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弄惩罚军服1-10微盘:民间高利贷狂潮,不是紧缩惹的祸类别:社会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46:43

民间高利贷狂潮,不是紧缩惹的祸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1545   版次:AA26   版名:南方评论 第一专栏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9-18
作者:李靖云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江苏省泗洪县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报纸的财经头条,这座以双沟酒和洪泽湖大闸蟹而在江苏小有名气的苏北小县,一跃成为了中国的宝马之乡。狭小的县城,约有800辆宝马车。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则是约计15亿- 17亿的全民借贷的狂潮,随着一起血腥讨债事件,泗洪脆弱高利贷资金链条的断裂,又在一夜之间,繁荣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江苏省泗洪县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报纸的财经头条,这座以双沟酒和洪泽湖大闸蟹而在江苏小有名气的苏北小县,一跃成为了中国的宝马之乡。狭小的县城,约有800辆宝马车。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则是约计15亿- 17亿的全民借贷的狂潮,随着一起血腥讨债事件,泗洪脆弱高利贷资金链条的断裂,又在一夜之间,繁荣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泗洪高利贷崩盘,拉下了中国民间信贷热潮的面纱,从江浙到山西、内蒙古,参与者遍及各个领域,甚至普通家庭也参与其中。当厨师和扫地老太太都加入炒股浪潮时,股市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理,当民间借贷热潮热到贩夫走卒纷纷参与的时候,民间信贷市场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二元金融结构必然出现民间借贷市场

    当前中国的民间信贷市场其实是典型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按照美国金融学家麦金农的分类,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有着二元金融结构。银行信贷主要为有特权的借款人,如受高度保护的制造业、大跨国公司以及政府控制的公司服务,“经济中其他部门的融资,则必须由高利贷、当铺和合作社的不足的资金来满足。”这样,整个金融系统就被分割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以银行、证券市场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现代化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以高利贷、当铺、私人钱庄等为代表的传统的金融机构和市场。这种现代化金融市场和传统的金融市场并存的金融结构就是二元金融结构。实际上民间信贷市场乃至高利贷市场在中国一直存在,不过以往是发生在个别区域,规模相对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但不同于以往个别地区和行业出现民间借贷潮,此番民间借贷狂潮呈现三个重要的特征。首先是信贷担保业繁荣,资金量大。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3366家专门从事小额贷款的非银行机构共安排了约人民币2875亿元贷款。相比之下,去年同期,1940家此类机构共发放了人民币1249亿元贷款。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实际的数额还要更大,因为官方统计数据中并没有反映出全部的民间放贷活动。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同比少增加8166亿元,其中储户存款减少6656亿元,也就是说这部分去向不明的存款有相当部分是流入了民间高利贷市场。

    其次是在各地区全面发展。从发达地区推进到发展中地区。厦门、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借贷热度不减,官方的数据显示,温州的民间借贷规模已经达到了1100亿元,利率达到24 .4%的高位。而辽宁、苏北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民间借贷之风都很盛行,辽宁的存款连续三个月下降,根据人行沈阳分行的《2010年辽宁省金融运行报告》,去年辽宁的民间借贷已经突破1000亿,就利率看,年利率也超过20%.(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最后是参与机构越来越多。特别是手握大量资金的国企纷纷进入债市。据证交所文件和万得资讯的数据,今年1-8月份,40家上市公司总共向现金拮据的企业发放委托贷款人民币80亿元(合12 .5亿美元),同时,有22家上市公司以委托贷款形式从母公司借款人民币120亿元。上述委托贷款的利率最高达到24.5%,相当于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近四倍。

    宏观经济结构扭曲形成民间借贷热

    如此大的规模,广的范围,多的机构,说明这种民间借贷热不同于一般的金融二元结构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时间议论纷纷。不少意见认为中国当前的信贷热潮是因为今年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也有学者提出应该结束紧缩政策,放宽货币投放,以保证市场的资金供给。事实上这种看法倒果为因,造成这种民间借贷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正是长期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结构的扭曲。

    具体而言,其原因也有三。首先是长期负利率环境,造成了对信贷的过度需求。8月官方公布的C P I为6.2%,而一年期的利率仅为3.75%.也就说债务人没有还钱,债务也会逐渐缩水。因此人们不会面临有意义的预算约束。这就造成中国跨期资金的现值是无限!也就是说,负利率使市场失去了自我约束的预算集合,对贷款需求是没有上限的,人人都会疯狂贷款。虽然央行严控贷款的总量。但是只要这种负利率空间还在,借钱没有约束,对资金的需求会继续增强。

    其次,金融的双轨制是民间借贷热潮的制度诱因。中国直接融资市场管制甚严,金融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而有着父爱主义传统的中国政府,对企业一向内外有别。根据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研究,非体制内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较高,即便资金面宽松时,其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也达到15%,而目前信贷从紧,这一数值可能接近20%-30%.与之相对,体制内企业却长期享受基准利率,此种体制决定了后者必然有套利的行为,握有大量资金的国有企业大量进入债市是必然现象。

    最后,中国模式的特殊原因是造成民间信贷热潮的根本动力,所谓的中国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政府主导,投资驱动,出口导向,重工业优先发展。其中政府投资起到关键作用,仅在2009年就达到1万亿元。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不正常的偏高,制造业投资的资本回报率也偏高。企业对资金能源的需求过旺。同时汇率长期管控,人民币被人为低估,而且还有出口退税等鼓励条件,这就导致制造业积极寻求扩张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收缩的成本,对资金需求就异常亢奋。所以当前的民间高利贷热潮,与其说是今年以来宏观紧缩政策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多年以来金融市场扭曲,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过度积极的财政政策积累的恶果。并非像很多人建议的那样,民间高利贷热是因为当前的紧缩政策导致,相反,更应该保持紧缩政策不动摇,改善宏观经济结构,进一步压缩投机泡沫,掐断造成民间金融过度亢奋的根本源头。(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民间借贷市场政府应多关注而非介入

    如何治理民间借贷热潮,各方意见不同。流行意见大约有这样几种,都集中在政府积极进入民间借贷市场,发挥作用之上。首先对中小企业实行定向宽松,也就是中小企业增加货币供给,从而缓解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打击高利贷投机。但是事实上这种定向宽松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投机潮。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无法想象中小企业拿到了贷款会老老实实地进入实业领域,而不进入投机市场牟利。近年来在各种投机热潮中,不乏中小企业的身影。

    另一种流行的意见是解除金融抑制政策,加快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改变金融市场双轨制。按照麦金农的金融二元结构的理论,随着金融抑制政策的调整,金融越来越自由化,非正规金融市场就越萎缩,自然消失。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即便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发达的英美金融市场,都还存在一定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比如1995年美国统计全美47个州存在328个小额信贷企业,专门为少数族裔提供贷款。这其实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民间金融交易基本是发生在各种人际关系网络之中,人际关系网提供了较为及时的市场信息和个人信息,而这是正规金融所缺乏的。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虽然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正规金融市场进一步做大,但是正规金融市场再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吸纳非正规金融市场。

    还有一些民间信贷从业者呼吁将民间借贷市场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也就是将民间信贷招安。这貌似合理,实际不可取。一般而言金融监管是指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市场吸取公众多数债权,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机构监督对其监管,确保其能按照存款人的利益办事。而这个机构一般由央行扮演,起到最后借款人的作用。只要是正规的金融机构,当其出现问题无法偿付债务时,最后都要由央行印钞票,即通过通胀的方法解决,也就是全民买单。但实际上,民间借贷的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借贷双方都是特定人群。赚钱全民无法共享,赔钱全民也就不能为其买单。所以,民间借贷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于法于理都站不住脚。实际上,民法就可以调节债权债务关系,借钱不还钱,如果出现问题,走法律程序,打官司就行了。

    有说法认为,这一次的高利贷风潮可能引发中国的“次贷危机”,但这些人当初通过廉价资金获得巨额利润时并没有让公众得到好处,问题爆发时,他当然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即便诱发了所谓中国版“次贷危机”也不是世界末日。不同于其他行业,硬着陆对金融业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越是起伏大,越是能淘汰劣质的金融产品和企业。想要真正培育民间借贷市场,招安和监管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正视其非正规金融的身份,专门立法,专项管理。可以借鉴台湾、日本等地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的经验,充分发挥民间借贷信息和成本优势,提供社区金融服务。(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总而言之,切不可简单认为民间借贷市场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充分的结果,而应该正视民间借贷市场所代表的非正规金融市场自身的意义。在进一步推动正规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培育健康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唯有于此,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各司其职,方是正途。

    □南都评论记者 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