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楼板加固:大学精神应异道相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03:14

大学精神应异道相容

www.jyb.cn 2011年09月13日 作者:储朝晖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近代史上,中国教会大学中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数十年后,相对于非基督教的中国其他大学,基督教大学出来的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反倒更加深厚。

  实质上,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精神是一种以宗教(基督教)精神为主导的,浸染着侵略者物质与精神占有欲的,渗透着中华民族感情的复杂而特殊的精神存在。他们与中国一般大学的差异在于其校内精神存在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精神自从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之日起就以各种方式渗入教会学校,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与过程之中,教会学校的学生较之其他学校有更多的挫折和思考机会,他们对国家的情感体验更丰富,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出校后的爱国情感自然会比非基督教学校的学生深厚。

  早期的教会大学精神也是单一的,其内部的精神生态结构是基督教高于一切,是唯一正确的,是绝对的真理,其他非基督教的精神存在都被视为异端,本土精神和文化在教会大学中一直受到鄙夷,但中国学生的进入自然会带进中国固有的文化,经过排斥期、融通期的弱势生长后,必然进入繁荣滋长期,这些学校必然更加中国化、世俗化、学术化,同时校内的价值取向也就必然多样化。最终成为一个内含基督教精神、侵略者物质与精神占有欲、中华民族精神三者合一的精神整体。在这一精神多味果中,内含剧毒因素,也内含治病良药,如由传教士们无意或作为装饰品裹挟来的科学知识、民主与科学精神,它们无疑是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的济世良方。

  一所学校中多样化的学派、相互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存在,对于各方的发展本就不是不利因素,而是一种天然的激励。虽然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传统的“士”所志的“道”不同,但在传道模式上可以说是基本相同的,即都遵循“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模式。由于志向不同道不同,于是有连续不断的对立与冲突。

  这种“道”的不同所引起的对立与冲突可以激活双方不断地去完善自己,它本身就促进人进行独立思考和不断探索。大多数中国有志之士在吸取西方科学文化以谋富国强兵之道的同时,就试图自主剔除基督教的成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就是中西方不同文化、不同生活原理、不同利益基础间进行心灵搏斗后的产物,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存在,它能为现今大学发展提供众多原理性的启发。

  从生态角度看,多元的文化精神构成一个整体,各元之间不仅难以分割,而且构成相互间激励与抑制同时存在,互为条件的共生系统。不同的“道”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时又是可以一定的方式相容的,排他者最终必然受到排斥,寻求相容是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准备前提条件,追求你死我活的异端相残是自掘坟墓。经过激烈斗争之后,教会大学对中国之道的相容不只是中国社会的要求,也是教会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多种不同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异的“道”必须也必然相容,信奉不同的“道”之间不相容,则必然自取灭亡;遵循相容原理是维持同类平衡生态的条件。若主张非己即“异端”,进而不断地去征服“异端”,最终只会是自己征服自己。人类最终选择何种“道”不是依据某种“道”在特定时期的强弱来决定,而在于这种“道”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与逻辑。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要致力于寻求这种利益和逻辑。

  众多历史例证说明,任何寻求纯而又纯的精神单晶体的企图不只不会成功,还可能导致精神的单调、贫乏、苦味,直至最终连强势的一方也彻底消亡。在多元中寻求“共生”是一种更为现实、更为优选的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1944年6月25日陶行知在《新华日报》上发文认为,民主政治下的教育应具备的条件是:天下为公,教育为公,不以教育为一党一派及任何小集团谋利益;尊师重道,不以侦探作教员,不使教员兼侦探;使师生之间没有隔阂;使学生打开眼睛看事实;学生有阅读自由,讨论自由,批评自由;学校内要有民主的组织使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习更进步之民主;动员广大民众在真正民主的组织生活中学习真正的民主。指出“思想统制”与“追求真理”不能相容,统制的“结果不是思想统一而是思想消灭,统一于愚”。(储朝晖)

  《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13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