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旅游纪念品:丛远新:诺贝尔得主等科学家解密幸福的至高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1:44:29
其实,与其说“活着追求个啥”,还不如说幸福是什么?如何实现美好的幸福人生?    有认为:世界上两件事最痛苦,一梦想无法实现,二梦想已经实现了。    其实,上述观念正好是人类痛苦的一大根源所在!心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最幸福的群体的理念恰好与上述相反。    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自1950年以来,美国人均购买力增长了两倍,但幸福感并没有上升,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相当醒目地稳定在总人数的1/3左右。    另有调研表明,巨额彩票中奖者的幸福感一般都会在半年内回复至中奖前的状态(不过,那是针对国外的调研,对中国广大百年都挣不到一个像样的窝的平民恐怕就得另当别论了)。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最幸福的群体并不是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而是那些全心致力于眼前生活,但非未来目标的人。    事实上,也唯有全力以赴做好当下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未来目标。所以就有了幸福与成功成正比的如下科研成果:成功源自幸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和她的同事一起,对多项研究的结论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显示幸福与成功呈正比。    幸福和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幸福的人在成功后不一定更加幸福,但他们往往比那些没那么成功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柳博米尔斯基的结论是,成功确实与幸福有关——但成功是幸福的结果,而不是幸福的原因。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幸福的人拥有其他促进成功的个人品性。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引发强劲的前进动力,并促成与他人的协作。个性与幸福    美国贝勒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克里丝蒂娜·德内夫和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哈里斯·库珀一起,对148例有关个性与幸福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后发现,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同时也更外向、友好、相信他人、尽职尽责。更幸福的人也更乐于相信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并且更不容易焦虑和产生情绪波动。   也就是说,幸福的人更善于聆听和掌控自我,不易为外界所影响,有着苏轼一般“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豪放个性。心流——幸福的最高境界    西方心理学家契克岑特米哈经大量调研后提出:人类最快乐的状态,是专注地融入某件自己喜欢做的事,全力以赴、尽情发挥,完全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事物的存在,这时内心会感到很自然,很轻松,他把这种体验称为“心流”(flow)。    有趣的是,“心流”体验往往不是出现在休息娱乐的时刻,相反却通常发生在完成对个人而言很有挑战性、很有价值的任务时,此时此刻身心都达到了极限。    心理学家的研究可能会支持众多非心理学家曾说过的话:幸福不是终点,而是对沿途风景的欣赏。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精神实践家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类似“心流”(忘我、专注、入静)的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可最终却是西方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等将其发掘出来改善人类心理健康及社会。 诺贝尔获奖得主论幸福    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奖得主安德烈·记德: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在于为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寻出快乐(博主:至少,唯有在全力以赴中才能获得幸福最大值)。    生活有千百种形势,每个人只能经历一种,别人的幸福,那就是想入非非,即便得到也不会享受那个福(博主:享受自我,做好的自己才是关键)。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特兰·罗素:快乐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可能扩扎,让你对人和事物的反应尽可能出自善意而非恶意的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就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为若他不能享受某一种快乐,还可享受另一种快乐。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