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痕bgm:联合早报 中方发言人应学会面对媒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0:04
中方发言人应学会面对媒体                                                                   2011-09-16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最近某国领导访华的行程公布后,欲向中国有关机构打听哪些活动开放给媒体采访,但来回拨电询问,最终却只等到这五个字。既然行程已公诸于世,究竟是哪里“不方便”?看似很公开的信息无故成了“不能说的秘密”,着实让人无奈。

  在许多国家,这类“不能说的秘密”已成了媒体常得面对的挑战,而机关发言人们的官方说词,在资讯越来越畅通的年代里,已越来越难满足公众。得不到解答的疑问就可能侵蚀发言人和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事实上,机关发言人和商品代言人非常类似,扮演的是机构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清楚表达自己机构的立场,为公众解答疑问,而且得要让人信服。

  最近,中国外交部就宣布将例行记者会从每周两次增加到五次。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马朝旭表示,这除了是为更快地对个别事件作出反应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中国的对外姿态和形象,旨在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坦诚自信、开放合作的中国。

  放眼望去,全球恐怕也只有中国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天天举行记者会。这除了彰显两国外交影响力度的靠拢外,在某一程度上,也显示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运作模式的接轨,大家都朝着信息更开放的方向迈进。

  可惜的是,新制度推行至今已两个星期,但在记者会后与同行或新闻助理们聊起,不时还是会听到有人以 “也没说什么”、“还是那些话”作为总结。

  被问到一些较敏感的课题时,“没有看过该报道,无法置评”的答案时有出现。当记者调整问题再次追问,发言人一般也仅是重申之前的说法,让记者心中疑问再次无解。

  要求发言人对一切事故了如指掌当然是过分了一些,涉及资料也可能真是机密,但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解开人们心中疑团,展现追求透明开放的决心,正是一个发言人的挑战,也是一门艺术。

  翻阅美国国务院例行记者会的记录,针对维基泄密情报是否真实等尖锐问题,发言人同样是进退两难。但拒绝置评的同时,美国发言人一般会解释无法回答的原因,例如事件涉及机密等。这比直接说不予置评更能获得谅解。

  真碰上对报道一无所知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会立马补上一句,说回去研究后再回复。最终是否真有回复,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他让你知道,当局没有要回避。美国国务院那详细得连几时有人打喷嚏都会记下的记者会笔录也起着同等作用。

  当然,发言人要做到开放、透明,这背后还需整个政府机关鼎力支持。如果只是将发言人当成传话筒,那他不但无法提高机构的公信力,恐怕还会加深不良印象。

  主张实行每日记者会,中国外交部追求制度透明化的决心无疑走在中国各部门的前端。如此意愿值得嘉奖,是机关走向现代化管理、提高公信力并与人民拉近关系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更艰巨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完善发言人机制,例如调整发言人的权限和表态方式等,确保例常记者会这个平台能充分发挥效用。随着“不能说的秘密”越来越少,记者会的效益才能获得提高,制度也才能真正达成透明化、赢得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