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农商银行电话查询:林璎:有关才华、单纯以及家族传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6:47:14
蔡晓玮

林璎李媛 绘

 

  林璎,一名美籍华裔建筑师,日前她获得了奥巴马颁发的美国国家艺术勋章——这是美国政府颁发给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这,离她年少成名又卷进美国社会巨大争议的21岁,已悄然过去了30年。让人无法解释的是,出生在美国的林璎在21岁之前从未听说过她那位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才女、女建筑师林徽因,从没想到自己和林徽因有着如此紧密的血缘关系。同样无法解释的是,她们不仅都是林家的女子、都是建筑师,而且都以纪念碑而闻名。

  1981年,林璎还是一个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书的本科学生,她的方案从1400份匿名越战纪念碑征集方案中脱颖而出——“我有一种的简单的割开地球的冲动。我想象我自己拿着刀割开地球的表面,切开它,而这初始的暴力和伤痕将会随着时间而痊愈。青草会重新生长出来,而最初的伤痕则在地面上留下纯净平整镜面般的印迹,就像你划开一个晶体,然后将切口打磨平整。”这个平铺在地面上的V字形纪念碑上没有任何人物形象,而是刻满逝者的名字。虽然这一充满想像力的方案得到评委会和艺术评论家的支持,却因为突破传统样式和风格,招致越战老兵和部分政治家的不满。在发掘了其亚裔女性身份之后,舆论更是群起攻之。甚至,有她的竞争者讽刺她的作品为敞开式的男厕所。

  多年后,在电视采访中谈起当年所面临的压力以及在压力下表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执拗,林璎将其归功于年轻时的单纯和勇气,“你才21岁,你对你所做的一切充满信心,没有怀疑。我认为我是对的,甚至有点钻牛角尖。”如今,当所有人走近这个“伤口”,抚摸伤口上的某个名字时,一切争议都成了笑话。但对于林璎,也是在21岁,直到这一切扑面而来,她才意识到,在人生之前的20多年她是被父母保护得多么的好。“我从不认为我的血统、性别是个问题。我太天真了,我认为我就是一个美国人。”

  实际上,没人能逃脱血缘的神秘联系,不管你花了多少力气逃避,或者你的父母如何煞费苦心让你融入另一个世界。林璎的父母都是在1949年从中国移民美国,他们没有教女儿中文,在21岁之前,也从未对女儿讲过关于中国和家族的事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融入这个新的环境。直到21岁,林璎赢得了竞赛,面临挑战,她的父亲林桓来华盛顿看她,终于两人聊起家族,“他崇拜同父异母的姐姐,他开始告诉我她是怎样和她的丈夫一起来到美国学习建筑,当时的学校并不欢迎女生,然而几年后,她成了那里的老师。”当时,林璎已经读了四年建筑,她从没想到自己林徽因有着如此紧密的血缘关系。林徽因在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候,曾力主放弃具象的群像化表达;而林璎,即使是在30年之后,她也仍然对被强硬地安放在纪念碑身边的越战老兵铜像耿耿于怀,“我从来没有看不起一个艺术家。但是我记得,当年,某人对我说,‘我的雕塑能够拓展你的纪念碑’,我鄙视他。”

  30年后,回过头来看,总是强调自己的童年没有受到任何血统影响的林璎也承认父亲的潜移默化。父亲林桓,30岁的时候在美国重新学习陶瓷艺术。因为在中国,他的家族不允许作为长子的他学习艺术。他最终成为一名陶瓷研究者,并成为俄亥俄大学艺术系主任。“父亲是一个天才的工匠,家里几乎所有的家具和摆设都是他自己做的。这些对我们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林璎说。而另一方面,这个家庭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快乐,而不是金钱和实际生活,这或许和很多美国的移民家庭不同。

  如今,在越战纪念碑之后,林璎的事业在建筑、纪念碑和艺术家三者之间循环。她想完成的最后一个纪念碑题为“我们遗失了什么”,用各种多媒体的手段来倾诉对于环境恶化、种族灭绝和习惯迁移的困惑,而环保主义也是林璎近15年来一系列艺术作品的主题。或许已经和越战纪念碑无关,或者还是一样,因为她说,“我对土地始终充满感情。”