进联合重组,打造钢铁精品基地
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有利时机,以杭钢搬迁改造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宁波钢铁产业。在已建成投产的400万吨宁波钢铁项目基础上,加快启动200万吨钢铁精品基地扩建工程建设,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实现宁波钢铁600万吨生产规模。与此同时,按照全国性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求,大力推动宝钢集团、杭钢集团和宁钢公司的联合重组,合作创建宁波大型钢铁精品基地。
通过宁波钢铁200万吨扩建项目和1500万吨钢铁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年产钢铁2100万吨的生产规模,提高全省钢材的自给率,减少或替代进口钢材,提高全省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从而进一步壮大全市临港大工业中的钢铁工业,加快促进钢铁产业规模化发展并实行生态化转型。突出发展家电板、汽车板、高档建材板、电工钢板等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附加值品种,重点发展造船板、管线板、高强度结构板、锅炉板、容器板等高质量板材,同时着力构建钢铁、修造船、石化、汽车、集装箱、家电等钢材制品、水泥、热电等与产业间协同生产运行的横向生态工业带。
(三)实行协同、错位发展,构建纵横向产业链
一是按照国家建设“南沪”、“北太”两个具有经济规模不锈钢精品基地战略构想,结合宁波不锈钢产业发展现状,拓展生产领域,延伸产业链,在充分发挥宝新不锈钢公司已形成60万吨冷轧板卷的生产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冷轧加工生产能力,争取达到100万吨,同时启动不锈钢焊管项目。积极发展终端用户、高端用户,加快不锈钢板(卷)在餐饮厨具、卫生洁具、医疗器械、家用电器、食品机械、化工设备、汽车配件、电子元件、建筑装璜等领域下游产业的应用,扩大市场份额。
二是结合宝钢与宁钢联合重组,增上不锈钢原材料生产项目。在筹备实施郭巨1500万吨钢铁生产规模的项目中,先期建设一期60万吨/年不锈钢冶炼项目,以解决宝新不锈钢及其他不锈钢压延企业的原料来源问题,并以此推动淘汰全市不锈钢落后产能、加快小企业结构调整。
三是争取2010年建成投产宁波华光不锈钢年产10万吨精密冷轧不锈钢中宽板带项目,从而与宝新不锈钢形成协同发展。同时,建成年加工10万吨不锈钢(拉丝)发纹生产线和纵、横切生产线项目,积极吸引各类不锈钢加工企业,实现不锈钢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从而延长纵向产业链,为形成北仑区各类板带(卷)长材不锈钢精品基地发挥龙头作用。
(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
围绕宁波霞浦和郭巨钢铁基地,积极构建规模和产品合理、管理水平先进、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生产效率高、可持续发展、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拓展企业的钢铁生产功能,积极建造以大型钢铁企业为主导的钢铁城工业园,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大、中、小循环,形成以铁素资源为核心的上下生产工序之间的“小循环”,各生产分厂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中循环”,以及钢铁企业与社会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大循环”。
以宝新不锈钢和华光不锈钢两家企业为基地,引导带动不锈钢产业园的建设,合理园区空间布局,并推动以宝新不锈钢、华光不锈钢两家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分工、合作与互补,充分延伸不锈钢产业链,形成不锈钢产业集聚规模效益,提升不锈钢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引进不锈钢深加工企业40~50家,重点生产加工高档不锈钢面板、高档不锈钢焊管和异型管、轿车及家电配套的不锈钢饰件和零部件、高档医疗器械、高档不锈钢餐具和炊具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运用物质、能量和资源集成等技术,形成企业间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打造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高效耦合系统,使资源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充分利用各县(市)区原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条件,划定不锈钢加工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计划地实行“关、停、并、转”重组或改造。对改造后的企业通过经济、行政等各类措施的实施,督促和规范不锈钢生产企业入驻园区,以形成分工不同、互为补充的不锈钢产业园,并向不锈钢下游加工产业的转移,重点生产加工,餐饮、厨卫、生活水、饮用水、燃气和暖气不锈钢管线等民用不锈钢制品。
(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创建循环型钢铁企业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以节约资源、能源的使用为目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钢铁冶炼业继续推行高炉精料方针,提高高炉喷煤比;推广应用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提高钢水和转炉作业效率;积极采用干息焦、高炉余压发电、高效连铸、蓄热式加热炉等节能技术,同时积极跟踪开发钢渣中f-CaO的预处理、利用转炉渣和粉尘进行铁水预处理、转炉钢渣熔体碳脱磷技术等国际冶金前沿技术,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吸收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装备水平,从而实现我市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和高效化。
按照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原则,坚持走专业化、社会化分工运作模式,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宁波宝丰冶金渣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尽快实施宁波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项目,形成110万吨/年的钢渣粉磨生产线,防止煤气放散对大气的污染。
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料、节水,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同时对排放的废气、废弃物和钢渣、转炉泥、瓦斯泥等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最终实现钢铁企业高炉水渣利用率达到100%,转炉钢渣利用率达到100%,所有含铁尘泥利用率达到100%,锅炉粉煤灰(渣)利用率达到100%,焦化系统产生的尘、焦油渣、沥青渣等100%回用于焦化系统,轧钢系统收集的氧化铁皮利用率达到100%,煤气回收率达到100%,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六)构筑现代化服务平台,促进钢铁物流业发展
以宝新不锈钢公司和华光不锈钢公司等大企业为基础,利用产地优势,加快在北仑建设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成本低廉、运转高效、信息畅通的钢铁客户聚集区,配合以高效便捷的电子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的物流分拨服务、会展服务及配套的综合服务体系,把单一的聚集区建成一个具备良好软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平台。
通过进一步整合全市钢材交易市场,强化已形成规模的钢材流通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和完成钢厂、贸易商、用户的相互关系和利益,使商务区成为彼此联系的最佳通道。把共同市场建设作为突破口,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和交易优势,通过金融服务和物流分拨的共同支撑,把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研发机构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共赢产业链,尽快实现钢铁产业在服务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突破,使钢铁服务更好地发展。建立一个集贸易、物资仓储、加工、经销、物流配送,水路、公路、自备码头、运输于一体的专业性大型钢材现货交易市场。
培育发展金属和原料物流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业。重点生产区域建立产品及原料专业市场,新建奉化、余姚、北仑钢材交易市场,进一步提升鄞州、镇海钢材市场经营水平;奉化、余姚、北仑、鄞州、海曙、镇海分别发展专业的剪切配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信贷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以生产基地支撑中介服务机构,以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产业发展的工贸联动发展的格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控制指导。在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明确我市钢铁产业发展定位,加强全市钢铁产业规划控制指导,通过完善和细化全市钢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各基地发展布局规划和建设培育规划,集中资源,重点保障以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特色企业为主体的优势产业基地,从而有序实施全市钢铁产业转移。
(二)提高钢铁产业准入门槛。及时关注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动向,以国家最新出台的有关钢铁产业方面的政策和文件为指导,积极推行增值率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市钢铁产业准入门槛,重点发展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轿车用钢4米级以上的宽幅高强度船用板、高档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汽车用镀锌板、家电用镀锌板、高档建筑用镀锌板以及供高档彩涂板等高档关键品种钢材。实行产业政策和工业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相结合,招拍挂的工业用地向产业基地、重点项目、“补链”项目倾斜。实行严格的能效和环保标准,以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
(三)推进能源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综合运用土地、财税、节能、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行政手段,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权限和程序,分批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水耗大的落后产能和企业。同时加强节能监察力度,健全能耗监测体系。积极推行《转发市经委关于宁波市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实施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08〕262号)规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严格执行差别电价,调整电力配置的方法。对全市钢铁行业中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以及对重新进行登记审批未通过的落后企业,采取停供,限期淘汰;对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单位能耗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企业,实行限供,限期更新。同时加快制定宁波市钢铁产业淘汰标准和实施计划,并将淘汰落后问责制与“宁波市工业创业创新发展考核评价办法”相结合,对各级政府淘汰落后年度执行情况进行统一考评。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按照《转发省经贸委浙江银监局关于做好行业龙头企业资金链安全保障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08〕245号)精神,加强大型钢铁企业重点保障的力度;加大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向钢铁企业的新项目提供贷款,着重提高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贷款比重;组建由政府有关部门、银行、企业组成的风险处置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和市场风险监测,制定应急预案,保持重点企业资金链安全。同时利用好资本市场,加快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上市步伐,为企业筹集资金。对列入《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中的钢铁项目,循环型钢铁项目制定可享受补助、贴息、税费减免、扩大授信、增加贷款、组织贴现、下浮利率等具体实施办法。
(五)调整部分产品的进出口税率。加快落实国家征收生铁、铁合金、钢坯、钢锭以及附加值较低的线材、螺纹钢10%~25%的出口关税,取消征收67个税号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实施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钢材和进口钢材全额退税等税收政策。有关部门要加快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六)鼓励、支持造船、汽车、家电等使用地产钢材。研究提出全市加速船舶的报废和更新,停止使用单壳船政策,对超过服役年限的老旧汽车、船舶实行强制更新,落实好“家电下乡”政策,鼓励和支持钢铁产业与汽车、造船、海运、家电等下游重点用钢行业的合作,提高使用本地产钢材比例。
(七)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加快研究制定企业联合重组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办法。妥善安置富余人员,鼓励因钢铁企业重组和落后产能淘汰所造成的失业人员进行自主创业和再就业培训,并给予有关方面优惠和补助。妥善解决企业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对重组企业可采用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资产划转、减免征收交易税费等方式,对大型企业跨省、市联合重组后的项目给予支持;对兼并重组导致的资产评估增值、重组收益、权属变更给予减免所得税、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税收优惠。
(八)加强产业风险信息的交流和指导。建立发改、经委、信息、环境、统计、银监等部门联合信息发布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项目核准、淘汰落后、联合重组、能源、产业污染排放等信息。切实强化信息交流、沟通、共享和披露,为企业投资决策、银行审贷、土地预审等提供信息指导。

附件:1.宁波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实施项目一览表
2.宁波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投资导向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