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水果品种大全:建筑心灵堤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2:19

建筑心灵堤防
   所谓建筑心灵堤防,就是说行功之前要在客观上和主观上建筑一道堤防,以隔绝尘世名利色权的干扰,保持修道的小环境。这个堤防,有外堤防和内堤防之分。外堤防如净身入室,闭门谢客等,《道学通论》已专门介绍了法、财、侣、地的条件。司马承祯《坐忘论》将修道分为七阶次,即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其中既有外堤防,又有内堤防,还有修持方法,乃丹道中必读的要籍。我近些年来书信多、电话多、会议多、来访多、邀会多,苦不堪言,故信奉司马承祯"简事"、"断缘"之诫,定下"不开会、不赴宴、不会客"的三不政策,减少了许多麻烦,这便是外堤防。吾本此娑婆世界之田间一草民耳,视各色人种皆我同类,东西大地皆道化之土,今为创立新道学和揭破丹道之秘两项学术任务赤身担当者,无非是想藉此为人类消弭本世纪的核弹战祸诸种劫难略尽绵薄之力而已。我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日益体悟到,仅有道学是救世的文化,是双赢的文化,是消弭人类相互残杀、掠夺资源、破坏生态、恐怖犯罪等种种灾难的文化,是世界大同的文化。我因而著《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互联网上,以唤醒世人,谁能翻译、传播此文,必是功德无量。吾也何敢轻天下之士?对于海内外各界人士上千封来信,因无力回复深感不安,故又著此《丹道法诀十二讲》,遍答各地丹道爱好者,此所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而已。内丹学是一项重铸人格和心灵的系统工程,一旦人类贪、瞋、痴的野蛮本性被扬弃,为善良的真人之性所替代,人类将重新找到灵魂回归的家园。人之生于世间,无不在千事万物中营求,然事物有轻重缓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鸾凤巢林,不过一枝;龙象饮河,不过满腹,人生之使命有限,谁也无法包打天下,故要度德量力敢于将使命托付给他人,是之谓"简事"。世人无不处于一张社会的关系网中,网上之人各为己谋用尽心机而牵动他人,修道之人仅以道为缘跳出世网,此之谓"断缘"(断俗缘)。《坐忘论》中之"信敬"、"收心",则为内堤防。"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敬信为修道之立足点。收心即儒家之"求其放心",即佛家之"心无所住",即道家之"归根复命","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
   修道者心灵难以入静,大多是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里埋藏着一股不平之气,认为自己平生多处逆境,才华未得伸展,灾病苦苦相逼,所求皆不如意,无奈于修道中寻求心灵慰藉,然尘缘未断而不甘心。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说:"大凡从来独抱绝学,为人类谋福利者,与极忠诚之士和聪明绝顶者,社会从来鲜有谅解。"其实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何况在我国历史上,阉割本民族优秀文化和残害本民族社会精英的事屡见不鲜,此乃社会机制使然,亦无足怪。庄子为保存民族根基,故有《人间世》、《德充符》、《养生主》、《应帝王》之著,他告诫人们:"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就我所知,将道学视为遁世、避世、厌世之学,将丹道修炼视为束身入空门之举,乃千百年来腐儒之俗见。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能蹶而复起,中国文化能绵延常新,皆是以道学文化为根基使然。《老子》云:"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中华民族的社会精英,只能靠道学之术才能救世,才能自保,才能自立,才能立功。内丹学是科学而不是宗教,修道的目的仅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社会和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而已。丹道修炼,造就一批得道高士,他们视名利如浮云,运政事入掌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扶危救溺,力挽狂澜,伸一指可拨正历史航船,岂仅是养生避世而已哉!姜子牙年七十而独钓渭渚,诸葛亮学成后躬耕垄亩,二者皆抱道之士,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又何必怨天尤人哉!道学是强者的哲学,丹道是造就人才之道。世间大英雄、大丈夫,抱有冲天之志而欲大有作为者,不可不深研道学,不可不精修丹道,仅有得道之人,才能动则叱咤风云,静则退藏于密,达到庄子《逍遥游》中圣人、神人、至人的境界。这些观点我在创立新道学的文章中已析理入微,兹不赘述。 
  修道者要筑起心灵的堤防,就要学会惩忿窒欲,懂得警戒自己,劝勉自己。世传《永明智觉禅师警世说》、《憨山大师劝世文》皆此类著述。龙眉子云:"且人身难得,中土难逢,正法难闻,盛年难再。不于此生省悟,下手速修,直至此生尽后,沦落鬼趣,更欲修行,作么理会?""此身不向今生度,更于何处度此身?"《悟真篇》亦云:"大药不求争得遇,遇而不炼是愚痴!"《碧苑坛经》云:"生前何处是家乡,死后还归那一方。现在法身宜早悟,莫将空手过韶光。死生生死两相参,大事因缘不等闲,未死之前先象死,生机即在死中探。"此皆警世之言。又有古德云:"毋以妄心戕真心,毋以客气伤元气。""随缘消旧业,无复造新殃"。"不患念起,惟患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但自无心于万物,那怕万物常围绕"。"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拂意处要遣得过,清苦日要守得过,非理来要受得过,愤怒时要耐得过,嗜欲生要忍得过"。此皆劝世之言。丹道入手,情绪最重要,丹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良性心态下修道,才能内不出,外不入而进入虚静状态。《千金方》中载有"四少歌"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必了。"此乃丹家入手真传,万勿轻忽。其实所谓建筑心灵堤防,乃是方便说法,有堤防即着相,直至连堤防也化去,顿入虚无,方是究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